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国语辞典>虞候在国语辞典中的解释
hòu

虞候

虞候读音为 yú hòu。意思是:1.古官名。守望山泽之官。 2.古官名。宇文泰相西魏﹐始置虞候都督﹐后因设虞候之官﹐职掌不尽相同。隋为东宫禁卫官﹐掌侦察﹑巡逻。唐代后期有都虞候﹐为军中执法的长官﹐五代时都虞候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宋代沿置﹐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军司均置都虞候﹐位次于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此外又有将虞候﹑院虞候等低级武职。 3.宋时官僚雇用的侍从。南宋时在临安可向“行老”雇用。参阅宋吴自牧《梦粱录.雇觅人力》。

拼音yú hòu

注音ㄧㄩˊ ㄏㄡˋ

国语辞典解释

  • 古代掌山泽之官。
    1. 《左传.昭公二十年》:「薮之薪蒸,虞候守之。」
  • 隋太子卫率有左右虞候府,掌斥候伺奸。
    1. 唐方镇置都虞候、虞候,为军校之名称;至五代都虞候等遂为禁卫之官,宋因之,元以后废。
      1. 对下级吏员、侍从的通称。
        1.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当时虞候声诺来寻。这个看郡王的人,是甚色目人?」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