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跖
孔跖读音为 kǒng zhí。意思是:孔子与柳下跖的并称。
拼音kǒng zhí
注音ㄎㄨㄙˇ ㄓㄧˊ
词语分解
孔跖kǒng zhí
分词解释:
孔子与柳下跖的并称。
分词解释: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
柳下:
1.柳树之下。
2.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
并称:
1.一齐称道。
2.相提并论。
● 孔kǒng ㄎㄨㄥˇ
◎ 小洞,窟窿:孔穴。孔眼。孔洞。孔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
◎ 很:孔急。孔武有力。
◎ 量词,用于窑洞:一孔土窑。
◎ 姓。
分词解释:
孔子与柳下跖的并称。
分词解释: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
柳下:
1.柳树之下。
2.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
并称:
1.一齐称道。
2.相提并论。
● 孔kǒng ㄎㄨㄥˇ
◎ 小洞,窟窿:孔穴。孔眼。孔洞。孔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
◎ 很:孔急。孔武有力。
◎ 量词,用于窑洞:一孔土窑。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