52歌赋>汉语词典>三桓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nhuán

三桓

三桓读音为 sān huán。意思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孙(仲孙)﹑叔孙﹑季孙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文公死后,三桓势力日强,分领三军,实际掌握了鲁国的政权。

拼音sān huán

注音ㄙㄢ ㄏㄨㄢˊ

词语解释

  • 1.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孙(仲孙)﹑叔孙﹑季孙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文公死后,三桓势力日强,分领三军,实际掌握了鲁国的政权。

    网络解释

    • 三桓
      1. 三桓,即指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鲁国的三桓起于鲁庄公时代(前693年─前662年)。鲁庄公父亲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庶长子庆父(谥共,又称共仲,其后代称仲孙氏。庶子之长又称“孟”,故又称孟氏、孟孙氏)、庶次子叔牙(谥僖,其后代称叔孙氏)、嫡次子季友(谥成,其后代称季氏)皆按封建制度被鲁庄公封官为卿,后代皆形成了大家族,由于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被人们称为“三桓”。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