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汉语词典>木假山的分词解释
jiǎshān

木假山

木假山读音为 mù jiǎ shān。意思是:宋苏洵《木假山记》:“木之生……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髴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后世有用特殊形状的枯树根堆叠而成的假山,亦谓之“木假山”。

拼音mù jiǎ shān

注音ㄇㄨˋ ㄐㄧㄚˇ ㄕㄢ

词语分解

木假山mù jiǎ shān
词语解释
宋苏洵《木假山记》:“木之生……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髴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后世有用特殊形状的枯树根堆叠而成的假山,亦谓之“木假山”。
分词解释
有用:
有功用;有用处。
形状:
①物体通过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葫芦峪因两山中间像葫芦而得名。
②行为;样子: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以为:
1.认为。
2.作为,用作。
3.“以之为”的省略形式。犹言让他(她)做,把它作为。
4.犹而为,而成。以,而,连词。
5.犹已为,已是。以,通“已”。
特殊:
不同一般的;不平常的:特殊性|情况特殊|特殊待遇。
假山:
园林中用石块(大多是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