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汉语词典>八座尚书的分词解释
zuòshàngshū

八座尚书

八座尚书读音为 bā zuò shàng shū。意思是:《文选.任昉》:“八座初启﹐以公补尚书令。”李善注:“陈寿《魏志》评曰:‘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晋百官名》曰:‘尚书令﹐尚书仆射﹐六尚书﹐古为八座尚书。’”隋唐时以左右仆射和六部尚书为“八座尚书”。参见“八座”。

繁体八座尚書

拼音bā zuò shàng shū

注音ㄅㄚ ㄗㄨㄛˋ ㄕㄤˋ ㄕㄨ

词语分解

八座尚书bā zuò shàng shū
词语解释
《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八座初启﹐以公补尚书令。”李善注:“陈寿《魏志》评曰:‘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晋百官名》曰:‘尚书令﹐尚书仆射﹐六尚书﹐古为八座尚书。’”隋唐时以左右仆射和六部尚书为“八座尚书”。参见“八座”。
分词解释
官名:
①旧时称在乳名以外起的正式名字。
②官衔。
六部:
从隋唐开始,中国封建王朝的中央行政机构一般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统称六部。
行状:
指人的品行或事迹:钟离意为瑕丘令,上书荐善(李善)行状。现多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事迹的文章:船山(王夫之号)公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