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第2部分·
唐中和节赐尺 镂牙尺 紫檀尺
李泌请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因赐大臣戚里尺谓之裁度 官志中尚令歳二月献牙尺 贞元八年宏词以此命题李观裴度有诗 六典中尚令二月二日进镂牙尺紫檀尺 白居易谢赐尺表红牙为尺白银为寸美而有度焕以相宣咫尺之颜不违分寸之功未効吕颂谢赐金缕牙尺
后周王朴尺
五代会要王朴依周法以秬黍校定尺度长九寸虚径三分为黄钟之管与见在黄钟之声相应以上下相生之法推之得十二律管进所定尺所吹黄钟管【显徳六年正月】自魏以来以尺起律房庶言尺当生于律 古人以度定量以量定权必参相得然后黄钟之律可求
建隆新尺
见律类
景祐黍尺 四等尺 乐尺 景表尺 大府尺 汉钱尺 王朴律准尺
景祐二年李照改大乐以京县秬黍累尺铸钟声高更以太府布帛尺为法又以潞州黍累之尺成与太府尺合三年三月丙申翰学冯元等上秬黍新尺诏以尺别为钟磬各一架六月丙寅邓保信上所制乐尺并龠言其法本汉志可合律度量衡诏冯元聂冠卿宋祁同较定七月己亥命翰学丁度知制诰胥偃司諌高若讷韩琦同详定黍尺钟律八月甲戌琦言阮逸之用方分保信之用长黍质之典据悉无所闻逸瑗造律围径乖古保信新尺长广未合请下有司记二家律法及所造管钟磬权量存而未行诏度等速详定九月丁亥度等言详定保信逸瑗所造黍尺律管权量钟磬保信用圆黍逸等用大黍累之尺既有差难以定钟磬汉志积分之法为近然逸等以大黍累尺小黍实龠自戾本法保信以长为分虽合后魏公孙崇所说然当时已不施用【前代皆以一黍之广为分唯崇以长累为寸】臣等以王朴律准为率则太府寺铁尺比律准尺长三寸二分强景表尺长四分保信尺长一寸九分强逸等尺长七分强诏度等以太府寺四等尺比校详定可行用者以闻然论者谓汉制本起黄钟之长云云然则尺生于黄钟也晋隋以来诸儒之议乃先制尺为律至有纵黍横黍之别而容受不能合由汉志脱起积一千二百黍之八字度等不能是正壬辰推恩逸瑗遣之十月丁夘【十九日】度等言奉诏校四等尺古之制尺非特累黍必求古雅之器以参校之晋泰始十年荀公曽以古物七品校尺度隋志载前代尺度十有五等然皆以晋之前尺为本以其与周尺刘歆铜斛尺建武铜尺相合也臣以为古物有分寸明着史籍唯有钱法今司天监景表尺和岘所谓西京铜望臬者洛都旧物也【荀公曽所用西京铜望臬葢西汉之物和岘谓洛阳为西京乃唐东都耳】五代不闻测景此即唐尺今以货布错刀货泉大泉等校之则景表尺长六分有奇略合宋氏周隋之尺是铜斛与货布等尺寸灼然可用矣今必求尺度之中当依汉钱分寸若以为太祖诏和岘等用景表尺修金石稽合唐制以示诒谋则可且依景表旧尺俟妙达钟律者攷正其王朴律准尺比汉钱尺长二分有奇比景表尺短四分既前代未尝施用复经太祖朝更改逸瑗保信并照所用太府寺等尺其制弥长去古弥远又逸进周礼度量法议欲先铸嘉量其说疏舛谨再定景表尺一及以汉钱校定尺二【内一防古泉货十枚并大泉错刀货布货泉总十七枚上之 四品参校分寸正同】诏度等以钱尺景表尺各造律管比验逸瑗及太常新旧钟磬音韵高下以闻度等言律管非臣素习乃罢之【会要云度等言取保信逸瑗所造黍尺二参棱分寸不合】 司天监景表尺【比晋前尺长六分三厘与晋后尺同与宋氏铁尺乐尺浑仪尺后周铁尺并同庆厯七年八月丙寅观郊□祭器以景表尺较其制度】王朴律准尺【比晋前尺长二分一厘比梁表尺短一厘】三司布帛尺【比周尺一】
【尺三寸五分】 冯元言古者横黍度寸今以纵乱横其法非是上因出横黍新尺示羣臣比纵尺差二寸一分而弱以校衡斗皆不雠
皇祐十五等古尺
隋志禹以身为度礼记布手为尺周官璧羡起度【郑司农云璧径尺】易纬通卦验十马尾为一分淮南子十二粟而当一寸说苑一粟为一分孙子筭术十厘为分此皆起度之源汉志起黄钟之长以黍度之今略诸代尺度一十五等并异同之说如左
一周尺汉志刘歆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晋泰始十年荀勗律尺为晋前尺祖冲之所传铜尺【今以此尺为本以校诸代尺】二晋田父玉尺梁法尺【比晋前尺一尺七厘此两尺长短近同】
三梁表尺【比晋前尺一尺二分二厘一毫有奇萧吉云出司马法即祖暅所造铜圭景表大业用之调律】四汉官尺【比晋前尺一尺三分七毫】晋始平得古铜尺【两尺长短近同】五魏尺【杜防所用调律比晋前尺一尺四分七厘】
六晋后尺【比晋前尺一尺六分二厘江东所用】
七后魏前尺【比晋前尺一尺二寸七厘】
八中尺【比晋前尺一尺二寸一分一厘】
九后尺【比晋前尺一尺二寸八分一厘】后周市尺【比玉尺一尺九分三厘或传梁时志公作周朝行用及开皇初着令以为官尺百司用之】开皇官尺【即铁尺一尺二寸后魏初及东西分国后周未用玉尺之前杂用之】
十东魏后尺【比晋前尺一尺五寸八毫此元延明累黍用半周之广为尺齐因而用之】十一蔡邕铜籥尺【相承有铜籥一以银错题其铭曰籥黄钟之宫长九寸空围九分容秬黍一千二百粒秤重十二铢两之为一合三分损益转生十二律祖孝孙云相承传是蔡邕铜籥】后周玉尺【此晋前尺一尺一寸五分八厘保定中诏卢景宣等累黍造尺不定后修仓掘地得古玉斗以为正器据斗造律度量衡用此尺改元天和其律黄钟与蔡邕古籥同】
十二宋氏尺【比晋前尺一尺六分四厘】钱乐之浑天仪尺后周铁尺开皇初调钟律尺及平陈后调钟律水尺【宋代人间所用传入梁陈以制乐律与晋后尺梁俗尺刘曜浑仪尺畧相近周建徳六年以此同律度量颁天下牛曰今之铁尺苏绰所造与宋尺同即以调律均田周汉古钱大小有合宋氏浑仪尺度无舛汉志云黄金方寸其重一觔今铸金校验铁尺为近至于玉尺累黍以广为长恐不可用晋梁尺短律声必高急臣谓用铁尺为便宣帝时议祖孝孙云平陈后废周玉尺律用此铁尺律以一尺二寸即为市尺】
十三开皇十年万宝常所造律吕水尺【比晋前尺一尺一寸八分六厘今太乐库及内出铜律一部是宝常所造名水尺律】
十四杂尺赵刘曜浑天仪土圭尺【长于梁法尺四分三厘比晋前尺一尺五分】
十五梁朝俗间尺【长于梁法尺六分三厘于刘曜浑仪尺二分比晋前尺一尺七分一厘】实录高若讷传皇祐中诏累黍定尺以制钟律争论连年不决若讷以汉货泉度一寸依隋书定尺十五种上之【藏于太常寺长编载于景祐三年云云 宋祁独以周尺为本以攷诸尺】 陈襄集载十五尺【同隋志】 皇祐二年闰十一月丁夘【十四日】置局秘阁详定大乐庚午【十七日】翰学承防王尧臣等请借参政高若讷所校古尺十五等从之三年二月己丑诏诸道漕臣访民间有藏古尺律者上之四年六月乙酉范镇上书曰周尺有八寸十寸之别璧羡之制长十寸广八寸同谓之度尺今以百黍为尺不起于黄钟非是【累黍为尺始失于隋书 房庻谓以尺生律不合古法】五年四月二十六日【乙未】知制诰王洙言镈钟特磬制度欲以皇祐中黍尺为法铸大吕应钟钟磬各一 景祐二年乙亥九月十二日依新黍定律尺每十黍为一寸景祐三年丙子诏臣逸臣瑗准古法累秬黍以兴尺度监铸造臣保信 皇祐二年闰十一月用乌圆小黍之广累百满尺【其二云中黍之广大黍之广】四年十一月大乐所造新定中黍连三铁尺【三年五月大乐所造太府寺铁尺】五年五月大乐所奉诏以景表尺均通为皇祐中黍尺又载胡阮二家所定十二律尺四清律尺分寸之异
【陈襄集】 近嵗司马备刻周尺汉刘歆尺晋前尺葢文正公光旧物也 景祐二年四月八日李照言太守寺石记云官尺每寸十黍臣以今黍十二方盈一寸欲更造官尺律管一 景祐中韩琦丁度累黍尺二其一亦与周尺相近【比周尺一尺三分五厘】 元丰元年制乐所定铜本尺度 黄钟籥尺一条长九十黍
元祐乐尺
元祐三年闰十二月杨杰言范镇有元祐新定乐法以为国朝李照以纵黍累尺胡瑗以横黍累尺皆失之于以尺而生律也房庶之法以律而生尺得古之制镇用太府尺以为乐尺下今乐一律有奇以为得其理镇以谓世无真黍乃用太府尺为乐尺葢出于镇一家之言而又下一律有奇其实下旧乐三律矣管笛之类比旧差长窍比旧差大而短未知久长可用之乎【镇曰黍之施于权衡由黄钟之重施于量由黄钟之龠施于尺由黄钟之长其实皆一千二百也 镇又云周兼用十寸八寸为尺汉专用十寸为尺胡瑗谓周岂用两等之尺惑于天下镇云据瑗尺为鬴为斛容受俱不合据房庶尺为量得周汉之法 镇谓蔡邕谓黄钟铜律为黄钟铜龠故有铜龠尺 镇与司马光论钟律反复相非不能相一胡李之律生于尺房庶之律生于量】
崇宁三年正月二十九日魏汉津言伏羲以一寸之器名为含微其乐曰扶桑女娲以二寸之器名为苇籥其乐曰光乐黄帝以三寸之器名为咸池其乐曰大卷三三而九乃为黄钟之律至唐虞未尝易禹效黄帝之法以声为律以身为度用左手中指三节三寸谓之君指裁为宫声之管用第四指三节三寸谓之臣指裁为商声之管用第五指三节三寸谓之物指裁为羽声之管第二指为民为角大指为事为征故不用为裁管之法得三指合之为九寸则黄钟之律定余律生焉汉儒用累黍之法晋末法废隋牛用万宝常水尺唐田畸周王朴并用水尺之法今请圣人三指为法均弦裁管从之大观四年四月己夘【十一日】翰学张阁请颁指尺于天下政和元年五月六日颁大晟乐尺【自七月朔旦行之】比官小尺短五分有奇
绍兴牙尺 大乐尺图 皇祐中黍尺
绍兴十六年五月十八日给事中段拂等言礼器局准降下景钟制度大晟乐书并金字牙尺二十八量及太常少卿李周等所立碑刻太乐尺图本付局参照欲依乐书制度以皇祐二年大乐中黍尺为准从之【后礼部攽祭祀仪式画到造礼器尺比周尺一尺三寸二分】三十二年七月十一日工部言尊号玉宝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用皇祐中黍尺 后周聂崇义三礼图玉瑞玉器之属造指尺璧羡以规之冠冕鼎俎之属设黍尺嘉量以度之
量衡
黄帝五量
家语五帝徳篇黄帝治五气设五量【权衡升斛尺丈里步十百】抚万民度四方垂衣裳作为黼黻治民以顺天地之纪【大戴礼同】吕氏春秋黄帝使伶伦作黄钟之律因律以为量
栁贞传壹统类齐制量
禹制量
周语伯禹厘改制量比类百则 书闗石和钧王府则有 史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 越絶书禹循守会稽审铨衡平斗斛 呉越春秋禹调权衡平斗斛造井示民以为法度
周嘉量【铭】 数器 齐四量
考工记防氏【防坚也】为量鬴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实一鬴【鬴六斗四升也鬴十则钟方尺积千寸于今粟米法少二升八十一分升之二十二】其臋一寸其实一豆其耳三寸其实一升重一钧其声中黄钟之宫槩而不税其铭曰时文思索允臻其极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永啓厥后兹器维则 内宰佐后立市出其度量淳制司市掌市之度量以量度成贾而征儥合方氏同其数器壹其度量行人十一岁同度量同数器【注度丈尺量防区釡数器铨衡也】质人同其度量壹其淳制玉人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驵琮五寸宗后以为权驵琮七寸鼻寸有半寸天子以为权角人以度量受之掌葛以权度量受之典同度数齐量量人凡祭祀脯燔之数量轮人量其薮以黍以眡其同权之以眡其轻重之侔 论语武王谨权量审法度 明堂位周公颁度量 周语单穆公曰先王制钟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律度量衡于是乎生注生于黄钟 左传昭二年晏子曰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 晋志以筭术考之古斛之积凡一千五百六十二寸半方尺而圆其外减傍一厘八毫其径一尺四寸一分四毫七秒一忽有奇而深尺即古斛之制也【范镇言周鬴重一钧汉鬴重二钧尺有长短故也】 春秋正义近世以来或轻或重魏齐斗称于古二而为一周隋斗称于古三而为一
汉嘉量 五量 铜量 汉斛铭 铜甬
律志一曰备数二曰和声三曰审度四曰嘉量五曰权衡量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槩合龠为合【二龠也胡瑗新乐图曰今文误作十唐六典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其法用铜方尺而圆其外旁有庣焉【庣吐雕反谓不满之处也】其上为斛其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其状似爵以縻爵禄上三下二参天两地圜而函方左一右二隂阳之象也其圜象规其重二钧备气物之数声中黄钟君制器之象也【注郑氏曰今尚方有王莽时铜斛制尽与此同】量跃于龠合于合登于升聚于斗角于斛职在太仓大司农掌之凡律度量衡用铜者所以同天下齐风俗也铜为物之至精介然有常有似士君子之行 隋志汉十斗为斛方尺圆其外旁有庣焉其斛铭曰律嘉量斛方尺圆其外庣旁九厘五毫羃百六十二寸深尺积一千六百二十寸容十斗 祖冲之考刘歆庣旁少一厘四毫有奇歆数术不精所致也范镇按今斛方尺深一尺六寸二分此斛之非是也 易氏曰周用指尺八寸汉用黍尺十寸方尺深尺同而有长短之差 晋志魏景元四年刘徽注九章云王莽时刘歆斛尺弱于今尺四分五厘比魏尺其斛深九寸五分五厘【魏斛大尺长莽斛小尺短】石勒造建徳殿得圆石铭曰律权石重四钧有新氏造是莽时物也嘉祐中刘敞守长安得谷口铜甬铭其一始元四年
其一甘露元年左冯翊府造 金石録有汉巴官铁量铭曰永平七年 景纪中五年九月诏曰法令度量所以禁暴止邪也 张苍定章程注云斗斛之平法 第五伦领长安市平铨衡正斗斛
汉五权 五则法品 百工程品 章程律度【见律令】
志衡所以任权均物平轻重也其在天佐助旋机斟酌建指以齐七政故曰玉衡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五权之制以义立之以物钧之始于铢两于两明于斤均于钧终于石五权谨矣权与物钧而生衡衡运生规规圜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是为五则百工繇焉以定法式辅弼执玉以翼天子诗曰秉国之钧咸有五象其义一也以隂阳言之冬权夏衡秋矩春规中央为绳五则揆物有轻重圜方平直隂阳之义四方四时之体五常五行之象厥法有品各顺其方而应其行职在大行鸿胪掌之大隂北冬水知谋【权】大阳南夏火礼齐【衡】少隂西秋金义方【矩】少阳东春木仁生【规】中央四季土信诚【绳】 魏相曰太昊乗震执规司春炎帝乗离执衡司夏少昊乗兑执矩司秋颛顼乗坎执权司冬黄帝乗坤艮执绳司下土 吕氏春秋仲春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桶正权槩仲秋日夜分则一度量平权衡正钧石齐升甬 汉书白炜象平考量以铨【量斗斛铨权衡也】 张苍传若百工天下作程品注如淳曰百工为器物皆有尺寸斤两斛斗轻重之宜师古曰百工程品皆取则也 纪张苍定章程注程者权衡丈尺斗斛之平法 史记自序汉既初定文理未明苍为主计整齐度量序律厯【详见律令】説文程品也十髪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称
铨也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数十二秒而当一分十分而寸其以为重十二粟为一分十二分为一铢故诸程品皆从禾管仲传贵轻重慎权衡 商君传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 管子曰准者五量之宗也 秦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程【石百二十斤】 前食货志秦并天下黄金以溢为名注孟康曰二十两为溢师古曰改周一斤之制更以溢为金之名数也 考工记注今东莱称或以大半两为钧十钧为环环重六两大半两 又防氏疏十二辰各有律十二律以黄钟为初九故击鬴器之时其声中黄钟之宫【辰各有五声今中其宫声】地官廪人掌九谷凡万民之食食者人四鬴上也三中也二下也不能人二鬴令邦移民就谷【六斗四升曰鬴】 冬官陶人甗实二鬴鬲实五觳庾实二觳郑司农云觳读为斛觳受三斗聘礼记有斛旊人豆实三而成觳司农云斛受十斗康成谓觳受斗二升豆实四升疏曰小尔雅匊二升二匊为豆豆四升四豆曰区四区曰釜二釡有半谓之庾聘礼记云十六斗曰防即庾也庾有二法 内宰注度丈尺也量豆区之属杜子春读淳为纯纯谓幅广制谓匹长康成谓纯制天子巡守礼所云制丈八尺纯四四咫三尺二寸
魏斛
通典魏初杜防造斛即周礼嘉量也 晋志魏景元四年刘徽注九章商功曰当今大司农斛圆径一尺三寸五分五厘深一尺积一千四百四十一寸十分寸之一王莽铜斛于今尺为深九寸五分五厘径一尺三寸六分八厘七毫【魏斛大尺长莽斛小尺短】
后魏古铜权
律厯志景明四年并州获古铜权诏付公孙崇以为钟律之准 隋志景明中并州人王显达献古铜权一枚上铭八十一字铭云同律度量衡稽当前人龙在己巳嵗次实沈初班天下万国永遵子子孙孙享传亿年此王莽所制也 元匡曰铜权古志明是汉作案铭云虞帝始祖徳布于新非汉权明矣 乐志永平二年大乐令公孙崇造八音之器并五度五量刘芳攷其尺寸度数与周礼不同
后周玉升铭 铜升 铜律度 玉斗【见尺类】
隋志后周玉升铭曰保定元年岁在重光月旅防宾晋国之有司修缮仓廪获古玉升形制典正若古之嘉量太师晋公以闻勑纳于天府【北史保定元年五月丙午晋公防获玉斗以献】暨五年岁在叶洽皇帝乃诏稽准绳考灰律不失圭撮不差絫黍遂镕金写之用颁天下五年乙酉冬十月诏改制铜律度为铜升颁天下天和二年丁亥正月戊子【十五日】校定移地官府为式此铜升之铭也 后周得玉斗据斗造律兼制权量亦不合周汉制度建徳六年八月壬寅议权衡度量颁于天下 史记正义颜之推云隋开皇二年五月长安人穿地得秦皇铁秤权有铭二所凡九十八字云丞相隗状王绾二人列名【颜之推録二铭载之家训】欧阳修得二物一铜锾一铜方版其铭亦同 秦孝
公十四年平斗桶权衡丈尺始皇二十六年一法度衡石丈尺隋开皇二年五月长安人穿地得金版有铭曰始皇时量
后周玉称
隋志后周玉斗并副金错铜斗及建徳六年金错题铜斗实同以秬黍定量以玉称权之一升之实皆重六斤十三两周玉称四两当古称四两半【衡以任权钧物在天曰玉衡】
唐太府二法
六典【志同】金部掌权衡度量之制【志作数】太府卿掌以二法平物一曰度量【分寸丈尺合升斗斛】二曰权衡凡官私斗秤尺每年八月诣寺平校【开元九年勑格】无或差缪然后用之【月令仲春仲秋日夜分平权衡同度量】 会要武徳八年九月勑诸州斗秤京大府较之大和五年八月大府奏斗秤新印改篆文以旧印真书多伪也大厯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敕斗秤尺度准式取大府较印然后行用 乐志声无形而乐有器古之作乐者惧器失而声亡多为之法以着之故始求声者以律而造律者以黍一黍之广积为分寸一黍之多积为龠合一黍之量积为铢两此造律之本也为长短多少轻重之法着于度量权衡三物亦有时而敝又总其法着于数使其分寸龠合铢两皆起于黄钟使得律者可以制度量衡因度量衡亦可以制律不幸皆亡则推法数而制之四者既同而声必至声至而后乐可作矣 官志太府主簿平权衡度量岁以八月印书然后用之诸市令丞掌度量【六典京都诸市令以二物平市秤以格斗以防】 隋志开皇以古斗三升为一升古称三斤为一斤大业中复古斗秤三年四月壬辰改度量权衡并依古式 隋赵贤通为冀州刺史为铜斗铁尺置于肆百姓便之
唐铜斛 嘉量
通鉴武徳八年九月癸夘初令太府检校诸州权量 通典贞观中张文收铸斗秤尺升合咸得其数诏以其副藏于乐局至武延秀为太常卿以为奇翫以律与古玉尺玉斗升合献焉开元十七年将考宗庙乐有司请出之敕惟以铜律付太常而亡其九管今正声有铜律三百五十六铜斛二铜秤二铜瓯十四斛左右与臋耳皆正方积十而登以至于斛铭云大唐贞观十年岁次枵月旅应钟依新令累黍尺定律校龠成兹嘉量与古玉斗相符同律度量衡恊律郎张文收奉勑修定秤盘铭云大唐贞观秤同律度量衡匣上有朱漆题秤尺二字尺亡其迹犹存以今常用度量校之尺当六之五衡皆三之一一斛一称是文收总章年所造 旧纪大厯十年八月大府寺奏诸州府所用斗秤当寺给铜斗秤州府依様制造而行 栁仲郢为京兆尹置权量于东西京使贸易用之禁私制者 会要大厯十一年十月十八日太府少卿韦光辅奏请改造铜斗斛尺秤等行用十二年二月廿九日敕依旧制 敬括嘉量赋穷微于子谷之数酌宪于黄钟之音 姚崇执秤诫云衡天下之平也君子执之以平其心夫衡在天以齐七政在人以均万物称物平施为政以公毫厘不差轻重必得是执秤衡之理也圣人为衡四方取则志守公平体兼正直存信去诈以公灭私无偏无党君子似之
建隆新量衡 嘉量
太祖受命之初受藏吏岁输金币权衡失准建隆元年八月丙戌【十九日】有司请造新量衡以颁天下诏精考古制按前代旧式作之禁私造者【纪云攽新量衡于天下按此乃新造未攽也一本云作为嘉量以示天下其后平江南蜀岭凡斛斗不中法者去之以嘉量为定制 元年夏五月乙巳首择廷臣王伸而下八人分掌京廪明年春二月己夘赐节度符彦卿粟以愧之自是斛量始平民情感恱】干徳元年七月戊午颁于潭澧等州开宝四年七月丙申以岭南用大斗诏均同度量【每石纳耗二升】太宗兴国二年七月十一日【庚午】以受蔵吏捶钩为奸诏敢有欺度量取羡余者诛之熈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诏以太府寺所掌量衡属文思院绍圣四年十一月増损衡量及私制有禁命漕臣置局制之政和二年八月诏量权衡以大晟乐尺为度三年十月令文思院下界造新权衡度量绍兴元年四月十三日诏工部以省仓升斗令文思院校定颁其式于诸州二年二月七日命务制百只颁诸路禁用私量十月二十九日命文思院造升斗秤尺鬻之先以法式朌诸路漕司依以制造分给州县七年三月十九日制五斗斛颁诸路二十五年四月四日制一石斛颁之以革仓庾之敝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诏租斗止于百合禁豪民用大斗三十二年九月事寝不行各随乡例
淳化权衡新式 大府寺铜式
实录淳化三年三月癸夘诏曰书云同律度量衡所以建国经立民极也国家底慎财赋校量耗登既府库之充盈须权衡之平允秬黍之制或差毫厘捶钩为奸害及黎献宜详定秤法着为通规事下有司内藏库使刘承珪刘防正言大府寺铜式自一钱至十五斤凡五十一轻重无准府藏岁受黄金必自毫厘计之式自钱始则伤于重权衡法以十黍为絫十絫为铢二十四铢为两度之法起于忽十忽为丝至十厘为分每分为二絫四黍以开元通宝钱肉好周郭均者校之十分为一钱积十钱为一两凡一钱为十万忽自一钱至半钱作秤以校之差择得钱二千四百并以丝忽毫厘铢絫之准奏御上诏三司重校定以御书淳化三体钱二千四百磨令与开元通宝钱轻重等付有司以为定制仍命别铸新式颁行天下【志云遂寻究本末别制法物】
景徳权衡新式 铜式 新定权衡法
志景徳中承珪重加参定而权衡之制益备其法权衡之法起于黍度之法起于忽取汉志子谷秬黍为则广十黍以为寸从其大乐之尺就成二术因度尺而求厘自积黍而取絫以御书真草行三体淳化钱较定实重二铢四絫为一钱者凡一钱为十万忽以二千四百得十有五斤为一秤之则其则用铜而镂文以识其轻重新法既成并以丝忽毫厘铢絫之准奏御诏以新式留禁中复铸铜式以三体钱二千四百暨新式三十有三铜牌二十授于太府又置新式于内府外府攽于四方凡十有一副诏三司使重校定以御书淳化钱磨令与开元通宝钱轻重等付有司中外以为便 会要景徳二年八月丙戌诏承珪所定权衡法附编敕而不攽下纪景徳二年八月丙戌有司上新定权衡法 实录
景徳元年三月丁酉宫苑使刘承珪言【会要四年五月】先监内藏库凡权衡皆亏欠遂上奏先朝别制法物自端拱元年至淳化三年校定毕功其重定秤法皆上禀先帝睿谋参以古法请知制诰赵安仁撰权衡新式序仍付所司从之【王晓为记以述其事】祥符五年八月辛丑幸内藏库观所立圣制铭因阅新制权衡法物六年四月壬午承珪言先奉诏以权衡之法刋石为记请州郡及库务各赐石记一本从之【承珪传云取秬黍以定尺积黄钟以成度由度而立权衡法】 赵安仁序曰权衡之法先王所以平物一民也汉志其事甚详分职鸿胪所以同四方也着式太府所以均九府也太宗宪章三五制作礼乐端拱元禩诏有司谨权衡之法葢有虞氏同律度量衡之义也执事者禀睿谋立新法乃考黄钟之律因大乐之尺自黍絫至钧石本旧制也别丝忽之状立毫厘之准成絫铢至斤两发新意也粤淳化三载上言新法成诏以新式留禁中命与计臣同诣太府取秤四十旧式六十以新式校之乃见旧式所谓一斤而轻者有十谓五斤而重者有一新式由黍絫而齐钧石不可増损也先帝嘉之是年夏六月乃更铸铜式即以御书淳化三体钱二千四百暨新式三十有三铜牌二十授于太府又置新式于内府外府复颁于四方凡十有一副自下诏至颁行凡六年由是惟金三品厥篚纤纩出纳之吝吏不能欺圣人一天下之志是之谓矣 论语言为政之术先之以谨权量以道寓器以器明道天下得以因器会道所谓谨权量四方之政行焉
景祐权量律度式 周汉量法 乐斗 御制歴代度量衡篇
会要景祐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李照上造成今古权量律度式凡新尺律龠合升斗秤共七物尺准太府寺尺以起分寸为方龠广九分长一寸高七分积六百三十分其黄钟律管横实七分高实九十分亦计六百三十分乐合方寸四分高一寸乐升广二寸八分长三寸高二寸七分乐斗广六寸长七寸高五寸四分总计三百六十方龠以应乾坤二防之数乐秤以一合水之重为一两一升水之重为一斤一斗水之重为一秤又造汉书升合二枚周礼升豆二枚臣以新律龠合升斗比校周汉旧制今欲以涂金熟铜铸造新定律龠合升斗及别以木造周汉升合豆升四等以备圣览从之照以太府尺寸为本作量法木式四等而所容受不合絫黍之数又以太府尺寸作周汉量法木式各二等欲通己说亦不能合且汉志云合龠为合【谓二十四铢】而照误云十龠识者讥之【钱希白南部新书亦误】先是二月照请依神瞽律法铸编钟一簴使度量权衡恊和四月丁巳诏制玉律请取秬黍葭莩照累黍尺成律铸钟审之其声犹高更用大府布帛尺为法下太常四律又自为律管之法以九十黍之量为四百二十星为十二管定法又铸铜为龠合升斗四物率三百三十黍为黄钟之容合三倍于龠升十二倍于合斗十倍于升既改造定法又镈之容受差大更増六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铭曰乐斗及潞州上秬黍择大黍纵絫之以考长短尺成与太府尺合法愈坚定 三年九月十一日【丙戌】阮逸言臣造钟磬皆禀冯元宋祁臣独执周礼嘉量声中黄钟之法及国语钧钟准之制皆抑而不用窃观御制乐髓新经歴代度量衡篇言隋书依汉志黍尺制管或不容千二百或不啻九寸之长此则明班志以后歴代无闻符合者惟蔡邕铜龠尺本得于周礼遗范故明堂月令章句云钟以容受斤两轻重为法管以大小长短为法皆率千二百黍以为本也御制新经又引礼记布手为尺白虎通八寸为尺说文八寸为咫同尺等法今议者不知钟有钧石量衡之制唐张文收定乐亦铸铜瓯臣欲更铸嘉量【逸进周礼度量法议欲先铸嘉量然后取尺度权衡】十月丁夘丁度等详定言其疎舛不可用【九月丁亥详定黍尺钟律丁度等言量器分寸既不合古则权衡之法不可独用诏罢之壬辰推思逸瑗以遣之 秋官正楚衍等筭龠合升斗皆不相合】 阮逸胡瑗参周礼汉志歴代至圣朝天圣令文量法制皇祐龠合升斗以太府量校之二升九合一龠弱得太府升一升以二斗九升五合得太府一斗 皇祐四年二月庚寅房庶上律吕旋相图初庶以律尺龠进呈云云
元丰铜量
元祐三年闰十二月范镇上新乐杨杰撰乐议七篇议量曰臣元丰议乐时见镇所造铜量斛在上斗在下左耳为升右耳上为合下为龠上三下二与汉制符汉制曰声中黄钟叩镇之量声不合黄钟但以黄钟之钟参考量声则知中否先是镇言胡瑗龠皆方制非似爵也房庶之龠圆径九分深十分瑗用方分庶用圆分筭之镇铸周鬴汉斛司马光谓考工记非经见刘歆不足
法
淳熈三器图议
程回譔重校三器图议叙曰天地肇判隂阳攸分六位时成万物形着是故体有长短所以起度也受有多寡所以生量也物有轻重所以用权也是器也皆准之上党羊头山之秬黍焉以之测幽隠之情达精微之理推三光之运则不失其度通八音之变则可召其和以辨上下则有品以分隆杀则有节凡朝廷出治生民日用未有顷刻不资焉者也歴攷往古如虞舜垂重华之典周公作太平之书孔子欲行政于四方孟轲用揆叙于万类舍是则何以哉尝见有司颁礼既缪误而莫知先儒谈经亦阙畧而未讲于是采歴代之制考载籍之文而述度量衡三器图议焉杨子云曰大器其犹规矩准绳以其先定而后应也【淳熈十年闰十一月丁酉序】 司马公曰使古之律存则龡其声而知声度其长而知度审其容而知量校其轻重而知权衡今古律已亡矣非黍无以见度非度无以见律夫度量衡所以佐律而存法也古人所为制四器者以相参校以为三者虽亡茍其一存则三者从可推也又谓器或壊亡故载之于书形之于物夫黍者自然之物有常而不变者也故于此寓法焉然量有虚实衡有低昂皆易差而难精不若因度求律之为审也【长短相形大小相乗轻重相抑昂皆物之所自有而度量权衡因焉】范景仁曰若以尺生律汉书不当先言本起黄钟之
长而后论用黍之法也司马公曰非谓太古以来律必生于度也特以古律不存故反从度法求之耳 景仁乐书曰周礼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璧羡之制从十寸广八寸同谓之度尺以为度者是周之法十寸八寸皆为尺也量之法曰深尺内方尺而圆其外其实一鬴积百三万六千八百分郑康成云积千寸非也是以方分百万置于方尺之间而云也是不知方八寸圆其外深十寸之为筭数也深尺者十寸之尺也方尺者八寸之尺也与璧羡之制同也汉之量法方尺而圆其外旁有庣焉其实一斛积百六十二万分言方尺而不言深尺者无八寸之别也是汉用十寸为尺也【汉书始有十寸为尺之说】王制注步亩之法以为六国时始为八寸之尺是失于不知璧羡之法与鬴之数也 胡瑗云六十四升为鬴六十四斗为钟自是容受之量名殊非短长之尺法今镇云周以八寸尺为量八八六十四故容六斗四升何穿凿之甚又云汉以十寸为量故容十斗瑗云周量汉斛各有庣数 范镇曰乐者和气也发和气者声音也声音生于无形古人以有形之物传其法然后无形之声音得矣
玉海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九
宋 王应麟 撰
律厯
厯法
庖牺周天厯度 伏羲甲厯
晋天文志庖牺氏立周天厯度【详见葢天隋志同】 通厯伏羲在位百一十年【外纪元年辛巳在位百十年】始有甲厯五运【始于甲寅】隋天文志爰在庖牺仰观俯察谓以天之七曜二十八星周于穹圆之度以丽十二位也 外纪伏羲纪阳气之初为律法建五气立五常定五行有甲厯五运 古三坟伏羲氏木王月命臣潜龙氏作甲厯皇防辞后一易草木皇曰命子英居我潜龙之位主我隂阳甲厯咨于四方上下无或差英曰依其法亦顺君无念哉皇曰无为后二十二易草木昊英氏进厯于君曰厯起甲寅皇曰甲日寅辰木王于夘乃鸠众于传教台告民示始甲寅易二月天皇升传教台皇曰咨予上相共工子惟扶我正道咨告于民俾知甲厯日月岁时自兹始无或不记子勿怠皇曰下相皇威咨告于民俾知甲厯 汉志伏戯画八卦由数起 易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 春秋内事伏羲氏始画八卦定天地之位分隂阳之数推列三光建分八节【天地开辟五纬各在其方至伏牺乃合故以为元】
神农厯
杨泉物理论神农始治农功正节气审寒温为早晚之期故立厯日 外纪神农元年辛巳【一百二十年】
黄帝调厯 黄帝正律厯 斗厯 黄帝星厯五家厯
外纪黄帝师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刚所建始作甲子甲乙谓之干子丑谓之枝枝干相配以名日命容成造厯隷首作数 吕氏春秋大挠作甲子容成作厯羲和占日后益占嵗 晋律厯志昔者圣人拟宸极以运璿玑揆天行而序景曜分辰野辨纒歴钦农时兴物利皆以系顺两仪纪纲万物然则观象设卦扐闰成爻厯数之源存于此也逮乎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黄帝纪三纲而阐书契乃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车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造甲子首作筭数容成综斯六术考定气象建五行察发敛起消息正闰余述而着焉谓之调厯洎于少昊则凤鸟司厯颛顼则南正司天陶唐则分命羲和虞舜则因循尧法及夏殷乗运周氏应期正朔既殊剙法斯异【董巴议见颛顼厯】汉张衡浑元初基灵曜未纪吉凶纷错人用朣朦黄帝为斯深惨有风后者是焉亮之察三辰于上迹祸福于下经纬厯数然后天步有常风后之为也 汉志昭帝元凤三年太史令张寿王上书言黄帝调厯汉元年以来用之后课诸厯案汉元年不用调厯寿王及待诏李信治黄帝调厯课皆疏濶寿王厯乃太史官殷厯也寿王猥曰安得五家厯 元封七年诏御史曰葢闻古者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发敛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然则尚矣【孟康曰五部五行也】 后汉志太史令虞恭等议洪范五纪论曰民间亦有黄帝诸厯不如史官记之明也论曰皇牺氏之有天下未有书计暨于黄帝班示文章重黎记注象应著名始终相验准度追元乃立厯数故黄帝造厯元起辛夘 拾遗记黄帝有黄星之祥考定厯纪 外纪疑年云黄帝元年丁亥一百年 隋经籍志五行类黄帝地厯一卷黄帝斗厯一卷 书正义黄帝已来始用甲子纪日 世本后益作嵗本羲和作占月 后汉志注博物记曰容成氏造厯黄帝臣也 选注春秋命厯序曰帝轩受图雒授厯 淮南子仓颉作书容成造厯 汉志隂阳家容成子十四篇 宋志容成制厯象 淮南览防训黄帝治天下力牧太山稽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隂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厯之数 史记黄帝迎日推防晋灼曰防数也瓒曰日月朔朢未来而推之故曰迎日 史厯书太史公曰黄帝攷定星厯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于是有天地神只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民有信神有明徳故神降之嘉生 汉郊祀志黄帝得宝鼎神防是嵗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防后率二十嵗复朔旦冬至凡二十推 艺文志厯谱有黄帝五家厯三十三卷 崇文目五行类黄帝朔书一卷 晋志杜预云或用黄帝以来诸厯以推经传朔日皆不谐合 太史公世表曰余读谍记黄帝以来各有年数稽其厯谱谍终始五徳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夫子之弗论次其年月岂虚也哉
少昊厯
左传郯子曰凤鸟氏厯正也 外纪元年丁夘八十四年
颛顼厯
汉志张苍言用颛顼厯刘向总六厯列是非而颛厯在其中 晋律厯志魏董巴议曰伏羲始作八卦作三画以象二十四气黄帝因之初作调厯歴代十一更年五千凡有七厯颛顼以今之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月朔旦立春五星会于天厯营室也冰冻始泮蛰虫始发鸡始三号天曰作时地曰作昌人曰作乐鸟兽万物莫不应和故颛顼圣人为厯宗也汤作殷厯弗复以正月朔旦立春为节也更以十一月朔旦冬至为元首下至周鲁及汉皆从其节据正四时夏为得天以承尧舜从颛顼之故也礼记大戴曰虞夏之厯建正于孟春此之谓也白虎通颛顼乐曰六茎言和律厯以调隂阳 后汉
志蔡邕议承秦厯用颛顼元用乙夘注蔡邕论曰颛顼厯术曰天元正月己巳朔旦立春俱以日月起于天庙营室五度今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刘洪言己巳颛顼秦所施用【甲寅厯孔子时效】甲寅元天正正月甲子朔旦冬至七曜之起始于牛初乙夘之元人正己巳朔旦立春三光聚天庙五度 张衡传少昊青阳之末人神杂揉九黎乱徳不可方物重黎又相颛顼而申理之日月即次则重黎之为也人各有能因艺授任鸟师辨名四叔三正官无二业事不并齐 扬雄雄覃思浑天与太初律相应亦有颛顼之厯焉 诗正义干凿度云厯元名握先纪日甲子嵗甲寅又曰今入天元二百七十五万九千二百八十嵗昌以西伯受命 唐志日度议洪范曰厯记始于颛顼上元太始阏防摄提格之嵗毕陬之月朔日己巳立春七曜俱在营室五度 颛顼厯上元甲寅嵗正月甲寅晨初合朔立春七曜皆直艮维之首葢重黎受职于颛顼九黎乱徳二官咸废帝尧复其子孙命掌天地四时以及虞夏故本其所由生命曰颛顼其实夏厯也 外纪颛顼元年辛夘【七十八年】 前志颛顼厯二十一卷颛顼五星厯十四卷日月宿厯十三卷 楚语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尧育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法言羲近重和近黎】 宋志少昊氏有凤鸟氏司厯颛顼重黎尧命羲和其后授舜曰天之厯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 史记自序五家之文怫异正义五家谓黄帝颛顼夏殷周之厯其文相戾故厯书自太初之元论之
尧厯象
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厯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厯纪数之书象观天之器 王氏书说厯者步其数象者占其象】正义日之甲乙月之大小昏明递中之星日月所会之辰定所行之数为一歳之厯天道左旋日体右行故星见之方与四时相逆春则南方见夏则东方见秋则北方见冬则西方见书纬言春夏相与交秋冬相与互斯假妄之谈王肃以所宅为孟月日中日永为仲月星鸟星火为季月以殷以正皆总三时之月读仲为中言各正三月之中气也以马郑之言不合天象【马郑举正中之星不为一方尽见孔氏取毕见】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日日行一度一朞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今考灵曜干凿度诸纬皆然此举全数故云三百六十六日一年余十二日未至盈满三歳足得一月则置闰六厯诸纬与周髀皆云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为每月二十九日过半日之于法分为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即月有二十九日半强为十二月六大之外有日分三百四十八是除小月无六日一岁所余正十一日弱十九年七闰年十一日则二百九日王肃云斗之所建是为中气无中气故以为闰闰余不置则三年差一月将以正为二九年差三月将以春为夏十七年差六月则四时相反时何由定嵗何得成乎 续汉志元和二年章帝诏曰尚书璇玑钤曰述尧世放唐文帝命验曰尧考徳顾期立象书曰协时月正日祖尧岱宗同律度量考在机衡以正厯象庶乎有益今改行四分以遵于尧 襄楷传尧舜厯象日月星辰察五纬所在 舜典正义郑以为尧正建丑舜正建子王肃等以为惟殷周改正易民视聴自夏已上皆以建寅为正 尧典正义少昊五鸠氏即周之世卿官也五鸠之外别有凤鸟氏厯正也班在五鸠之上是上代以来皆重厯数尧于卿官之外别命羲和掌天地似尊于诸卿 易干凿度尧以甲子受天元为推术注十一月朔旦甲子 宋志何承天曰尧时冬至日在须女十度左右【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璧中则知每嵗渐差之所致何承天云云云 隋袁充曰尧时仲冬日在须女十度尧受命四十九年列上元第一纪甲子天正十一月庚戌冬至】 隋志竹书纪年尧元年丙子 外纪元年戊辰 皇极经世甲辰肇位平阳 皇甫谧曰甲申生甲辰即位 田俅子尧蓂荚厯
五帝厯数
礼大史【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注大史日官也春秋传曰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言建六典以处六卿之职正义春秋传服注云是居卿者使卿居其官以主之重厯数也郑注与服不同尧典云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厯象日月星辰周掌厯数亦是日官郑意以五帝殊时三王异世文质不等故设官不同五帝之时使卿掌厯数至周使下大夫为之故云建六典处六卿之职以解之易干凿度尧以甲子天元为推术注甲子为蔀首起十月朔求卦主岁术曰常以太岁纪岁七十六为一纪二十纪为一部首【注部或为蔀】厯元名握先纪曰甲子七十六岁为一纪二十纪而一蔀首 史记黄帝迎日推防顺天地之纪旁罗日月星辰高阳载时以象天治气以教化高辛顺天之义厯日月而迎送之其动也时【又家语】尧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合时月正日 鲁语帝喾序三辰 论语尧咨舜天之厯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厯数帝王相继之次第】
禹夏厯 禹瑞厯
书舜典协时月正日 大戴诰志篇虞夏之厯建正于孟春 前志夏殷周鲁厯十四卷 续志虞用戊午夏用丙寅 霍融言漏刻不如夏厯密【晋志董巴曰夏为得天以承尧舜从颛顼故也 左氏梓慎曰夏数得天】 隋志夏后备陈洪范 唐厯议颛顼厯实夏厯也夏厯章蔀纪首皆在立春课中星揆斗建与闰余盈缩皆以十二节为损益之中而殷周汉厯章蔀纪首皆直冬至故名察发敛亦以中气为主此其异也 荀子天论日月星辰瑞厯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注当时星辰书之名也 唐志刘曰仲康复修大禹之典其五年羲和失职则王命徂征 征注先时不及者谓厯象之法四时节气朢晦朔外纪舜元年戊申禹元年戊戌
殷厯
前志引殷厯曰成汤十三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终六府首【师古曰即蔀首】春秋殷厯皆以殷鲁自周昭王以下亡年数故据周公伯禽以下为纪鲁炀公二十四年正月丙申朔旦冬至殷厯以为丁酉微公二十六年正月乙亥朔旦冬至殷厯以为丙子 续志殷用甲寅延光二年中谒者诵侍中施延熹平四年五官郎中冯光沛相上计掾陈晃皆言厯元不正当用甲寅为元议郎蔡邕议案厯法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凡六家各自有元光晃所据则殷厯元也张寿王挟甲寅元以非汉厯杂候清台课在下第中谒者诵言当用命厯序甲寅元竟不施行昔尧命羲和厯象日月星辰舜协时月正日汤武革命治厯明时祐术开业淳燿天光重黎其上也承圣帝之命若昊天典厯象三辰以授民事立闰定时以成岁功羲和其隆也取象金火革命创制治厯明时应天顺民汤武其盛也 晋志命厯序曰孔子治春秋退修殷之故厯使其数可传于后春秋宜以殷厯正之今攷之交会不与殷厯相应【姜岌曰殷厯以四分一为斗分】 北史后魏李业兴以殷厯甲寅黄帝辛夘徒有积元术数亡缺修之各为一卷传于世 唐志大衍中气议曰殷厯南至常在十月晦则中气后天也周厯蚀朔差经或二日则合朔先天也传所据者周厯纬所据者殷厯气合于传朔合于纬斯得之矣命厯序以为孔子修春秋用殷厯考其蚀朔不与殷厯合及开元十二年朔差五日气差八日葢哀平间治甲寅元厯者记之非古也汉有司劾张寿王官有黄帝调厯不与寿王同夀王所治乃殷厯也中兴图防漏泄而考灵曜命厯序皆有甲寅元其所起在四分厯庚申元后百一十四岁延光初中谒者诵灵帝时五官郎中冯光等皆请用之卒不施行纬所载壬子冬至则其遗术也合朔议曰春秋日蚀有甲乙者三十四殷厯鲁厯先一日者十三后一日者三周厯先一日者二十二先二日者九其伪可知矣日度议曰汤作殷厯更以十一月甲子合朔冬至为上元周人因之距羲和千祀昏明中星率差半次夏时直月节者皆当十有二中故因循夏令其后吕不韦得之以为秦法更考中星以乙夘嵗正月己巳合朔立春为上元古厯分率简易嵗久辄差达厯数者因时迁革以合其变故三代之兴皆揆测天行考正厯次为一代之制正朔既革服色从之及继体守文畴人代嗣则谨循先王旧制五星议曰成汤伐桀嵗在壬戌开元厯星与日合于角次于氐十度而后退行明年汤始建国为元祀顺行与日合于房所以纪商人之命也 诗大明正义周语五位所在星宿度数自非用筭无以推之郑注尚书为文王受命武王伐纣时日皆用殷厯刘向五纪论载殷厯之法唯有气朔而已其推星在天鼋则无术焉 礼记正义郑康成之义自古以来皆改正朔若孔安国则改正朔殷周二代故注尚书汤改正易服是从汤始改正朔也 外纪汤元年庚戌【商以丑为正其书始即位曰惟元祀十有二月则知月不易也】 后周马显曰殷斟酌前代厯变壬子元用甲寅 汉刘洪曰甲寅厯于孔子时效公子谱谓商起庚戌终戊寅帝王谱谓汤元年壬寅一行厯谓成汤伐桀嵗在壬戌皆非也
周五纪厯法 殷周厯纪
前汉志周武王访箕子箕子言大法九章而五纪明厯法【嵗日月星辰厯数】自殷周皆创业改制咸正厯纪服色从之顺时气以应天道【刘向作五纪论 续志纣作淫虐丧其甲子武王伐之 周用丁巳】礼大史正嵗年以序事注若今时作厯日【冯相氏会天位注同】泰誓正义易革卦彖象云云改正治厯必自武王始既入商郊始改正朔其初发犹是殷之十二月故史以一月名之 诗正义易干凿度入戊午蔀二十九年伐崇作灵台改正朔 尚书运期授引河图曰仓帝之治八百二十岁立戊午蔀注云周文王以戊午蔀二十九年受命 外纪武王元年己夘 尧典之厯象授时之事也周官之冯相实掌之舜典之玑衡察变之事也周官之保章实掌之洪范之庶征分职之事也周官之司会实掌之
鲁厯【司厯】
汉志谓春秋用鲁厯周道衰天子不能班朔鲁厯不正以闰余一之歳为蔀首 后汉志鲁用庚子 左传襄二十七年十一月日食辰在申司厯过也再失闰矣哀十二年十二月火犹西流司厯过也正义曰释例云今世所谓鲁厯者不与春秋相符殆来世好事者为之非真也长厯称凡经传有七百七十九日汉末宋仲子集七厯以考春秋鲁厯得五百二十九日失二百五十日是不与春秋相符也襄二十一年二十四年频月日食葢古书错误 唐志合朔议曰僖五年正月辛亥朔至昭二十三年七月戊辰晦皆与周厯合所记多周齐晋事葢周王所颁齐晋用之记宋鲁事与齐晋不同日度议曰甄曜度及鲁厯南方有弧无井鬼北方有建星无南斗 前五行志周不班朔鲁厯不正置闰不得其月月大小不得其度史记日食或言朔而实非朔或不言朔而实朔或脱不书朔与日皆官失之也
古厯 上元太初厯
史记厯书昔自在古厯建正作于孟春【索隠曰案古厯者谓黄帝调厯以前有上元太初厯等皆以建寅为正谓之孟春也及颛顼夏禹亦以建寅为正惟黄帝及殷周鲁并建子为正而秦正建亥汉初因之至元封七年始改用太初厯仍以周正建子为十一月朔旦冬至今案此文至于十二月节皆大戴礼诰志篇虞史伯夷之辞也】于时冰泮发蛰百草奋兴秭鴂【一作音规】先【索隐曰秭鴂先谓子规鸟春气发动则先出野泽而鸣也又案大戴礼作瑞雉无释未测其旨当是字体各有讹耳】物乃歳具生于东次顺四时卒于冬分时【索隠曰卒子律反分如字卒尽也言建厯起孟春尽冬季则一岁之事具也冬尽之后分为来春故曰冬分也】鸡三号卒明【徐广曰卒一作平又云卒斯也索隠曰三号三鸣也言夜至鸡三鸣则天晓乃始为正月一日言异岁也徐云卒作平作斯于文皆便】抚十二节卒于丑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兴而顺至正之统也日归于西起明于东月归于东起明于西【戴礼孔子引虞史伯夷之辞止此】正不率天又不由人则凡事易壊而难成矣【索隐戴礼孔子引周太史之辞】王者易姓受命必谨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索隐曰言王者易姓而兴必当推本天之元气行运所在以定正朔以承天意也】 天官书其纪上元以摄提格之岁【索隐曰古厯之名 唐志日度议古厯之作皆在汉初却防春秋朔并先天则非三代之前明矣】
汉太初厯 【音律 星度太初正歴】 十一家厯
武纪太初元年夏五月正厯以正月为嵗首色尚黄数用五定官名协音律师古曰未正厯前岁首以十月今以建寅月为正月 史记礼书乃以太初之元改正朔易服色 厯书厯术甲子 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月冬至自序迁为太史令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厯始改建于明堂诸神受记 今以厯书大小余计之则古厯也非太初也 志三代既没史官丧纪畴人子弟分散故其所记有黄帝颛顼夏殷周及鲁厯秦推五胜自以为获水徳以十月为正色尚黑汉兴袭秦正朔以北平侯张苍言用颛顼厯比于六厯疏濶中最为微近然正朔服色未覩其真而朔晦月建朢满亏多非是至武帝元封七年汉兴百二嵗矣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厯纪壊废宜改正朔是时儿寛明经术上乃诏寛曰与博士共议今宜何以为正朔服色何上皆曰帝王必改正朔易服色推传序文则今夏时也陛下躬圣发愤昭配天地今三代之统絶而不序矣唯陛下发圣徳宣考天地四时之极则顺隂阳定大明之制为万世则乃诏御史曰乃者有司言厯未定广延宣问以考星度未能雠也葢闻古者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发敛定清浊起五部【五行也】建气物分数然则上矣其以七年为太初元年诏卿遂迁与侍郎尊大典星射姓等议造汉厯乃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举终以定朔晦分至躔离朢乃以前厯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二十七岁【以数计之当在尧以前】至于元封七年复得阏逢【甲】摄提格【寅】之岁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孟康曰建星在牵牛间晋灼曰古厯皆在建星即斗星也太初厯四分法在斗二十六度 通鉴目录太初元年疆圉赤奋若丁丑 唐志日度议汉太初厯元起丁丑命曰阏逢摄提格之岁而实非甲寅】太岁在子已得太初本星度新正姓等奏不能为筭愿募治厯者更造宻度各自増减以造汉太初厯乃选治厯邓平及长乐司马可酒泉候宜君侍郎尊及与民间治厯者二十余人方士唐都巴郡洛下闳与焉都分天部闳运筭转厯其法以律起厯曰律容一龠积八十一寸则一日之分也【黄钟律长九寸围九分以围乗长得积八十一寸也】与长相终律长九寸百七十一分而终复三复而得甲子夫律隂阳九六爻象所从岀也故黄钟纪元气谓之律律法也莫不取法焉与邓平所治同于是皆观新星度日月行更以算推如闳平法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先籍半日名曰阳厯不籍名曰隂厯所谓阳厯者先朔月生隂厯者朔而后月乃生平曰阳厯朔皆先旦月生以朝诸侯王羣臣便乃诏迁用邓平所造八十一分律厯罢废尤疎远者十七家复使校厯律昏明宦者淳于陵渠复覆太初厯晦朔朢皆最宻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陵渠奏状遂用邓平厯以平为太史丞后二十七年元凤三年【昭帝】太史令张寿王言今隂阳不调宜更厯之过也诏下主厯使者鲜于妄人诘问寿王不服妄人请与治厯大司农中丞麻光等二十余人杂候诏与丞相御史大将军右将军史各一人杂候上林清台课诸厯疏宻凡十一家以元凤三年十一月朔旦冬至尽五年十二月各有第寿王课疎远有诏勿劾复候尽六年太初歴第一即墨徐万且长安徐禹治太初厯亦第一寿王及待诏李信治黄帝调厯课皆疏濶寿王厯乃大史官殷厯也寿王猥曰安得五家厯又妄言太初厯亏四分日之三去小余七百五分以故隂阳不调终不服下吏自汉厯初起尽元凤六年三十六歳而是非坚定 儿寛传将建大元注大元太初厯也【太初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嵗为元以八十一为分】 郊祀志文帝十五年黄龙见成纪召公孙臣拜博士与诸生草改厯服色事武帝初即位赵绾王臧等为公卿欲议改厯事未就 高纪春正月注师古曰凡此诸月号皆太初正厯之后记事者追改之非当时本称也以十月为岁首即谓十月为正月今此正月当时谓之四月耳后九月注师古曰秦之厯法应置闰者改置于岁末当取左传归余于终汉书表史记未改秦厯之前至高后文帝屡书后九月 春秋正义太初以后更改气名以雨水为正月中惊蛰为二月节迄今不改【月令注汉始以雨水为二月节】 吕氏曰按秦纪昭王四十二年先书十月次书九月四十八年先书十月次书正月五十年先书十月次书十二月次书二月吕不韦春秋季秋纪亦书合诸侯制百县为来岁受朔日与诸侯所税于民轻重之法则自昭王以来用十月为岁首久矣特始皇立定为制耳 续汉志蔡邕议汉承秦厯用颛顼元用乙夘百有二嵗孝武始改正朔安帝时尚书令忠言汉祖因秦之纪十月为年首闰常在嵗后不稽先代违于帝典太宗遵修三阶以平黄龙以至刑犴以错五是以备扬刘歆与扬子云书曰萧何造律张苍撰厯皆成于帷幕 徐干中论孝武招五经之儒召数术之士使议定汉厯乃更用邓平所治元起太初刘歆因平术而广之以三统厯比之众家最为备悉孝章更用四分旧法元起庚辰灵帝时四分差将半日于是刘洪更造乾象厯以正日月星辰之行考之天文于今为宻事不施行 朱震曰黄帝建气物分数气谓二十四气也则中气其来尚矣 逸周书曰【见周月解】维十有一月【一作维一月】既南至昏毕见日短极其【一作基】践长微阳动于黄泉隂降惨于万物是月斗柄建子始昏北指阳气亏草木【一有不字】萌荡日月俱起于牵牛之初右回而行月周天起一次而与日合宿日行月一次而周天厯会【一作舍】于十有二辰终则复始是谓日月权舆又曰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夏数得天百王所同书所谓日月俱起于牵牛之初即太初厯十一月朔旦冬至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也 洛下闳得厯法而子云独得其意 中孚十一月之卦也以岁言之阳始于冬至以厯言之日始于牵牛以日言之昼始于夜半以人言之虑始于心思【太元中象中孚】
汉隂阳厯法【又见上】
宋志前世诸儒依图纬云月行有九道故画作九规更相交错检其行次迟疾换易不得顺度刘向论九道云青道二出黄道东白道二岀黄道西黑道二出北赤道二出南又云立春春分东从青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秋白冬黑各随其方案日行黄道阳路也月者隂精不由阳路故或出其外或入其内出入去黄道不得过六度入十三日有奇而出岀亦十三日有奇而入凡二十七日而一入一岀矣交于黄道之上与日相掩则蚀焉汉世刘洪推检月行作隂阳厯法元嘉二十年使著作令史呉癸依洪法制新术令太史施用之 元嘉厯月行隂阳法云云 徐干中论厯象篇昔者圣人之造厯数也察纪纬之行观运机之动原星辰之迭中寤晷运之长短于是营仪以准之立表以测之观文以考之布算以追之然后元首齐乎上中朔正乎下寒暑顺序四时不忒
汉魏三厯
宋志古之为厯者邓平能修旧制新刘洪始减四分又定月行迟疾杨伟斟酌两端以立多少之衷因朔积分设差以推合朔月蚀此三人汉魏之善厯者然洪之迟疾不可以检春秋伟之五星大乖于后代斯则洪用心尚疎伟拘于同出上元壬辰也
晋王朔之通厯
晋律厯志穆帝永和八年著作郎琅邪王朔之造通厯以甲子为上元积九万七千年四千八百八十三为纪法千三百五为斗分因其上元为开辟之始【晋世止用泰始】后秦姚兴时当孝武太元九年岁在甲申天水姜岌造三纪甲子元厯其畧曰以七家之厯考古今交会信无其验皆由斗分疏所致考春秋凡三十三蚀岌以月蚀检日宿度所在为厯术者宗焉又着浑天论以步日于黄道驳前儒之失 宋志刘智推三百年斗厯改宪以为四分法三百年而减一日云云饰浮说以扶其理江左中领军王朔之以其上元嵗在甲子善其术欲以九万七千嵗之甲子为开辟之始 隋志三纪厯一卷厯序一卷京氏要集厯术四卷姜岌撰【亡】
南北厯
隋律厯志宋氏元嘉何承天造厯迄于齐末相仍用之梁武初兴因循齐旧天监中方改行宋祖冲之甲子元厯【大明中造】陈武受禅亦无创造后齐文宣用宋景业厯【或云董峻等上甲寅元厯】西魏入闗行李业兴厯至周武甄鸾造甲寅元【明克让与太史正定新厯】遂参用推歩焉【马显上丙寅元厯】百济行宋元嘉厯以建寅月为岁首 南史何承天东海郯人也改定元嘉厯改刻漏二十五箭皆从之 北史李业兴撰新厯自以为长于赵何承天祖冲之三家信都芳难业兴五【阙】芳私撰灵宪厯以筭月大小证据甚明书未成 南朝之厯甲寅元大同二厯不用永初因晋厯所用者元嘉甲子元二厯 南以何承天为宗北以赵祖冲之为据 唐艺文志虞梁大同厯一卷呉伯善陈七曜厯五卷孙僧化后魏永安厯一卷后魏武定厯一卷
宋永初厯 元嘉新厯 大明甲子元厯 梁大同厯【见上】
宋高祖武帝永初元年夏六月巳夘改泰始厯为永初厯【祖以子腊以辰 唐志元嘉厯二巻何承天隋志同梁有元嘉厯统二卷元嘉中论厯事六卷元嘉厯防一卷隋志又有赵甲寅元厯序一卷】宋元嘉十四年河西王牧犍遣使献杂书一百五十四卷及炖煌赵所造甲寅元厯一卷【唐志凉太史赵河西壬辰元厯一卷河西甲寅元厯一卷 隋志又有七曜厯数算经一卷隂阳正术一卷】元嘉二十一年【阏逢涒滩】十二月太子率更令何承天上元嘉新厯以月蚀之冲知日所在又以中星知尧时冬至日在须女十度今在斗十七度又测景校二至差三日有余知今南至日应在斗十三四度于是更立新法冬至徙上三日五时日之所在移旧四度又月有迟疾前厯合朔月食不在朔朢今皆以盈缩定小余正朔朢之日诏付外详之太史令钱乐之等奏皆如承天所上唯月有频三大二小比旧法殊异谓宜仍旧诏可【宋志二十年上表】二十二年【旃防作噩】春正月辛夘朔始行新厯【隋志又有何承天厯术一卷梁有验日食法三卷元嘉二十六年度日景数一卷亡 记月令正义案三统元嘉厯 隋志承天本意欲立合朔之术遭皮延宗饰非致难事不得行】承天所制比古十一家为宻大明六年祖冲之言元嘉厯疏舛更造新厯上元日度自虚嵗在甲子交会迟疾以上元嵗首为始孝武令善厯者难之不能屈不果施行【齐高帝建元元年五月丙午改元嘉厯为建元厯 隋志承天厯迄齐末相仍用之】梁初因齐用元嘉厯天监三年诏定厯员外散骑侍郎祖暅奏曰臣先在晋已来世居此职仰寻黄帝至今十二代厯元不同周天斗分疏密亦异宋大明中臣先人考古法以为正厯事有符验八年又上疏论之诏太史候新旧二厯气朔交会及七曜行度起八年十一月讫九年七月新厯密旧厯疏至九年正月用祖冲之所造甲子元厯颁朔大同十年制诏更造新厯以甲子为元六百一十九为章歳一千五百三十六为日法一百八十三年冬至差一度月朔以迟疾定小余有三大二小未用而寝陈氏因梁亦用冲之厯无所创改【张胄元学冲之兼传其师法 唐中气议较前代史官注记惟元嘉十三年十一月甲戌景长葢日度变常尔】
魏五寅元厯 元始厯
太武时崔浩上五寅元厯表曰太宗元年勅臣解急就章孝经论语诗书春秋礼易三年成复诏臣学天文星厯易式九宫汉高祖以来世人妄造厯术者十余家皆不得天道之正大误四千小误甚多今宜改误厯以从天道臣前奏造厯今始成宜宣示中书博士施用高允传崔浩集诸术士考校汉元以来日月薄蚀五星行度别为魏厯 志浩厯未及施行 浩博涉渊通更修厯术兼着五行论高允賛明五律并述洪范 隋志浩厯术一卷 唐志浩律厯术一卷 魏志天兴初命太史令晁崇修浑仪仍用景初厯歳久颇以为疎世祖平凉土得赵所修元始厯后谓为密以代景初【高宗践阼乃用甲寅之厯兴安元年始行之然星度稍差远】 唐志元始厯以十九年七闰皆有余分是以中气渐差据浑天二分为东西之中而晷景不等二至为南北之极而进退不齐更因刘洪纪法增十一年以为章嵗而减闰余十九分之一后代厯家皆因循元始而损益或差
魏景明厯
志太和十一年钟律郎张明豫推步厯法治已丑元草创未备世宗景明中诏太乐令公孙崇赵樊生等考验正始四年冬崇表曰臣鸠集异同更造新厯以甲寅为元起自景明因名景明厯参候是非乃可施用
魏正光厯 甲子元厯三家新厯 九家厯
志延昌四年冬侍中国子祭酒领著作郎崔光表曰张洪所造厯为甲午甲戌二元续造甲子己亥二元张龙祥【明豫子】以魏运水徳为甲子元李业兴亦私造厯为戊子元神龟初光复表曰厯之作也始自黄帝辛夘为元迄于大魏甲寅纪首 延昌四年冬屯骑校尉张洪荡防将军张龙祥校书郎李业兴等三家并上新厯各求申用奏请广访诸儒同验疏宻于是洪等与祖莹等研穷其事三年而成谨案洪等三人前上之厯并卢道防卫洪显胡荣及沙门统道融樊仲遵张僧豫所上总合九家共成一厯元起壬子律始黄钟考古合今谓为最宻请名神龟厯肃宗以厯就大赦改元因名正光厯其九家共修以龙祥业兴为主【壬子元以来至魏正光三年嵗在壬寅积十六万七千七百五十筭】 李业兴传以世行赵厯节气后辰下算延昌中业兴乃为戊子元厯上之时张洪龙祥等九家献新厯宣武令合为一洪等推业兴为主成戊子厯正光三年奏行之兴和初又为甲子元厯时见施用业兴又造九宫行棊厯以五百为章四千四十为蔀九百八十七为斗分还以己未为元始终相维不复移转与今厯法术不同至于气序交分景度盈缩不异也【常景传参议正光壬子厯 隋志壬子元厯一卷校书郎李业兴撰又甲子元厯一卷神龟壬子元厯一卷祖莹撰魏后元年甲子厯一卷】 世宗以元始厯浸疎命更造厯肃宗正光三年【梁之普通三年】崔光表取龙祥等九家所上厯候验得失合为一厯以壬子为元应魏之水徳命曰正光厯十一月丙午行之孝静世壬子厯气朔稍违荧惑失次四星出伏颇舛兴和元年十月复命业兴改正立甲子元厯甲为日始子实天正命厯置元宜从此起信都芳駮业兴曰歳星镇星太白差殊业兴对曰旧厯差天为多新厯差天为少诏施行【上元甲子以来至兴和二年嵗在庚申积二十九万三千九百九十七算上】业兴曰上算千载之日月星辰有见经史者与赵何承天祖冲之参校甲子元厯长于三厯一倍 造厯者节之与朔贯穿千年闰余斗分推之毫厘盈缩得间限数合周日小分不殊锱铢阳厯隂厯纎芥无爽损益之数验之交会日所居度考之月蚀上推下减先定众条然后厯元可求 造厯须积年累日依法候天知其疎密然后审其近者用依厯术不可一月两月之间能正是非 元魏厯凡八初入中原用前魏景初元始五寅元景明正光兴和永安武定【所用者四 景初元始正光兴和】
东魏兴光厯 齐天保厯
魏兴和元年【梁大同五年也】以正光厯浸差命校书郎李业兴修正以甲子为元号曰兴光厯既成行之【魏志云运属兴和以年号为目恐当作兴和厯见上隋志有兴和厯疏一卷】 隋律厯志后齐文宣受禅天保元年命散骑侍郎宋景业叶图防造天保厯【李广为之序】景业奏依握诚图及元命包言齐受箓之期当魏终之纪得乗三十五以为蔀应六百七十六以为章文宣大説乃施用之【武平七年董峻郑元伟立议非之】 唐艺文志宋景业北齐天保厯一卷北齐甲子元厯一卷李业兴后魏甲子厯一卷武定厯一卷
陈七曜厯
唐志呉伯善五卷刘孝孙七曜杂术二卷张胄元疏三卷【隋志五卷又李业兴疏一卷甄鸾术算一卷厯术要术厯法各一卷】庾曼倩着筭经七曜厯术陶景着七曜新旧术疏
周天和厯 景寅元厯 大象厯
隋律厯志西魏入闗尚行李业兴正光厯法至周明帝武成元年诏有司造周厯明克逊庾季才采祖暅旧议通简南北之术周齐并时而厯差一日及武帝时甄鸾造天和厯【隋志一卷上元甲寅】大象元年太史上士马显等又上景寅元厯【上元景寅】其术施行 唐志王琛周大象厯二卷【隋志一卷厯术一卷】马显周甲寅元厯一卷周甲子元厯一卷隋甲子元厯【又名己巳元】 皇极厯 开皇厯
厯志高祖初擢张宾华州刺史与刘晖董琳刘祐马显等议造新厯依何承天法微加增损开皇四年二月撰成奏上【嵗在甲辰纪正月壬辰颁新厯】诏颁天下【其要以上元甲子己巳以来至开皇】宾厯既行刘孝孙刘焯并称其失言学无师法刻食不中所驳凡六条后遣孝孙与宾厯校短长张胄元以算术直太史与孝孙共短宾厯异论锋起久之不定十四年七月参问日食事胄元所尅前后妙俄而召见胄元因言日长景短之事令参定新术刘焯又增损孝孙厯法更名七曜新术奏之与冑元法乖戾焯又罢【上令杨素与术数人立议六十一事皆旧法人难通者令曜与冑元等辨折晖一无所荅冑元通者五十四擢拜太史令赐物千段改定新厯言前厯差一日】至十七年胄元厯成奏之四月戊寅诏颁新厯【冑元厯法与古不同者有三事其一宋祖冲之于嵗周之末创设差分冬至渐移每四十六年却差一度至梁虞嫌冲之所差太多因以百八十六年冬至移一度胄元以此二术折中两家以为度法冬至所宿岁别渐移八十三年行一度则上合尧时日永星火次符汉厯度起牛初其超古独异者七事论者服其精宻】二十年袁充奏日长景短因以厯事付皇太子研详召厯筭之士集东宫刘焯复増修其书名曰皇极厯驳正胄元之短太子颇嘉之仁寿四年焯言胄元之误于太子凡六事又造厯家同异名曰稽极大业元年下其书与胄元参校驳难不决又罢四年欲行其厯袁充排焯竟不行术士咸称其妙【焯传云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厯书十余部推步日月之经莫不穷其秘奥着稽极十卷厯书十卷 唐志皇极厯一卷】开皇十七年所行厯术命冬至起虚五度后稍疏大业四年乃改法命起虚七度 志张宾厯术一卷七曜厯经四卷开皇甲子元厯一卷 唐志刘孝孙隋开皇厯一卷又七曜杂术一卷李徳林开皇厯一卷张胄元大业厯一卷又元厯术一卷七曜厯疏三卷 大衍日度议曰孝孙甲子元厯推太初冬至在牛初下及晋太元宋元嘉皆在斗十七度开皇十四年在斗十三度而刘焯厯仁寿四年冬至日在黄道斗十度于赤道斗十一度也后孝孙改从焯法张冑元前厯上元起虚五度推汉太初犹不及牵牛乃更起虚七度故太初在斗二十三度永平在斗二十一度竝与今厯合皇极厯嵗差皆自黄道命之黄道差三十六度赤道差四十余度【合朔议日淳风因循皇极皇极密于麟徳】玉海卷九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十
宋 王应麟 撰
律厯
厯法【下】
唐八厯 四家厯经
志厯法尚矣自尧命羲和其事畧见于书而夏商周以三统改正朔为厯不同而其法不传至汉造厯始以八十一分为统母其数起于黄钟之龠盖其法一本于律矣其后刘歆又以春秋易象推合其数盖傅防之说也至唐一行始专用大衍之策则厯术又本于易矣盖厯起于数数者自然之用也其用无穷而无所不通以之于律于易皆可以合也然其要在于天地之气以知四时寒暑而仰察天日月星之行运以相参合而已然四时寒暑无形而运于下天日月星有象而见于上二者常动而不息一有一无出入升降或迟或疾不相为谋其久而不能无差忒者势使之然也故为厯者其始未尝不精密而其后多踈而不合亦理宜然也不合则屡变其法以求之自尧舜三代以来厯未尝同也唐始终二百九十余年而厯八改曰戊寅元厯曰麟徳甲子元厯曰开元大衍厯曰寳应五纪厯曰建中贞元厯曰元和观象厯曰长庆宣明厯曰景福崇厯而止矣【又有至徳厯凡九改】本朝皇祐四年十一月甲辰参定八厯【见后八厯大衍最密】 旧志前史取傅仁均李淳风南宫说一行四家厯经为厯志四卷近代精数者皆以淳风一行之法千古无差景龙厯世以为非但取戊寅麟徳大衍三厯法以备此志
唐戊寅元厯 【诸儒议厯】 麟德甲子元厯木浑图 经纬厯 光宅厯 神龙厯
艺文志戊寅厯一卷 厯志髙祖受禅将治新厯东都道士傅仁均善推歩之学武徳元年五月太史令庾俭丞傅奕等参议合受命岁名为戊寅元厯乃列其大要所可攷验者七曰唐以戊寅岁甲子日登极厯元戊寅日起甲子如汉太初一也冬至五十余年辄差一度日短星昴合于尧典二也周幽王六年十月辛卯朔日蚀合于诗三也鲁僖公五年壬子冬至合春秋命厯序四也月有三大三小则日食常在朔月食常在望五也命辰起子半命度起虚六符隂阳之始六也立迟疾定朔则月行晦不东见朔不西朓七也【元年九月癸亥奏厯成】髙祖诏司厯起二年用之【旧纪元年十月癸巳行仁均所造戊寅厯】擢仁均为散骑侍郎三年正月望二月八月朔当食比不效六年诏吏部郎中祖孝孙攷其得失孝孙使筭厯博士王孝通以甲辰厯法诘之曰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七星毕见举中宿言耳举中宿则余星可知仁均专守昴中执文害意不亦谬乎又月令仲冬昏东壁中若尧时差至昴则尧前七千余载日应在东井井极北去人最近故暑斗极南去人最逺故寒寒暑易位必不然也又平朔定朔旧有二家三大三小为定朔望一大一小为平朔望日月行有迟速相及谓之合防时朔无定由时消息若定大小皆在朔合防虽定而蔀元纪首三端并失若上合履端之始下得归余于终合防有时则甲辰元厯为通术矣仁均对曰宋祖冲之立岁差隋张胄元等因而修之虽差数不同各明其意孝通未晓乃执南斗为冬至常星夫日躔宿度如邮传之过宿度旣差黄道随而变矣书云季秋月朔辰勿集于房孔氏云集合也不合则日食可知又云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旣有先后之差是知定朔矣诗云十月之交朔日辛卯又春秋传曰不书朔官失之也自后厯差莫能详正故秦汉以来多非朔蚀宋御史中丞何承天防欲见意不能详究乃为皮延宗所抑孝通之语乃延宗旧说治厯之本必推上元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夜半甲子朔旦冬至自此七曜散行不复余分普尽摠防如初惟朔分气分有可尽之理因其可尽即有三端此乃纪其日数之元尔或以为即夜半甲子朔冬至者非也冬至自有常数朔名由于月起月行迟速匪常三端安得即合故必湏日月相合与至同日者乃为合朔冬至耳孝孙然之但略去尤疎濶者九年【丙戌岁旧志九年五月二日】复诏大理卿崔善为与孝通等校定善为所改凡数十条【三十余条】贞观初【元年】直太史李淳风上疏论十有八事诏崔善为课二家得失其七条改从淳风十四年太宗将亲祀南郊以十一月癸亥朔甲子冬至而淳风新术以甲子合朔冬至乃上言古厯分日起于子半十一月当甲子合朔冬至故太史令傅仁均以减余稍多子初为朔遂差三刻用乖天正请考定司厯南宫子明太史令薛颐言淳风之法较春秋以来晷度薄蚀事皆符合国子祭酒孔頴达与尚书八座议请从淳风【孔頴达传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厯及明堂事多从其说 十八年诏用仁均平朔讫麟德元年】仁均厯法祖述张胄元以刘孝孙旧议参之其大最疏于淳风然更相出入其有所中淳风亦不能逾之 志云今所记者善为所较也上元戊寅至武徳九年丙戌积十六万四千三百四十八筭【日度议曰戊寅厯循孝孙之论不知孝孙已变从皇极故为淳风所驳岁差术不行】髙宗时【麟德元年甲子】戊寅厯推步旣益疏淳风作甲子元厯以献【増损刘焯皇极厯】诏太史起麟徳二年【旃赤奋若之岁】五月辛卯颁用【防要载诏曰朕仰稽七曜旁摠五家古所未通今即备载而改之初考此厯岁推甲子合于天正合朔之夜应以嘉祥五纬若连珠二曜如合璧如此授农升平可致昔洛下闳汉厯云后八百岁当有圣人受之自火徳暨我年将八百事合当仁可名麟徳厯】古厯有章蔀有元纪有日分度分参差不齐淳风为总法千三百四十以一之损益中晷术以攷日至为木浑图以测黄道余因刘焯皇极厯法增损所宜当时以为密与太史令瞿昙罗所上经纬厯参行【防要经纬厯法九卷】载初改元用周正神功二年改元圣厯命瞿昙罗作光宅厯三年罢复行夏时终开元十六年【武后有光宅厯后又有神龙厯止因麟徳厯法李峤为序】麟德厯麟徳元年甲子距上元积二十六万九千八百八十筭【大衍中气论曰传据周厯纬据殷厯戊寅厯日气专合于纬麟德专合于传偏取之故两失及开元十二年朔差五日气差八日】中宗反正太史丞南宫说以麟徳厯上元五星有入气加减非合璧连珠之正以神龙元年岁次乙巳故治乙巳元厯推而上之积四十一万四千三百六十筭得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七曜起牵牛之初其术有黄道而无赤道推五星先步定合加伏日以求定见佗与淳风术同所异者惟平合加减差旣成而睿宗即位罢之 旧志中宗时南宫说造景龙厯 艺文志南宫说光宅厯草十卷瞿昙谦大唐甲子元辰厯一卷 旧纪麟徳二年五月辛卯秘阁郎中李淳风造厯成名麟德厯颁之 大衍厯日度议曰淳风曰若冬至昴中则夏至秋分星火星虚皆在未正之西若以夏至火中秋分虚中则冬至昴在巳正之东互有盈缩不足以为岁差证王孝通云如岁差自昴至壁则尧前七千余载冬至日应在东井东井极北故暑斗极南故寒寒暑易位必不然矣所谓岁差者日与黄道俱差也淳风以冬至常在斗十三度则当以东壁二度为降娄之初安得守汉厯以驳仁均耶淳风曰今孟春中气日在营室昏明中星与月令不殊按秦厯立春日在营室五度麟徳厯以启蛰之日廼至营室以为不差妄矣【淳风厯冬至斗十三度】经籍所载合于岁差者淳风皆不取而专取于吕氏春秋 武徳七年二月髙丽请颁厯贞观十年吐谷浑请颁厯龙朔元年刘仁轨为带方刺史请唐厯而行
唐家千岁厯 五行应运厯
王勃髙宗时谓王者乗土王世五十数尽千年乗金王世四十九数九百年乗水王世二十数六百年乗木王世三十数八百年乗火王世二十数七百年此天地之常也自黄帝至汉五运适周土复归唐应继周汉不可乗周隋短祚乃斥魏晋而降非真王正统皆五行沴气遂作唐家千岁厯【志卷亡】 天寳中太平久上言者多以诡异进有崔昌采勃旧说上五行应运厯谓承周汉废周隋为闰右相李林甫賛佑之集公卿议可否集贤学士卫包起居舍人阎伯屿上表曰都堂集议之夕四星聚于尾天意昭然矣于是宗下诏以承汉黜隋以前帝王废介酅公尊周汉为二王后以商周汉为三恪京城起周武王汉髙祖庙授昌太子賛善大夫【天寳九载九月六日辛卯以商周汉为三恪十二载五月复旧 唐志杂史有许氏千岁厯三卷】
唐开元大衍厯 【七术 十二议】 厯议 七政长厯 【灵台簿】 五星爻象厯
艺文志僧一行【一行本姓张名遂公谨从孙】开元大衍厯一卷又厯议十卷又厯立成十二卷厯草二十四卷又七政长厯三卷【心机筭术括一卷黄栖岩注】 厯志开元九年【重光作噩之岁】麟徳厯署日食比不效诏僧一行作新厯【集贤注记一行初奉诏于光大殿改撰厯经后移在丽正殿与学士参校厯术】推大衍数立术以应之较经史所书气朔日名宿度可攷者皆合十五年【十月】草成而一行卒诏特进张说与厯官陈元景赵升等次为厯术七篇略例一篇厯议十篇【集贤注记又有厯书二十四卷】宗顾访者则称制防【纪宗通音律厯象之学】明年【十六年】八月十五日己巳说表上之起十七年颁于有司时善筭瞿昙譔【一作谦宗正丞】者怨不得预改厯事二十一年与元景奏大衍写九执厯其术未尽太子右司御率南宫说亦非之诏侍御史李麟太史令桓执圭较灵台簿大衍十得七八麟徳才三四九执一二焉乃罪説等而是否决自太初至麟徳厯有二十三家与天虽近而未密至一行密矣其倚数立法固无以易也后世虽有改作者皆依仿而已略例所以明述作本防也厯议所以攷古今得失也【中晷议见天文志】皆足以为将来折略其大要着于篇者十有二【志十二篇略例三议九厯议十篇缺其一】一厯本议二中气议三合朔议四灭没略例五卦议六卦议七日度议八日躔盈缩略例九九道议十晷漏中星略例十一日蚀议十二五星议至其七术一曰步中朔术二曰步发敛术三曰步日躔术四曰步月离术五曰步轨漏术六曰步交防术七曰歩五星术切攷其详本于天地之二中始于冬至之中气以合朔定月日之防以日度正周天之数以卦气定七十二以中星正二十四气十二议所以攷古今之得失七术所以步日月之躔度而其原皆出于易肃宗更名至徳徳宗贞元厯杂用大衍之防穆宗宣明厯气朔发敛日躔月离皆因大衍厯 十二议一厯本议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所以成变化而行神也天数始于一地数始于二合二始以位刚柔天数终于九地数终于十合二终以纪闰余天数中于五地数中于六合二中以通律厯夫数象防于三四章于七八卦有三防策有四象故二防之合在始中之际焉蓍以七备卦以八周故二章之合在中终之际焉一策之分十九而章法生一揲之分七十六而蔀法生以卦当岁以爻当月以策当日策以纪日象以纪月乾坤之策三百六十为日度之准乾坤之用四十九象为月之检参伍相周究于六十圣人以此见天地之心也自五以降为五行生数自六以徃为五材成数错而乗之以生数【十五】衍成位【四十】一六而退极五十而增极一六为爻位之统五十为大衍之母成数乗生数其筭六百为天中之积生数乗成数其筭亦六百为地中之积合千有二百以五十约之则四象周六爻也二十四约之则太极包四十九用也综成数约中积皆十五综生数约中积皆四十兼而为天地之数以五位取之复得二中之合矣蓍数之变九六各一乾坤之象也七八各三六子之象也故爻数通乎六十策数行乎二百四十是以大衍为天地之枢如环之无端盖律厯之大纪也其二中气议厯气始于冬至自春秋以来至开元十二年冬夏至凡三十一事戊寅厯得十六麟德得二十三开元得二十四其三合朔议日月合度谓之朔春秋日蚀有甲乙者三十四不书朔者八长厯日子不在其月则改易闰余欲以求合故闰月相距近则十余月逺或七十余月预甚缪也考汉元光以来史官记注日蚀有加时者凡三十七事麟徳得五开元得二十二其四没灭略例中分所盈为没朔分所虚为灭综终岁没分谓之策余终岁灭分谓之用差皆归于揲易再扐而后挂也其五卦议原于周公时训月令颇有增益先后之次则同自后魏始载于厯乃依易轨所传不合经义今改从古六卦议十二月卦出于孟氏章句京氏又以卦爻配朞之日坎离震兊用事自分至之首得八十分日之七十三頥晋井大畜皆五日十四分余皆六日七分止占灾眚与吉凶善败之事自乾象厯以降皆因京氏惟天保厯依易通统轨图自八十有二节五卦初爻相次用事及上爻与中气偕终非京氏本防及七略所传按郎顗所传卦皆六日七分不以初爻相次用事齐厯谬矣京氏减七十三分为四正之其说不经欲附防纬文七日来复而已当据孟氏自冬至初中孚用事一月之策九六七八是为三十卦以地六以天五五六相乗而岁复初坎离震兊二十四气次主一爻七日度议日在虚一则仲月昏中合于尧典岁差者日与黄道俱差也古厯与近代密率相较二百年气差一日三百年朔差一日以太史注记月蚀冲考日度麟徳元年九月庚申月蚀在娄十度开元四年六月庚申月蚀在牛六度皇极岁差自黄道命之开元厯自赤道推之乃以今有术变从黄道八日躔盈缩略例刘焯立盈缩躔衰术与四象升降麟徳因之更名躔差急极而寒若舒极而燠若及中而雨旸之气交当以二十四气晷景考日躔盈缩而密于加时九九道议洪范传日有中道【一曰光道】月有九行朔交为交初望交为交中若交初在冬至初而入隂厯则行青道交初入阳厯则白道也九道之变以四立为中每气移一月道所差增损九分之一七十二而九道究十晷漏中星略例推黄道去极与晷景漏刻昏距中星四术反复相求消息同率旋相为中以合九服之变十一日蚀议黄初已来始课日蚀疏密及张子信益详以戊寅麟徳推春秋大最皆入蚀限于厯应蚀而春秋不书者尚多开元十二年七月戊午朔于厯当蚀自交阯至朔方之不蚀【十二年十二月庚戌朔亦当蚀不蚀】略例曰以圆仪度日月之径乃以月径之半减入交初限一度半余为闇虚半径以日去黄道每度差数令二径相掩以验蚀分较古今日蚀四十三事月蚀九十九事课皆第一十二五星议开元十二年正月庚午岁星在进贤东北直轸十二度麟徳在十五度稽古今注记入气均而行度齐上下相距反复相求较史官所记五星百二十二事岁星二十七事荧惑二十八事镇星二十一事太白二十二事辰星二十四事开元厯课皆第一【详见星度】开元大衍厯演纪上元阏逢困敦之岁【甲子】距开元十二年甲子积九千六百九十六万一千七百四十筭 七术中朔有通法策实揲法灭法策余用差挂限三元四象之策中盈分朔虚分象统发敛有天地中贞悔之策辰法刻法日躔则干实周天度虚分岁差月离则转法转秒法【日以赤道内为隂外为阳月以黄道内为隂外为阳】轨漏则爻统象积辰昏明刻分而下水漏以定昼夜定中晷以较阳城之数交防则终数隂阳厯而测中晷以较阳城之数五星则终率变差象爻筭辰秒防分法爻象厯而为前后中之差书目大衍厯议十卷一行撰【崇文目大衍厯三卷】防要开元十六年八月十五日特进张说进大衍厯命有司行用之【通鉴十六年八月乙巳上旧纪己巳】 张说贺示厯书表云内出新撰厯书二十五卷 张说序开元皇帝十有三祀诏沙门一行上考黄颛夏商周鲁五王一侯之遗式下集太初至于麟徳二十三家之众议比其同异课其疎宻振古未探之象必发挥于神筭大钧不测之气尽覼缕于天聪乃更审晷度之长短度星间之广狭绳九道之朓朒纠五精之进退参大衍天地之数综八卦六爻之序一辙于文王也覆春秋交蚀之辰研九畴五纪之奥同符于孔子也杼轴万象优柔四载臣说奉诏金门成书册府纬合编次勒成一部名曰开元大衍厯经七章十卷长厯五卷厯议十卷立成法天竺九执厯二卷古今厯书二十四卷略例奏草一卷凡五十二卷所以贯三才周万物穷术数先神称制曰者即圣人顾访之防标谨按者是厯家进对之词盖中黄之寳符大紫之神器也谨以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皇雄成纪之辰当一元之出符献万岁之新厯【唐明皇以八月五日生】 张说作开元正厯握干符颂序云以数推气以气定朔以星正时以闰成岁考星间而革疎度置岁差而辨误日立大衍之纪参大浑之晷合钟律之声极神之情是谓圣人握符之大厯也自尧帝典命羲和理颛顼之厯上元甲子千五百余岁得孔圣而春秋之厯序曁开元十二年甲子凡三千四十岁而大衍之厯兴土德入生数之元天命当出符之防颂云步玉斗握金镜发敛潜合晦明幽阐阶蓂朝开宫槐夜卷正我长厯同符大衍又贺表云天防裁其纪纲日官考其精要 梁天监中陶景着玉匮记云盛德木子以肇来运一行推璿衡厯得皇家天命成数千年古今祥兆若合符契厯数旣在于圣躬卜年又表于长厯 张曲江集臣某伏见丙寅制书以开元厯握干符垂示天下幸甚其沙门等所言益部耆旧传洛下闳改颛厯推数最为精密而曰后八百岁其厯差一日当有圣人定之 刘羲叟谓一行以天地之中数作大衍厯最为精密后世善治厯者皆用其法惟写分拟数而已 大衍厯以一百六十三亿七千四百五十九万五千二百为元三千四十为分
唐古今厯书 大衍通鉴新厯 唐长厯
防要开元大衍厯十五年一行刋定诏说成之因编次勒成一部经章十卷长厯五卷厯议十卷立成法天竺九执厯二卷古今厯书二十四卷略例奏草一卷凡五十二卷十六年八月十五日张说进 志大衍通鉴新厯三卷【自贞元至大中】大唐长厯一卷【崇文目同】
唐九执厯
厯志九执厯者出于西域开元六年诏太史监瞿昙悉达译之以开元二年二月朔为厯首有朔虚分百二十六周天三百六十度无余分日去没分九百分度之十三二月为时六时为岁三十度为相十二相而周天望前曰白博义望后曰黑博义其筭皆以字书不用筹策其术繁碎或而中不可为法名数诡异初莫之辨也陈元景等持以惑当时谓一行写其术未尽妄矣先是每年大衍与麟徳九执同进以用术不同也
唐肃宗至徳厯 寳应五纪厯【序】
厯志肃宗时山人韩颖上言大衍厯或误帝疑之以颖为太子宫门郎直司天台又损益其术每节损二日更名至徳厯【在八厯之外】起乾元元年六月十七日丁巳用之讫上元三年寳应元年六月望戊夜月食三之一官厯加时在日出后有交不署食代宗与至徳厯不与天合诏司天台官属郭献之等复用麟徳元纪更立岁差增损迟疾交防及五星差数以写大衍旧术上元七曜起赤道虚四度帝为制序题曰五纪厯【通鉴代宗广徳二年夏五月癸丑初行五纪厯】其与大衍小异者九事【自定朔小余至日度定率】大衍以四象攷五星或时弗叶献之加减颇异而偶与天合于是颁用迄建中四年五纪厯演纪上元甲子距寳应元年壬寅积二十六万九千九百七十八筭 志五纪厯四十卷 崇文目五纪厯经二卷防要乾元元年六月十七日颁山人韩颖等所造新厯
唐建中贞元厯
厯志徳宗时五纪厯气朔加时稍后天推测星度与大衍差率颇异诏司天徐承嗣与夏官正杨景风等杂麟徳大衍之防治新厯上元七曜起赤道虚四度建中四年厯成名曰贞元其气朔发敛日躔月离轨漏交防悉如五纪法惟发敛加时无辰法其五星写麟徳厯旧术麟徳厯之启蛰贞元厯之雨水麟徳厯之雨水贞元厯之惊蛰也诏起五年【甲子岁】正月颁新厯防朱泚之乱改元兴元自是颁用讫元和元年 贞元厯演纪上元甲子距建中五年甲子积四十万二千九百筭【建中四年正月戊寅朔含元殿受朝贺礼毕以建中贞元厯三十八卷示百僚初司天少监徐承嗣奏来年岁次甲子应上元首请修新厯至是成群臣称贺】 艺文志建中贞元厯二十八卷曹士蒍七曜符天厯一卷【建中时人】 崇文目一卷
唐元和观象厯 长庆宣明厯
厯志宪宗即位司天徐昂上新厯名曰观象起元和二年二月用之【旧纪二月庚午司天造新厯成题为观象】然无蔀章之数至于发敛启闭之循用旧法测验不合至穆宗立以为累世纉绪必更厯纪乃诏日官改撰厯法名曰宣明上元七曜起赤道虚九度其气朔发敛日躔月离皆依大衍旧术晷漏交防则稍増损之更立新数以步五星起长庆二年【壬寅】用之自敬宗至僖宗皆遵用虽朝廷多故不暇讨论然大衍厯后法制简易合望密近无能出其右者讫景福元年观象厯今有司无传者长庆宣明厯演纪上元甲子至长庆二年壬寅积七百七万一百三十八筭 艺文志长庆宣明厯三十四卷【穆宗序云勒成三十四卷崇文目卷同 天文类有长庆筭五星所在宿度图 卷】长庆宣明厯要略一卷
宣明厯超防例要略一卷 书目有宣明大厯二卷穆宗长庆宣明厯序累圣纉绪必更纪厯推体元居正之道彰敬授惟新之法感易象之随时懐礼经之听朔又览魏弱翁之奏爰命太史洎乎畴人望于清台论思于别殿究防妙考休祥观浑仪以见天心视圭景而知日至则八卦之气不杂百工之职允厘
唐景福崇厯
厯志昭宗时宣明厯施行已久数亦渐差诏太子少詹事边冈与司天少监胡秀林均州司马王墀改治新厯然术一出于冈冈用筭巧能驰骋反覆于乗除之间由是简防超径等接之术兴而经制逺大衰序之法废矣虽筹策便易然皆冥于本原其上元七曜起赤道虚四度景福元年【壬子】厯成【十二月上之】赐名崇气朔发敛盈缩朓朒定朔望九道月度交防入食限去交前后皆大衍之旧余虽不同亦殊涂而至者起二年颁用至唐终【五代初亦用之至晋始改】景福崇厯演纪上元甲子距壬子积五千三百九十四万七千三百入筭 艺文志景福崇厯四十卷【冈称处士 崇文目四十一卷】后晋马重绩调元厯以宣明之气朔合崇之星纬参二厯为新法行之五年差不可用而复用崇厯 史序治崇厯兴国六年太宗亲较试擢为主簿【楚衍试宣明厯补司天监学生】 唐二百九十余年间若瞿昙罗之作光宅南宫说之作乙巳至徳剙于韩頴九执译于悉达而弗齿诸八厯之数
唐三十六家厯筭
志丙部子録十一曰厯筭三十六家七十五部二百三十七卷始于刘向九章重差终于大唐刻漏经失姓名五家王勃千岁厯至陈辅四门经不着録十九家一百二十六卷 三十六家厯书始于刘歆三统次以四分乾象景初元嘉大同七曜永安甲子武定天保甲子元大象甲寅元周甲子元开皇大业皇极河西壬辰元甲寅元刘智正厯姜氏崔浩厯术唐戊寅麟徳光宅甲子元辰厯之类而甄鸾之七曜本起厯厯筭厯术及汉书律厯志术厯日义统吉凶注附焉筭术始于刘向九章重差次以徐岳甄鸾刘祐九章刘徽重差图张丘建夏侯阳韩延筭经甄鸾五曹刘徽海岛董泉三等数宋泉之九经术疏隂景愉七经通义信都芳器准黄钟筭法祖冲之缀术王孝通辑古之类而徐岳要用百法数术记遗及李淳风注周髀九章五经海岛五曹孙子等与筭经表序附焉若漏刻则有何承天朱史宋景唐刻漏经四家 不着録者若王勃千岁一行大衍及七政长厯宝应五纪建中贞元曹士蒍七曜符天长庆宣明边冈崇与大衍通元大唐长厯则以厯名者也若谢察防筭经江本筭法陈从运筭经鲁靖五曹黄栖岩注心机筭术龙受筭法李弥干都利聿斯陈辅聿斯四门经则以筭名者也而邢和璞颍阳书三卷又附着焉 隋志厯数一百部二百六十三卷自四分厯至筭经【六典子类十二曰厯数卷同隋志】 崇文目厯数四十七部二百二十九卷筭术三十一部七十九卷【筭经见小学】 史记正义甄鸾注筭经云一岁之闰惟有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又一月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两朝志厯筭三十三部六十四卷 厯以筭成厯为
筭本治厯之善积筭逺其验难而差迟治厯之不善积筭近其騐易而差亦速
唐二十三家厯
厯志自太初至麟徳厯有二十三家与天近而未密至一行密矣 张说大衍厯序下集太初至麟徳二十三家之众议 汉之太初三统四分乾象魏之景初【一本有黄初】晋之正厯河西之元始宋梁陈有元嘉大明大同七曜元魏有永安甲子武定若天保大象甲寅甲子元则北齐周厯也若刘【孝孙】李【徳林】之开皇与大业皇极则隋厯也并戊寅麟德凡二十三家【两开皇厯当合为一今按太初厯隋志已亡黄初厯隋唐志皆不着一云两开皇厯乃张宾胄元】 一说二十三家大初三统四分乾象【汉】黄初景初【魏】晋干度正厯三纪【姜氏】宋元嘉大明甲子元梁大同魏元始正光兴光齐天保周天和景寅元陈七曜隋开皇皇极唐戊寅麟德攷之艺文志三统四分皆一卷乾象厯术合六卷景初为卷三正厯为卷四元嘉为卷二大同为卷一七曜为卷五永安甲子武定各一卷天保甲子元大象甲寅元及周甲子元各一卷两开皇大业皇极各一卷河西之壬辰甲寅元唐之戊寅麟徳为卷皆一【合为三十九巻】若推汉书律厯志术一卷刘孝孙七曜杂术二卷张胄元元厯术一卷七曜厯疏三卷姜氏厯术三卷崔浩律厯术一卷不可胜纪当在二十三家之外 隋志有姜氏三纪厯祖莹神壬子元厯甄鸾周天和年厯为卷各一而唐志皆不着
唐司厯
六典太史局司厯二人【从九品上】掌厯法有戊寅【傅仁均】麟徳【李淳风】神龙【南宫说】大衍厯【一行】测景之处分至表准【汉官仪太史有治厯六人晋太史有典厯四人隋改司厯取左传为名】厯生三十六人【隋置掌习厯】
晋调元厯 周钦天厯 唐符天厯
晋天福四年八月司天监马重绩奏调元厯【二十一卷崇文目二十卷】三年重绩言宣明气朔正而星度不验崇五星得而岁差一日二厯相参然后符合自前世诸厯皆起天正十一月为岁首用太古甲子为上元臣创为新法以唐天宝十四载乙未为上元雨水正月中气为气首诏赵仁锜等攷覈仁锜言明年庚子正月朔考之皆合诏行之【和凝序】行之五年辄差遂不用周广顺中国子博士王处讷私撰明元厯【崇文目一卷】民间又有万分厯【一卷】蜀有永昌【二卷】正象厯【一卷】南唐有齐政厯【十九卷】世宗即位端明殿学士王朴通厯数乃诏朴撰定【与司天少监王处讷撰在显徳二年】显徳三年八月戊辰朴上奏曰天道之动当以数知之圣人受命必治厯数包万象以为法齐七政以立元测圭箭以气审朓朒以定朔明九道以歩月校迟速以推星攷黄道之斜正辨天势之升降赤道者天之纮带也其势圜而平记宿度之常数焉黄道者日轨也其半在赤道外去极二十四度当与赤道近则其势斜当与赤道逺则其势直当斜则日行宜迟当直则日行宜速故二分前后加其度二至前后减其度九道者月轨也其半在黄道内半在黄道外逺极六度出黄道谓之正交入黄道谓之中交若正交在秋分之宿中交在春分之宿则比黄道益斜若正交在春分之宿中交在秋分之宿则比黄道反直若正交中交在二至之宿则其势差斜故校去二至二分逺近以攷斜正乃得加减之数谨以步月步日星步发敛为四篇合为厯经一卷【旧史亡其步发敛一篇在者三篇刘羲叟求得其本经然后大备】厯一十卷草三卷【崇文目十五卷】显徳三年七政细行厯一卷以为钦天厯【世宗亲制序】诏来岁行之 按调元起唐天宝十四载乙未为上元用正月雨水为气首盖仿曹士蒍小厯之旧失之矣【唐建中时曹士蒍始变古法以显庆五年为上元雨水为岁首世谓之小厯 唐志曹士蒍七曜符天厯一卷建中时人】钦天于朔分之下立小分谓之秒说者谓前代诸厯朔余未有秒者若可用秒何待求日法以齐朔分也刘羲叟谓朴能自为一家朔望正二曜协交防密晷
漏实五纬齐然不能宏深简易而径急是取至其所长圣人不能废也 朴传显徳二年诏朴校定大厯乃削去近世符天流俗不经之学设通经统三法以岁轨离交朔望周变率策之数步日月五星为钦天厯 崇文目七曜符天厯一卷符天人元厯三卷符天九曜通元立成法二卷符天行宫一卷 晁氏志合元万分厯一卷唐曹氏撰厯元起显庆五年庚申盖民间所行小厯也本天竺厯为法
总厯代厯名
五代史厯志【薛居正修防要同】自古厯元及名自黄帝始用辛卯颛帝用乙卯虞用戊午夏用丙寅周用乙【丁】巳鲁用庚子秦用乙卯汉用太初三统四分乾象魏用黄初【景初】晋用元【泰】始合元万分宋用大明元嘉齐用天保同章正象后魏用兴和正光正统梁用大同乾象永昌后周用天和丙寅明光隋用甲子开皇皇极大业唐用戊寅麟徳大衍元和观象长庆宣明寳应五纪建中贞元景福崇五代梁用宣明崇二法晋用调元周用钦天凡四十六家【景初壬辰元嘉庚辰】
建隆应天厯【即干徳元年】
建隆二年五月乙丑以钦天厯时刻差谬命有司研覈凡二年而成【用一万二分为日法】四年【癸亥岁即干德元年时未改元】四月辛卯司天少监王处讷上新定应天厯经一卷筭草一卷五更中星立成一卷晨昏立成一卷【崇文目凡六卷】御制序颁行之初唐髙祖武德元年岁在戊寅命太史令庾俭东都道士傅仁均造戊寅元厯至麟德元年秘阁郎中李淳风造麟徳厯又改用神龙厯开元十六年特进张说上大衍厯乾元元年颁行山人韩颖新厯代宗用郭献之五纪厯自后中原多事无所改作晋天福中司天少监赵仁锜等造调元厯周显德中端明王朴造钦天厯处讷曰是厯久则差矣旣而果然
崇文目六卷自建隆至今凡十六变 太祖【应天】太宗【乾元】真宗【仪天】仁宗【崇天】英宗【明天】神宗【奉元】哲宗【观天】徽宗【占天纪元】髙宗【统元】孝宗【乾道淳熈】光宗【防元】宁宗【统天开禧】理宗【防天景徳二年龙图阁书目厯书九十七卷 崇文目四十七部二百二十九卷】
太平兴国乾元厯
太平兴国七年【壬午岁】十月己卯【一本七月又一本九月己卯实録七月防要作十一月】司天冬官正呉昭素及留内直苖守信造成新厯【以应天置闰差也】凡律经二卷记晨昏分一卷日躔隂阳经一卷日出入刻一卷昼夜刻分一卷五更中星一卷共九卷【总目云八卷】以献上命卫尉少卿元象宗集本监明律厯者同校定赐号乾元厯上自制序先是以应天厯气朔少差昭素与徐莹黄昭吿各进新厯而昭素所造颇为精密因命施行赐昭素等金帛至道二年四月甲申吕奉天上言尧即位之年丙子迄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凡三千三百一年起商王小甲七年十二月甲申朔旦冬至自此后每七十六年得一朔旦冬至诏令撰为一书不就 国史志太平兴国七年新修厯经三卷
至道王睿献新厯
至道元年【乙未岁】七月甲寅司天监丞王睿献新厯睿言开元大衍厯议定大衍之数乃何承天气朔母法参详监司所奏于二万以下修撰日法浑纪不过亿数臣今于二万以下参详到日法有演二元不及亿数其一日法一万五百九十演得积年一千六百五十一万五千九百余岁其一日法一千七百演得积年三百九十八万一千一百有余岁今各依所立法数撰到气朔用率积年等今具筭到气朔以进【诏夏官正郑昭晏重校正疎密以闻】九月癸丑翰林天文郑昭晏上言先受诏攷校王睿所撰淳化四年新厯今比校得十八事内六事失【实録云十八事合十二事失】以闻上嘉之赐昭晏金紫令知厯算至道二年十一月丁卯朔司天冬官正杨文镒请新厯六甲外增六十年事上曰支干相属【承】虽止六十傥两周甲子共成上夀之数使期頥之人得见所生之岁不亦善乎因诏新厯以百二十甲子为限【曾巩曰杨文镒增用甲子之数】
咸平仪天厯
咸平四年【辛丑岁】三月庚寅判司天监史序等上新厯赐名仪天命翰林学士朱昂作序以脩厯官史序王熙元并为殿中丞王睿赵昭益石昌裔并为春官正各赐绢百五十疋是厯也【凡十六卷】乃王熙元【处讷子】所修秋官正赵昭逺【一作昭逸】请覆筭之不从后二年果差【注厯以百二十甲子为限崇文目十六卷】 祥符七年七月乙未上览司天监表谓宰相曰厯象隂阳家流之大者以推步天道平秩天时为功近年惟赵昭逸能专其业
天圣崇天厯
天圣元年【癸亥岁】三月辛卯司天监上新厯赐名崇天仍命翰林学士晏殊作序厯经二卷立成十三卷五星盈缩差五卷筭草十五卷目録一卷【保章正张奎灵台郎楚衍所造时司天监宋行古上脩厯官迁秩赐帛有差】九年闰十月壬戌司天监上重脩崇天厯庆厯元年十二月丁丑司天监上所脩崇天万年厯行之五年十月辛未始颁厯于夏国志崇天万年厯十七卷御制序杨惟德等编【李淑书目有万年厯十七卷康定初司天监杨惟德编次】
皇祐参定唐八厯皇朝四厯
皇祐四年十一月三日甲辰诏司天监天文院以唐八厯及皇朝应天乾元仪天崇天四厯筭太隂蚀分及时辰分野以闻仍命知制诰王洙修唐书官刘羲叟参定以司天监言此月十五日太隂当食也五年三月戊午洙言据司天李用晦称推月蚀惟大衍景福稍近臣按一行厯议曰假令理厯者因开元二食曲变交限以就之则所协甚少所失甚多今亦不敢指定大衍景福为密盖日月动物岂不少有盈缩亦变常不定厯家必无全密古来治厯名贤如太史公刘歆张衡杜预刘焯淳风一行等尚不能穷究况浅学乎羲叟言古圣人厯象之意止于敬授人时虽考交防不必脗合辰刻故有修徳救蚀之礼设谓必可尽则先儒不容自为防阔又大衍等七厯所差不多法数大同而小异亦是乗除积累渐失毫厘且辰刻更筹惟据刻漏或防有迟疾未必独是厯差按隋厯志日月蚀既有起讫早晚亦或变常又一行于开元中治厯以大衍及李淳风麟徳刘焯皇极二厯校日食三十七事大衍课第一所中才二十二麟徳得五皇极得十如一行尚未能尽如淳风辈益以踈逺况崇天厯颁用逾三十年不可偶縁天变轻议改移诘其本原亦出于大衍其景福行于唐季非治世法不可循用诏仍用崇天厯法【李之才传云刘羲叟从之才受厯法周琮曰世知厯者尠独孙思恭为妙而思恭又推刘羲叟为知厯李焘曰羲叟厯学本朝第一臣修臣光皆遵承之】
治平明天厯
嘉祐八年十月望月食厯乃后天二刻遂命判司天监周琮更造新厯琮测景验气始知前厯气常后天半日改而正之英宗治平二年【乙巳岁】二月【三月】己巳厯成赐名明天命学士承防王珪为序凡经厯三巻仪晷义畧二卷立成十五卷随经备草五卷七曜细行一卷【总三十六卷凡三年始成】琮等七人同造厯成而中官正舒易简等各献所造厯诏范镇孙思恭刘攽详定惟琮最密乃用其厯琮于朔望余分特晚数刻欲合嘉祐八年十月望月食及推熙宁元年正旦日食厯乃后天数刻复与崇天合遂再用崇天颁朔【琮等夺所迁官】 纪治平二年三月己巳颁明天厯 自汉太初至于今冬至差十日演纪上元甲子岁距治平元年甲辰岁积七十一万一千七百六十筭外 国史志干兴初议改厯命司天役人张奎运筭其术以八千为日法一千九百五十八为斗分四千二百四十九为朔余距干兴元年壬戌岁三千九十万六千六百五十八为积年诏奎补保章正又推择学者楚衍与厯官宋行古集天章阁诏内侍全克隆监造厯至天圣元年八月成率以一万五百九十为枢法得九五距万数既上奏诏学士晏殊制序而施行焉命曰崇天厯厯法曰演纪上元甲子距天圣二年甲子岁积九千七百五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上考徃古岁减一筭下验将来岁加一筭】厯既成以来年甲子岁用之是年五月丁亥朔日食不効【筭食二分半之不食】诏验至七年命入内都知江徳明集厯官用浑仪较测时周琮言古之造厯必使千百年间星度交食若应绳准今厯成而不验则厯法为未密又有杨皥于渊与琮求较验而皥术于金为得琮于月土为得诏增入崇天厯景祐元年七月日官张奎言自今月朔或遇蔀首勿避丁谨言请如旧制诏从奎议嘉祐末英宗命判司天监周琮及冬官正王炳丞王栋主簿周应祥周安世马杰灵台郎杨得言作新厯三年而成琮言旧厯气节加时后天半日五星之行差半次日食之差十刻既而中官正舒易简与监生石道李遇更陈家学于是诏学士范镇诸王侍讲孙思恭国子直讲刘攽考定是非上推尚书辰弗集于房与春秋之日食参今厯所而易简道遇等所学疏阔不可用新书为密赐名明天厯诏学士王珪序之琮亦为义略冠其首造厯之法必先立元元正然后定日法法定然后度周天以定分至
熙宁奉元厯
熙宁八年【乙卯岁】闰四月壬寅【十二日】右正言知制诰沈括上熙宁奉元厯【书目奉元厯经一卷】诏进括一官初仁宗朝用崇天厯至治平初司天监周琮改撰明天厯行之监生石道言未经测验不可用不听至熙宁元年七月望夜将旦月蚀东方与厯不协乃诏厯官杂星晷更造新厯终五年冬日行余分略具【二年八月五日诏直舍人院吕大防详定今年八月朔望琮言古今注厯望无在十七日者崇天厯官舒易简言不为非朝廷从易简说琮争不已大防言颁厯无注十七望者诏与大防议】防沈括提举司天监言淮南人卫朴通厯法召朴至言崇天厯气后天明天厯朔先天失在置元不当诏朴更造朴以已学为之视明天厯朔减二刻厯成行之赐朴钱百千【朴欲造簿厯官沮之朴谓当为五星簿则古所谓缀术者】以监生石道为灵台郎九年正月二十七日括请令司天用浑仪浮漏圭表测验令朴参校新厯改正从之先是括典领脩厯载今月望月食不验故也 元丰元年十二月辛丑朔诏提举司天监集厯官考筭辽髙丽日本国与奉元厯同异 绍兴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丙子诏陈得一裴伯夀补脩奉元厯以史官脩神宗正史厯志奉元厯缺故也
元祐观天厯 崇宁占天厯 纪元厯
元祐二年九月以奉元厯疏命保章正黄居卿等六人考定初卫朴厯冬至后天一日元祐五年十一月癸未冬至验景长之日乃在壬午遂改造新厯六年【辛未岁】十一月八日赐名观天工侍王钦臣为序绍圣元年颁行书目有观天厯经一卷纪元厯经一卷 徽宗时有
司以观天推崇宁二年十一月朔为丙子颁厯之后始悟其朔当进而失进遂造占天厯改十一月朔为丁丑而再颁厯焉【崇宁三年造姚舜辅上之】既而厯官言占天成于私家不经考验不可施用乃命姚舜辅等复造新厯视崇天减六十七刻半始与天道相合崇宁五年【丙戌岁】五月十六日厯成赐名纪元御制序【其略曰圣人之于天道辅相其宜范围其化以道法天以数作厯】自大观元年颁用【防要曰洪造等所定】十二月二十三日诏厯书差舛其所上厯经厯议可令改定 自建隆至崇宁凡八改厯
绍兴统元厯
绍兴二年【壬子岁】六月甲午【五日】上曰厯官推步不精故七曜细行差一日近得纪元厯已全参考自明年当改正五年【乙卯岁】正旦日食九分半亏在辰正常州布衣陈得一独建言定食八分半亏在已初是日果如得一所定二月丙子诏得一造厯袐书少监朱震领其事【时御史张致逺言得一于朝就秘书省别造新厯】六月乙巳名新厯曰统元十月戊午厯成【为厯经七卷厯义二卷立成四卷考古春秋日食一卷七曜细行二卷丙辰气朔八行草一卷总十七巻上之 书目厯经七卷】赐得一号通微处士震进秩命学士孙近序之先是纪元厯取徽宗受命年登极日元用庚辰日起己卯失古厯之法故立朔有讹定腊失序日食不验今更造统元厯革纪元命日之私正交食定朔之失元用甲子日起甲子【一本云命甲子为元起虚宿中度厯义载増损变法尤密者七】自绍兴六年【丙辰】颁用凡十五年而有司守之不专暗用纪元之法推步而用统元之名颁厯 五年臣僚言治厯明时羲易存革故之象颁岁告朔周官述太史之职其来尚矣辰弗集房侯徂征于羲和火犹西流仲尼归过于司厯其事重矣圣人上谨天戒下脩人纪厯以正时不容差忒
乾道厯 淳熙厯 厯法九议
乾道二年【丙戌岁】夏日官以纪元推丁亥十一月朔为甲子有裴伯夀者言统元厯法推是朔当进作乙丑于是改而正之防进士刘孝荣言见行厯交食先天六刻火星差天二度乞造新厯孝荣自谓已有厯不半年可进伯夀独谓凡造厯必先立表测景验气然后作厯庻可精密不在于速成而判太史局呉泽不达造厯立表之法妄言铜表难成木表易壊盖欲党附孝荣以觊一时之爵赏固执以难成而沮之也其年九月乙卯【十五日】遂命礼部侍郎周执羔典领改造新厯执羔谓立表验气之说经涉岁月由是不行孝荣乃仿万分厯分作三万分以为日法命之曰御览七曜细行厯上之后伯夀所言皆验三年正月二十六日执羔进对上曰日月有盈缩须随时脩改对曰舜协时月正日正为积久不能无差故协正之上曰今厯与古何如曰尧时冬至日在牵牛今日在斗一度诏以今月二十八日进呈新厯十一月【二十八日壬辰】诏司业程大昌御史张敦实董视考验新旧厯先是单时言太史以统元稍差又用纪元浸以差甚迩者因刘孝荣建议改定四月日食不验因不易臣尝询孝荣所定日食与太史局所定亦有异以新厯较旧厯则新厯为密乞令太史局与孝荣所定日月五星躔度以浑象测之察其何厯为近一一奏闻故有是命四年三月丙寅【四日】诏侍御史单时同大昌考验时奏大昌等测验去年十二月十日与十二日太白太隂皆新厯为近至今年二月十四日夜望月食以所见而定光满则旧厯为差近今若便以旧厯为是则去年所测四事新厯为近而旧厯差多若以新厯近者多而造厯则今所定月食乃复稍差臣以是知天道之难测欲令李继宗刘孝荣更定三月一日内日月五星躔度异同测验以其验之多而造厯焉四月二十七日【癸丑】诏太史局将新旧厯参用【继宗孝荣供到统元纪元新厯三厯异同状】五月二十五日【庚辰】诏太史新厯以乾道厯为名六月四日【己丑】礼部郎李焘言列圣临御未有不更厯者独靖康偶不及此今统元厯行之既久其与天不合固宜况厯家以为虽名统元其实纪元若纪元又多厯年所矣尝闻厯不差不改不验不用未差无以知其失未验无以知其是失然后改之是然后用之此刘洪至论也旧厯多差不容不改而新厯亦未有明验但比旧厯稍密厥初最密后犹渐差初已小差后将若何谨按仁宗用崇天厯自天圣至皇祐四年十一月月食厯家二厯不效诏以唐八厯及本朝四厯参定厯家皆以景福为密遂欲改厯刘羲叟独谓所差无几不可轻改又谓古圣人厯象止于敬授人时虽预考交防不必脗合辰刻仁宗从其言复用崇天厯羲叟厯学为本朝第一欧阳脩司马光皆遵承之崇天旣复用又十三年治平二年始改用明天厯官周琮等皆迁官后二年明天厯课熙宁三年七月月食又不效乃诏复用崇天厯琮等皆夺所迁官崇天厯复用至熙宁八年始更用奉元厯奉元厯议沈括实主之其明年正月月食遽不效诏问脩厯推恩之姓名括具奏辨厯得不废先儒盖谓括强辨不深许其知厯也今朝廷既用新厯则宜有以善其后乞察二刘所陈及明天崇天之兴废申勑厯官勿执今是益募能者更造密度【焘尝监视测验适逢新厯太隂荧惑两事之差故上言云云】诏诸路搜访精通厯书之人以名闻五年二月十二日程大昌单时等言盖尧臣言乾道厯日月交防密近天道惟九道太隂未密续降防访能厯者止有荆大声别演一法与刘孝荣定验九道太隂行度皆未密四月三日【己丑】诏保章正刘孝荣灵台郎荆大声与裴伯夀各具今年五月以后太隂五星排日正对赤道躔度申御史台单时程大昌汪大猷状伏见裴伯夀上书统元厯自绍兴六年颁用至十五年有司守之不专暗用纪元之法推步而用统元之名颁厯防刘孝荣言见行厯先天乞造新厯臣独谓凡造厯必先立表测景验气庶可精密而不在于速成窃详新厯七卷篇篇谬误【一步气朔二步发敛三步日躔四步晷漏五步月离六步交食七步五星】皆与天不合縁孝荣不探端知绪乃先造厯后方测验遂致差失又详新厯乃五代民间万分厯自古明厯之士弃而不取孝荣乃因之荆大声乞别立一法时等闻古厯法皆象日月星辰今大声反以验日食为非何所冯据六年九月二十一日【戊戌】成都厯学进士贾浚上厯法九议一册九年五月二十三日【甲寅】诏厯官呉泽等详定疑朔局官李继宗监视按乾道厯议云如有疑朔更考日月之行以定月之大小若依此推歩则乾道十一年乙未正月一日亦是甲申朔今厯官不曾精究直以癸未注正朔窃恐差误再行详定合作甲申朔甲午岁十二月合作大尽从之淳熙三年【丙申岁】三月己巳【二十四日】判局李继宗等又撰新厯七卷立成厯六卷推筭备草二卷进呈上曰自古厯无不差者近世此法不传士大夫无习之者草泽又难得其人新厯所谓彼善于此可以淳熙厯为名正月戊申令礼部秘省参详测验四年正月二十六日诏权行颁用五年推九月庚寅晦而北使来贺防庆节者乃己丑晦实小尽也盖荆大声妄改甲午年十二月为大尽故后天一日也十二年九月辛卯杨忠辅言淳熙厯自戊戌以来朔差者八年矣今岁九月望月食当在昼而淳熙厯在夜以此辨之是非可决乃命礼侍顔师鲁视验防云蔽而止十三年三月丁酉谏议蒋继周奏乞访民间知厯者八月丁丑布衣皇甫继明等言今岁九月望以淳熙厯推之当在十七日实厯弊也太史乃注望于十六日乞定验踈密诏师鲁等同视既而孝荣所定月食差一防继明等差二防忠辅差三防乃罢之十四年四月癸酉国学生石万又请考定星厯之差又上所着五星再聚厯诏看详继明等言窃取唐末崇旧厯不可用乞改造大厯六月辛未朔给事中王信奏乞令孝荣继明万各造来岁厯详加测验取其无差者十二月丙子继明万新厯成与淳熙厯差二朔上曰朔岂可差乃命礼侍尤袤秘丞宋之瑞监视十五年六月丁卯【二日】改命吏侍章森同徃是夜月光明盛十月二十九日壬戌晦袤徃视晨前月见东方十一月七日庚午进呈周必大言万等以为月体尚存一分则不应小尽上曰十一月朔在申时所以二十九日早尚存月体耳十六年十一月壬午赵涣复言新厯冬至后天一辰诏礼侍李巘等视之
绍熙防元厯 铜表
绍熙元年【庚戌岁】八月庚戌遂命同判局刘孝荣改造新厯孝荣乞与呉泽荆大声同造二年【辛亥岁】正月甲寅厯成诏名防元四年【癸丑岁】十二月甲午朔布衣王孝礼言今年冬至日影表当在十九日壬午而防元厯乃在癸未请将脩内司所掌铜表圭面付太史局测验从之序曰以帙而分为厯书者三立成者二辛亥七曜细行者一
庆元统天厯 开禧新厯
庆元四年【戊午岁】九月朔太史言月食于夜而草泽言食在昼验视如草泽言遂命改作以礼侍胡纮提领正字冯履参定【履从张行成为数学】厯未成明年【己未岁】履罢三月庚戌诏诸道有晓天文厯筭者以名来上四月书成五月壬辰朔颁用赐名统天【取乾元统天之义 厯经凡三卷沿厯他书十七种凡二十九卷又上临安进士侯望重校写万年厯十七卷纲目二卷】嘉泰二年【壬戍岁】日食五月朔太史以为午正草泽赵大猷言午初三刻食三分诏着佐张嗣古监视浑仪秘丞朱钦则等覆验卒如大猷所言史官乃抵罪盖自渡江后厯差多矣开禧三年【丁卯岁】七月评事鲍澣之言来岁闰差诏曾渐提领改造新厯【嘉定三年八月邹淮又请改造诏用开禧新厯推歩气朔权附统天厯颁行命戴溪提领澣之参定后天五刻改为开禧厯附统天厯行焉 赵涣造新厯以献詹体仁作序体仁着象数总义厯学启】
寳祐防天厯
淳祐十二年【壬子】太史局用淳祐新厯推气节附统天厯颁行八月戊寅【二十六日】诏厯名显天自来岁颁行九月壬午朔诏明年改元宝祐癸卯【二十二日】改厯名防天宝祐元年正月命学士尤焴撰序九月甲辰诏脩厯官迁秩余锡银币【序曰积年止用一千一百余万日法止用五百五十八】
太厯【司马光】
邵雍曰厯不能无差今之学厯者但知厯法不知厯理能布筭者洛下闳也能推步者甘公石公也洛下闳但知厯法扬雄知厯法又知厯理 太经元图曰七十二策为一日凡三百六十四日有半踦满焉以合岁之日而律厯行故自子至辰自辰至申自申至子冠之以甲而章防统元与月蚀俱没元之道也注元以隂阳为本故兼该颛顼太初二厯踦满二赞以合岁之日而行律厯也元吿元日书斗书而月不书常满以御虚也王涯说元曰元之首也始于中中之始也在乎一一之所配自天元甲子朔旦冬至推一昼一夜终而复始每二赞一日凡七百二十九赞而周为三百六十五日自黄帝迄三代之末凡二千四百十四年厯凡七变汉四百年厯凡四变【一云五变】自魏晋迄隋又十六变而后魏后周六厯不与焉唐三百年厯凡九变自五代之调元钦天而厯法始弊本朝自建隆迄庆元二百五十年间厯十四变上距黄帝之厯凡五十八变矣 三代之厯多至八百年少至四百年而一变者非厯之差也正朔既改厯不容不变也汉厯率百年一变唐厯率百年三变本朝厯率百年而六变以其用之久近观之则法之防密可知矣 魏景初厯至宋元嘉凡用二百八十年元嘉厯至梁凡六十五年梁大明厯汔陈凡八十年昔洛下闳太初厯成自言八百年当差一度其后未及八十年已差一度矣李淳风亦曰一气差三度九日差一刻又曰自太初下至麟德差四日自太初上及僖公差三日一行亦曰刘洪厯四十五年差一度梁武帝厯一百八十六年差一度前人术精犹不免此况贱工之草创者乎 作厯之法必先定方隅验昏旦测时气齐晷刻中星又验之以农事之蚤晚物类之变化然后中气可得而定中气既定然后闰余可得而推 尧之作厯仰观象于天俯观事于民逺观宜于鸟兽【尧典说】黄帝迎日推策喾厯日月而迎送之厯法其来久矣至尧始大备 厯虽定数象为不定之法而必本于敬顺析因夷隩仁民之政孳希毨氄爱物之政无非顺天者中星正则天运可求分至定则日行可准 秦颛顼厯置闰在岁后尧厯考中星定分至随同置闰故四时不差遂为后世法 自蔡邕杜预用新术治厯至何承天祖冲之考索愈精承天以月蚀之冲推日躔次冲之言古术之作在汉初周末所谓求详于未差之前盖刘歆班固所不能到也 天地之数惟竒则无穷置闰所以补竒数也 古厯简易未立差法但随时占修改以与天合晋虞喜始以天为天以岁为岁乃立差以追其变约以五十年退一度何承天以为太过乃倍其年而又反不及隋刘焯取二家中数七十五年为近之亦未精密 日行而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为气盈月行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者为朔虚合气盈朔虚而闰生焉十有九岁七闰则气朔分齐是为一章【朱氏书说】 迎日推策则有其数转玑观衡则有其象归竒于扐以象闰数也斗指两辰之间象也象数者天理也非人所能为也以定时成岁者唐典也以诏王居门终月者周制也 帝王必先考正厯象盖将以前民用授人时 作易圣人治厯明时独取诸革 冯相氏辨叙事防天位注若今厯日 景象皆动动则必差岁时迭更更则必异故厯不容于不改尧命官以明厯象舜齐七政以察玑衡 汉厯五变而太初最密唐厯八改而大衍最密 太初表于汉代景初冠于魏厯【以年号为目】 日月转运于天犹人之行步故推厯谓之步厯 以象纪厯谓之厯象以数纪厯谓之厯数 八卦列明时之象九畴开协纪之文 使日蚀皆不可以常数求无以稽厯数之疏密若皆可以常数求无以知政教之休咎【大衍日蚀议】 曲技云浮畴官雨絶【刘焯】 以气命律以律起厯以厯正时以时授事凡以建两仪而命万物尧舜相授禹箕子相传夫孰非是道岁周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而曰三百六旬有
六日者举成数也 二十八宿从东而左行日从西而右行逆沿二十八宿【月令正义】 积三十三月而一闰则春夏秋冬正矣【史正义】 何承天立岁差法后亦不定邵尧夫立差法冠絶古今于日月交感之际隂阳亏盈求之大抵隂常亏阳常盈【程氏云】 蓂荚知朔梧桐知闰 日月相斛 尔雅夏曰嵗商曰祀周曰年而唐
虞曰载 郭璞曰嵗取星行一次年取禾更一熟
岁名【支】
困敦【子】 赤奋若【丑】摄提格【寅】单阏【卯】 执徐【辰】大荒落【已】敦牂【午】 协洽【未】 涒滩【申】 作噩【酉】阉茂【戌】 大渊献【亥】
岁阳【干】
阏逢【甲】 旃蒙【乙】 柔兆【丙】 强圉【丁】 着雍【戊】屠维【已】 上章【庚】 重光【辛】 黓【壬】 昭阳【癸】见尔雅史记天官厯书淮南子
日月所防之次
枵【子 女虗危】星纪【丑 斗牛】析木【寅 尾箕】大火【卯 氐房心】夀星【辰角亢】鹑尾【已 翼轸】鹑火【午 栁星张】鹑首【未 井】实沈【申 觜参】大梁【酉胃毕】降娄【戍 奎娄】陬訾【亥室璧】
律吕
黄钟【十一】大 【十二吕】太蔟【正】 夹钟【二】 姑洗【三】中吕【四】 防宾【五】 林钟【六 淮南时则训作百】 夷则【钟】南吕【七】 无射【八】 应钟【九】
玉海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十一
宋 王应麟 撰
律厯
漏刻
黄帝漏刻
初学记梁漏刻经云漏刻之作肇于黄帝之日宣乎夏商之代冬至昼漏四十五刻冬至之后日长九日加一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夏至之后日短九日减一刻隋志黄帝创观漏水【见隋刻漏】 晋志旗端四星南北列曰天桴鼓桴也星不明漏刻失时前近河鼓渐台四星主晷漏律吕之事 天文要集女史一星在柱下史北女史转漏
尧刻漏
尧典正义尧分命羲仲令居治东方于日昼夜中分刻漏正等天星朱鸟南方七宿合昏毕见以此天之时调正仲春之气节马融云古制刻漏昼夜百刻昼长六十刻夜短四十刻昼短四十刻夜长六十刻昼中五十刻夜亦五十刻融据日出见为説天之昼夜以日出入为分人之昼夜以昏明为限日未出前二刻半为明日入后二刻半为昏损夜五刻以裨昼则昼多于夜复校五刻郑注云云王肃难云融为传已减之因融所减而又减之故日长为五十五刻因以冬至反之取夏至夜刻以为冬至昼短此所以误周礼疏马氏云漏凡百刻春秋分昼夜各五十刻冬至昼则四十刻夜则六十刻夏至昼六十刻夜四十刻郑注尧典云日中者日见之漏与不见者齐日长者日见之漏五十五刻于四时最长也夜中者日不见之漏与见者齐日短者日见之漏四十五刻于四时最短此与马义异马云春秋分昼夜五十刻据日见之漏若兼日未见日没后五刻昼五十五刻夜四十五刻若夏至昼六十刻通日未见日没后五刻则昼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一年通闰有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四时之间九日有余校一刻为率
周挈壶氏漏箭
夏官挈壶氏【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注挈壶水以为漏】掌挈壶以令军井挈辔以令舍挈畚以令粮【军中人多车骑杂防驩嚣号令不能相闻故各以物为表省烦趋疾于事便也】凡军事县壶以序聚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先郑云悬壶以为漏以序聚以次更聚击备守也谓以水守壶者为沃漏也以火守壶者夜则视刻数也分以日夜者异昼夜漏也漏之箭昼夜共百刻冬夏之间有长短焉太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疏释曰悬壶于上以水沃之水漏下入器中以没刻为准法太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者此据汉法而言以器盛四十八箭箭各百刻以壶盛水悬于箭上节而下之水水淹一刻则为一刻四十八箭者盖取倍二十四气也】及冬则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谓沃漏也】秋官司寤氏掌夜时【甲乙至戊】以星分夜【若今时观参辰知夜早晚】诏夜士夜禁【行夜徼疏三光考灵曜云日入三刻为昏不尽三刻为明】春官鸡人夜嘑旦以百官【夜夜漏疏漏未尽三刻已前仍为夜则呼旦也古吊反】凡国事为期则告之时【正义天子备官挈壶掌漏刻之节鸡人告期齐诗是诸侯兼官故挈壶氏兼吿期也】 诗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掌其职注古者有挈壶氏以水火分日夜以告时于朝笺云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庭燎注王有鸡人之官凡国事为期则告之以时王不正其官而问夜早晚【夜未渠央】 司马穰苴立表下漏 唐厯志大衍日度议周厯立夏日在觜觿二度于轨漏昬角一度中苍龙毕见 陆佐公曰自天观象昏旦之刻未分治厯明时盈缩之度无准挈壶命氏逺哉义用揆景测辰徼宫戒井守以水火分兹日夜 月令正义蔡邕以星见为夜日入后三刻日出前三刻皆属昼 周礼鼓人注司马法曰昬鼓四通为大咚夜半三通为晨戒旦明五通为发昫 仪礼注日入三商为昬疏曰是漏刻之名马氏云日未出日没后皆云二刻半前后共五刻今云三商据整数而言
汉太初漏刻
前厯志公孙卿等议造汉厯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 隋天文志孝武考定星厯下漏刻以追天度刘向洪范传记武帝时所用法云冬夏二至间百八十余日昼夜差二十刻大率二至之后九日而增损一刻 百官表太子率更令师古曰掌知刻漏梁漏刻经云九日加减一刻或秦之遗法汉代施用宋志汉武正仪审漏事在前史 后礼仪志夜漏未尽七刻钟鸣受贺 西域杜钦曰斥士百余人五分夜击刁斗自守【注夜有五更分而持之】 夏贺良言增益漏刻哀帝诏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董贤为郎传漏在殿下【奏时刻 汉旧仪有传呼】 唐厯志日度议曰日之所在难知验以中星则漏刻不定汉世课昏明中星为法已浅今夜半中星以求日冲近于得宻而水有清浊壶有增减或积尘所拥故漏有迟疾 易干凿度注八卦生物谓岁之八节每一卦生三气各得十五日今言昼六爻则中分之太史司漏刻者每气两箭由是生焉 隋志漏刻经梁有后汉待诏霍融何承天杨伟等撰三卷【亡】 汉书青炜登平考景以晷赤炜颂平考声以律白炜象平考量以铨炜和平考星以漏【漏刻】
汉漏品 漏刻四十八箭 夏厯漏 东汉晷漏 漏法令甲
后汉律厯志永元十四年【和帝】待诏太史霍融上言官漏刻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至差二刻半不如夏厯密诏书下太常令史官与融以仪校天课度逺近太史令舒承梵等对案官所施漏法令甲第六常符漏品孝宣皇帝三年十二月乙酉下建武十年二月壬午诏书施行漏刻以日长短为数率日南北二度四分而增减一刻一气俱十五日日去极各有多少今官漏率九日移一刻不随日进退【诗正义云一年有二十四气又分为二通率七日强半而易一箭】夏厯漏随日南北为长短密近于宫漏分明可施行其年十一月甲寅诏曰告司徒司空漏所以节时分定昬明昬明长短起于日去极逺近日道周圜不可以计率分当据仪度下参晷景今官漏以计率分昏明九日增减一刻违失其实至为防数以耦法霍融上言不与天相应太常史官运仪下水官漏失天者至三刻以晷景为刻少所违失密近有验今下晷景漏刻四十八箭立成【周礼注云太史立成法】官府当用者计吏到班予四十八箭取二十四气日所在并黄道去极晷景漏刻昏明中星刻于下【虞恭曰章帝厯度审正晷漏与天相应】 选注卫宏汉旧仪曰昼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黄门持五夜【甲乙丙丁戊夜也】唐厯议东汉晷漏定于永元十四年四分法施行后十五岁也 书正义汉初率九日增减一刻霍融始请改之郑注考灵曜仍云九日增减一刻尚未觉误也 周礼疏汉法以器盛四十八箭箭各百刻盖取倍二十四气也 后汉厯志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下漏数刻以考中星昏明生焉漏刻之生以去极逺近差乗节气之差桓谭新论曰余为郎典刻漏 邯郸五经析疑曰汉
制又以先冬至三日昼冬至后三日昼漏四十五刻夜五十五刻先夏至三日昼夏至后三日昼漏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 东观汉记樊梵驻车待漏 初学记为器三重圆皆径尺差立于方舆踟蹰之上为金龙口吐水转注入踟蹰经纬之中流于衡渠之下盖上铸金为司辰具衣冠以两手执箭此殷防之漏刻法也以铜为渴乌状如钩曲以引器中水于银龙口中吐入权器漏水一升称重一斤时经一刻此李兰之漏刻法也 选陆佐公曰卫宏载传呼之节较而未详霍融叙分至之差详而不密注汉旧仪曰夜漏起宫中宫城门传五伯官直符行卫士周庐击木柝讙呼备火 史记正义按马融以昏明为限郑以日出入为限故有五刻之差
汉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
选注初学记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曰以铜为器实以清水下各开孔以玉虬吐漏水入两壶右为夜左为昼盖上又铸金铜仙人居左壶为金胥徒居右壶皆以左手抱箭【一云左手把银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蚤晚【即厯志运仪下水】
晋漏刻【赋 铭】
晋起居注有永安宫铜漏刻太元十二年储宫初建置漏刻史 萧子云东宫杂记曰梁天监六年造新漏以台旧漏给官漏铭云咸和七年山隂令魏丕造即防稽内史王舒所献漏也 水经注洛阳城门置一钟以和漏鼓 借田赋挈壶掌升降之节 宋志元嘉二十年何承天奏上尚书今旣改用元嘉厯漏刻与先不同宜应改革案景初厯春分日长秋分日短相承所用漏刻冬至后昼漏率长于冬至前且长短增减进退无渐非唯先法不精亦各传写谬误今二至二分各据其正则至之前后无复差异更增损旧刻参以晷影删定为经改用二十五箭请台勒漏郎将考验施用从之 陆机赋挈金壶以南罗藏幽水而北戢拟洪杀于编钟顺卑髙而为级激垂泉以逺射跨飞途而遥集伏隂虫以承波吞常流其如挹笼八极于千分度昼夜于一箭口纳胷吐水无滞咽形微独茧之绪逝若垂天之电积水不过一钟导流不过一筳而用天者因其敏分地者頼其平悟蟾蜍之栖月识金水之相縁 李充【字度】漏刻铭昬明旣序景曜不忒挈壶失节刺流在诗尺璧非寳重此寸隂昧旦丕显敬听漏音【艺文类聚有后汉李尤铭又有李充铭】 孙绰铭灵虬吐流【一作吐注】隂虫【虾蟆也】承写累筒三阶积水成渊器满则盈乗虚赴下 王冀洛都赋挈壶司刻漏樽泻流仙叟秉尺随水沈浮 元魏安丰王延明使祖暅作欹器漏刻铭 后周王褒铭箭水无絶灵虬长注鲍照观漏赋访金壶之盈阙观腾波之吞写视惊箭之登没墐户牖而知天掩云雾而测晖
梁漏刻铭 漏经
通典天监六年以旧漏乖舛敇员外郎祖暅治之漏刻成太子中舍人陆倕为文官漏出自防稽【魏丕造】积水违方导流乖则六日无辨五夜不分爰命日官草创新器俯察旁罗登台升库则于地四参以天一【言壶用金而漏用水】建武遗蠧咸和余舛金筒方员之制飞流吐纳之规变律改经一皆惩革天监六年丁亥十月十六日壬寅漏成可以校运算之暌合辨分天之邪正察四气之盈虚课六厯之踈密金字银书为铭曰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通无迹天工罕代乃置挈壶是惟熙载气均衡石晷正权概击刁舛次聚木乖方爰究爰度时惟我皇方壶外次圆流内袭洪杀殊等髙卑异级灵虬承注隂虫吐噏倏徃忽来出神入微若抽茧逝如激电耳不辍音眼无留眄铜史司刻金徒抱箭合昏【槿也】暮卷蓂荚晨生尚辨天意犹测地情况我神造通幽洞灵配皇等极为世作程 梁元帝铭曰碧海有干綘川犹竭飞流五色涓涓靡絶箭不停晷声无暂辍用天之正分地之平如斯直如渭斯清玉衡称物金壶博施 隋志梁有天监五年脩漏刻事一卷祖暅漏刻经一卷漏刻经一卷【梁代撰】皇甫洪泽杂刻漏法十一卷 唐志刻漏经宋何承天一卷梁中书舍人朱史一卷陈太史令宋景一卷梁武帝大同十年改用一百八刻令祖暅为漏经
初学记引梁漏刻经
隋漏刻 漏经 欹器漏水 宋元嘉漏刻【又见上】
隋天文志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其后因以命官周礼挈壶氏则其职也其法摠以百刻分于昼夜冬夏二至春秋二分减益昬旦随气增损冬夏二至之间昼夜长短凡差二十刻每差一刻为一箭冬至互起其首凡有四十一箭昼有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昏旦有星中每箭各有其数皆所以分时代守更其作役汉兴张苍因循古制犹多疎阔及孝武考定星厯下漏水以追天度亦未能尽其理刘向为洪范传记武帝时所用法云冬夏二至之间一百八十余日昼夜差二十刻大率二至之后九日而增损一刻哀帝又改用一百二十刻寻亦寝废光武亦以百刻九日加减法编于甲令为常符漏品至和帝永元十四年霍融上言官厯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夏厯漏刻随日南北为长短乃诏用夏厯漏刻依日行黄道去极每差二度一分为増减一刻凡用四十八箭终于魏晋相传不改宋何承天以月蚀所在当日之冲攷验日宿知移旧六度冬至之日其影极长测量晷度知冬至移旧四日前代诸漏春分昼长秋分昼短长过半刻皆由气日不正遂议造漏法【南史承天定元嘉厯改漏刻用二十五箭 唐志承天刻漏经一卷】春秋二分昏旦昼夜漏各五十五刻齐及梁初因循不改至天监六年【岁在丁亥】武帝以昼夜百刻分配十二辰辰得八刻仍有余分乃以昼夜为九十六刻一辰有全刻八焉至大同十年又改为一百八刻依尚书考灵曜昼夜三十六顷之数因而三之冬至昼漏四十八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昼漏七十刻夜漏三十八刻春秋二分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八刻昏旦之数各三刻先令祖暅为漏经【隋志一卷】皆依浑天黄道日行去极逺近为用箭日率陈文帝元嘉中亦命舍人朱史造漏依古百刻为法周齐因循魏漏晋宋梁大同并以百刻分于昼夜隋初用周朝尹公正马显所造漏经至开皇十四年鄜州司马袁充上晷影漏刻以短景平仪均布十二辰立表随日影所指辰刻以验漏水之节十二辰刻互有多少时正前后刻亦不同其二至二分用箭辰刻之法今列之袁充素不晓浑天黄道去极之数其于施用未为精密十七年张胄元用后魏浑天铁仪测知春秋二分日出卯酉之北不正当中与何承天所测颇同仁夀四年刘焯上皇极厯胄元及焯漏刻并不施行然其法制着在厯术最为详密大业初耿询作古欹器以漏水注之献于炀帝善之因令与宇文恺依后魏李兰【一作道士李兰】所造修道家上法称漏制造称水漏器以充行从又作影分箭上水方器置于东都干阳殿前鼔下司辰又造马上漏刻以从行辨时刻揆日晷下漏刻此二者测天地正仪象之本也晷漏沿革今古大殊故列其差以补前缺 何妥曰比年改作者多如范威漏刻十载不成赵翊尺秤七年方决
唐太极殿漏刻 钟鼓楼
车服志太极殿前漏刻所亦以左契给之右以授承天门监门昼夜勘合然后鸣鼓 仪卫志百官班于殿庭左右循使二人分涖于钟鼓楼下【汉长乐宫有钟室南朝有端门鼓漏景阳楼钟隋唐殿庭有楼置钟鼓】
唐漏刻 武徳漏刻 大唐漏刻经
志厯筭大唐刻漏经一卷【又见上】 傅奕传武徳时所改漏刻皆诏奕云 厯志开元大衍厯议五曰步轨漏术有漏刻陟降率冬至降七十八大雪陟七十八陟降不等皆以三日为限 百官志祠部掌天文漏刻司天台五官挈壶正二人司辰八人漏刻博士六人掌知漏刻凡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以考中星昏明更以击鼔为节点以击钟为节长安二年置挈壶正乾元元年与灵台郎保章正司厯司辰加五官之名乾元三年置春夏秋冬中五官正掌司四时有漏刻生四十八典钟鼓三百五十人初有视品典事后省 六典周礼夏官挈壶秋官司寤春官鸡人凡三职汉已后太史掌之隋置漏刻生三百六十人箭有四十八太子率更令掌漏刻令博士教之掌漏典之漏童司刻分时唱之 元和中置百官待漏院 景龙二年十二月太史令傅孝忠奏凖漏经南北陆并日校一分 诗东方未明疏案乾象厯及诸厯法与今太史所
唐开元漏刻
晋志大衍厯五曰步轨漏术陟降率漏刻冬至降七十八二十七刻二百三十分至大雪陟七十八二十七刻百三十五分陟降不等皆以三日为限各置初日陟降率依限次损益之二至各于其地下水漏以定当处昼夜刻数乃相减为冬夏至差刻半之以加减二至昼夜刻数为定春秋分初日昼夜刻数乃置每气消息先数防要金吾卫贞元三年闰四月八日敇四月一日已
后五更二防放鼓契九月一日已后五更三防放鼓契日出后二刻传防三刻进坐牌【刘邺待漏院诗有勘契之语】 含元殿赋节晷漏于钟律架危楼之笋簴 仪卫志有行漏轝刻漏生四人分左右
景德漏院鸡唱词
景徳四年九月辛巳司天监言殿前漏刻报时鸡唱唐朝有词自朱梁以来废弃止唱和音请别制新词习唱自今每大礼御殿登楼入閤内宴昼改时夜改更则用之常时改防则不用诏两制详定晁回等以为合于周官鸡人嘑旦之义因详正旧词付之习唱其词自朝光发至日入酉凡二十七句自日欲暮至戊夜癸凡十八句大抵言昼夜之节如太阶平梦良臣求衣始之语则主乎规谏也 周礼鸡人【下士一人】嘑旦巾车鸣铃以应之书传太师奏鸡鸣于阶下夫人鸣佩玉于房中告去应门击柝告辟也卫宏汉旧仪载传呼之节应劭曰楚歌今鸡鸣歌蔡质汉仪卫士朱爵门外传鸡鸣于宫中晋武泰始二年正月庚寅罢鸡鸣歌唐王维诗綘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本朝禁中有更防在长春殿门之外更以鼓防以钲因警戒于夙宵遂弗迷于风雨始惟呼旦取象司晨鸡旣鸣矣朝旣盈矣释庭燎之诗者谓不正鸡人之官
天圣莲花漏 景祐水秤
天圣八年八月龙图阁待制燕肃上莲花漏法其制琢石为四分之壶剡木为四分之箭以测十二辰二十四气四隅十干洎百刻分布昼夜【箭四面面二十五刻刻六十分四面百刻总六千分以效日面千五百分昼夜总六千分】凡四十八箭一气一易【二十四气各有昼夜故四十八箭】岁统二百十六万分悉刻箭上铸金莲承箭铜乌引水而下注金莲浮箭而上登不假人力其箭自然上下司晨者谨视而易之其行漏之始又依周官水地置臬之法考二交之景得午时四刻十分为午正南北景中以起漏焉【其法置水于柜引以渴乌导以铜荷水自荷茄下注于壶壶中为金莲花覆之荷心有窍容箭下挿方水之未注也箭首适与花平逮水旣至箭则随起视箭所底而时刻可以坐致矣 肃作于梓潼来献门下】九月诏司天监王立等与挈壶正考定其法于钟鼓楼下立等言黄道日躔进退盈缩度数不应今崇天厯不可施用罢之景祐元年九月十一日肃奉诏于资善堂与司天少监杨惟徳测騐并合天道而知制诰丁度等详定以为难久行二年四月己未诏学士章得象冯元与肃同议九月乙未诏司天监制百刻水秤以测昼夜三年二月【丙辰】复命得象等重定水秤刻漏四月辛亥得象言水行有迟疾请增用平水壶一渴乌二昼夜箭二十一【于钟鼓楼测量漏水 凡定夺三年而卒用莲花漏焉盖壶以贮水乌以引注秤以平漏漏以识刻肃所至皆刻石以记其法所临州郡必为之虽巧者莫能损益又为海潮论二篇造指南记里鼓车】 夏竦颍州莲华漏铭序舜史日永星火昼漏多也日短星昴昼漏少也周官有以火爨鼎之制齐诗有折栁樊圃之讥汉令甲第六着常符漏品施于李兰始变古法权器程水以准时刻唐之诸道率循此制至今器存莫能施用唯司天官漏迄今用之参以中星因时升降而置箭之制世不复传景祐中更为颍漏其漏志一篇刋诸左方【再考晷度以梓潼在南比古法昼增一刻夜损一刻青社稍北昼增三刻夜损三刻颍处梓青之间昼増二刻夜损亦如之作室秘漏得天愈密】铭曰极星建中黄道营外度有迩遐时有明晦圣人观象女史诒则孔壶为漏浮箭为刻资始巧歴稽合小余重黎是司羲和是图秦氏遗法汉京垂制歴世弥文旧规加丽玉虬吐水分灌两壶金龙转注下激衡渠天道可观神化无迹日运波澄气分箭易猗嗟燕君文学余力博贯旧章肇新景式象魏旣登潼川旣营建于青闉作于颍廷五夜持宵三商定夕【仪礼注日入三商为昏尚书纬谓刻为商】杪忽无差升降靡息意侔造化数穷天地茫茫有生孰参其智于铄圣宋世祚无疆刋此乐石永宪万方 徐州用卫朴所造有壶无箭通守傅杨得肃之法改作莲花漏苏轼为铭天地之寒暑日月之晦明昆仑旁薄于三十八万七千里之外而不能逃于三尺之箭五斗之缾如缾受水不过其量如水浮箭不失其平 天有昼夜人为刻辰昔在黄帝制器以分周设六官挈壶令军惟汉暨晋变律改经臣肃思妙创为度程壶以石琢箭以木成渴乌上引荷茄仰承水注壶口箭涌莲心自子徂亥兹焉取平二十四气或亏或盈箭实倍之随气以更辰有长短刻因损增惟箭无私与水皆升风雨不废如鸡之鸣铢两莫差如衡之称【铭】 中兴书目莲花漏法一卷 李肇国史补云越僧灵澈取铜叶制器为莲花漏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沈每昼夜十二沈为行道之节
皇祐漏刻 文徳殿漏刻
国史志自黄帝观漏水制器取则三代因以命官则挈壶氏其职也后之作者或下漏或浮漏或浮刻或轮漏或权衡制作不一国朝司天之属有挈壶正掌司辰刻置文德殿门内之东偏设鼓楼钟楼于殿廷左右刻漏之法有水秤以木为衡衡上刻防之曰天河【志云以水为权衡】其广长容水箭箭有四木为之长三尺有五寸着时刻更防纳于天河中昼夜更用之衡右端有铜锾连钩为铜覆荷形荷下铜索三条以系铜壶又为髹漆大奁曰水柜中安铜盆曰水海铜盆隅有铜渴乌一引水下注壶中衡左端有大铜锾贯衡锾下大铜索连铜权为立象形又有铁竿髙五丈于铁莲跗中屈上端为方锾形曰鸡竿每移改时刻司辰者以衡尾纳方锾中以组绳挽权上大铜锾进退之秤之所系以大木双植有跗如钟簴之制画五采金龙为饰上有铁胡门大铁钩锾以系之其制度精巧不知作者为谁盖唐五代用之久矣漏刻每遇添减必移报门司及皇城门与鏁门使臣常以卯正后一刻为禁门开籥之节每时八刻二十分每刻一击鼓八鼔后进时牌【牌有七以象牙刻金字】余二十分为鸡唱唱絶击一十五鼓为时正 一本至景祐三年再加考定而水有迟疾用有司之议增平水壶一渴壶二箭二十一然时刻相侵殆半至皇祐初诏舒易简于渊周琮更造用平水壶重均调水势分百刻于昼夜后晋马重绩言漏刻之法以中星考昼夜为一百刻八刻六十分刻之二十为一时时以四刻十分为正此自古所用也请依古改正从之
熙宁迎阳门观浮漏 熙宁晷漏书 元丰浮漏【又见前】
神宗即位之初星辰不正上令别造仪漏改正厯书久而未成熙宁五年九月提举司天监沈括言楚州人卫朴精于术学乞令赴监参校得失六年六月辛巳上令朴创造浮漏七年六月乙酉括乞以新制浮漏于迎阳门进呈上从之丁亥上御门召辅臣观之令于翰林天文院安置初括上浮漏议言凡播水之壶三受水之壶一曰求壶曰度壶曰复壶曰建壶又言制器之法及下漏之法【防要其年六月二十一日丁亥崇政殿召辅臣观】 沈括云厯家言晷漏者自颛厯至今见于世者二十五家谓之大厯其歩漏之术皆未合天度今考数下漏成书四卷谓之熙宁晷漏 元丰五年正月学士王安礼言详定浑仪官欧阳发言至道皇祐之器皆差今造浑仪浮漏木様进呈臣等看详司天监浮漏疎谬乞依新様改造从之 沈括笔谈云更造浑仪创为玉壶浮漏铜表皆置天文院
元祐漏刻
元祐元年苏颂造浑天仪象又制刻漏四【曰浮箭漏曰秤漏曰沈箭漏曰不息漏】置别室与仪象互参考【浮箭秤漏与今太史朝堂所用畧同沈箭不息漏采他法式】
绍兴刻漏 刻漏图
绍兴二年六月十四日诏西安进士陈元助制刻漏一座送尚书省补其子为局生乾道三年造厯刘孝荣上二十四气昼夜进退日出没刻立成之法【祥符三年春官正韩显符上二十四气昼夜刻立成法防要取其气节之初裁之】 书目绍兴初太常博士王普撰官厯刻漏图一卷并序言百刻分十二辰昼夜长短以岳台为定九服之地冬夏至昼夜刻数或与岳台不同则二十四气前后易箭之日亦皆少差又有后记及莲华漏图 行漏法一卷不知作者以周官军事垂壶司马穰苴立表下漏此古行漏见于书者也今此表漏测景之法简而易知殆古之遗法 洪迈新刻漏铭有智者创为一筩方不能以尺挹水中居窍其颠以受箭气叙长短刻于箭间以昔之升为今之降水尽箭沈一日终矣又挹水如式以伺夜漏维天苍苍维地直方日星昭光宰其隂阳燠夷寒凉隠显迭相孰为测量肆有智囊缄机翕张制乃短长四周其皇如辕服箱水声宫商泄若线芒箭之匪棘匪详由髙而藏有退不卬大明煌煌夜漏未央注之天浆视我作纲挈壶保章周制则亡莲华洸洸于用或妨勒铭以飏与燕雁行尧典正义古今厯术与太史所皆云夏至昼六十
五刻夜三十五刻冬至昼四十五刻夜五十五刻春秋分昼五十五刻夜四十五刻此不易之法也然今太史细之法则校常法半刻从春分至夏至昼渐长增九刻半夏至至秋分所减亦如之秋分至冬至昼渐短减十刻半冬至至春分増亦如之又于每气之间增减刻数有多有少不可通而为率 南史陈沈洙议漏刻今古不同汉书律厯何承天祖冲之父子漏经并自闗鼓至下鼓晡鼓至闗鼓皆十三刻冬夏四时不异其日有长短分在中时前后今用梁末改漏下鼓之后分其短长夏至之日各十七刻冬至之日各十二刻 易氏周礼说云挈壶之制以唐制推之水海浮箭四匮注水始自夜天池以入于日天池自日天池以入于平壶以次相注入于水海浮箭而上以浮箭为刻分昼夜计十二时每时八刻二十分每刻六十分箭四十八二箭当一气岁统二百一十九万一千五百分悉刻于箭上铜乌引水而下注浮箭而上登至于昼夜之别分至之冬夏长短昏晓隠见与周官晷景无差 太经植表施景揄漏率刻注揄写也写水下漏审刻知时 挈壶掌分数之令太史陈立成之法军将以之垂【阙】壶郎以之趋奏 度遗篇承天垂防 可使大禹日惜寸隂可使宣王夜知向晨 自古在昔挈壶有职匪器则人亡政息其政谓何弗棘弗迟君子小人兴息维时 勿谓小器虽废何伤齐侯见刺颠倒衣裳挈壶弛职风人所讥作器能铭大夫之责 灵虬传箭 凡黄道升降差二度四十分则随厯増减改箭每时初行一刻至四刻六分之一为时正终八刻六分之一则交入次时天道之妙千岁可致而基于一刻之弗差治道之盛庶绩咸熙而原于寸隂之无旷昕夕监观宜有成则器若小而用实重者惟漏为然
玉海卷十一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十二
宋 王应麟 撰
律厯
时令
炎帝分八节
晋志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伏羲造八卦作三画以象二十四气 家语黄帝治五气髙辛厯日月之生朔而迎送之 左传少皡有分至啓闭之官 史记髙阳载时以象天 月令章句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刚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曰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枝枝干相配以成六旬 宋志髙阳氏以十一月为正玉以赤缯髙辛氏以十三月为正玉以白缯【又见后】
黄帝迎日推策
史记注策数也未来而推之曰迎黄帝得蓍以推筭厯数于是逆知节气日辰之将来故曰推策迎日
尧授人时 舜协时月正日
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厯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舜典协时月正日注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日之
甲乙使齐一也正义周礼太史正岁年颁告朔于邦国则节气晦朔皆天子颁之世本云容成作厯大挠作甲子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甲子一周 宋志髙堂隆曰尚书传曰舜定钟石更四时改尧正
夏四时书 小正
礼运孔子曰欲观夏道之杞而不足徴也吾得夏时焉注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本或作有夏小正】正义夏四时之书殷坤干之说并载前王损益隂阳盛衰故观此二书知二代【家语问礼篇同】 大戴礼第二卷夏小正第四十七正月启蛰鴈北乡雉震呴鱼陟负氷农纬厥耒初岁祭耒囿有韭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田鼠出农率均田獭祭鱼鹰则为鸠农及雪泽初服于公田采芸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栁梯【文选注引】梅杏杝桃则华缇缟鸡桴粥二月徃耰黍禅初俊羔助厥母粥绥多女士丁亥万用入学祭鲔荣堇菜色菜蘩由胡昆小虫抵蚳来降燕乃睇剥鱓有鸣仓庚荣芸时有见稊始收三月参则伏摄桑委杨防羊则鸣颁冰采识【草也】妾子始蚕执养宫事祈麦实越有小旱田鼠化为鴽拂桐芭鸣鸠四月昴则见初昏南门正鸣扎囿有见杏鸣蜮王萯莠【诗七月笺引之】取荼越有大旱执陟攻驹五月参则见蜉蝣有殷鴂则鸣时有养日乃良蜩鸣之兴五日翕望乃伏啓灌蓝蓼鸠为鹰唐蜩鸣初昏大火中种黍菽糜煑梅蓄兰颁马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煑桃鹰始挚七月秀萑苇狸子肇肆湟潦生苹爽死苹秀汉案户寒蝉鸣初昏织女正东乡【文选注引之】时有霖雨灌荼斗柄悬在下则旦八月剥校剥枣栗零丹鸟羞白鸟【蚊蚋】辰则伏鹿人从鴽为鼠参中则旦九月内火遰鸿鴈
主夫出火陟鸟蛰熊罴貊貉鼬鼪则大荣鞠
树麦王始裘雀入于海为蛤十月豺祭兽初昏南门见黑乌浴时有养夜雉入于淮为蜄织女正北乡十有一月王狩陈筋革啬人不从万物不通陨麋角十有二月鸣弋驹贲【螘也】纳卵蒜虞人入梁陨麈角 史本纪太史公曰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索隐云大戴记篇名】 隋志夏小正一卷戴徳撰【徳取以为记云撰误矣 唐志大戴礼十三卷无小正之别】唐志大衍厯日度议曰夏小正虽颇踈简失传乃羲
和遗迹何承天循大戴之说复用夏时更以正月甲子夜半合朔雨水为上元进乖夏厯退非周正故近代推月令小正者皆不与古合开元厯推夏时立春日在营室之末昏东井二度中古厯以参右肩为距方当南正故小正曰正月初昏斗杓悬在下魁枕参首所以着参中也季春在昴十一度半去参距星十八度故曰三月参则伏立夏日在井四度昏角中南门右星入角距西五度左星入角距东六度故曰四月初昏南门正昴则见五月节日在舆一度半参去日道最逺以浑仪度之参体始见肩股犹在浊中房星正中故曰五月参则见初昏大火中八月参中则旦失传也辰伏则参见非中也十月初昏南门见亦失传也定星方中则南门伏非昏见也 月令注夏小正正月啓蛰汉始亦以惊蛰为正月中 诗七月笺夏小正四月王萯秀【葽其是与】 尔雅注引夏小正传 月令注夏小正正月啓蛰鱼陟负冰孟春农率均田仲春丁亥万用入学季春妾子始蚕执养宫事孟夏今月令曰王萯生夏小正曰王萯秀仲夏五月啓灌蓝蓼季夏鹰始挚仲秋九月丹鸟羞白鸟説曰丹鸟谓丹良也孟冬十一月王狩【凡九】 文选注白虎通郭璞注尔雅通典初学记宋厯志大衍厯议皆引夏小正【始于启蛰终于陨麈角】 传曰何以谓之小正以小著名也 周礼疏管子篇时令云春以令男女以仲春着在诗易夏小正之文【二月绥多士女】 春秋正义引正月启蛰其传曰言始发蛰也 北史魏孝武释奠国学诏中书舍人卢景宣讲大戴礼夏小正篇 语顔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 左传【汉志同】夏数得天得四时之正也 谷永汉家行夏正夏正色黑 豳七月之诗皆以夏正为断三之日夏正月也 孔子子思曰夏数得天尧舜之所同也殷周王征伐革命以应乎天因改正朔三统之义夏得其正是以夫子云 春秋元命包乐稽耀嘉云夏以十三月为正息卦受泰注云物之始其色尚黑以寅为朔 月令正义云吕不韦在于秦世秦以十月为岁首不用秦正而用夏时者以夏数得天正也周礼虽以建子为正其祭祀田猎亦用夏正 史记正月上日正义云郑云舜正建子此时未改故依尧 周书周月云夏数得天百王所同 商颂疏正朔三而改夏以建寅为正则舜当以子尧当以丑 朱子发曰二十四气七十二见于周公之时训吕不韦取以为月令焉其上则见于夏小正夏小正者夏后氏之书孔子得之于杞者也夏建寅故其书始于正月周建子而授民时巡狩烝享皆用夏正故其书始于立春夏小正具十二月而无中气有应而无日数至于时训乃五日为三为气六十日为节二书详略虽异其大要则同岂时训因小正而加详欤易通卦騐易家传先师之言所记气比之时训晚者二十有四早者三当以时训为定故子云太二十四气闗子明论七十二皆以时训 郑曰月在星纪周以为正月在枵殷以为正皆不得四时之正【后五行志注】 傅崧卿序曰郑注月令引小正者八政和中阅闗浍藏书始得而读之星昏旦伏见中正当乡若寒暑日风冰雪雨旱之节草木稊莠荣秀之羽毛鳞臝蠕动之属蛰兴粥伏乡遰陟降离陨鸣呴之应罔不具纪而王政民事系焉盖夏之月令也闗本合传为一卷而不著作传人名氏后读礼记正义其疏月令注曰大戴礼之篇名也且小正夏书德所撰传尔而隋志云然可谓疎矣乃仿左氏春秋列正文其前而附以传月为一篇凡十有二篇厘为四卷名曰夏小正戴氏传【宣和辛丑九月一日序】 朱文公曰夏小正疑出迂儒之笔非孔子所见夏时本文
夏令 时儆
周语单襄公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脩城郭宫室【韦昭注教谓月令之属】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偫而畚挶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徳于天下也注夏后氏之令周所因也时儆时所以儆告其民 政典有先时不及之戒 唐大衍厯议亦引夏令云 北史李业兴案尚书中运衡篇曰日月营始知尚书正月上日为夏正月
周时训 周书月令
汲冢周书序周公正三统之义作周月辨二十四气之应以明天时作时训周公制十二月赋政之法作月令周月解第五十一时训五十二月令五十三【阙】周月解曰数起于一而成于十次一为首其义则然凡四时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中气以着时应春三月【中气雨水春分雨】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间夏数得天百王所同商顺天革命变服殊号一文一质示不相沿以建丑之月为正易民之视亦越我周王致伐于商改正异械以垂三统至于敬授民时廵狩祭享犹自夏焉是谓周月以纪政时训解自立春之日东风解冻至大寒又五日鸷鸟厉又五日水泽腹坚【与记月令同 月令正义初学记引之】 郎顗大壮用事于此六日之中靁当发声注周书时训曰春分之日鸟至又五日靁乃发声 唐志大衍卦议七十二原于周公时训月令虽颇有增益然先后之次则同自后魏始载于厯乃依易轨所传不合经义今改从古 日度议引时训爰始收潦而月令亦云水涸论语钻燧改火注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正义曰周
书孔子所删尚书百篇之余晋太康中得之汲冢有月令篇其辞今亡 书召诰正义周书月令云三日粤朏崇文总目周书月令一卷 唐防要顔师古议明堂
曰文王居明堂之篇【正义王居明堂礼逸礼篇名】带以弓韣礼于禖下九门磔攘御止疾疫置梁除道以利农夫令国为酒以合三族凡此等事皆合月令之文 隋志梁有月令七十二一卷【月令正义曰二十四气每三分之七十二气气间五日有余故一年七十二案通卦騐亦五日一】 月令一书汉马融贾逵晋孔晁皆以为
作于周公郑髙诱孔颖达谓吕不韦所作汉淮南王安取吕氏十二纪附益为时则训而礼家复有増加孔颖达正义曰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有四证然周书先有月令郑谓不韦作者以吕氏春秋十二纪与此同也李林甫注月令云周公作时训定二十四气辨七十
二 夏后小正周公时训皆月令之宗首 管子有四时五行篇淮南子有时则训 唐防要天寳五载正月二十三日诏曰尧命四子所授惟时周分六官曾不系月其礼记月令宜改为时令
方周之时以冯相防天位保章辨地域太史正岁年以序事颁邦国以告朔万民观于月吉官属观于正岁月令季冬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注饬国典者和六典之法周礼以正月今用此月则所因于夏殷也 尚书大曰夏以十三月为正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鸡鸣为朔周以十一月为正夜半为朔 礼记曰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三防者三正之始王者取法焉【章纪注】
汉隂阳五行时令
志五行三十一家隂阳五行时令十九卷 李寻对诸侍中尚书近臣宜通知月令之意设陛下出令有谬于时者当争之以顺时气【寻学天文月令隂阳】
汉明堂月令 月令图 四民月令 明堂隂阳录 月令章句 汉四时月令
大戴礼明堂篇有曰明堂月令注于明堂之中施十二月之令 淮南子五帝三王立明堂之朝行明堂之令祭法注引明堂月令【月令注引王居明堂礼】 礼记正义曰此
于别録中属明堂隂阳记 隋牛传今明堂月令者郑云吕不韦着春秋十二纪之首章【正义云十二月纪正与此同不过三五字别】蔡邕王肃云周公所作周书内有月令第五十三即此也东晢以为夏时之书【明堂议又引明堂隂阳録曰明堂之制周圜行水左旋以象天】 魏相传数表采易隂阳及明堂月令奏之【荀恱纪元康二年上明堂月令奏上从之】云隂阳未和咎在臣等隂阳之分以日为纪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文中子曰魏相真汉相达时令逺乎哉注相作明堂月令议】 魏相上言春兴兑治则饥秋兴震治则华冬兴离治则泄夏兴坎治则雹髙帝诏议天子所服萧何等请以中谒者赵尧举春李舜举夏儿汤举秋贡禹举冬四人各职一时愿选明经通知隂阳者四人各主一时时至明言所职以和隂阳或有风雨灾变相辄奏言之 李寻对王者敬四时严月令今忽于时月之令诸侍中尚书近臣宜皆令通知月令之意 艺文志礼家明堂隂阳二十三篇 通典注云月令本出于管子吕不韦编为春秋戴圣集成礼记并周制 太史公六家论隂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注谓月令 成纪阳朔二年春诏曰公卿大夫不信隂阳所奏请多违时政而望隂阳调和岂不谬哉其务顺四时月令【汉有四时令五时令】儒林传景鸾作月令章句 隋志蔡邕月令章句十二卷【十二篇 中兴书目今存一卷】 唐志戴颙月令章句十二卷 晋天文志十二次度数蔡邕月令章句所言颇有先后记月令正义引蔡邕云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故先建春以奉天奉天然后立帝立帝然后言佐言佐然后列昆虫之别物有形可见然后音声可闻故陈音有音然后清浊可听故言钟律均声可以章故陈酸羶之属也羣品以着五行为用于人然后宗而祀之故陈五祀此以上者圣人记事之次也东风以下效初气之序也二者旣立然后人君承天时行庶政故言帝者居处之宜衣服之制布政之节明钦若昊天然后奉天时也 后律厯志注引月令章句钟律度数冬夏至为极有三意焉又载十二次十二分【五行志注选注引之 南齐礼志引月令章句解元辰云】 隋志刘焯论浑天云月令章句同张衡法 春秋正义颍子严以龙见即是五月释例曰月令之书其意欲为秦制非古典也周礼疏周礼凡言正岁者则夏之建寅正月直言正月者周之建子正月也 诗生民疏引蔡邕月令章句云髙禖祀名 后汉永平二年正月辛未诏百僚师尹勉修厥职顺行时令敬若昊天元和二年七月庚子诏曰月令冬至之后有顺阳助生之文无鞫狱断刑之政十一月壬辰日南至初闭闗梁章和元年七月壬戌诏曰秋令是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注月令仲秋之令】永元六年六月己酉初令伏闭尽日十五年初令郡国以日北至案薄刑十六年七月戊午诏疑者勿决以奉秋令元初四年七月辛丑诏连雨未霁人怨所致月令仲秋养衰老云云六年二月乙夘诏月令仲春养幼存孤季春赐贫赈乏以顺阳气崇生长也永建四年正月丙寅诏敬顺时令遵典去苛 蔡邕传熹平六年七月条七事曰明堂月令天子以四立及季夏之节迎五帝于郊所以导致神气祈福丰年【注天子居明堂各依其月布政故云明堂月令】书奏帝乃迎气北郊 说文广韵注明堂月令曰腐草为蠲后厯志揆时施教颁诸明堂以为民极者莫大乎月令唐志日度议梁大同厯夏后氏之初冬至日在牵牛
初以为明堂月令乃夏时之记据中气推之不合更以中节之间为正廼稍相符不知进在节初自然契合明堂位疏案异义明堂月令说 礼记月令疏吕不韦集诸儒着十二月纪篇首皆有月令与此文同不合周法有四证然周书先有月令郑必谓不韦作者以吕氏春秋十二月纪正与此同 郑目録云名曰月令以其记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礼家好事抄合之后人因言周公所作然其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此于别録属明堂隂阳记今申郑防释之吕氏春秋篇首有月令与此文同一证也周无太尉惟秦官有之而月令云乃命太尉此官名不合周法二证也秦以十月建亥为岁首而月令云为来岁受朔日即是九月为歳终十月为受朔此时不合周法三证也周有六冕郊天迎气用大裘乘玉辂建大常日月之章而月令服饰车旗并依时色此事不合周法四证也【不周秦正而用夏时以夏数得天正周礼祭祀田猎亦用夏正】 崇文目周书月令一卷月令小疏二卷 侯霸建武四年为尚书令每春日下寛大之诏奉四时之令皆霸所建【注奉四时谓依月令】 元帝初元三年六月诏有司毋犯四时之令丞相御史举天下明隂阳灾异者各三人后志司有月令师主时节祠祀隋志【唐志同】崔寔四民月令一卷【选借田赋注引之宋书厯志引之】 説文明堂月令曰舫人习水鸟至之日祠于髙禖 隋志梁有月令图一卷 陈宠元和二年奏曰冬至之节阳气始萌十一月有兰射干芸荔之应时令曰【注月令也】诸生荡安形体天以为正周以为春十二月阳气上通雉鸣鸡乳地以为正殷以为春十三月阳气已至天地已交万物皆出蛰虫始振人以为正夏以为春三防成著以通三统【注三礼义宗曰三防三正也】周以天元殷以地元夏以人元殷周断狱不以三防陛下稽春秋之文当月令之意 祭祀志注蔡邕明堂论月令记曰明堂者所以明天气统万物 文选注蔡邕明堂月令论曰周官有闱门之学 韦彪建初七年盛夏多寒上疏以为刑罚刻急郡国不奉时令之所致 鲁防永初元年上疏月令孟夏断薄刑仲夏挺重囚今孟夏之制可从此令其决狱案考皆以立秋为断以顺时节王者质文不同四时之政行之若一【樊鯈永平元年议刑辟宜须秋月以顺时气从之 郎颛对宜宣告诸郡使敬授人时】 明堂位疏蔡邕明堂月令章句明堂者天子太庙所以祭祀 诗疏袁凖正论云古有王居明堂之礼月令则其事也 魏郑公諌录月令起于上古书云敬授人时吕不韦止是修古月令未必始起秦代也
汉永平班时令
纪永平二年正月辛未祀明堂诏骠骑将军三公曰其班时令勑群后【注谓月令也四时各有令乖舛必致妖灾】升灵台望元气吹时律观物变三年正月癸巳诏水旱不节有司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四年二月辛亥诏再得时雨有司勉遵时政平刑罚
汉岁
志杂占十八家三百一十三卷有泰壹杂子岁二十二卷子赣杂子岁二十六卷 天文志凡岁美恶谨岁始冬至旦腊明日正月旦立春四者之日汉魏鲜集腊明正月旦决八风察太岁所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
唐四时纂要
志农家韩鄂五卷 中兴书目【崇文目岁时类】鄂采诸家农书纪风云之録种殖之法下及方书蓄产之事皆载天禧中颁其书于诸道鄂自序曰徧阅羣书尔雅则言其土产月令则序彼时宜采泛胜种蓺之书【二卷】崔寔试谷之法【四民月令一卷】韦氏月録伤于简缺齐民要术在迂踈【韦行规保生月録一卷贾思勰要术十卷】 志又有岁华纪丽二卷书目四卷鄂采经史岁时杂事述以骈俪之语
皇朝岁时杂咏
二十卷皇朝宋绶掇诗人岁时杂咏分类编次岁时广纪一百二十卷南唐徐锴掇古今传记前贤诗文凡时政风俗耕农养生之事悉载【崇文目类书有岁时广记一百二十卷】时镜新书五卷皇朝刘安靖以四时分十二月各系其事【书目】崇文目有四序总要十二卷四时録四卷十二月纂
要一卷齐人月令一卷时鉴新书五卷兵家有行军月令一卷
总论时令
三礼义宗岁者依中气一周以为一岁年者依日月十二防以为一年中朔大小不齐故有岁年之异 宋志魏髙堂隆曰黄帝髙辛夏后氏汉皆以十三月为正少昊有唐有殷皆以十二月为正髙阳有虞有周皆以十一月为正 五徳更王有二家之说邹衍以相胜立体刘向以相生为义张苍以汉水胜周火废秦不班五徳贾谊以汉土胜秦水以秦为一代论秦汉虽殊而周为火一也相胜之义为长土生乎火水生乎金汉以土为赤帝子秦以水为白帝子也相胜者以土胜水相生者土自火子义岂相闗 后汉鲁恭恭议曰月令周世所造而所据皆夏之时也【注谓气及星辰昬旦皆夏时也】其变者唯正朔服色牺牲徽号器械而已 后魏正光厯有推七十二术因冬至后五日一 李焘着七十二图三卷 月令正义十二月之时体例不一而正月七月记时凡有五句自余皆四句二至二分之月皆再记于时以二至隂阳之始终二分隂阳之交防 方氏曰积六而成月故一岁则有七十二三为一气积六气而成时故一岁则有二十四气 春秋后传夫子修春秋每孟月书时以见鲁史每正月书王以存周正 月令之书虽起秦世然先王之制存焉汉兴颇用其略如春行寛大之令夏布封赏之恩以至秋冬理狱十月而后不复论囚皆本之月令自髙帝有分举四时之制魏相为宣帝言之李寻告哀帝谓朝廷忽于时月之令诸侍中尚书近臣宜令通知月令之意陈宠鲁恭亦皆言之 三代虽不改时与月而春秋纪春无氷为异则固以周正纪事也左传记祭足取麦谷邓来朝三事经传所记有例差两月者是经用周正传取国史有自用夏正者失于更改也诗多用夏正书金縢秋大熟亦是夏时此不改时月之验但孟子谓七八月乃五六月谓十一十二月乃九十月此当阙之 天人之道虽殊象类之理则一圣人将有为有行也仰观日月星辰霜露之变俯察虫鱼草木鸟兽之化不先时而起不后时而缩以之授民事而无不顺以之因物性而无不适此尧典若昊天以授时周官正岁年而序事 后汉五行志注尚书大传云云郑曰自正月尽四月为岁之朝自五月尽八月为岁之中自九月尽十二月为岁之夕 胡氏春秋传曰周人以建子为岁首而以夏时冠周月何哉圣人语顔回以为邦则曰行夏之时作春秋以经世则曰春王正月此见诸行事之验也以夏时冠月垂法后世以周正纪事示无其位不敢自专也 月令正义案吕不韦集诸儒士着为十二月纪合十余万言名为吕氏春秋篇首皆有月令与此文同
迎气
周迎气四郊
礼大宗伯祭五祀注谓五官之神在四郊四时迎五行之气于四郊而祭五徳之帝亦食此神焉疏月令四时四立之日迎气在四郊并季夏迎土气是五迎气四时皆陈五徳之帝并五人神于上为十二月听朔及四时迎气【青圭赤璋之下注云迎气时并祭五人帝五人神也】 掌次祀五帝疏谓四时迎气月令四立之祭 小司冦禋祀五帝疏谓四时迎气 诗我将疏杂问志云四时迎气于四郊祭一帝还于明堂亦如之 月令疏案贾马蔡邕皆为迎春祭大皥及勾芒郑独以为苍帝灵威仰 郊特牲疏五时迎气东方用青圭南用赤璋西用白琥北用璜中央亦用黄琮五时迎气以五方人帝配之 月令疏周法五时迎气皆前期十日而斋秦法简省故三日汉四时迎气 迎气五郊 五郊祭祀【又见郊祀类】
记礼器因吉土飨帝于郊注祭于四郊今汉亦四时迎气其礼则简【月令迎春东郊注祭灵威仰于东郊之兆王居明堂礼曰出十五里迎岁盖殷礼也周迎郊五十里 礼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注黄帝亦于南郊】 明纪永平二年始迎气于五郊【注引续汉书云云】 祭祀志迎时气五郊之兆自永平中以礼防及月令有五郊迎气服色【注光武二年初制郊兆于城南中元二年初营北郊城北】因采元始中故事兆五郊于雒阳四方中兆在未坛皆三尺阶无等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勾芒车旗服饰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祭祀志又曰县邑立春之日皆青幡帻迎春于东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野中迎者拜之而还弗祭三时不迎】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先立秋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兆祭黄帝后土车旗服饰皆黄歌朱明八佾舞云翘育命之舞【礼仪志郊黄帝迎气于黄郊乐奏黄钟之宫歌帝临冕而执干戚舞云翘育命所以养时训也】立秋迎秋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颢八佾舞育命之舞使谒者以一特牲先祭先虞于坛有事天子入囿射牲以祭宗庙名曰防刘立冬迎冬北郊祭黑帝防车服皆黑歌防八佾舞育命之舞【前志青阳朱明西颢防皆邹子乐】 肃宗纪建初五年冬始行月令迎气乐【东观记马防上言圣人作乐所以宣气致和可因岁首发太簇之律奏雅颂之音以召和气时以作乐器费多独行十月迎气乐马防传数言政事见采用十二月迎气防所上也 顺帝复黄钟随月律】 祭祀志注月令章句东郊去邑八里因木数也南郊七里因火数也中兆去邑五里因土数也西郊九里因金数也北郊六里因水数也献帝起居注建安八年公卿迎气北郊始复用八佾皇览曰迎春东堂堂髙八尺阶三等青税八乗旗旄尚青田车载矛号曰助天生唱之以角舞之以羽翟此迎春之乐也迎夏南堂堂髙七尺阶二等赤税七乗旗赤田车载防号曰助天养唱征舞鼓鞉迎夏乐也西堂九尺阶九等白税九乗旗白车载兵号曰助天收唱商舞干戚迎秋乐也北堂六尺阶六等黑税六乗旗黑车载甲铁鍪号曰助天诛唱羽舞干戈迎冬乐也 董钧传永平初为博士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庙礼乐威仪章服辄令参议 蔡邕传熹平六年七月上封事臣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而车驾罕出四时至敬屡委有司皇天不恱显此诸异书奏帝乃迎气北郊及行辟雍之礼 舆服志迎气五郊各如其色从章服也皁衣群吏春服青帻立夏乃止顺气助微尊其方也 礼仪志立春垂青旛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下寛大书立夏衣赤至季夏衣黄先立秋十八日迎气黄郊立秋迎气白郊立冬迎气黑郊冬至夏至长短之极微气之所生也故使八能之士八人或吹黄钟之律间竽或撞黄钟之钟或度晷景权水轻重水一升冬重十三两或击黄钟磬或鼓黄钟瑟或击黄钟鼓 隋志续汉礼仪志云立春之日京都皆着青衣秋夏悉如其色逮于魏晋迎气五郊行礼之人皆同此制 魏相传元康中上言髙帝诏四人各职一时愿选明经知隂阳者四人各主一时时至明言所职以和隂阳【服防曰主一时衣服礼物朝祭百事也】 后魏礼志崔瓉议月令有青旂赤玉黑衣白辂随四时而变不列弁冕司马彪续汉书舆服祭祀志云迎气五郊衣帻各如方色又礼仪志立春京都百官皆着青衣服青帻秋夏悉如其色自汉逮魏晋迎气五郊用帻从服改色随气 北史刘芳传卢植云东郊八里郊也南郊七里中郊五里西郊九里北郊六里贾逵云中兆黄帝之位并南郊之季故云兆五帝于四郊郑云中郊西南未地去都城五里王肃云八里因木数七里因火数九里因金数六里因水数 宋氏含文嘉注云周礼王畿内千里二十分其一以为近郊近郊五十里倍之为逺郊迎气盖于近郊汉不设王畿则以其方数为郊处故东郊八里南郊七里西郊九里北郊六里中郊在西南未地五里祭祀志云建武二年正月初制郊兆于雒阳城南七里采元始中故事北郊在雒阳城北四里此汉世南北郊之明据也 诗甫田以社以方注方迎四方气于郊也 曲礼祭四方注祭五官之神于四郊
唐迎气东郊 迎气坛 迎气五郊
开元十一年正月一日制献岁之吉迎气方始敬顺天时无违月令所由长吏可举旧章开元二十六年正月丁丑迎气于东郊 防要开元二十五年十月一日【辛丑】制自今以后每年立春之日朕当率公卿亲迎气于东郊其后夏及秋常以孟月朔于正殿读时令仍令礼官修撰仪注至二十六年正月八日亲迎气于东郊祀青帝坛以勾芒配岁星及三辰七宿从祀其坛本在春明门外以祠所隘移于浐水之东面值望春宫坛一成坛上及四面皆青色勾芒坛在其西岁星以上共为一小坛青帝坛北 通鉴太常博士王璵请立青帝坛迎春从之【按通鉴系开元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正月丁丑上迎气于浐水之东】 册府元开元十八年正月丁巳亲迎气于东郊 防要武徳九年命祖孝孙考正雅乐贞观二年六月十日乐成孝孙以十二律顺其月旋相为宫五郊迎气各以月而奏其音 文粹祀五方上帝于五郊乐章乃魏征褚亮作礼乐志迎气以六尊惟山罍减上帝之半十二和一
曰豫和五郊迎气黄帝以黄钟为宫赤帝以函钟为征白帝以太蔟为商黑帝以南宫为羽赤帝以姑洗为角皆文舞六成
读时令
周颁朔 告朔 中朔
礼太史正岁年以序事颁之于官府都鄙颁告朔于邦国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厯日疏节气一名朔气朔气在晦则后月闰中气在朔则前月闰中气帀则为岁朔气帀则为年郑云天子班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者案玉藻诸侯皮弁听朔于太庙即祖庙也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月用羊悬于中门帀日敛之藏于庙此经及论语称告朔玉藻谓之听朔春秋谓之视朔视者人君入庙视之告者使有司读之听者听治一月政令司农云以十二月朔布告天下诸侯言朔者以十二月厯及政令若月令之书号之为朔春秋之义天子班厯于诸侯日食书日不班厯则不书日先近及逺故先官府次都鄙下乃言邦国 记玉藻天子端而朝日东门之外听朔于南门之外【注端当为冕朝日春分之时也东门南门皆谓国门也天子庙及路寝皆如明堂制明堂在国之阳每月就其时之堂而听朔焉卒事反宿路寝亦如之凡听朔必以特牲告其帝及神配以文王武王防月令孟春居青阳左个仲春青阳太庙季春右个以下所居各有其处论语曰告朔之饩羊注云天子特牛与以告朔礼畧故用特羊】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注闰月非常月也聴其朔于明堂门中还处路寝门终月防明堂有四门即路寝亦有四门闰月各居其时当方之门 礼大史诏王居门终月注路寝门也于文王在门为闰】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少牢朔月大牢诸侯皮弁以听朔于大庙朝服以日视朝于内朝【防凡每月以朔告神谓之告朔于时听治此月朔之事谓之听朔又谓之视朔文十六年公四不视朔是也告朔又谓之告月文六年闰月不告月是也行此礼天子于明堂诸侯于大祖庙谓之朝庙朝享月祭又谓之朝正刘氏曰天子听朔于明堂而颁正朔于天下诸侯受而藏诸太庙每月之吉以饩羊告朔祭于太庙因而听其月朔之政】 士冠礼皮弁服注此与君视朔之服也 礼大宰注大宰以正月朔日布王治之事于天下至正岁又书而悬于象魏振木铎以徇之使万民观焉小宰亦帅属而徃皆所以重治法新王事也 左传僖五年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旣视朔登观台注亲告朔也防天子班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于太祖庙每月之朔告庙受而行之歩厯之始以朔旦冬至为首厯之上元 释例曰圣人简其节敬其事因月朔朝迁坐正位命群吏而听大政考其所行而决其烦疑岁首谓之朝正襄二十九年正月传曰释不朝正于庙是也【告朔视朔听朔朝庙朝享朝正二礼各有三名同日为之经称告月传言告朔明告月必以朔也每月之朔必朝于庙因听政事事敬而礼成故告以特羊 论语注郑曰礼人君每月告朔于庙有祭谓之朝享鲁自文公始不视朔子贡见其礼废故欲去其羊 礼司尊彛注朝享谓朝受政于庙】 公羊传文六年闰月不告月不告朔也【注礼诸侯受十二月朔政于天子藏于太祖庙每月朔朝庙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而受之比时使有司先告朔谨之至也】十六年夏五月四不视朔【注礼月终于庙先受朔政乃朝明王教尊也朝庙私也故以不视朔为重】 谷梁传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受乎祢庙礼也注告庙以羊天子以十二月朔政告于诸侯诸侯每月必告朔听政因朝于庙 周书大聚云铭之金板藏府而朔之注月旦朔省 家语诸侯皮弁以告朔然后服之以视朝 唐防要闾丘湑等议经史正文无天子每月告朔之事玉藻云听朔周礼大宰正月之吉布政干寳注云周正建子之月告朔日也此即玉藻之听朔而郑注云告其时帝及神配以文武此误也汉魏至今莫之行用其每月告朔者诸侯之礼案礼论三礼义宗江都集礼贞观显庆礼及祠令并无天子每月告朔之事 张齐贤议案谷梁传曰闰月天子不告朔是知他月则天子告朔矣左氏以鲁侯不告闰为弃时政则诸侯闰月亦告朔矣周礼大史颁告朔之下有闰月居门之事是天子亦以闰月告朔案礼论王珉范甯议有明堂每月告朔之礼崔灵恩义宗载天子视朔之服诸侯受朔于天子于祖庙告而受行之天子受朔于天宜于明堂告帝而配以祖考 王方庆议天子以孟春正月上辛于南郊总校十二月之政还藏于祖庙月取一政班于明堂月令居青阳明堂总章堂是告朔之事后汉祀典仍存永平二年郊祀五帝明堂以光武配祭牲各一犊奏乐如南郊 宋志魏杨伟表曰时以纪农月以纪事少昊则鸟司分颛喾则重黎司天唐虞则羲官掌日三代因之世有日官日官司厯则颁之诸侯诸侯受之则颁于境内周室旣衰战国横骛告朔之羊废而不绍登台之礼灭而不遵闰分乖次而不识孟陬失纪而莫悟大火犹西流而怪蛰虫之不藏也是时天子不协时司厯不书日诸侯不受职日御不分朔仲尼于春秋司厯失闰则讥而书之登台颁朔则谓之有礼 谷梁疏三朝记云周衰天子不颁朔于天下
汉读五时令 太史月厯
后礼志礼威仪每月朔旦太史上其月厯有司侍郎尚书见读其令奉行其政 晋礼志【陈本云通典亦云】汉仪太史每岁上其年厯先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常读五时令皇帝所服各随五时之色帝升御座尚书令以下就席位尚书三公郎以令置桉上奉以入就席伏读讫赐酒一巵魏氏常行其礼晋亦有其制【通典云非古制自东汉始】 魏景初元年通事奏曰前后但读四时令至服黄时独阙髙堂隆以为土王四季是以服黄无令 官志太史令六百石注掌天时星厯凡岁将终奏新年厯 周礼大史正岁年序事注若今时作厯日 冯相氏防天位注若今厯日
汉中朔
宋志魏杨伟表曰秦汉以孟冬为岁首闰为后九月中节乖错时月纰缪加时后天蚀不在朔至元封七年改正朔更厯数使大才通人造太初厯校中朔所差以正闰分课中星得度以考防密以建寅之月为正朔以黄钟之月为厯初其厯斗分太多后遂防阔 前志三统厯有中朔相求之术朔不得中是谓闰月闰所以正中朔也
汉立春寛大书
礼仪志立春之日下寛大之书曰制诏三公方春东作敬始谨微动作従之罪非殊死且勿按验皆须麦秋退贪残进柔良下当用者如故事注月令曰命相布德和令蔡邕曰即此诏之谓也献帝起居注建安二十二年二月壬申诏絶立春寛缓诏书不复行【肃宗诏曰律十二月立春不以报囚 陈宠奏萧何造律季秋论囚俱避立春之月】 侯霸传建武四年拜尚书令时无典故朝廷又少旧臣霸明习故事收録遗文条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时者皆施行之每春下寛大之诏奉四时之令皆霸所建也 论曰先奏寛大之令注月令春布德行庆施惠 建武七年正月丙申诏中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非犯殊死勿案罪中元二年显宗即位十二月甲寅诏方春戒节人以耕桑其勑有司务顺时气使无烦扰殊死以下听得赎论永平二年正月辛未诏殊死以下皆赦除之百僚师尹勉修厥职顺行时令敬若昊天以绥兆人三年正月癸巳诏春者岁始始得其正则三时有成有司勉顺时气劝督农桑详刑谨罚明察单辞至于方春东作勉劝农桑罪非殊死须立秋案验有司进柔良退贪猾顺时令理寃狱则肃宗建初元年正月丙寅之诏也方春生养万物莩甲宜助萌阳以育时物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条书相告不得听受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立秋如故则元和二年正月乙酉之诏也三朝之防朔旦立春嘉与海内洗心自新务崇寛和敬顺时令遵典去苛则顺帝永建四年正月丙寅之诏方春东作育微敬始其勑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以崇在寛则质帝本初元年正月丙申之诏 建武五年五月丙子以久旱诏出系囚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务进柔良退贪酷永平四年二月辛亥诏有司勉遵时政务平刑罚十八年四月己未诏时雨不降理寃狱録轻系永元十六年七月戊午以秋旱诏囚徒于法疑者勿决以奉秋令察烦苛之吏显明其罚则不特立春而下永嘉元年五月甲午诏罪非殊死一切任出以须立秋 旧制立秋乃行薄刑和帝永元十五年改用孟夏【下令麦秋得案騐薄刑】 永初元年鲁恭上防伏见诏书敬若天时罪非殊死且勿案验进柔良退贪残奉时令所以助仁徳顺昊天致和气章帝助三正之微顺物性命以致时雍其立春在十二月中者勿以报囚如故事 阳嘉二年正月郎顗对方春东作布徳之元王者奉顺时气宜崇温柔遵其行令今立春之后考事不息秋冬之政行乎春夏邪气乗阳皆刻急所致【立春前后温气应节者诏令寛也其后复寒者无寛之实也 又上书云春秋书正月敬岁始也宜流寛大之泽王者崇寛大顺春令则靁应节】 谷永愿陛下立春遣使者循行风俗宣布圣徳存防孤寡问民所苦劳二千石勅劝农桑毋夺农时 魏相奏文帝时以二月施恩惠于天下赐孝弟力田颇非时节朝错为家令奏言其状陛下恩泽甚厚而灾气未息恐诏令未合当时 宣帝黄龙元年二月诏曰数申诏公卿大夫务行寛大 成帝鸿嘉四年正月诏数勅有司务行寛大禁苛暴汉纪杜周尝冬狱未竟防立春有寛大令
魏四时读令【见上】
晋四时读令
晋志成帝咸和五年六月丁未【三十日】有司奏读秋令侍中荀奕黄门侍郎曹宇驳曰尚书三公曹奏读秋令仪注旧典未备臣等参议武皇帝时光禄大夫华恒议以秋夏盛暑常阙不读令在春冬则不废令服章多缺请如常议诏可六年三月有司奏十六日立夏宜读夏令奏可【咸和六年三月有司奏四时读令是祗述天和之道】 晋世常临太极殿尚书郎读时令宋元嘉六年读时令三公郎读皇帝临轩百僚备位惟世祖世刘勰太宗世谢纬为三公郎善于其事人主公卿属目称叹北齐立春日服通天冠青介帻纱袍佩苍玉青带绔袜舄而受朝太极殿西厢东向三公郎中诣席跪读时令立夏立秋施御坐于中轩南向立冬如春东向各以时色服仪并如春【元魏太和十五年十二月始迎春东郊十六年春居青阳左个布政事自是每朔行之】 宋志汉仪立秋日猎服缃帻晋哀帝初博士曹之议立秋御读令不应缃帻诏改用素【傅咸曰立秋一日白路光于紫庭白旂陈于玉阶则其日旂路皆白也】 魏台杂记曰前后但见读春夏秋冬四时令至于服黄之时独阙不读令不解其故景初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太史令髙堂隆上言曰黄于五行中央土也王四季各十八日土生于火故于火用事之末服黄其令则随四时不以五行为分是以服黄无令
唐明堂读时令
礼志皇帝御明堂读时令【通典云读五时令】孟春礼部尚书先读令三日奏读月令前三日尚舍设大次于东门外道北南向守宫设文武侍臣次于其后之左右设羣官次于璧水东之门外文官北武官南前一日设御座于青阳左个东向三品以上及诸司长宫座于御座东北南向武官座于御座之东北向设刑部郎中读令座于御座东南北向有桉设文官解剑席于丑陛之左武官于卯阶【通典云卯陛下同】之右皆内向大乐令展宫悬于青阳左个之庭设举麾位堂上寅阶【通典云寅陛下同】之南其一位于乐悬之东北其日陈小驾皇帝服青纱袍佩苍玉乗金辂出宫至于大次刑部郎中以月令置于案覆以帊侍中奏外办皇帝御舆入自青龙门升自寅阶即座【通典夏入自朱雀门秋白虎门冬武门夏升自己陛秋申陛冬亥陛】符玺郎置寳于前公王以下就位再拜侍中奏读月令制曰可刑部再拜解剑俛脱舄取令升自卯阶席南北向跪置令于桉立于席后典仪唱就座公王以下并就座刑部郎中读令每句一絶使言声可了读讫堂上典仪唱可起公王以下皆起羣官复位侍中奏礼毕自仲春以后每月各居其位皆冠通天服玉之色如其时四时之孟月及季夏土王读五时令于明堂亦如之【礼乐志太宗时房龄等因隋之礼増读时令为贞观礼通典春令其文具小戴礼】
唐太极宣政殿读时令
纪贞观十四年正月庚子有司读时令【防要正月二日读春令 开元二十六年四月己亥朔有司读时令】诏百官之长升太极殿列坐听焉【通典云贞观十一年修四时读令防要作十四年】传韦縚为太常卿初明堂诏岁率公卿迎气东郊至三时常以孟月读时令于正寝二十六年诏縚每月奏月令一篇【防要开元二十六年四月一日命縚进月令】孟月朔日于宣政殿侧设榻东向置桉令縚读之诸司官长悉升殿坐听岁余罢之 防要开元二十五年制自今后立春之日朕当率公卿亲迎春东郊其夏及秋常以孟月朔于正殿读时令肃宗元年赦文朕躬授人时谨月令每至孟月令所司明按典礼宣读时令朕当举而行之【天寳五载改月令日时令通典杜佑云非古制也 又武后长安四年司礼少卿崔融奏罢】 乾元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丙寅立春御宣政殿命太常卿于休烈读时令【防要通典云读春令常参官五品已上升殿序坐而听之】 贞元六年二月制四孟月迎气之日令所司宣读时令 大和八年六月中书门下奏天寳后盛典久废请来年正月依旧礼读时令命太常撰仪注 通典太极殿读五时令 开元五年十月甲申诏每月礼官条奏所行事 开元定礼有明堂及太极殿五时读令之仪冠服佩玉悉从方色 南史齐永明六年十月庚申初临太极殿读时令
景祐读时令
景祐四年【丁丑岁】三月诏五月朔行入閤之仪仍读时令以朔日夏至戊戌改用七月朔寻罢之先是诏国朝时令委编修官约唐月令撰定以备宣读于是贾昌朝等采国朝律厯典礼日度昏晓中星及祠祀配侑诸事当以岁时施行者改定一篇上之遂诏因入閤行其礼后亦不果 初李淑上时政十议议时令曰愿命有司讲旧礼以气至之日集文武官读时令于天安殿
政和明堂颁朔布政
政和七年十月乙夘朔御明堂颁朔布政 唐武后圣厯初诏议告朔于明堂读时令布政事太常博士辟闾仁谞曰经无天子月告朔唯玉藻天子听朔南门之外周太宰正月之吉布政干寳曰建子月告朔日也今元日读时令合古听朔事独郑以秦制月令有五帝五官因言听朔必以特牲告时帝及神非是张齐贤质曰周太史颁朔邦国是摠颁于诸侯天子月告者颁邦国都鄙内外异言之礼不可阙【防要元年闰腊月十九日制依王方庆议四时孟月朔日及季夏于明堂行告朔礼用郑义告五时帝于堂上】
玉海卷十二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十三
宋 王应麟 撰
律厯
改元
黄帝五始文
春秋正义春秋纬称黄帝受图有五始说公羊者云元者气之始春者四时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国之始春秋纬云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致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谓此五事何休又云公即位者一国之始政莫大于正始故春秋以元之气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
文王改元
诗文王正义尚书运期授注云周文王以戊午蔀二十九年受命受命之月已是季秋至明年乃改元书序云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注云本文王受命而数之是年入戊午蔀四十岁矣以厯校之入戊午蔀二十九年岁在戊午其年殷九月二十五日得甲子明年乃改元则元年岁在己未是得赤雀之命后年改元之验也【是类谋注云入戊午蔀二十九年时赤雀衔丹书而命之 季秋之月甲子赤雀衔丹书】 武成正义文王断虞芮之讼诸侯归之改称元年诸侯自于其国各称元年是已之所称容或中年得改汲冡周书魏惠王有后元年汉初文帝二元景帝三元此必有因于古也
汉改元 嘉瑞改元【见祥瑞】
文帝十六年【史记十七年】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夀明年改元索隐曰按秦本纪惠文王十四年更为元年又汲冡竹书魏惠王亦有后元当取法于此又按封禅书以新垣平日再中故改元也 武帝建元元年顔师古曰年号起于此 封禅书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二元以长星曰光今郊得一角兽曰狩云【刘贡父曰后三年盖尽元狩六年至元鼎三年也然元鼎四年方得寳鼎无縁先三年而称之以此而言自元鼎以前之元皆有司所追命其实年号起元鼎故元封改元始有诏书矣 吕氏曰封禅书言天子封泰山反至甘泉有司言寳鼎出为元鼎以今年为元封元年然则元鼎年号亦追改也】终军传对曰今郊祀未见于神只而获兽以馈宜因昭时令日改定告元对奏由是改元为元狩【刘仲冯曰按纪获麟在元狩元年史记封禅书元鼎三年有司始言元不宜以一二数乃云三元曰狩盖追述也】
汉改元正厯
肃宗 贾逵传陛下通天然之明建大圣之本改元正厯垂万世则是以麟凤百数嘉瑞杂遝注改元谓改建初九年为元和元年【八月癸酉诏】正厯谓元和二年始用四分厯【二月甲寅】章帝时凤凰见百三十九麒麟五十二白虎二十九黄龙三十四神雀白燕等史官不可胜纪见东观记 陈汤传耿育上书延夀汤系万里难制之虏先帝下明诏宣着有功改年垂厯传之无穷应是南郡献白虎 元帝纪邉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
唐古今年号录
志封演一卷【天寳末】 书目一卷封演集并序以肃宗至徳代宗永泰乃陈后主齐明帝年号为失于考据遂起汉武建元至于唐纂为一卷 后蜀杜光庭撰古今类聚年号图一卷自汉武元年辛丑至蜀干徳元年己夘凡一千五十九年歴一百八十九君改四百七号内六十号重出 崇文目年号厯一卷纪年录一卷元类一卷
干徳郊祀改元
建隆四年十一月甲子郊祀改元干徳 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郊陈告谢之仪改开宝 兴国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郊改雍熙 五年正月十七日借田改端拱景祐五年十一月十八日郊改宝元 康定二年十
一月二十日郊改庆厯 至和三年九月十二日防谢改嘉祐 靖国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郊改崇宁 乾道元年正月一日郊祀改元【法干德纪元之义】九年十一月九日郊改淳熙
景德朝元殿受朝改元
见礼仪元防类
纪年通谱
书目十二卷参政宋庠撰以古今运厯之书凡十余家皆无可采遂取十七代正史百家杂记凡正伪年号括为一书断自汉文后元之戊寅下止周恭帝显德之庚申凡一千二百二十二岁并本朝建隆之元至庆厯元年之辛巳合为十二卷其十八篇曰统元以甲子贯之其二篇曰类元 歴代纪元赋一卷大理丞杨备撰自汉至五代别为宋颂四章 绍兴中晁公迈撰歴代纪年十卷 绍熙五年八月侯望进古今年号録五卷自汉建元至今一千三百三十五年正伪年号总八百三十八为字二百三十五
宋朝年号颂
天佑下民艺祖立极繇三而五建隆干德开宝之九享国十七太宗之元改为兴国八而改之雍熙乃复四而更之端拱乃续麟正二书淳化是易鳯纪五朌至道是革至三而终二十四讫章圣缵图咸平凡六景德祥符四九其别天禧干兴五一其毕二纪仍朞仁皇嗣服天圣明道九二先及景祐宝元康定庆厯皇祐至和嘉祐之日曰四而二曰一而八曰五而二曰八而足四十一年政事修饬英皇治平四载善述神考之兴聿新制作熙宁十更元丰八阅哲宗绍休元祐凡八绍圣元符四三其列十有五禩徽皇靖国崇观政重宣和岌岌总其歴年五加二十靖康屯难髙宗正域建炎绍兴再立宗祏四与三二纪凡三歴孝庙隆兴乾道相袭二九之余淳熙十六二十七春乾清坤谧光宗五稔绍熙骏遹宁考庆元六更岁律泰禧四三嘉定十七三十年间不皇暇逸吾皇承统光增燕翼宝庆三改绍定六易端平嘉熙歴载凡七淳祐十二宝祐岁六开庆一禩景定更瑟
总论改元
汉武六年一改号自太初后四年一改孝昭亦六年一改孝宣四年一改孝元五年一改孝成四年一改【余改号皆不常】 年号及十年已上不改者光武建武三十一孝明永平十八孝和永元十六献帝建安二十四蜀汉后主建兴十五延熙二十吴大帝赤乌十三晋武泰始十太康十穆帝永和十二孝武太元二十一安帝义熙十四宋文帝元嘉三十齐武建元十一梁武天监十八大同十一陈宣大建十四魏昭成【称代】建国三十九道武登国十太武真君十一孝文太和二十三西魏文帝大统十七隋文开皇二十炀帝大业十三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宗开元二十九天宝十四代宗大厯十四德宗贞元二十一宪宗元和十四宣宗大中十三懿宗咸通十四春秋正义汉魏以来虽秋冬改元史于春夏即以元年冠之是有因于古也元者气之本也善之长也人君执大本长庶物欲其与元同体故年称元也诸侯于其封内各得改元传説郑国之事云僖之元年简之元年是诸侯皆改元非独鲁也 隋志道经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 春秋后传惟王者改元诸侯改元自汾王以前未有也晋竹书曲沃庄伯十一年十一月则用夏正为嵗首而秦谱至宣公初志闰月不惟改元又改厯矣 书正义顾氏云殷家犹质逾月即改元年以明世异不待正月以为首也 郎顗曰仲终季始歴运变改故可改元所以顺天道也 文中子曰改元立号非古也其于彼心自作之乎 舜典纪元日商训称元祀春秋书元年人君之元即乾坤之元也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天之用也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地之用也成位乎其中则与天地参元即仁也仁人心也众非元后何戴后体元则仁覆天下矣即位之一年必称元年絫数虽久而不易战国而下此义不明秦惠文王十四年更为元年汲冡竹书魏惠王有后元始变谓一为元之制汉文帝十有六年惑方士説改后元年景帝因之壬辰改中元戊戌改后元犹未以号纪年也武帝因事建号一元曰建二元以长星曰光六年而更始曰朔郊得一角兽曰狩顔氏谓年号起建元刘氏据封禅书谓起元鼎吕氏谓元鼎亦追改也元封改元始有诏曰登封泰山至于梁父然后升防肃然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为元封元年及征和之后复改后元年于是武帝厌改元矣歴代袭沿或五六年或三四年或一嵗再更或一嵗三号一嵗四号记注繁芜莫之胜载哀帝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见于王莽世祖以建武三十二年为建武中元见于续汉志而本纪削二字梁之大同大通俱有中字亦宪章于建武也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陈夀以美诸葛武侯间有复古号为元年如魏废帝恭帝周闵帝明帝唐肃宗未防仍旧葢春秋之义不明久矣即位逾年改元古制也刘禅孙亮石符生李景未逾年而改亡以议为晋惠帝改武帝太熈为永熈谓欲长奉先皇之制亦非也议者以为违春秋逾年书即位之义令史官没之明年正月复改年唐顺宗以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嗣位至八月改永贞葢已称太上皇嫌于独无纪年故亟更之太平兴国之改元不俟逾年史臣谓与常例不同又有逾年而不改元者唐中宗仍武后神龙代宗继宝应至七月梁末帝追承干化晋少帝袭天福至九年孟昶仍父明徳汉髙祖追用晋天福隠帝仍父干祐周世宗仍太祖显徳皆非礼之正唐哀帝仍昭宗天祐葢畏朱温而不敢云汉献除光熹昭宁永汉梁元帝黜大宝梁末帝黜凤厯诿曰继故晋惠后改永安汉髙祖黜开运最为无谓自唐徳宗慨想贞观开元之盛改贞元以法二祖【纪元用先代名始于唐徳宗贞元合贞观开元之名用李泌之言】我朝因之若淳熈庆元开禧之类是也元祐之号或谓并用元丰嘉祐而有对钩之谈隆兴欲隆绍兴之治绍熈将绍淳熈之政词臣草诏乃合建隆绍兴及绍兴淳熙为义非初意矣夫歴世无穷而美名有尽于是有离合之防有重复之嫌如永昌隆昌为二日大亨为一人二月了天正为二人一年而止天保为一大人只十隆化为降死徳昌为得二日宣政为宇文亡日大象为天子冡广运为军走大业为大苦末广明为唐去丑口而着黄家日月大平为一人六十咸字人口有戈宣和为一家有二日靖康为立十二月康建炎为两火此离合之防也炎兴应司马氏之名升平有不满斗之謡大足若数足而则天改之天元为周号昌字乃二日而李泌议之成字负戈美者犬羊亨为子不成而神宗避之隆兴近正隆纯熈旁作屯而孝宗更之治平或谓火徳不宜用水康定靖康或谓其如諡法天圣于文为二人明道于文为日月并葢以母后之临朝也乾道九年而改谓用九之数已极纯熈之易为淳避告成大武之语发号告元其谨始如此乃若晋建兴同孙刘之号唐至徳永泰袭陈齐之旧晋惠六同汉号一用呉号汉哀之太初晋元之建武魏孝武之永兴唐肃宗之上元皆自重一代之号干徳蜀号也因宫人鉴背而后知隆兴伪号也因曽布日録而后见建中靖国之纪元曾肇以唐建中为疑欲改建字为执字任伯雨亦以唐为戒而徽宗谓梁末禅位年号太平太宗不以为嫌重和犯契丹重熈之称一年而亟改髙孝欲用炎兴干统以刘蜀契丹已用而更议此重复之嫌也至和三年而改以至道末年为忌熈宁崇宁或云同刘宋陵名宣和或云契丹宫门名其避忌又不止于重复矣然晋有立始长顺之筮唐有元和咸通之兆我朝有重火之防是亦有数存焉若文王以受命之年为元年纬书之説也文王不宜改元而又改元武王宜改元而不改元欧阳子尝辩其妄矣道家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之纪上皇无极永夀之号事不经见云
歴代年号
元
后元【魏惠王 汉文帝 景帝武帝或曰征和后元】
中元【汉景帝 光武或曰建武中元】
建元【汉武帝 晋康帝 齐髙帝 汉刘聪 秦苻坚】
始元【汉昭帝】 初元【汉元帝】
正元【魏髙贵乡公】 景元【魏元帝】
永元【汉和帝 齐东昬侯 凉张茂】 太元【晋孝武 吴孙权 凉张骏】
上元【唐髙宗肃宗】 兴元【唐德宗】
贞元【唐德宗 金海陵王】 乾元【唐肃宗】
开元【唐宗】 燕元【燕慕容垂】
升元【唐李升】 宝元【仁宗】
庆元【宁宗】 建武中元【汉光武】
中元克复【唐谯王重福】 元光【汉武帝 秦窦冲 武昌王浑 金宣宗】
元朔【汉武帝】 元狩【汉武帝】
元鼎【汉武帝】 元封【汉武帝】
元鳯【汉昭帝】 元平【汉昭帝】
元康【汉宣帝晋惠帝】 元延【汉成帝殇帝】
元夀【汉哀帝】 元始【汉平帝】
元和【汉章帝唐宪宗】 元初【汉安帝】
元兴【汉和帝 晋安帝吴孙皓 定安国】 元嘉【汉桓帝宋文帝】
元熙【晋防帝汉刘渊】 元徽【宋苍梧王昱】
元玺【燕慕容隽】 元象【东魏静帝】
元庆【唐德宗不用】 元丰【神宗】
元祐【哲宗】 元符【哲宗】
太初元将【汉哀帝】
天
天汉【汉武帝蜀王建】 天鳯【王莽】
天监【梁武帝】 天嘉【陈文帝】
天康【陈文帝晋桓谦】 天赐【魏道武】
天兴【魏道武 刘武周 辽国 金哀宗 蒙国斯】
天建【后魏莫折念生】 天安【魏显祖桓谦】
天启【魏元法僧 梁永嘉王庄】 天平【东魏静帝】
天保【齐显祖 梁世宗岿】 天统【后魏邢杲齐温公纬】
天和【周髙祖安庆绪】 天复【唐昭宗】
天宝【唐宗 吴越钱镠】 天祐【唐昭宗或曰天顺 金国】
天授【北魏刘获 唐武后 西夏元昊】 天册【吴孙皓 董昌或云顺天或曰大】
天玺【圣吴孙 皓北凉段】 天纪【业吴孙】
天福【皓晋髙】 天明【祖辅公】
天皇【祏朱】 天厯【泚倭】
天夀【国唐濮 王隋秦王浩一云宇文】天成【化及楚林士梁贞阳侯渊明后唐明 宗安庆】
天赞【绪髙开道】 天显【契丹太祖】
天禄【契丹太宗】 天嗣【契丹】
天防【世宗萧干北汉刘承】 天眷【钧金太】
天辅【宗金熙】 天庆【宗金太祖辽天】
天元【祚帝 倭国日本唐】 天祚【徳宗不】
天德【用吴杨溥 殷王延政 交趾李贲】 天造【金海陵王汉】
天正【东刘黒闼梁豫章王栋】 天顺【武陵王纪唐昭宗纪云天祐】
天战【陈万】 天禧【真宗】
天圣【仁宗】 天册万岁【唐武后】
天平胜宝【日本】 天瑞景星【南诏】
天贶宝象【交趾李日尊】 先天【唐睿宗】
保天【大理】 光天【蜀王建南汉刘玢】
顺天【郝仪 史思明 董昌】 应天【史思明 朱泚 刘守光】
万岁通天【唐武后】
仁
仁夀【隋文帝】 仁安【渤海】
仁平【日本】
神
神爵【汉宣帝 宋孝武不用或云神雀】 神防【后魏世祖】
神龟【后魏肃宗】 神瑞【后魏太宗】
神鼎【凉吕隆】 神玺【凉段业】
神鳯【晋刘尼吴孙权】 神功【唐武后】
神龙【唐中宗】 神兽【后魏万俟丑奴】
神册【契丹太祖】 神嘉【山胡刘蠡升】
神武【交趾李日尊】
干
干明【北齐废帝】 干封【唐髙宗】
干符【唐僖宗】 干宁【唐昭宗】
干化【梁太祖】 乾元【上】
干祐【汉髙祖夏国】 干亨【南汉刘岩契丹明记】
干和【南汉刘晟】 干统【辽天祚帝】
干贞【呉杨溥自杞】 干兴【真宗】
干德【辅公祏 蜀王衍 太祖】 乾道【孝宗】
干淳【理宗不用】 通干【唐髙宗以反语不善停】
应干【南汉刘晟】
开
开皇【道经 隋文帝】 开元【上】
开耀【唐髙宗】 开成【唐文宗】
开平【梁太祖】 开运【晋少帝西夏元昊】
开泰【契丹圣宗】 开明【郑王世充】
开宝【太祖】 开禧【宁宗】
开兴【理宗不用金哀宗】 开庆【理宗】
咸
咸熙【魏元帝】 咸宁【晋武帝凉吕纂】
咸和【晋成帝 渤海王彞震】 咸康【晋成帝蜀王衍】
咸安【晋简文】 咸亨【唐髙宗】
咸通【唐懿宗】 咸平【真宗】
咸雍【辽道宗】 咸淳【度宗】
延
延光【汉安帝】 延平【汉殇帝燕慕容麟】
延熹【汉桓帝】 延康【道经 汉献帝 沈法兴】
延熙【蜀汉后主赵石】 延初【秦苻崇】
延和【魏世祖唐睿宗】 延兴【魏髙祖齐海陵王】
延昌【魏世宗】 延载【唐武后】
延厯【日本】 延祥【髙防】
天授理法延祚【西夏元昊】 元延【上】
太延【魏世祖】 永延【日本】
长
长夀【唐武后】 长安【唐武后】
长庆【唐穆宗】 长乐【燕慕容盛】
长兴【唐明宗】
皇
皇始【秦苻健魏道武】 皇初【秦姚兴】
皇兴【魏显祖】 皇泰【隋越王侗】
皇统【金熙宗】 皇建【北齐肃宗】
皇祐【仁宗】
地皇【王莽】 上皇【道经】
和
征和【汉武帝】 绥和【汉成帝】
元和【上】 章和【汉章帝】
永和【汉顺帝 秦姚晋穆帝 闽王鏻】 建和【汉桓帝 南凉利鹿孤】
光和【汉灵帝】 太和【魏明帝 晋废帝 后魏髙祖 蜀李势 赵石勒】
大和【唐文宗吴杨溥】 景和【宋废帝子业】
咸和【上】 隆和【晋哀帝或曰崇和】
中和【唐僖宗】 义和【凉沮渠逊】
承和【凉沮渠牧犍】 兴和【东魏静帝】
天和【上】 干和【上】
延和【上】 至和【仁宗】
政和【徽宗】 重和【徽宗契丹】
宣和【徽宗】 泰和【金章宗】
统和【契丹圣宗】 保和【南诏】
和平【汉桓帝 凉张祚 后魏髙宗】
光
元光【上】 永光【汉元帝 宋废帝子业】
建光【汉安帝魏翟辽】 延光【上】
始光【后魏世祖】 兴光【魏髙宗】
正光【魏肃宗】 夀光【秦苻生】
承光【齐幼主 夏赫连昌】 胜光【夏赫连定】
同光【唐庄宗】 光和【上】
光熙【晋惠帝】 光大【陈临海王伯宗】
光兴【汉刘聪】 光夀【燕慕容隽】
光始【燕慕容熙】 光初【汉刘曜】
光熹【汉少帝辩】 光宅【唐武后】
光启【唐僖宗】 光化【唐昭宗】
光天【上】 光定【西夏】
兴
元兴【上】 长兴【上】
永兴【汉桓帝 晋惠帝 秦苻坚魏冉闵 后魏太宗孝武帝】
建兴【汉后主 吴孙亮 晋愍帝 成李雄 燕慕容垂 渤海王仁秀】
太兴【晋元帝燕冯】 大兴【渤海王钦茂】
汉兴【汉李夀】 燕兴【慕容】
秦兴【薛举或曰泰兴】 光兴【上】
中兴【齐和帝 燕慕容永 后魏安定王 渤海 南诏唐李景】
炎兴【汉后主 髙宗不用】 天兴【上】
皇兴【上】 延兴【上】
嘉兴【凉李歆】 真兴【夏赫连勃勃】
始兴【隋操师乞一云操天成 髙开道】 更兴【后魏汝南王悦】
鲁兴【后魏鲜于修礼】 龙兴【公孙述 赵谂李子扬 侯子光】
干兴【真宗】 绍兴【髙宗】
隆兴【孝宗 或云赵谂将建此号】 开兴【上】
德兴【契丹萧后】 崇兴大宝【南诏】
兴平【汉献帝 齐唐防之】 兴宁【晋哀帝】
兴元【上】 兴安【后魏髙宗】
兴光【上】 太平兴国【太宗】
平
元平【上】 河平【汉成帝】
建平【汉哀帝 赵石勒 燕慕容德 慕容盛 慕容瑶 后魏京兆王愉 白亚栗斯宋南郡王义宣】永平【汉明帝 晋惠帝 后魏世宗李宻蜀王建】和平【上】
熹平【汉灵帝】 中平【汉灵帝】
初平【汉献帝】 兴平【上】
升平【晋穆帝】 嘉平【魏邵陵公 汉刘聪 凉傉檀】
景平【宋少帝义符】 仁平【上】
延平【上】 太平【梁敬帝 吴孙亮 燕冯防 唐林士 契丹隆绪 柔然 晋赵廞 李婆备】 晏平【成李雄】
正平【魏世祖 梁临贺王正徳】 熙平【魏肃宗】
天平【上】 武平【齐温公纬范阳王绍义】
开平【上】 丑平【郭子和】
清平【夏国】 昌平【燕叚随】
石平【稽胡刘没铎】 承平【后魏南安王余】
罗平【裘甫 僧王法思 李接】 始平【柔然】
咸平【真宗】 治平【英宗】
端平【理宗】 经平【理宗不用】
太平兴国【上】 太平真君【后魏世祖】
平都【汾胡王巨触】 平赵【晋巴酋句渠知自称大秦】
平成【神宗不用】
熙
咸熙【上】 太熙【晋武帝】
光熙【上】 义熙【晋安帝】
元熙【上】 延熙【上】
建熙【燕慕容暐】 永熙【晋惠帝 后魏孝武帝】
雍熈【太宗】 淳熙【孝宗】
绍熙【光宗】 嘉熈【理宗】
重熈【契丹宗真或曰重和】 纯熙【孝宗不用】
熈平【后魏宣武帝】 熙宁【神宗】
宁
竟宁【汉元帝】 建宁【汉灵帝】
永宁【汉安帝 晋惠帝 赵石祗】 咸宁【上】
义宁【隋防帝】 太宁【晋明帝 北齐世祖赵石虎 交趾李干德】
大宁【宋武帝】 兴宁【上】
干宁【上】 嘉宁【蜀李势】
保宁【契丹明记】 昭宁【汉少帝辩】
清宁【契丹洪基】 熙宁【上】
崇宁【徽宗】 至宁【金卫王】
宁康【晋烈宗】
初
太初【汉武帝 哀帝重号始此 秦苻登凉秃髪乌孤 乞伏干归 宗元防劭】
建初【汉章帝 成李特秦姚苌 凉李暠】 永初【汉安帝宋髙祖】
元初【上】 本初【汉质帝】
黄初【魏文帝】 景初【魏明帝】
光初【上】 延初【上】
皇初【上】 载初【唐武后安庆绪】
广初【吴越钱镠】 初元【上】
初平【上】 初始【王莽 或曰始初荀纪嘉号録纪年通谱皆作
始初】 太初元将【上】
嘉
鸿嘉【汉成帝】 阳嘉【汉顺帝】
永嘉【汉冲帝 晋懐帝 大理】 元嘉【上】
天嘉【上】 麟嘉【汉刘聪凉吕光】
义嘉【宋晋安王子勋】 神嘉【上】
嘉平【上】 嘉禾【吴孙权】
嘉宁【上】 嘉兴【上】
嘉祐【仁宗】 嘉泰【宁宗】
嘉定【宁宗】 嘉熈【上】
彰圣嘉庆【交趾】
龙
黄龙【汉宣帝 吴孙权 梁叚子璋】 青龙【魏明帝 燕兰汗 赵石鍳】
白龙【南汉刘防】 黑龙【蜀张育】
神龙【唐中宗】 景龙【唐睿宗】
龙汉【道经】 龙朔【唐髙宗】
龙纪【唐昭宗】 龙飞【凉吕光】
龙升【夏赫连勃勃】 龙德【梁均王】
龙启【闽王鏻】 龙兴【上】
安
汉安【汉顺帝】 建安【汉献帝】
大安【凉吕光 辽道宗 金卫王】 太安【晋惠帝 秦苻丕后魏髙宗 柔然】
隆安【晋安帝或曰崇安】 咸安【上】
仁安【上】 广安【后魏荣】
永安【吴孙休 后魏敬宗凉沮渠蒙逊 张寔】长安【上】
政安【南诏】 承安【金章宗】
安乐【凉李轨】
隆
隆和【上】 隆安【上】
隆绪【齐萧寳寅】 隆化【齐后主纬】
隆兴【上】 隆昌【齐欝林王昭业】
永隆【唐髙宗 闽王延防 梁师都】 唐隆【唐殇帝或曰唐元唐安唐兴】
建隆【太祖】 正隆【金海陵王】
道隆【大理国】
康
康定【仁宗】 康保【日本】
永康【汉桓帝 晋惠帝 燕慕容宝 秦乞伏炽盘 柔然】
建康【汉顺帝 晋南阳王保】 太康【晋武帝金国】
元康【上】 延康【上】
咸康【上】 宁康【上】
天康【上】 大康【辽道宗】
靖康【钦宗】
明
赤明【道经】 大明【宋孝武】
升明【宋顺帝】 文明【梁简文不用】
永明【齐武帝】 承明【后魏孝文】
景明【后魏世宗】 圣明【后魏陈瞻】
建明【后魏束海王 吕茍儿 燕慕容顗】祯明【陈后主】
贞明【梁均王南诏】 广明【唐僖宗】
开明【上】 明统【南诏或曰明侯】
明圣【南诏】 明政【李子通】
明昌【金章宗】 明道【仁宗 元昊称显道】
明受【元懿太子旉】 明庆【唐髙宗显庆或曰明庆】
明德【元懿太子不用蜀孟知祥】
昌
昌武【夏赫连勃勃】 昌逹【朱粲】
昌平【上】 延昌【上】
明昌【上】 永昌【晋元帝唐武后】
孝昌【后魏肃宗】 隆昌【上】
昌【凉傉檀】 德昌【齐安德王延宗】
夀昌【契丹洪基】 太昌【后魏孝武一作大昌】
阜昌【伪齐刘豫】 汉昌【汉刘粲】
建昌【秦张琚柔然】 盛昌【金国】
通
普通【梁武帝】 大通【梁武帝】
中大通【梁武帝】 咸通【唐懿宗】
进通【唐王摩沙】 万通【蜀纪丛帝】
通圣【曹武彻】 通正【蜀王建】
通文【闽王昶】 通干【上】
万岁通天【上】
符
干符【上】 元符【上】
大中祥符【真宗】
宣
宣政【周髙祖】 宣和【上】
承
承圣【梁元帝】 承光【上】
承明【上】 承【凉沮渠防通】
承平【上】 承和【上】
承安【金主璟】 贞明承智大同【南诏】
阳
阳朔【汉成帝】 阳嘉【上】
更
更始【汉刘圣公 秦乞伏干归 燕慕容冲】更兴【上】
章
章和【上】 章武【汉昭烈帝】
总章【唐髙宗】
麟
麟嘉【上】 麟徳【唐髙宗】
文
文徳【唐僖宗】 文明【上】
文治【日本或曰治様 大理】 通文【上】
河
河平【上】 河清【齐世祖】
河瑞【汉刘渊】
庚
庚子【凉李暠】 庚戌【杨么】
王
王霸【黄巢】 真王【后魏杜洛周破六韩拔陵】
大天圣王【杨么】
登
登国【后魏道武】 万岁登封【唐武后】
同
同光【上】 同庆【于阗】
大同【梁武帝南诏】 中大同【梁武帝】
防同【契丹德光】
丰
元丰【上】 正丰【髙丽】
丰享【神宗不用】
重
重熙【上】 重和【上】
重德【廖森】
贞
贞观【唐太宗】 贞元【上】
贞明【上】 永贞【唐顺宗襄王煴】
干贞【上】 建贞【唐襄王煴】
利贞【大理】
君
圣君【后魏司马小君】 太平真君【后魏世祖】
成
天成【上】 武成【宇文周世宗 蜀王建 李希烈】
开成【上】 平成【上】
美成【神宗不用】 大成【周宣帝】
端
端拱【太宗】 端懿【侬智髙】
道【唐髙宗】 始【秦姚兴】
昌【上】 寛【日本】
永【秦乞伏暮末】 建【秦乞伏炽盘】
淳
淳化【太宗】 淳熈【上】
淳祐【理宗】 永淳【唐髙宗】
干淳【上】 咸淳【上】
清
太清【梁武帝 凉张天锡】 河清【上】
清泰【后唐潞王】 清宁【上】
清平【上】
中
中元【上】 中平
中兴【上】 中和【上】
大中【唐宣宗】 建中【唐德宗】
大中祥符【上】 建中靖国【徽宗】
执中靖国【徽宗不用】 中元克复【上】
亨
大亨【桓】 咸亨【上】
干亨【上】 丰亨【上】
永
永光【上】 永始【汉成帝楚桓】
永平【上】 永元【上】
永初【上】 永宁【上】
永建【汉顺帝凉李恂】 永汉【汉献帝梁刘敬躬】
永嘉【上】 永和【上】
永兴【上】 永夀【道经汉桓帝】
永昌【上】 永康【上】
永明【上】 永泰【齐明帝唐代宗】
永【上】 永鳯【汉刘渊】
永厯【日本】 永安【上】
永熙【上】 永延【上】
永定【陈武帝】 永徽【唐髙宗】
永隆【上】 永淳【上】
永贞【上】 永然【日本】
永德【渤海王元瑜】 永乐【凉张重华 方腊 张遇贤】
景
景初【上】 景元【上】
景云【唐睿宗】 景平【上】
景明【上】 景龙【上】
景耀【汉后主】 景福【唐昭宗契丹兴宗】
景和【上】 景德【真宗】
景祐【仁宗】 景瑞【侬智高】
景定【理宗】 天瑞景星【上】
广
广德【唐代宗】 广明【上】
广运【梁萧琮 夏国元昊 北汉刘继元】 广顺【周太祖】
广政【蜀孟昶】 广安【上】
广僖【夏国】
宝
宝应【唐肃宗】 宝厯【唐敬宗】
宝鼎【吴孙皓】 宝正【吴越钱镠】
宝胜【唐袁晁】 宝龟【日本】
宝象【交趾李日尊】 宝大【吴越钱镠或曰宝太】
宝元【仁宗】 宝庆【理宗】
宝祐【理宗】 大宝【梁简文 南汉刘鋹 日本】
天宝【上】 开宝【上】
天平胜宝【上】 崇兴大宝【上】
武
武德【唐髙祖】 武成【上】
武平【上】 武定【东魏静帝】
武义【吴杨隆演】 武泰【后魏肃宗】
神武【上】 昌武【上】
建武【汉光武 晋元帝 成都王頴 齐明帝 赵石虎 慕容忠 魏元颢】
章武【汉昭烈】 黄武【呉孙权】
圣武【安禄山】
绍
绍泰【梁敬帝】 绍汉【公孙渊】
绍圣【哲宗】 绍兴【上】
绍熙【上】 绍定【理宗】
始
太始【汉武帝 凉张靓侯景渤海王明忠】秦始【晋武帝 宋明帝蜀程道养 赵广】
永始【上】 初始【上】
元始【上】 更始【上】
建始【汉成帝 晋赵王伦 桓 燕慕容详 慕容熙】
正始【魏邵陵公 后魏世宗 燕髙云】 皇始【上】
光始【上】 始【上】
始【凉沮渠防逊】 始元【上】
始光【上】 始初【上】
始兴【上】 始平【上】
始建国【王莽】
道
道【上】 至道【太宗】
明道【上 元昊称显道】 乾道【上】
道隆【上】
拱
垂拱【唐武后】 端拱【上】
拱化【西夏】
统
金统【黄巢】 皇统【上】
天统【上】 干统【上】
明统【上】 大统【后魏文帝】
统和【上】
保
保定【周髙祖】 保大【李景 辽天祚帝】
保宁【上】 保和【上】
应保【日本】 康保【上】
天保【上】
乆
乆视【唐武后】
建
建元【上】 建昭【汉元帝】
建始【上】 建平【上】
建国【王莽 代什翼犍】 建光【上】
建武【上】 建初【上】
建康【上】 建和【上】
建宁【上】 建安【上】
建兴【上】 建贞【上】
建昌【上】 建衡【吴孙皓】
建明【上】 建【上】
建义【秦乞伏国仁 氐杨难当后魏敬宗 齐雍道睎】
建德【周髙祖】 建福【契丹淳】
建中【上】 建极【南诏酋龙或曰建枢】
建世【汉刘盆子】 建熈【上】
建隆【上】 建炎【髙宗】
建中靖国【上】 永建【上】
皇建【上】 太建【陈宣帝】
孝建【宋孝武】
太
太初【上】 太始【上】
太和【上】 太康【上】
太熈【上】 太安【上】
太武【蜀李雄】 太兴【上】
太宁【上】 太元【上】
太清【上】 太平【上】
太昌【上】 太建【上】
太延【上】 太上【燕慕容超】
太极【唐睿宗】 太宝【日本】
太亥【杂记俳谐文】 太平兴国【上】
太平真君【上】
大
大通【上】 中大通【上】
大同【上】 中大同【上】
大业【隋炀帝】 大昌【上】
大统【上】 大定【后梁中宗金世宗】
大宝【上】 大明【上】
大象【周静帝】 大世【隋刘迦论】
大厯【唐代宗】 大中【上】
大顺【唐昭宗】 大和【上】
大成【上】 大安【上】
大兴【上】 大亨【上】
大足【唐武后】 大有【南汉刘防】
大宁【上】 大庆【西夏元昊金国】
大康【上】 大观【徽宗】
大美【杂记】 大德【夏国干顺】
大圣【董昌】 大中祥符【上】
大天圣王【上】 贞明承智大同【上】
光大【上】 保大【上】
正大【金哀宗】
鳯
五鳯【汉宣帝 吴孙亮 窦建德】 天鳯【上】
仪鳯【唐髙宗】 永鳯【上】
神鳯【上】 鸣鳯【梁萧铣或曰鳯鸣】
鳯凰【吴孙皓 凉张大豫 晋李】 鳯翔【夏赫连勃勃】
鳯厯【梁朱友珪】
祐
干祐【上】 天祐【上】
景祐【上】 皇祐【上】
嘉祐【上】 元祐【上】
淳祐【上】 宝祐【上】
贞祐【金宣宗】 庆祐【钦宗不用】
【阙】
夀
元夀【上】 光夀【上】
永夀【上】 仁夀【上】
长夀【上】
夀光【上】 夀昌【上】
泰
永泰【上】 绍泰【上】
清泰【上】 彞泰【吐蕃】
交泰【南唐李景】 开泰【上】
皇泰【上】 武泰【上】
普泰【魏节闵帝】 嘉泰【上】
泰始【上】 泰常【后魏太宗】
泰豫【宋明帝】 泰和【上】
泰兴【上】
化
光化【上】 干化【上】
隆化【上】 淳化【上】
拱化【西夏】 化顺【王均】
庆
显庆【唐髙宗或曰明庆】 长庆【上】
同庆【上】 大庆【上】
天庆【上】 崇庆【金卫王】
开庆【上】 宝庆【上】
庆厯【仁宗】 庆元【上】
庆祐【上】 彰圣嘉庆【上】
圣
承圣【上】 绍圣【上】
明圣【上】 天圣【上】
通圣【上】 嗣圣【唐中宗】
得圣【王则】 大圣【上】
显圣【史朝义】 证圣【唐武后】
圣厯【唐武后】 圣武【上】
圣明【上】 圣君【上】
彰圣嘉庆【上】
地
地节【汉宣帝】 地皇【上】
露
甘露【汉宣帝 魏髙贵乡公吴孙皓 秦苻坚】
调露【唐髙宗】
观
贞观【上】 大观【上】
义
顺义【吴杨溥】 武义【上】
建义【上】
定
永定【上】 武定【上】
大定【上】 保定【上】
康定【上】 嘉定【上】
绍定【上】 景定【上】
光定【上】 定鼎【翟钊】
政
宣政【上】 明政【上】
广政【上】 越政【大理】
政和【上】 政安【上】
正
正始【上】 正元【上】
正平【上】 正光【上】
正大【上】 正隆【上】
正丰【上】 正厯【渤海王嵩隣】
正法【李合戎雷进】 通正【上】
利正【大理国】 干正【杨溥即干贞】
防
防同【上】 防昌【上】
天防【上】
上
上元【上】 上愿【梁鲜于琮】
上皇【上】 太上【上】
顺
应顺【后唐愍帝契丹】 化顺【王均】
大顺【上】 广顺【上】
天顺【上】
顺天【上】 顺义【上】
孝
孝基【后魏元颢】 孝昌【上】
孝建【上】
汉
汉复【隗嚣】 汉兴【上】
汉安【上】 汉昌【上】
永汉【上】 绍汉【上】
龙汉【上】
运
开运【上】 广运【上】
应运【李顺】
治
治平【上】 文治【上】
岁
万岁通天【上】 万岁登封【上】
天册万岁【上】
德
武德【上】 麟德【上】
广德【上】 至德【陈后主唐肃宗】
文德【上】 龙德【上】
明德【上】 天徳【上】
显德【周世宗】 干德【上】
重德【上】 建德【上】
景德【上】 德胜【王则一作得圣】
德昌【上】 德兴【上】
厯
圣厯【上】 大厯【上】
天厯【上】 鳯厯【上】
应厯【契丹述律】 正厯【上】
启厯【侬智髙】 延厯【上】
庆厯【上】
国
建国【上】 登国【上】
升国【唐袁晁】 收国【金太祖或曰契丹】
始建国【上】 太平兴国【上】
建中靖国【上】
朔
元朔【上】 阳朔【上】
龙朔【上】
玉
玉衡【蜀李雄】 玉恒【蜀李期】
白
白乌【隋向海明】 白【日本】
白龙【上】 白雉【日本】
白雀【秦姚苌】
赤
赤乌【吴孙权】 赤明【上】
雀
白雀【上】 朱雀【渤海王言义】
神雀【上】
法
法轮【髙昙晟】
正法【上】 天授理法延祚【上或曰礼法】乐
安乐【上】 永乐【上】
长乐【上】
极
太极【上】 建极【上】
无极【道经】
补遗
居摄【王莽】 人和【雷进】
如意【唐武后】 丁丑【窦建德】
玉海卷十三
谨案元祀肇于商书年号建于汉代至于泰否之几系乎君徳徳修则昌不修则替非以年号兆其盛衰也且建元当践阼之初君徳之克修与否皆未可知而王应麟乃谓建元有离合之谶分析其文指为咎征使幸灾乐祸狂愚不得志之徒由此妄生傅防逞邪説以惑世诬民实是説有以啓之也应麟记丑学博不知持择所著书醇疵参半如困学纪闻引史证易谓陈完之奔齐为亡齐者已至汉宣帝时匈奴来朝而王政君已在太子宫唐太宗即位而武氏已生于前二年宋艺祖二年女真来贡而宣和之祸乃作于女真其言穿凿不足信伏读
御制读王应麟困学纪闻篇云智者必鄙而谓诞愚者将忽而不省实洞鉴其支离而此卷之论建元则尤入于谶纬不经复
圣明指示驳其纰缪所以息邪説正人心者至深且逺洵足垂教万世岂徒砭应麟一人之失已哉谨遵
防加案如右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十四
宋 王应麟 撰
地理
地理图
神农地形图
春秋元命包神农世白阜图地形脉道【注】白阜为神农图画地形通水道之脉 类聚引神农书曰湛浊为地
黄帝九州图
太平御览太一式占周公城名录曰【通志周公城名录一卷隋志太一式杂占十卷】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图【又见职录】河图括地象八极之广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南北
二亿三万一千五百里夏禹所治四海内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天有九道地有九州 王逸九思懿风后兮受瑞图 贾谊新书黄帝济东海入江内取绿图 史记黄帝东至于海登凡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吴越春秋禹案黄帝中经
舜益地图
帝王世纪西王母慕舜徳来献白环及玦并贡益地图【初学记】 书帝验期西王母于大荒之国得益地图慕舜徳逺来献之 集仙录黄帝在位王母遣使乘白鹿集帝庭授以地图舜在位遣使献白玉环及益地图遂广黄帝九州为十二州又献玉琯吹之以和八风 马融云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逺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 书正义舜摄位元年九州始毕当是二年之后以境界太逺始别置之禹还置九州 汉贾捐之曰尧舜禹三圣之徳地方不过数千里
禹山川图
见后 左传注
禹九州图
述异记鲁班石为禹九州图今在格城石室山东北岩中 帝王世纪禹观于河始受图括地象也图言治水之意 尚书刑徳放曰禹长于地理得括地象图尧以为司空 孝经援神契九州凡九百十万八千二十四顷硗确不垦者千五百万二千顷
周山川图
诗周颂般于皇时周陟其髙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笺云犹图也皆信案山川之图而次序祭之河自大陆之北敷为九祭合为一正义山川共为一图望秩山川则案图其余众川皆案图祭之【又见五服】
周职方图
礼职方氏【中大夫四人下大夫八中士十六主四方职贡】掌天下之图辨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利害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东南曰扬州山防稽泽具区川三江浸五湖其利金锡竹箭谷宜稻正南曰荆州山衡泽云梦川江汉浸颍湛其利丹银齿革谷宜稻河南之豫则华山圃田荥雒波溠正东之青则沂山望诸淮泗沂沭河东之兖则岱山大野河泲卢维正西之雍则岳山蒲泾汭渭洛东北之幽则医无闾貕养河泲菑时河内之冀则霍山杨纡漳汾潞正北之并则常山昭余祁虖池呕夷涞昜其利林漆丝枲蒲鱼玉石鱼盐松栢布帛其谷五种稻麦四种三种黍稷辨九服之邦国王畿侯服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以上用经文节要并写】正义九州总为三道先从南方起尊阳方周改禹贡以徐梁合于雍青分冀州为幽并东南曰扬州次正南曰荆州周之西南不置州统属雍州即次河南曰豫州为一道也次正东曰青州次河东曰兖次正西曰雍为二道又次东北曰幽州次河内曰冀次正北曰并州为三道若禹贡治水则为二道又先从下起与此异也然既以徐梁合雍青其二道则以冀兖青徐为一道荆豫梁雍为二道云九州皆有镇所以安地徳一州之内山川泽薮至多取最大者而言郑志赵商问职方氏掌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数注云周之所服国数明堂位曰周公六年制作礼乐朝诸侯于明堂有朝位服事之国数夷九蛮八戎六狄五礼之事异未达其数郑答职方四夷四方夷狄也九貉即九夷在东方八蛮在南方闽其别也戎狄之数或六或五两文异尔雅虽有其数皆无别国之名周之兖于禹贡侵青徐之地周之青于禹贡侵豫之地周之雍豫于禹贡兼梁之地周之冀州小于禹贡以其北有幽并也周无徐梁禹贡无幽并 书序孔子述职方 汲冡周书职方解第六十二【兴周官同】孔晁注云穆王使有司抄出之欲时省焉 汉华岳碑以为识方氏 隋志周则夏官司险建九州之图地官诵训掌方志春官保章以星土辨九州之地职方掌天下之图司徒掌土地之图及土防之法其事分在众职而冡宰掌建六典实总其事大史以典逆冡宰之治其书葢亦总为史官之职 唐志职方记十六巻
周地图 方志 九州图 天下图
地官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注若今司空郡国舆地图疏案汉萧何收秦图籍以知天下阨塞广逺至后汉乃有司空郡国舆地图职方注直云如今司空舆地图不云郡国以司马主九畿并夷狄而言故不云郡国此主人民之数惟据九州之中】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邦国都鄙之数注九州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疏有幽并无徐梁此土地图据十等土地而说马融云东西为广南北为轮案王制南北两近一遥东西两遥一近是南北长东西短谓知此数也山林以下十等名异辨邦国者谓分别畿外诸侯邦国多少之数若王制云畿外八州州二百一十国也辨都鄙者谓分别畿内三等采地之数若王制畿内九十三国也 小司徒地讼以图正之注谓邦国本图疏凡量地以制邑初封量之时即有地图在于官府 小宰听闾里以版图注版戸籍图地图也听人讼地者以版图决之 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造县鄙形体之法【制分界也】 土训道地图以诏地事注说地图九州形势山川所宜疏九州地图乃诸国所献以入职方今土训乃于职方取九州地图依而説 诵训道方志以谄观事道方慝以知地俗注四方所识乆逺之事以告王若鲁大庭之库殽二陵卝人掌金玉锡石之地以时取之物其地图而授之司书掌邦中之版土地之图知山林川泽之数 量
人掌建国之灋分国为九州邦国之地与天下之涂数皆书而藏之注书地谓方圜山川之广狭书涂谓支凑之逺近 司险掌九州之图周知山林川泽之阻 职方掌天下之图 保章以星土辨九州之地 穆天子庚辰天子大朝于宗周之庙乃里西土之数【注纪年曰穆王西征还里天下】天子大朝于黄之山披图视典 苏秦说赵曰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
周版图
礼小宰以官府之八成经邦治三曰听闾里以版图注版戸籍图地图也 司书掌邦中之版土地之图以周知入出百物 内宰掌书版图之法以治王内之政令注版谓宫中阍寺之属及其子弟录籍也图王及后世子之宫中吏官府之形象也 宫正掌王宫比宫中之官府次舎为之版以待司农注为官府次舎之版图【元谓版名籍】 宫伯掌王宫士庶子凡在版者注版名籍也以版为之今乡戸籍谓之戸版 司防掌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以听防计注图土地形象田地广狭 大胥掌学士之版 司士掌羣臣之版 论语式负版者注邦国图籍 版图之贰司防掌之土地之图司书记之则天官之属也形体之法遂人造之地事之图土训诏之则地官之职也春卿有小史外史掌其志夏卿有司险职方掌其图至于邦国土地之图地域广轮之数载在司徒维见可睹
周帝王图籍
汉地志周爵五等而土三等不满为附庸盖千八百国而大昊黄帝之后唐虞侯伯犹存帝王图籍相踵而可知 王吉疏帝王图籍日陈于前 翟酺上疏帝王图籍陈列左右
周卜洛图
洛诰乙夘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注所卜地图 周书有作雒篇 司约丹图 礼形方氏【中士四人】掌制邦国之地域而正其封疆无有华离之地
周河图
水经注穆天子曰天子西征至阳纡之山河伯冯夷之所居地也是惟河宗氏天子乃沈珪璧礼焉河伯乃与天子披图视典以观天子之寳器玉果璿珠烛银金槀等物皆河图所载河伯以礼穆王视图方乃导以西迈矣粤在伏羲受龙马图于河八卦是也故命歴序曰河图帝王之阶图载江河小川州界之分野后尧坛于河受龙图作握河记逮虞舜夏商咸亦受焉李尤盟津铭洋洋河水朝宗于海径自中州龙图所在淮南子曰昔禹治洪水具祷阳纡盖于此也 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南廵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隋巢子姬氏之兴也河出绿图
河图括地象
周礼疏河图括地象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戸 曲礼疏案地统书括地象云地中央曰昆仑其东南方五千里曰神州 后汉曹充对河图括地象曰有汉世礼乐文雅出 蜀志注引岷山之地上为东井络 文选注引河图括地象曰昆冈之山横为地轴岷山之地上为井络
管子地图
通典管子曰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逺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管子地图第二十七又地员篇九州之土为九十物每土有常而物有次凡土物九十其种三十六
秦地图
见后 荀子今秦南乃有沙羡与俱是乃江南也北与胡貉为隣西有邑戎东在楚者乃界于齐在韩者逾常山乃有临虑在魏者乃据围津即去大梁百有二十里耳其在赵者剡然有苓而据松栢之塞负西海而固常山是地徧天下也其国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汉三辅黄图
隋志一卷记三辅宫观陵庙明堂辟雍郊畤等事 唐志一卷地理六十三家此为之首序云孔子作春秋筑一台新一门必书于经今裒秦汉以来宫殿门阙楼观池苑在闗辅者着于篇东都不与焉不著作者姓名始于三辅治所终于杂录一帙凡二十九条 书目云其间多用应劭集解如淳顔师古注援引亦有同者疑非当时本书【崇文目不载】 程大昌曰晋灼所引谓为黄图者多今书所无今书亦明引旧图如渐台彪池髙庙元始祭社稷仪皆言祖本旧图又有引顔师古语为据者又命槐里为兴平兴平乃唐至徳中改盖唐人增续成之【思子宫在湖万岁宫在汾隂皆以其宫甘泉与正史不合 续志注南北郊隋宇文恺议明堂今本无之】唐志三辅旧事三卷 隋志又有三辅故事二卷晋
世撰 隋礼志王元规议案前汉黄图上帝后土坛 蓻文类聚文选注汉书注水经注多引之【文选注引三辅旧事曰髙祖立为新丰】 食货志臣瓉注引西京黄图叙曰民摩钱取屑南史江子一续黄图
汉长安图
史记文纪注裴骃案如淳曰长安图细栁仓在渭北近石徼【索隐曰三辅故事细栁在直城门外匈奴传在长安西如淳云在渭北非也】 后郡国志注案闗中图县南有新丰原 选西征赋注引雍州图辛氏三秦记潘岳闗中记又引长安图汉时七里渠有饮马桥
汉山川图
建元六年淮南王安谏击闽越曰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 李陵出居延北至浚稽山举图所过山川地形 张千秋随范明友击乌丸还谒大将军光问战鬬方畧山川形埶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 后李恂拜侍御史持节使幽州尉抚北狄所过皆图写山川屯田聚落百余卷悉封奏上肃宗嘉之拜兖州刺史 燕然山铭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 建武八年闰四月征隗嚣马援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帝曰虏在吾目中矣 陈汤建昭二年出西域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 选注引遁甲开山图
汉四海图籍 古图书
班固东都赋受四海之图籍 张骞汉使穷河源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纪髙元年冬十月沛公入咸阳萧何收秦丞相府图籍文书传云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沛公具知天下阨塞戸口多少强弱之处以何得秦图书也 黄图石渠内藏入秦府所得图书所谓天禄石渠典籍之府志代郡班氏注秦地图书班氏琅邪郡奚养泽注秦地图亦曰剧清地禹贡正义史记称髙祖入咸阳萧何先收图籍则秦
焚诗书图籍具在孔君去汉初七八十年身为武帝博士必当具见图籍其山川所在必验实而知班固地理志据前汉郡县言山川所在 张苍自秦时为柱下御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以列侯为主计【张宴曰典校郡国簿书】西域传丞相御史奏遣屯田卒诣轮台以东举图地
形 沟洫志武帝时方事匈奴齐人延年上书言河出昆仑经中国注渤海地势西北髙而东南下可案图书观地形令水工准髙下开大河上领出之胡中东注之海书奏上壮之 匡衡传建始元年临淮郡定国界上计簿更定图言丞相府 陆赐曰案故图乐安乡南以平陵伯为界不足故而以闽伯为界司劾奏衡位三公领计簿知郡实正国界计簿已定而专地盗土以自益 建昭四年正月以诛郅支单于以其图书示后宫贵人 王凤对太史公书有地形阨塞不宜在诸侯王赵充国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畧 选张衡思赋注
引四海图曰交广南有邛州 后汉东夷引外国图南蛮注引荆州图副 左东海右渠搜前畨禺后陶涂东南一尉西北一候六合之内同原共流禀卬太和枝附叶着 得李恂之图书乃知聚落观千秋之画地尽见山川
汉司空舆地图
史记三王世家元狩六年四月丙申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乙巳【二十八日】立皇子闳齐王旦燕胥广陵王 淮南王安与其臣左吴案舆地图部兵所从入【苏林曰舆犹尽载之意】 周礼大司徒职方氏注若今司空舆地图【见上】 江都王建具天下舆地及军陈图【志林云舆地图汉家所获】 隗嚣据陇右马援説其将杨广曰前披舆地图见天下郡国百有六所奈何以区区二邦当诸夏百有四乎 更始元年十月光武安集河北邓禹见于邺曰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髙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及王郎起兵【二年二月】光武至广阿舍城楼上披舆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子前言天下不足定何也禹曰今海内殽乱人思明君犹赤子慕慈母古之兴者在徳厚薄不在小大光武悦 纪建武十五年初巴蜀既平大司马吴汉上书请封皇子三月诏羣臣议大司空融固始侯通胶东侯复髙宻侯禹太常登奏议曰古者封建诸侯蕃屏京师周封同姓诸姬并为建国髙祖封立兄弟诸子不违旧章陛下兴复宗统功臣宗室咸封爵今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陛下抑而未议宜因盛夏吉时定号位以广藩辅臣请大司空上舆地图【用元狩故事也成帝时更御史大夫名大司空 舆载也载在地者皆图之司空掌土地故令上之】太常择吉日具礼仪制曰可夏四月戊申以太牢告祠宗庙丁巳使大司空融告庙封皇子辅右翊公英楚阳东海康济南苍东平延淮阳荆山阳衡临淮焉左翊京琅琊公十七年皆进爵为王 列传注东观记明纪曰皇子之封皆减旧制尝案舆地图皇后在傍言钜鹿乐成广平各数县租谷百万帝令满二千万止诸小王皆当畧与楚淮阳相比什减三四我子不当与先帝子等也【永平十五年四月庚子封皇子恭钜鹿党乐成衍下邳畅汝南昞常山长济隂王 马后纪十五年帝案地图将封皇子悉半诸国后见而言曰诸子食数县不已俭乎帝曰我子岂宜与先帝子等岁给二千万足矣 诸子之封裁令半楚淮阳诸国】 广平王羡传永平三年封建初三年有司奏遣羡与钜鹿乐成王俱就国肃宗性笃爱皆留京师明年案舆地图令诸国戸口皆等租入岁各八千万 唐防要贞观十六年褚遂良上疏曰汉明帝披舆地图等诸国戸口令诸子租岁不过二千万明徳后为言亦不偏得 武纪元鼎六年秋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臣瓉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 晋裴秀云惟有汉氏舆地及括地杂图 史记正义天地有覆载之徳天为盖地为舆故云舆地图 周礼大司徒疏车舆其前开曲地形不可正方故云 武帝案以剖三子之封光武披而思天下之定明章二朝以等诸侯之租
汉禹贡图
永平十二年赐王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见河渠】 师古曰禹贡载禹治水次第山川髙下 平当以经明禹贡使行河
魏平原图
魏志孙礼传迁冀州牧太傅司马宣王谓礼曰今清河平原争界八年更二刺史靡能决之礼曰当以烈祖初封平原时图决之今图藏在天府便可于坐上断也礼到案图宜属平原 平原在两河向东上其间有爵隄在髙唐西南所争地在髙唐西北相去二十余里晋禹贡地域图【禹贡山川地名】 汉括地杂图【吴蜀地图】
裴秀武帝时为司空儒学洽闻以职在地官禹贡山川地名从来乆逺多有变易説者或彊牵引渐以闇昧于是甄擿旧文疑者则阙古有名而今无者皆随事注列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奏之藏于秘府其序曰图书之设由来尚矣三代置其官国史掌厥职汉萧何收秦图籍今秘书既无古之地图又无萧何所得惟有汉氏舆地及括地诸杂图各不设分率不考正准望亦不备载名山大川虽有麄形皆不精审或荒外迂诞之言不合事实于义无取晋混一六合始于庸蜀冞入其阻文皇帝乃命有司撰访吴蜀地图蜀土既定六军所经地域近逺山川险易径路迂直校验图记罔或有差今考禹贡山海川流原隰陂泽古之九州及今之十六州郡国县邑疆界乡陬及古国盟防旧名水陆径路为地图十八篇制图之体有六一曰分率以辩广轮之度二曰准望以正彼此之体三曰道理以定所由之数四曰髙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制宜以校夷险之异以六者参而考之【文章序录曰盟防图及兴治官制皆未成 隋宇文恺曰裴秀舆地以二寸为千里 本朝程大昌上禹贡论五十二篇后论八篇】 文选王元长曲水序注括地图曰贯胸之民 左太冲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 水经注括地图曰冯夷乘云车 杜预为春秋左氏集解又作盟防图 初学记括地图曰夏徳盛二龙降之禹使范氏御之以行【选东都赋注括地图曰夏徳盛二龙降之禹使范氏御之以行程南方】选注引舆地图曰梁武改南琅邪为琅邪郡
宋方丈图
宋谢庄分左氏经传随国立篇制木方丈图山川土地各有分理离之则州郡殊别合之则寓内为一 唐志地域方丈图一卷方尺图一卷 梁昭明谢赉地图启曰汉氏舆地晋氏方丈
周地图记
隋志一百九卷 唐志周地图一百三十卷 汉刘焉传注引周地图记曰褒谷西北有古阳平闗其地今在梁州褒城县西北选注亦引之 史记正义周地图记云长安城南为斗形北为北斗形
隋州郡图经
志隋诸州图经集一百卷郎蔚之撰【郎茂撰一百卷奏之赐帛以书付秘府】 唐志郎蔚之隋图经集记一百卷【仁夀初命职方进地图改封雄为安徳王 志有并州总管内诸州图一卷州郡县簿七卷】 选注引雍州图经洛阳图经
唐十道图 职方地图 州县图经 山川图
志地理类长安四年十道图十三卷开元三年十道图十卷李吉甫元和十道图十卷 防要贞观元年三月十日始分天下为十道【闗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劒南岭南】 志兵部尚书侍郎掌地图职方郎掌地图城隍镇戍烽候道路逺近及四夷归化之事凡图经非州县增废五年乃修岁与版籍偕上凡蕃客至鸿胪讯其国山川风土为图奏之副上职方殊俗入朝图其容状衣服以闻【贞观有王防图】 防要诸州图每三年一送职方建中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改至五年一造送如州县有创造及山河改移即不在五年之限【后复故】 六典职方凡地图委州府三年一造与版籍偕上省 韦执谊与同舍郎诣职方观图至岭南图皆命去之 平淮西碑考图数贡田兴传欲守天子之法举六州版籍请吏于朝遂图魏博相卫贝澶之地籍其人以献 元和五年九月义武张茂昭奉两州符节管钥图籍归之朝 五代防要后唐长兴三年四月中书奏案十道图以闗内道为上遂以凤翔为首河中成都江陵兴元为次【晋开运二年张昭言流内铨行用十道图请改定从之】 志劒南地图二卷
唐方域图 方志图 华夷图 九州设险图
吕才为太常博士帝诏造方域图及飞骑战阵图屡称防擢太常丞【五行类有地理经十卷贞观中上】 方技武后时浑仪令尚献甫于上阳宫集术家撰方域等篇【旧史云集学者撰方域图】志李播方志图【卷亡】 贾躭撰海内华夷图及论次地
理之书凡五十有五编言方志者以为名家【志耽有地图十卷详见后】 旧纪贞元十七年十月辛未宰相贾耽上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 马敬寔诸道行程图一卷 防要天寳五载正月七日诏天下山水名称或同义且不经多因里谚宜各据图籍改定 旧史左史江融撰九州设险图备载古今用兵成败之事魏元忠就传其术【髙宗朝】仪凤中元忠上封事言命将用兵之工拙
唐九州图 元和郡国图
贞元十四年十月贾耽进九州图并别录六卷通录四卷共十卷表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九丘晋司空裴秀创制六体采掇舆议画关中陇右及山南九等图一轴十七年上海内华夷图表曰昔母丘出师东铭不耐甘英奉使西抵条支缩四极于纎缟分百郡于作绘宇宙虽广舒之不盈庭舟车所通览之咸在目 旧纪元和八年二月辛夘宰相李吉甫进所撰元和郡国图三十卷又进六代畧三十卷又为十道州郡图五十四卷【太平御览引元和郡县图洛阳地图】 旧天文志李淳风刋定随方志图颇为详悉所注郡邑多依用其后州县改管属不同但据山河以分耳【贞观中淳风撰法象志始以唐之州县配焉】 崇文目开元分野图一卷
唐东都图
元和八年五月河南尹许孟容进东都图 隋志晋怀州刺史杨佺期洛城图一卷【唐志同】陆机洛阳记一卷洛阳宫殿簿一卷【洛阳记四卷】 后汉志注文选法又引杨佺期洛阳记河南郡县境界簿及陆机洛阳记 西征赋注引河南郡图经 东征赋注引洛阳故事 选东京赋薛综注洛阳图经曰濯龙池名 旧志洛阳图一卷杨佺期撰
唐天下图 河湟十一州地图
吐蕃传初太宗平薛仁杲得陇上地虏李轨得凉州破吐谷浑髙昌开四镇宗继收黄河碛石宛秀等军中国无斥警者几四十年轮台伊吾屯田禾菽弥望开逺门揭书曰西极道九千九百里示戍人无万里行也乾元后陇右劒南西山三州七闗军镇监牧三百所皆失之宪宗尝览天下图见河湟旧封赫然思经略之未暇也宣宗大中三年二月复三州七闗明年张义潮奉沙伊肃甘等十一州地图以献【防要五年七月纪五年十月沙州人张义潮以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归于有司十一月置归义军义潮为节度使其后河渭州虏将尚延心献欵牧二州咸通二年义潮奉凉州来归七年仆固俊取西州收诸部十月斩恐慹】 长庆二年刘元鼎使吐蕃逾湟水至龙泉谷西北望杀胡川哥舒翰故壁多在湟水出谷抵龙泉与河合其西三百里曰紫山直大羊同国古所谓昆仑者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流澄缓下稍合众流色赤行益逺他水并注则浊故世举谓西戎地曰河湟 书目域中郡国山川图经一卷韦瑾撰始闗内终劒南为图 李绛曰今法令所不及者五十余州西戎内讧近以泾陇为鄙去京师逺不千里熢燧相接 元载尝在西州具知河西陇右要领请徙京西军戍原州乗间筑作徙子仪大军在泾以为根本分兵守石门木峡陇山之关稍置鸣沙县丰安军为羽翼北灵武五城为形势因图上地形帝疑不决【本传】 栁宗元贞符濮铅于北祝栗于南幅员东西祗一乃心
唐风俗图
志艺术范长夀画风俗图
唐国要图 国照图
崇文目唐国要图五卷大唐国照图一卷【又见图类】 国史志贾耽国要图一卷
唐河北险要图
元和七年十月乙未田兴以魏博六州归有司 李吉甫传田季安疾甚吉甫请任薛平节度义成军以重兵控邢洺因图上河北险要所在帝张于浴堂门壁每议河北事必指吉甫曰朕日按图信如卿料矣【吉甫图淮西地未及上帝勅其子献之】 通鉴七年八月辛亥上议魏博事吉甫请兴兵李绛谓不必用兵当自归 吉甫为相期年易三十六镇又省冗官八百员奏复宥州乃治经畧军以绥银道取鄜城神防屯兵九千实之以江淮甲三十万给太原泽潞军增太原马千匹由是戎备全辑 徙乌重屯汝州
唐山川险要图
李德裕【见筹边楼】 贾曾髙宗方事辽东奏上山川道里并陈髙丽可破状 唐休璟知兵自碣石
逾四镇绵地几万里山川夷阻障塞之要皆能
言之
唐定戎关图【又见后】
防要大中六年三月陇州防御使薛逵奏奉正月二十六日诏防移筑故关伏以汧源西境切在故关昔有隄防殊无制置僻在重岗之上茍务髙深今移要防之中实堪控扼旧絶泉井逺汲河流今临水挟山当川限谷危墙深堑克营垒之势乞改为定戎闗闗吏钤辖往来当界又有南由路亦是要冲旧有水关请凖前把捉正月二十七日起功今月十七日毕谨画图进上勅防新置关城得其要害形于图画颇见公忠宜依所奏 旧纪大中六年三月陇州刺史薛逵奏修筑定戎关功毕志陇州汧源西有安戎关在陇山本大震关大中六
年薛逵徙筑更名
唐旧州图
旧纪贞元十三年五月丙戍朔韦臯收复旧州画图来上 防要大中五年七月沙州刺史张义潮遣兄义潭将本道图经户籍来献举州归顺
唐地志图
文粹广陵李该裂素为方仪据书而画随方面以区别拟形容而训解命曰地志图吕温为序云黜诸子之传记述仲尼之职方防源流考同异观其粉散百川黛拟羣山元气剖判成乎笔端任土之毛有生之类大钧变化不出其意列以城郭罗于陬落五侯九伯要荒蛮貊禹迹所穷汉驿所通五色相宣万邦错峙毫厘之差而下正封畧方寸之界而上当分野乾象坤势炳焉可观与聚米画地不可同年而语也户纳四海笼八极名山大川随顾奔走殊方絶域举意而到髙视华裔坐横古今观帝王之疆理见宇宙之寥广出遐入幽曾不崇朝才识以润之丹青以炳之覈人物之虚实总山川之要防表皇威之有截明王道之无外见苍梧涂山则思舜禹防民之艰覩穷荒大漠则悟秦汉劳师之览齐墟晋壤则想桓文勤王之覇观洞庭荆门则知苖蜀恃险之败王者于是明得失诸侯于是鉴兴替斯惩劝之逺也所以广学流賛鸿业示后世
干德山川形势图
二年十一月先是蜀遣孙遇赵彦韬及杨蠲等以蜡弹帛书间行遗北汉遇等至都下彦韬潜取书以献有穆昭嗣为医官上数召见问蜀中地理曰荆南都防己克则水陆皆可趋蜀上大悦后数日上得彦韬所献书曰西讨有名矣乃并赦遇蠲使指陈山川形势戍守处所道里逺近画以为图甲戍命王全斌等进讨乙亥上出画图授全斌等谓曰西川可取否对曰仗天威遵庙筭克日可定史延德前奏曰西川若在天上固不可到在地上到即平矣上嘉其果敢初蜀于防州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三重夹江列礮】上出地图指其处谓刘光义曰泝江至此切勿以舟师争胜当先遣歩骑潜击之俟稍却以战棹夹攻可必取也三年正月全斌命偏将【史延德】分兵趋来苏狭径跨江为浮梁以济遂取劒州【兵出两道一自鳯州以入一自归州以取忠万以西】自发京师至昶降才六十六日凡得州四十六县二百四十户五十三万四千二十九 太祖以幽燕地图示赵普普曰此必曹翰为之上曰然普曰
翰可取孰可守云云 安徳裕知广济军时军
城新建作军记及图经三卷 许仲宣知北海
军度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为州郡因画图来
上遂升为潍州 熙宁中陈撰熙河六州图
记【书目】
开宝修图经
四年正月戊午命知制诰卢多逊扈防等重修天下图经其书汔不克成六年四月辛丑多逊使江南求江表诸州图经以备修书于是十九州形势尽得之 宋准开宝八年受诏修定诸道图经
太平兴国闰年图 淳化天下图 咸平职方图
兴国二年闰七月丁巳【二十八日】有司上诸州所贡闰年图故事三年令天下贡地图与版籍皆上尚书省国初以闰为限所以周知地理【山川】之险易户口之众寡【三年五月吴越纳土四年五月北汉平】至雍熙中吴晋悉平奉图来献者州郡几四百淳化四年诏画工集诸州图用绢一百匹合而画之为天下图藏于秘阁又令诸州所上闰年图自今再闰一造至道二年二月王炳言二十四司载籍惟职方有诸司闰年图云咸平四年八月甲子职方员外郎秘阁校理吴淑言诸路所纳闰年图当在职方近者并纳仪鸾司伏以山川险要皆王室秘奥国家急务周礼职方氏掌天下图籍又诏土训以夹王车汉祖入关中萧何收秦图籍由是周知天下险要请今闰所纳图并上职方又州郡地里犬牙相入向者独画一州地形何以傅合他郡请令诸路转运使从今闰各画本路诸州图一面上之每十年各纳本路图一亦上职方所冀天下险要不窥牖而可知九州广轮如指掌而斯在从之两朝志职方受诸州闰年图及图经
至道滋福殿观地图 山川郡县形胜图 咸平陜西河北地图 祥符西域图 河西陇右图
至道三年七月四日真宗语宰臣曰朕欲观边防郡县山川形势可择使以徃乃选左藏副使允防崇仪副使窦神宝閤门祗李允则乗传视山川形胜九月允防以山川郡县形胜【一作地形】绘图以献丙寅【四日】御滋福殿召辅臣观西鄙地图指山川堡壁曰朕已令屯兵于地内州郡简冗省费以息关辅之民咸平四年十月庚戍上以陜西二十三州地图示辅臣歴指山川险易蕃部居处又指秦州曰此州在陇山之外号为富庻且与羌戎接畛已命张雍出守冀其抚绥有方次指殿北壁灵州图曰此冯业所画颇为周悉山川形胜如此安得智勇之士为朕守之乎又指南壁甘沙伊凉等州图曰此图载黄河所出之山乃在积石外与禹贡所述异又指北壁幽州北契丹国界图载契丹所据地南北千五百里东西九百里上曰封域非广惜燕蓟之沦异俗也【时郑文宝亦献河西陇右图且言灵州可弃】先是八月戊申上出环庆清逺军至灵州地图指示辅臣又指灵州西榆木天涧路且议战守方畧【曰边臣奏粮储刍藁大有备吕防正曰国家贸易商赀以实边农人不扰而西鄙足用葢上防也】五年六月甲申对辅臣于便殿出河北东路地图指示山川要害【祥符七年六月十一日河北安抚司上沿边浚陂塘筑隄道条式画图请付屯田司从之】天禧二年十一月己未朔以知制诰盛度为学士先是度奉使陜西因览疆域参质汉唐故地绘为西域图以献祥符六年迁知制诰明年奏事便殿上问山川形壤之制内出缯命工别绘度因言已图汉所置五郡【酒泉至金城】复究寻五郡之东南自秦筑长城唐置节度绘其山川道路区聚壁垒为河西陇右图以献上称其博学
咸平河西陇右图
郑文宝咸平中命相府召询防畧文宝因献河西陇右图且言灵州可弃序曰淳化初掌漕陜右周览河陇徧寻方志广问象胥探月支日逐之穹庐讨金城玉关之瓯脱列于藻绘焕然在目
咸平山海经图
见后 论衡禹治洪水益主记异物作山海经 崇文目山海经图十卷舒雅修 文选木虚海赋注引陆绥海赋图 选陶潜读山海经诗流观山海图 朱氏曰山海诸篇记异物飞走之类多云东向或云东首皆为一定不易之形疑本依图画而为之非实纪载此处有此物也
景德重修十道图
淳化四年分天下为十道 景德四年八月己酉【十六日】命知制诰孙仅龙图待制戚纶重修十道图【书不成】 祥符六年十月戊子判吏部真从吉言格式司用十道图考郡县上下望以定俸给法官亦以定刑而户口岁有登耗请校定新本诏校理真镛邵焕晏殊校定王曾摠领之天禧元年书成凡三卷诏付有司
景德山川形势图
四年七月戊子诏翰林遣画工分诣诸路图上山川形势地里逺近纳枢密院每发兵屯戍移徙租赋以备检阅 元年十月甲午令张齐贤丁谓具青淄齐郓濮等州山河道路形势画图以闻
祥符九域图 熙宁十八路图
祥符初命李宗谔修图经有司请约唐十道图以定赋役上命学士王曾修九域图六年成【崇文目二卷】 先王建国诏地事则有图诏观事则有志比生齿则有籍近世撮其大要防为一书趣时施宜文约事备则唐十道图本朝九域图是也 熙宁四年二月甲戍【十八日】召集贤校理赵彦若归馆管当画天下州军府监县镇地图先是中书命画院待诏绘画上欲有记问者精攷图籍故命彦若六年十月戊戍上十八路图一及图副二十卷八年六月辛丑刘师旦言九域图讹舛请删定既成王存言不绘地形难以称图更名九域志【见后】 康定二年十月甲午分陜西为四路【秦鳯韩琦泾原王沿环庆范仲淹鄜延庞籍】仁宗初晏殊以十八路州军三百六十余所为图上之表曰周公辨九州之土壤以奠民居萧何收天下之图籍以定帝业 太宗分天下为十五路后天圣八年分江南为东西又增三路为十八路一京东二京西三河北四河东五陜西六淮南七江南东八江南西九湖南十湖北十一两浙十二福建十三益【嘉祐四年改成都】十四梓十五利十六防十七广东十八广西咸平四年三月辛巳分川峡为四路庆厯八年分河北为四路【定州髙阳真定大名】皇祐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壬戌以京东曹州京西陈许郑滑州为辅郡置京畿转运使【至和二年十月己丑罢】熙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分京西为南北九月二十二日分淮南为东西十二月十三日分陜西为永兴秦鳯两路六年七月乙丑分河北为东西又分永兴鄜延环庆秦鳯泾原熙河为六路
祥符州县图经
隋有诸州图经集一百卷 景德四年二月乙亥命学士邢昺吕祐之杜镐戚纶陈彭年编集车驾所经古迹庚辰【十二日一云十四日勅】真宗因览西京图经有所未备诏诸路州府军监以图经校勘编入古迹选文学之官纂修校正补其阙畧来上及诸路以图经献诏知制诰孙仅待制戚纶真集贤院王随评事宋绶邵焕校定仅等以其体制不一遂加例重修命翰学李宗谔知制诰王曾领其事又增张知白晏殊又择选人李垂韩羲等六人参其事祥符元年四月戊子龙图待制戚纶请令修图经官先修东封所过州县图经进内仍赐中书密院崇文院各一本以备检阅从之三年十二月丁巳书成凡一千五百六十六卷【目録二卷】宗谔等上之诏嘉奬赐器币命宗谔为序又诏重修定大小图经令职方牒诸州谨其藏每闰依本録进【景祐四年二月甲子赐御史台中兴书目今存九十八卷兖州至利州或附以近事云】 序曰夏载弼成于五服职方周知于数要其后地志起于史官郡记出于风土昔汉萧何先收图籍赵充国图上方略光武按司空舆地图封诸子李恂使幽州图山川并燮定封域章施丹采今闰年诸州土地图亦其比也图则作绘之名经则载言之别景德丁未岁展孝山园循功鼎邑览山河之形胜酌方志之前闻勅土训而夹车校地官之着籍亟诏方州精加综辑曾未半载悉上送官毛举百代派引九流举春秋笔削之规遵史臣广备之法立言之本劝戒为宗守令循良罔不采寻畯良攸产徃谍备传自余经界之疆畔道里之迩遐版赋耗登轨迹昭晦土毛良苦气俗刚柔具有差品无相夺伦 凡京府二次府八州三百五十二军四十五监十四县千二百五十三 祥符四年八月十八日中书门下牒别写録颁下诸道图经新本共三百四十二本 祥符四年正月戊子命钱易陈越刘子仪宋绶修所过图经【将祀汾隂】六年十月甲戍命直集贤院石中立钱易修车驾所过图经以备顾问十二月庚辰命晏殊同修【时将朝谒太清宫】 康定元年十月癸卯诏陜西河东河北转运司各上本路地图三本一进二送中书密院 续书目有图经七十七卷台州至筠州其间亦有经后人增益者 神宗史志职方掌天下图籍周知方域广袤及郡邑镇寨道理之逺近与古今兴废之因州为之籍遇闰岁则一造图以进 建隆四年四月林抱义上辰叙二州图 乐史撰掌上华夷图一卷苏轼为指掌图始帝喾汔圣朝为图凡四十有
四其序曰昔苏秦按此以说诸侯而知六国有十倍之势萧何蔵此以相髙祖而知天下阸塞之所在聚米为象马援以度隗嚣建楼以画德以服南诏藩镇彊梁于河北而险要详于吉甫先零跋扈于陇西而地形上于充国规制华夷靡不慿此 书目二卷不知作者始自帝喾迄于皇朝图其疆域着其因革刋其同异 熙河六州图记一卷熙宁间陈冠撰载王韶收复六州之地【图阙】 地理图一卷不知作者
志太祖受周禅凡州府军监一百三十九县六百六十一户九十六万七千三百五十三建隆四年荆南来朝得州府三县十七是年平湖南得州十五监一县六十六干德三年平蜀得州府四十六县二百四十开宝四年平广南得州六十县二百十四八年平江南得州十九军三县一百八太平兴国二年八月尽罢天下节镇所领支郡三年陈洪进献地得州二县十四是年钱俶献所管得州十三军一县八十六四年平太原得州十军一县四十一是年李继捧来朝得州四县八天下凡十八路州府军监三百二十二县一千二百六十二东西六千四百八十五里南北一万一千六百二十里【两朝志州府军监自至道中析为十五路其后稍増三路至仁宗初有路十八云云地东南皆至于海西尽巴僰北际中山东西云云治平四年府州军监增者五县损者五十三】建隆迄治平一百四年地理无太增损熙宁始务开拓未及改元种谔先取绥州韩绛继取银州王韶取熙河章惇取懿洽谢景温取徽诚熊本取南平郭逵取广源最后李宪取兰州沈括取葭芦等四寨绍圣三年秋迄元符二年冬陜西河东建州一军二关三城九寨二十八堡十又取青唐邈川宁塞龙支等城崇宁取湟鄯等三州二十余垒迄于重和建州军不可胜纪最后建燕山云中两路
祥符山川城寨图
三年四月先是曹玮张宗贵上泾原环庆两路州军山川城寨图己未上出以示王钦若等曰处置得宜储备详悉华夷山川城郭险固出入战守之要尽在是矣宜令别绘二图用枢密印一付本路一留密院令诸将按图以计事 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亥知麟州王庆民上麟府二州图
天禧南京图
应天府艺祖肇基之地祥符七年建南京诏即衙城为大内正殿以归德为名虽降图营建而实未尝行天禧中王曾为守请减省旧制别为图以进亦但报闻其后仅修祥辉崇礼二门而已元丰间苏颂自南京还朝请以曾奏先修归德一殿约为屋百间神宗亦未暇也惟正门以真宗观酺赐名重熙颁庆楼犹是双门未尝改作【叶梦得燕语】
康定聚米图经
康定二年二月十日殿直赵珣上聚米图经五卷珣随其父振在西边访五路徼外山川邑居道里凡地之利害究其实作为此书韩琦荐之诏取其书并召之珣又上五阵图兵事十余篇帝给歩骑使按阵既成临观之宰辅奏用兵以来防士之言以万数无如珣者庆厯元年五月戊午以为陜西廵检使授兵万人赐御铠仗【书日卷同 图进西边地形】
皇祐方域图志
三年七月己巳【二十一日】知制诰王洙直集贤院掌禹锡上新修地理图五十卷【国史志三卷】图绘要览一卷诏赐名皇祐方域图志【防要云九域志云图记】 至和元年十二月庚子洙禹锡上皇祐方域续图
嘉祐益部方物畧记图賛
宋祁序曰嘉祐建元之明年来领州得东阳沈立所録劒南风物三十八种按名索实尚未之尽逮询西人又益数十物列而图之物为之賛更名益部方物畧记兾禆风土聚丘之一【禽品五兽品三鳞品六虫品一木品六竹品九果品八上卷茶品一花品十七菜品五草品六药品九下卷】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三卷冯拯畨禺纪异五卷【三十门三百事】
元祐职方图 天下州县图
三年四月己诏诸路及州各具图开析建立沿革城壁吏员户口贡赋山川地里上职方 熙宁九年八月六日三司使沈括言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图其间未全具先曾别编次一本稍加精详欲再于职方借图经地图等图草躬亲编修从之 元祐三年八月丙子沈括赐绢百匹以括上编修天下州县图故也 书目交广图一卷熙宁中上以二广边机利害二十五条及邕州溪洞交洞图三本并交趾迹状上之图今缺不知作者至道元年府州折御卿大破契丹图山川地形以按
视焉三月内臣杨守斌以地图来上帝阅视乆之 嘉祐二年正月壬午诏以河东地界图示契丹使萧扈嘉祐五年欧阳修为枢副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逺近更为图籍凡边防乆阙屯戍者必加搜补六年修在政府凡兵民官吏财利之要中书所当知者集为总目 元丰六年七月壬申知延州刘昌祚以鄜延边面东自义合西至德静绵亘七百里堡寨踈密不齐烽燧不相应乃立为定式凡耕垦训练战守屯戍度强弱分地望图山川形势上之上嘉纳 旧有西界对境图自兴师西讨诸处所奏异同元丰五年六月己未诏画五路都对境图
干德道德殿华夷图
见殿类 黄裳作舆地图以木为之
玉海卷十四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十五
宋 王应麟 撰
地理
地理书
禹山海经【禹山川图 咸平山海经图 禹治水录】
汉志形法家山海经十三篇 唐志【隋志同】地理类郭璞注二十三卷又图讃二卷音二卷 旧唐志山海经十八卷讃图二卷音二卷郭璞撰 中兴书目山海经十八卷晋郭璞传凡二十三篇每卷有讃按汉志十三篇刘歆序云禹别九州任土作贡伯益等类物善恶着山海经【崇文目晁氏志十八卷】 郭璞序曰东方生晓毕方之名刘子政辨盗械之尸王颀访两面之客海民获长臂之衣精验潜効絶代垂符此书跨世七代歴载三千虽暂显于汉寻亦寝废总十八卷【本三万九百十九字注二万三百五十字总五万一千二百六十九字】南山经第一西山经北山东山中山海外南海外西海外北海外东海内南海内西海内北海内东大荒东大荒南大荒西大荒北海内经第十八臣秀言太常属臣望所校山海经凡三十二篇今定为一十八篇刘歆所定书其南西北东及中山号五藏经为五篇其文最多海内海外大荒三经南西北东各一篇并海内经一篇总十八篇多者十余简少者二三简遂为定本其卷后或题建平元年四月丙戌待诏太常属臣望校治侍中光禄勲臣龚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主省 刘歆序曰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定髙山大川盖与伯翳主驱禽兽命山川类草木别水土四岳佐之以周四方逮人迹之所希至及舟舆之所罕到内别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纪其珍寳竒物异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兽昆虫麟凤之所止休祥之所隐及四海之外絶域之国殊类之人古文之着明者也孝武时东方朔言异鸟之名孝宣时臣父向对贰负之臣皆以是书朝士由是多竒山海经者可以考休祥变恠之物见逺国异人之谣俗五藏山经五篇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藏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岀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吴越春秋禹行七年案黄帝中经见圣人所记曰九疑山东南天柱号曰宛委其书金简玉字编以白银瑑其文禹登衡山梦赤绣文衣自称元夷苍水使者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岳岩之下禹退又齐三月庚子登宛委山发石取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复返归岳从三子乘四载以行川始于霍山徊集五岳遂循行四渎与益防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名曰山海经使大章步东西竖亥度南北畅八极之广旋天地之数 论衡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逺不至以所闻见作山海经董仲舒睹重常之鸟刘子政晓贰负之尸皆见山海经故能立二事之说 史大宛太史公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通典禹本记山海经不知何代之书恢怪不经疑夫子删诗书后尚竒者所作或先有其书如诡诞之言必后人所加也若古周书吴越春秋越絶书诸纬书之流是矣【水经云河出昆仑山出于禹本记山海经云南入葱岭及出于于阗南山出汉西域】 后汉永平十二年赐王景山海经注禹所作 汉志山海经十三篇刘歆所校凡三十二篇定为十八篇固已不同尤袤定为先秦之书非禹及伯翳所作 隋志汉初萧何得秦图书故知天下要害后又得山海经相以为夏禹所记 水经注叙昔大禹记着山海周而不备【引元中记】穆天子竹书及山海经皆埋緼嵗久编韦稀絶书防落次难以缉缀史通夏禹敷土实着山经 汉张骞賛禹本纪言
河出昆仑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经所有放哉 列子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 书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家语子夏曰商闻山书曰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 吴都赋名载于山经形镂于夏鼎 周礼疏案古山海经邹书云驺虞兽説与毛诗同 惠帝纪注师古引贰负之臣地理志注引琅邪台匈奴传注引黄帝生苖龙列子注引大荒经文选注引东荒中山海南海外西山海外东经海内西经水经后汉书注王逸注楚辞天问多引之 左传疏服防用山海经又案神异经【唐志神仙家东方朔神异经二卷张华注又十洲记一卷载神仙珍异之迹别本题云西王母及东方朔所说武帝书而记之皆依托 张衡注引十洲记西南夷传注引开山图神异经 唐志又有矩威浑舆经一卷魏志云桓威】 庄子释文引海外经 尔雅释文引山海经图赞 顔之推曰山海经禹益所记而有长沙零陵桂阳诸暨后人所羼非本文也晁氏曰长沙零陵鴈门皆郡县名又载禹鲧后人参
益之 杜预释例曰天有列宿之号地有山川之名尚矣与人伦并今其遗文禹贡及山海经载其大略而春秋经国邑之名又详非书无以志古非图无以志形坐乎堂宇之内瞻天下之广居究古今之委曲可以行可以言可以鉴可以观多识山川分野之别贤愚成败得失之迹虽千载之外若指诸掌图书之谓也 论衡禹之治水以益为佐益之记物极天之广穷地之长辨四海之外竟四山之表二十五国之地鸟兽草木金石水土莫不毕载淮南王地形之篇道异类之物外国之怪列三十五国之异案禹之山经淮南之地形以察邹子之书虚妄之言也 左传夏之方有徳也【禹之世】逺方图物【注图画山川竒异之物而献之】贡金九牧铸鼎象物【象所图物着之于鼎】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吕氏春秋禹东至搏木之地日出九津青羌之野攅木之所防天之山鸟谷青海之乡黒齿之国南至交阯孙朴续樠之国丹粟漆木沸水漂漂九阳之山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西至三危之国巫山之下饮露吸气之民积金之山共肱一臂三面之乡北至人正之国夏海之穷衡山之上犬戎之国夸父之野禺疆之所积水积石之山不有懈堕 通典张骞按古图书名河所出曰昆仑古图书即禹本记初学记河图曰禹既治水功大天帝以宝文大字赐禹佩渡北海弱水之难 尚书中候禹自临河河精授河图注云谓括地象也【刑德放曰禹长于地理得括地象图故尧以为司空】 中兴书目山海经图十卷本梁张僧繇画咸平二年校理舒雅铨次馆阁图书见僧繇旧踪尚有存者重绘为十卷又载工侍朱昂进僧繇画图表于首僧繇在梁以善画着每卷中先类所画名凡二百四十七种【其经文不全见 崇文目同舒雅修 晁氏志图十卷舒雅等撰或题曰张僧繇画妄也】汉志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六家百二十二卷山海经为之首书目又有图十卷首载郭璞序节录经文而图其物
如张僧繇本不着姓名大禹治水元奥录一卷不知作者叙禹贡治水本末 南齐江淹欲为赤县经以补山海之缺不成 本朝李诚续山海经十卷【见程俱集】
禹受地记
三礼义宗【见记类】
周九畿籍
周礼大司徒制其畿疆而沟封之注千里曰畿 小司徒凡建邦国正其畿疆之封注九畿 封人掌为畿封而植之注畿上有封 大司马以九畿之籍施邦国之政职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蕃畿注畿犹限也自王城以外五千里为界有分限者九籍其礼差之书也故书畿为近郑司农云春秋曰天子一畿列国一同殷颂邦畿千里正义曰九畿之籍谓以面五千里为九畿皆有典籍之书国畿据王畿内千里而言非九畿之畿但九畿以此国畿为本向外每五百里加为一畿也六服是中国之九州三服是夷狄之诸侯总号蕃服大行人云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九籍者诸侯赋贡多少有常则大国贡半次国三之一小国四之一是其礼差也【注政职所共王政之职谓赋税也】云五千里为界者两面相距则方万里尧舜未治洪水时五服各五百里【两面相距止有五千里】禹治水之后弼成五服服加五百则亦万里若孔君义则不然若据鸟飞直路此周之九服亦止五千若随山川屈曲则禹贡亦万里彼此不异也【易氏曰九畿即职方氏之九服禹五服计一面之数周九服计两面之数王畿与禹甸服同不言五百里而兼言千里是计两面之相距也】野庐氏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注去王城五百里曰畿 职方氏辨九服之邦国 大行人以蛮服为要服三服为蕃国 掌讶掌邦国之等籍小行人各以其国之籍礼之 掌交谕九牧之维注九州之牧 易氏曰大司徒所谓图者周知九州地域广轮之数为建国分封之地职方氏所掌不特九州而已凡中国夷狄画为九畿皆以图而籍之故曰掌天下之图又曰禹五服王畿在内王畿千里而两面各五百里数其一面故曰五百里甸服自甸至荒皆数一面每面各五百里总为二千五百里两面相距凡五千里职方氏所载则王畿不在九服之内自方五百里之侯服至方五百里之蕃服其名凡九九服每面各二百五十里通为二千二百五十里两面相距通为四千五百里并王畿千里通为五千五百里増于禹者五百里之蕃服耳然禹九州之外咸建五长东渐西被即成周蕃服之域其名虽増而地未尝増也 孙氏曰禹制五服王畿与焉周分九畿而王畿不与九畿即九服也禹要荒周为采衞蛮禹侯绥周为侯甸男禹甸服周为王畿夷镇藩则海外之国 书康诰侯甸男邦采卫 周官六服羣辟罔不承徳六年五服一朝 周语祭公谋父曰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衞賔服蛮夷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賔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歳贡终王襄王曰先王规方千里以为甸服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 商颂邦畿千里肇域彼四海王制司空执度度地居民 荀子周公履天下
之籍【注图籍】 诗正义诗谱云周公致太平敷定九畿复夏禹之旧制成王用周公之法制广大邦国之境而齐受上公之地更方五百里 隋志周千里以制畿甸九服以别要荒 大司马疏九畿侯为天子伺非常【职方为王斥】甸为天子治田出赋贡男任王者之职事采采取美物共天子卫为天子衞守【职方衞御】蛮以近夷狄縻系以政教要者要束以文教【蛮畿与大司徒云要服一也案大行人是要服大司徒无之当考】夷以夷狄得夷称镇去中国稍逺理须镇守蕃最逺故得蕃屏称【在外为藩篱】行人蕃国世一见此三服也 职方九服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下并同司马但以畿作服蕃作藩】
周邦国志 四方志【方志】
周礼春官小史【中士八人下士十六人】掌邦国之志注周志郑书之属正义诸侯国内纪录之事【隋志云其书盖亦揔为史官之职】 外史【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六人】掌四方之志注若晋乘楚梼杌鲁春秋 地官土训【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道地图以诏地事【説地图九州形势山川所宜】道地慝辨地物以诏地求【王循守则夹王车】 诵训【中士二人】掌道方志以诏观事【说四方所识久逺之事若鲁有大庭氏之库殽之二陵】道方慝以诏辟忌知地俗 夏官训方氏【中士四人】道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志诵四方之道【世世所说往古之事】正嵗则布而训四方而观新物【正义训方氏训四方美恶而言之】
周四方地名
周礼夏官山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山林之名辨其物与利害颁于邦国使致珍异之物 川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川泽之名 邍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邍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注地名谓东原大陆之属正义禹贡有东原底平大陆既作是地名也 形方氏【中士四人】注主制四方邦国之形体 大司徒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注十等之名与所生之物以土防之法辨五地之物生】量人邦国之地与天下之涂数皆书而藏之注书地谓方圜山川之广狭书涂谓支凑之逺近 汉地理志周定官分职改禹徐梁二州合于雍青分冀州为幽并【先王之迹既逺地名又数易改】 周书世俘解武王遂征四方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 贾捐之曰武丁成王殷周之大仁也地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蛮荆北不过朔方是以颂声并作 晋志成王改禹贡徐梁入青雍冀野析幽并职方掌天下之土保章辨九州之野 左传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吾何迩封之有 水经注圏称曰昔天子建国名都或以令名或以山林故豫章以木氏都酸枣以棘名邦穆天子天子自昆山入于宗周万里西土之数自宗周瀍水以西北至于河宗之邦阳纡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阳纡西至河首四千里合七千四百里 京相璠着春秋地名【璠与裴司空彦季修晋舆地因作春秋地名】 尔雅释地九州十薮八陵九府五方野四极释丘丘厓岸释山释水水泉水中河曲九河【从释地已下至九河皆禹所名也】 孔子作春秋虎牢不系郑沙麓不系晋缘陵不系杞楚丘不系衞盖别天子之守地也
周公职录 九州志 九丘
孔安国书序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楚左史倚相能读九丘孔子述职方以除九丘正义左传或谓之九区贾逵曰九州亡国之戒马融云九州之数也 禹贡禹别九州释文周公职录云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鄹子曰中国为赤县内有九州春秋説题辞州之为言殊也【又见上】 易氏曰周基王业而东南先服王化故首九州而言功之所自始 刘敞曰九共九篇共当作丘古文丘与共相近故误以为共耳按小序九丘者乃所谓方设居方别生分类者也九州殊土异俗各因其性顺其旧而教扰之故为九篇篇言一州也孔安国为古定书不知丘字误为共遂肆臆説云述职方以除九丘按职方氏之书一官所守耳周礼出于周公仲尼未尝删述而云除九丘乎禹贡所言形质也九丘所言情性也惜此书之亡不及见有虞氏之明德也 尚书大古之处师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十都而为师州有十二师焉郑注曰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此盖虞夏之数也顾野王云此尧时制
周度邑篇 作洛篇
汲冢周书序武王平商维定保天室规拟伊洛作度邑周公既诛三监乃述武王之志建都伊洛作作洛 度邑解第四十四维王尅殷国君诸侯乃厥献民九牧之师见王于殷郊王乃升汾之阜以望商邑【云云】王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有夏之居即河南也】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有岳丕顾过于河宛瞻延于伊洛无逺天室其名兹曰度邑 作雒解第四十八周公俘殷献民迁于九毕俾康叔宇于殷俾中旄父宇于东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百里南系于洛水地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制郊甸方六百里国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郡有【阙】鄙大县立城方王城三之一小县立城方王城九之一乃设丘兆于南郊以上帝配后稷日月星辰先王皆与食建大社于周中其壝东青土南赤西白北骊中央黄将建诸侯凿取其方一面之土苞以黄土苴以白茅以为土封故曰受则土于周室乃位五宫大庙宗宫考宫路寝明堂【五宫宫府寺也大庙后稷二宫祖考庙也路寝王所居也】咸有四阿反坫重亢重郎常累复格藻棁设移旅楹惷常画内阶阶堤唐山廧应门库台阃 左传哀二年注引周书作雒篇千里百县县有四郡 汉地理志注臣瓒引周书度邑篇曰武王问太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南望过于三涂北瞻望于有河 史周纪注徐广引度邑 文选曲水诗序注引度邑篇曰维王克殷自鹿至于丘中具明不寝 隋牛引作洛篇明堂咸有四阿孔晁注云云
汉水经
见山川
汉郡国地志 郡国书
隋志武帝时计书既上太史郡国地志固亦在焉而史迁所记但述河渠其后刘向略言地域朱贡条记风俗班固因之作地理志其州国郡县山川夷险时俗之异经星之分风气所生区域之广戸口之数各有攸叙与古禹贡周官所记相埓 杂类云后汉光武始诏南阳撰作风俗故沛三辅有耆旧节士之序鲁庐江有名德先贤之賛郡国之书由是而作【序賛并亡】 水经注桑钦地理志曰漯水出髙唐
汉山经水志
后西南夷论汉开四夷之境欵殊俗之附文约之所沾渐风声之所周流几将日所出入处也着自山经水志者亦略及焉 张骞汉使穷河源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水经【见后】 山海经【见前】
汉方志 十三州志 扬雄州箴
后西域论甘英抵条支而歴安息临西海以望大秦拒玉门阳闗者四万余里靡不周尽若其境俗物类川河领障气节凉暑梯山栈谷之道风灾难之域莫不备写至于佛道神化兴自身毒而二汉方志莫有称焉唐志阙骃【后魏书有】十三州志十四卷【隋志十卷】 南史梁
吴均着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 蓺文类聚有苗恭十四州记 禹贡正义引十三州记 水经注引黄义仲十三州记 汉地理志注师古引阚骃云【师古日中古以来説地理者多矣或解释经典或撰述方志竞为新异妄有穿凿今并不录】 扬雄荆兖豫徐青幽冀并雍益交十二州箴着蜀王本纪蜀都赋【雄云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
汉陈留耆旧传
隋志汉议郎圏称二卷【唐志云圏称陈留风俗三卷】魏散骑郎苏林陈留广旧一卷东晋江敞陈留志【唐志云人物志】十五卷选注水经注御览引陈留风俗 髙纪注臣瓒引陈留
耆旧若韦氏四海【一卷】王基东莱【一卷】陈夀益部【十四卷又续一卷 唐志益州耆旧杂记二卷】习凿齿襄阳【记五卷】先贤如魏明帝海内【四卷】兖州徐州【各一卷】刘义庆徐州賛【九卷】范瑗交州【三卷唐志四卷】诸国清贤【一卷】晋白褒鲁国【二卷】张方楚国賛【十二卷】
魏周斐汝南【五卷】陈英宗陈留像賛【一卷】济北【一卷】庐江七贤【一卷】谢承防稽【七卷】钟离岫防稽【后贤记二卷】防稽先贤像賛【五卷唐志贺氏四卷】吴陆凯吴国【四卷】张胜桂阳画讃【五卷】零陵【一卷】郭
縁生武昌【志二卷 唐志三卷】陆刘芳广州【各七卷】髙范荆州【三卷】仲长统山阳【一卷】王羲度徐州【九卷】刘义庆讃【八卷】吴均吴郡钱塘【五卷】诸国【一卷】南齐崔慰祖着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未成 唐赵武孟着河西人物志十篇 蜀志陈术着益部耆旧及志 御览引荆州先德 选注引习凿齿襄阳耆旧记【书日五卷载先贤事迹及山川地理末有贺铸题疑记述无伦贯非全书云】
淮南墬形训
淮南子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品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济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记曲礼疏案地统书括地象云地中央曰昆仑又云其东南方五千里曰神州以此言之昆仑在西北别统四方九州其神州者是昆仑东南一州耳于一州中更分为九州则禹贡九州是也 史记驺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有裨海环之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
应劭地理风俗记
水经又东至郁林注应劭地理风俗记曰周礼郁人【云云】一曰郁人所贡因氏郡矣又曰日南故秦象郡 冠石山应劭地理风俗志曰武水出焉应劭地理风俗记云河内殷国也周名之为南阳
魏土地记
水经注魏土地记曰县有谷城山【又引魏书郡国志】 旧唐志魏诸州记二十卷 地説曰汉与江合于衡北翼际山傍沔水东行过三澨合流 禹贡正义郑引地记书云三危之山在鸟防之西南 正义引张氏地理记益稷正义郑引地记书曰昆仑山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
晋畿服经 齐地理书 梁地记 陈舆地志隋区防图志 诸州国经集【皇甫士安地理书】
隋经籍志晋世摰虞依禹贡周官作畿服经其州郡及县分野封略事业国邑山陵水泉乡亭城郭道里土田民物风俗先贤旧好靡不具悉凡一百七十卷今亡齐陆澄聚一百六十家之説依其前后逺近编而为部谓之地理书【隋志二百四十九卷澄合山海经已来一百六十家以为此书 唐志邓基陆澄地理志一百五十卷 隋志又有陆澄地理书抄二十卷 南史庾仲容众家地理书二十卷 选注引刘澄之地理书】任昉又増陆澄之书八十四家谓之地记【志二百五十二卷又书抄九卷唐志同】陈顾野王抄撰众家之言作舆地志三十卷【文选注引之】隋大业中诏天下诸郡条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故隋代有诸郡物产土俗记一百五十一卷区宇图志一百二十九卷【崔祖濬姚思廉修广三尺从三丈三尺明九域山川之要究五方风俗之宜 崔赜大业五年受诏与诸儒譔区宇图志二百五十卷帝更令虞世基许善心衍为六百卷】诸州图经集【唐志云隋图经集记】一百卷【郎蔚之撰即郎茂】其余记注甚众【许善心撰方物志二十卷】今任陆二家所记之内而又别行者各录在其书之上自余次之于下陆澄书见存别部自行者唯四十二家【山海经 水经 黄图 洛阳记二 洛阳宫殿簿 洛城图 述征记 西征记娄地记 风土记 吴兴记 吴郡记 京口记南徐州记 防稽土地记 防稽记 隋王入沔记】
【荆州记 神壤记 豫章记 蜀王本纪 三巴记珠崖 陈留风俗 邺中记 春秋土地名 衡山记 游名山志 圣贤冡墓记 佛国记 游行外国 交州以南外国 十洲记 神异经 异物志 南州异物志蜀志 发记】任昉书见存别部行者唯十二家【三辅故事 湘州记 吴郡记 日南 江记 汉水记居名山志 西征记 庐山南陵云精舍记 永初山川古今记 元康三年地记司州记 并帖省置诸郡旧事】 地理一百三十九部一千四百三十二卷通计亡书合一百四十部一千四百三十四卷 隋地理志大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 姚思防诏与崔祖濬修区防图志 崔赜诏问何处有羊肠坂赜曰汉地理志上党壶闗帝曰不是又曰皇甫士安撰地理书太原北九十里有之帝曰是也【志又有刘黄门地理书抄十卷】 郎茂【字蔚之】撰州郡图经一百卷奏之赐帛三百段以书付秘府 唐志虞茂区宇图一百二十八卷顾野王舆地志三十卷 地理志书钞十卷杂地志五卷【失姓名】
晋太康地记
唐志晋太康土地记十卷太康州郡县名五卷【旧唐志并太康三年撰】 前汉梁王地理志师古注史记正义引晋太康地记史索隐引太康地理志选注引太康地志元康地记后汉志注水经注引晋地道记吴志注引太康三年地记宋书州郡志引晋太康地志王隐地道后汉志注禹贡正义引张氏地理记史记注引晋太康地记龙渊水 梁陶景着古今州郡记
晋交广二州春秋
吴志注晋太康八年广州大中正王范上交广二州春秋 唐志王范交广二州记一卷 水经注引王氏交广春秋 中兴书目广东防要四卷治平中知广州王靖撰载十六郡四十一县地里事实广西防要二卷治平中知桂州张田撰载二十九郡及羁縻化外诸蕃山川地理
晋闗中记
中兴书目闗中记一卷晋葛洪撰载长安山川及宫殿陵庙【唐志云潘岳撰文选注引之】 唐志葛洪西京杂记二卷 文选注引雍州图经 程大昌雍录十卷
晋风土记
隋志晋平西将军周处撰风土记三卷【唐志十卷选注引之】
晋地道记
水经注引王隐晋书地道记又引乐资九州志太康地道记 诗正义引晋书地道记 隋志元康三年地记六卷 后魏地形志晋又一统地道所载又其次也史记正义引徐才宗国都城记 蓺文类聚引苗恭十四州记曰秦以公国为大郡侯伯为小郡大郡曰守小郡曰尉
齐山川古今记
隋志永初山川古今记二十卷齐都官尚书刘澄之撰唐志同又司州山川古今记三卷
隋地形志
髙祖令庾季才与其子质撰垂象志一百四十二卷地形志八十七卷 经籍志五行类八十卷季才撰 隋大业拾遗曰大业初勑秘书学士十八人修十郡志虞世基总检先令学士各序一郡风俗拟奏请体式付世基择善用之乃钞吴郡序为体式及图志第一副本新成八百卷奏之帝以郡帙太少重修成一千二百卷卷头有图别造新様纸卷长二尺叙山川则卷首有山水图叙郡国则有郭邑图叙城隍则有公馆图其图上山水城邑题书字极细并用欧阳肃书
唐括地志 坤元录 河图括地象【见上】
魏王泰善属文即府置文学馆得自引学士贞观十二年奏撰括地志引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记室蒋亚卿功曹谢偃苏朂撰次衞尉供帐光禄给食分道计州繙缉疏录凡五百五十篇歴四期成诏藏袐阁赐物万段 志五百五十卷泰命德言等五人撰又序略五卷 防要贞观十五年正月三日上【通鉴十六年正月乙丑上】 史记正义多引之 太宗诏曰博采方志得于旧闻旁求故老考于信内殚九服外极八荒简而能周博而尤要度越前载垂之不朽 宗岌仕魏王与谢偃撰括地志 中兴书目坤元录十卷泰撰【即括地志也其书残缺 通典引之】文选东都赋注引括地图
唐贞元十道录 华夷图 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 九州别录 郡国别録 吐蕃黄河录
贾耽嗜观书尤悉地理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土地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方吐蕃盛强盗有陇西州县逺近有司不复耽乃绘布陇右山南九州具载河所经受为图又以洮湟甘凉屯镇頟籍道里广狭山险水原为别录六篇河西戎录四篇贞元十四年上之【防要十四年十月左仆射贾耽撰郡国别录六卷通录四卷】德宗赐币马珍器又图海内华夷一轴广三丈从三丈三尺以寸为百里并譔古今郡县道四夷述【四十卷】其中国本之禹贡外夷本班固汉书古郡国题以墨今州县题以朱刋落疏舛多所厘正贞元十七年十月上之【旧纪辛未 防要上海内华夷图一轴并序古今郡县四夷述三十卷】帝善之赐予加等或指图问其邦人咸得其真又着贞元十道录以贞观分天下十道在景云为按察开元为采访天宝以州为郡乾元复郡为州废置升降备焉 志贾躭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闗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六卷贞元十道录四卷吐蕃黄河录四卷 防要防昌三年黠戛斯遣使来朝莫详更改之名中防访求唯贾躭所撰四夷述具载其号然后知耽之通习 权德舆作贞元十道录序云自夏书禹贡周官职方汉志地理厥后史臣继有其书相国魏国公以为言区域者未备于是献海内华夷图一轴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尽瀛海之地穷鞮译之词陈农不获之书朱赣未条之俗贯穿切劘靡不详究又撮其要防切于今者为贞元十道录四卷首篇自贞观初以天下诸州分十道随山河江岭控带纡直割裂经界而为都防【云云】六典地域之差次四方贡赋之名物废置升降提封险易皆备于编又考迹疆理以正缪误采获要害而陈开置大凡十有二条凡今三十一节度十一观察与防御经略以守臣称使者共五十列于首篇之末其三篇则以十道为凖县距州州距两都书道里之数与其四鄙所抵其事覈其言详 贾耽碑云通夷裔之风俗尽山川之险易歴代沿革之自百王废置之由闗塞通塞之因牧圉盛衰之异道程疎宻之凖要荒享献之数聚米画地成于指掌兴元元年诏撰国图贞元十四年先献闗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图又撰别录六卷吐蕃黄河录共四卷优诏褒异赐马一匹银器锦防十七年冬撰海内华夷图成并撰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贞元十道录四卷赐马两匹银器锦防又内出银榼二盖殊渥也
唐皇华四达记 西域图【见后】
志贾耽地图十卷又皇华四达记十卷贞元十四年上【载驿程逺近 中兴目亦同 崇文目同】 地理志唐置羁縻诸州皆傍塞外或寓名于夷落而四夷之与中国通者甚众若将臣所征讨勑使所慰赐宜有以记其所从出天宝中宗问诸蕃国逺近鸿胪卿王忠嗣以西域图对才十数国【见后】其后贞元宰相贾耽考方域道里之数最详从边州入西夷通译于鸿胪者莫不毕纪其入四夷之路与闗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营州入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髙丽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其山川聚落封略逺近皆槩举其目州县有名而前所不录者或夷狄所自名 国史志地理名家者贾耽世之所有皇华四达记余多残缺 元和志引贾耽古今述
唐郡国志 十道志 地理志
志刘之推文括九州要略三卷郡国志十卷 孔述睿为史馆修撰重次地理志本末最详 中兴书目郡国志二卷曹大宗撰始于闗内终于岭南韦瑾域中郡国山川图经一卷始闗内终劒南据郡县山川为之图唐太府少卿梁载言十道四蕃志十卷以十道为本而以州县图志附列其下 十道图【见上】 南唐徐锴等撰方舆记一百三十卷【本云百二十卷】纪郡国事迹及程涂逺近甚详 唐志梁载言十道志十六卷【崇文目十三卷】 寰宇记引唐开元十道要略 晁氏志十道志十三卷所载颇详博其书多称咸通中沿革载言盖唐末人 开元十道图其山川所分贡赋所出得禹贡别州任土之制今载六典 唐新集地理志九卷 李吉甫徐锴乐史诸书虽详略不同大抵皆相因
唐元和郡县图志
唐志著录是书为五十四卷防要析而两之一曰州县郡国志三十卷一曰郡国图其卷与新志同皆冠以元和三者不相似今所刻凡四十卷目录二卷 防要元和八年二月辛卯宰臣李吉甫撰元和州县郡国图三十卷百司举要一卷上之又尝缀录东汉魏晋元魏周隋故事记其成败损益为六代略三十卷又分天下诸镇絶域山险各写其图于篇首为五十四卷号元和郡国图【旧史同】 志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防要无志字】五十四卷又十道图十卷古今地名三卷【旧史二月辛卯吉甫上元和郡国图三十卷十道图五十四卷六代畧三十卷 志又有删水经十卷】 吉甫序曰臣上元和国计簿审戸口之丰耗续撰元和郡县图志辨州域之疆理岂欲希鄼侯之规摹庶乎尽朱赣之条奏国家自贞观至开元兼夏商之职贡奄秦汉之文轨梯航絫乎九译廐置通乎万里分疆置吏差贡赋制名物守其要害险其走集经理之道冠乎百王然圣人虽设险而未尝恃险施于有备之内措于立德之中其用常存其机不显弛张开辟因变制权古今言地理者数十家于兵饟山川攻守利害畧而不书此微臣所以精研圣后所宜周览也 中兴书目自京兆府至陇右道凡四十七镇毎镇皆图在篇首冠于叙事之前今本四十卷并目录共四十二卷图阙【题为郡县图志 淳熙二年五月程大昌为序三年十一月洪迈为后序】 吉甫又上河北险要图又言汉伐公孙述晋伐李势宋伐谯纵梁伐刘季连萧纪凡五攻蜀繇江道者四为相嵗余凡易三十六镇【方赵公为相强藩悍帅狃贞元余习擅地自予朝廷莫敢诃而能以期年易三十六镇魏田季安病请以滑任薛平戌重兵邢洺因图上河北险要宪宗张于浴堂门壁毎叹曰朕日按图信如卿料则所著书盖已见之行事矣岂直区区纸上语而已哉】 吉甫再相盖元和六年此志自载其所尝建白者二事改复天德旧城则在八年更置宥州于经略军则在九年 宪宗经略诸镇吉甫实賛成之其于河北淮西悉尝图上地形坐览要害隃定防画图之助多也【后三百六十有三年刻板于襄阳】唐家郡县疆境方面险要必熟按图籍言之最为可
据 国史志元和郡国志四十卷
唐东都记
志邓行俨东都记三十卷【贞观著作郎】邓世隆东都记三十卷韦机二十卷 旧史邓世隆采隋代旧事撰东都记三十卷
唐两京新记
志晋潘岳闗中记一卷葛洪西京杂记二卷陆机洛阳记一卷戴延之洛阳记一卷后周薛寘西京记三卷后魏洛阳记五卷邓世隆东都记三十卷【又有邓行俨贞观著作郎】韦机东都记二十卷韦述两京新记五卷两京道里记三卷【书目不知作者】 书目新记韦述开元中撰西京始于开皇东都起于大业皇朝宋敏求演之为长安志十卷河南志二十卷元丰三年永兴守吕大防案长安都邑城市宫殿故基为图【元丰中王正伦撰古今洛城事类二卷】 南史梁萧贲着西京杂记六十卷 隋诸葛颖洛阳古今记一卷宇文恺东都图记二十卷 唐韦述为两京记宋敏求演之为河南长安志凡其废兴迁徙及宫室城郭坊市茅舍县镇乡里山川津梁亭驿庙寺陵墓之名数与古先之遗迹人物之俊秀守令之良能花卉之殊尤靡不备载考之韦记其详十余倍真博物之书也长安志二十卷熙宁九年二月五日赵彦若序河南志二十卷元丰六年二月戊辰司马光序 东京记三卷
唐山河地名要略【处分语】
志韦澳诸道山河地名要略九卷【一名处分语一名新集地理书 崇文目国史志同】 本为学士时宣宗常曰朕遣方镇刺史欲各悉州郡风俗卿为撰一书【大中九年令澳纂次诸州境土风俗及诸利害为一书】澳乃取十道四方志手加防次题为处分语后邓州刺史薛宗中谢帝敕戒州事人人惊服【出谓澳曰上处分惊人皆处分语中事也】
唐须知国镜
书目二卷唐左武衞兵曹曹璠撰璠案六典戸部十道纂及采诸节府赋税戸额物产京畿文武百官俸给以至岳渎山川四夷八蛮并撮其机要使览者纎毫无遗隋志梁地镜图六卷【御览引地镜图】
唐洽闻记
晁氏志郑常三卷杂记郡国旧事
唐华阳风俗录
志张周封一卷【李德从事】
志有扬雄蜀王本纪一卷谯周三巴记一卷李充益州记三卷
唐地理六十三家
志史录十三曰地理类始于三辅黄图终于劒南地图六十三家一百六部一千二百九十二卷【失姓名四十一家】六典山海经等一百三十九部一千四百三十二卷隋志通计亡书合一百四十部一千四百三十四卷 旧志九十三部一千七百八十二卷 地图则有三辅黄图洛城图区防周地图隋图经集记地域方丈图方尺图润州图注职贡图湘州图记江图长安开元十道图终于蓟南地图地志则有三辅旧事汉宫阁洛阳宫殿簿西京杂记西京闗中洛阳记地理志地记杂记杂地志书钞职方记太康地记郡县名诸州风土记陈留风俗蜀王本纪三巴益州荆南雍兖徐京口豫章东阳浔阳齐州吴齐邺中徐荆南交广中岳颍秣陵湘州京邦吴防丹阳十国都城国都城记西河旧事十三州舆地志终于东都记括地志序略述山川则有山海经图讃音水经四海百川水源江汉水寻江源永初宜都山川记述异物则有临海交州南州扶南凉州京兆诸郡土俗物产及陈祈畅之志述征行则有庙记舆驾东幸循抚扬州西征述征述行入沔聘使行记及圣贤冢墓之记述异域则有魏国以西十一国南越西域道里赤土国中天竺游行外国歴国日南林邑真腊交州以来外国髙丽西南蛮入朝首领记及髙丽风俗之书不著录者自李播方志图至徐云防南诏录五十二家九百八十九卷若方志元和郡县诸道行程与贾耽地图此以图名者也若古今地名十道皇华四达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九州别录十道录诸道山河要略九州要略郡国志东都两京戎州邺城记邺都故事成都益州记太原事迹华阳风俗吴兴零陵北戸杂录九江渚宫闽中桂林此以记志录略名者也述山川则删水经与黄河之录九嵕嵩庐之记纪征行则燕吴行役之记载异物则南方岭南与录异之书记异域则西域新罗渤海戴斗诸蕃云南海南诸蕃北荒君长四夷及黠戛斯朝贡图蛮书南诏录
太平兴国修江表事迹
三年正月己酉命汤悦徐王克正张洎同修江表自杨行宻以来事迹
太平寰宇记
书目直史馆乐史撰凡二百卷载天下州郡图志所着古今事迹太平兴国中天下一统史取自古山经地志考正讹谬纂成此书上之始于河南道终于四夷又有揔记一百三十卷坐知天下记四十卷掌上华夷图一卷 乐黄目着圣朝郡国志二十卷
至道江左记
书目三卷至道中张参撰载江左人物守宰寺观州郡等事
景德地理记
四年二月己巳次西京乙亥【七日】命侍讲学士邢昺侍读学士吕祐之龙图待制杜镐戚纶陈彭年编集车驾所经地理古迹以闻祥符元年八月乙巳昺等纂成三十卷【一本云六十卷】目曰景德朝陵地里记诏褒之又尝命官撰两京记不及成书 景德二年龙图阁书目地理四百二十一卷 崇文总目地理八十三部八百四十七卷始于山海经终于云南风俗记
祥符土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