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汉语词典>少年子的分词解释
shàonián

少年子

少年子读音为 shào nián zǐ。意思是:1.古称青年人。 2.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齐王融和唐李白等均作有《少年子》。

拼音shào nián zǐ

注音ㄕㄠˋ ㄋㄧㄢˊ ㄗㄧˇ

词语分解

少年子shǎo nián zǐ
分词解释
1.古称青年人。
2.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齐王融和唐李白等均作有《少年子》。
分词解释
融和:
1.融化和合。
2.和煦;暖和。
3.随和;调和。
4.和谐。
杂曲:
乐府歌曲名。大多为汉至南北朝时民间作品。
乐府:
①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官署。始建于秦。汉武帝时规模扩大,除掌宫廷音乐外,兼采集民间音乐。
②诗体名。本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世将魏晋至唐代可入乐的诗歌及后人仿效乐府古题所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为乐府。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可以歌唱,有时也称乐府。
南朝:
1.我国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因四朝都建都于建康,即今南京市,故后人或借指南京。
2.泛称位于南方的南宋﹑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