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比喻事权不统一,令人无所适从。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命令大夫士蒍在蒲、屈两地为他的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筑城。士蒍草草完事,夷吾向晋献公告状。为此,晋献公对士蒍进行批评。士蒍分辩道:“我还未听说家中未死人先哭一通,没有敌情就去筑城的事情。我修筑城池不好是不敬;而修好城池却为将来的敌人提供了保障,则是不忠。《诗经》上说:只有修德才能安定;只有团结群公子,才是可靠的长城。您如修德而又团结群公子,又何必要为他们筑城呢?如果修城,不出三两年,即会因内乱而对之用兵,又何必把城铸得那么牢固呢?”从朝中退出后,士蒍又编了一个顺口溜唱道:“狐皮大衣毛茸茸,一个晋国三个公,唉呀!我到底听谁的令。”

【出典】:

左传·僖公五年》:“初,晋侯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蒍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雠焉。无戎而城,雠必保焉。寇雠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雠之保,不忠。失忠与敬,何以事君。《诗》云:‘怀德唯宁,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例句】:

唐·刘子玄《论史上萧至忠书》:“十羊九牧,直意难行;一国三公,适从焉在?” 唐·杜甫《草堂》:“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猜你喜欢

  • 灵筹

    源见“海屋添筹”。增年益岁,为人祝寿之语。明吴承恩《贺金秋泉翁媪障词》:“千岁灵筹,言双添乎海屋;四时寿酒,幸两接乎蓬莱。”【词语灵筹】   汉语大词典:灵筹

  • 王霸思隐

    《后汉书.逸民传.王霸传》:“王霸字儒仲,太原广武人也。少有清节。及王莽篡位,弃冠带,绝交宦。建武中,征到尚书,拜称名,不称臣。有司问其故,霸曰:‘天子有所不臣,诸侯有所不友。’……以病归。隐居守志,

  • 八米诗章

    源见“八米卢郎”。借指美文华章。唐元稹《重酬乐天》诗:“百篇书判从饶白,八米诗章未伏卢。”

  • 任棠水

    源见“拔薤”。比喻清廉。唐高適《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不改任棠水,仍传晏子裘。”

  • 刓印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项羽〕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谓项羽摩挲侯印,不忍授人。后以“刓印”谓吝于爵赏。晋左思《魏都赋》:“朝无刓印,国无费留。”【词语刓印】   汉语大词典:刓印

  • 欧冶子

    东汉.范晔《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风湖子曰:‘臣闻越王元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以示薛烛。’”据《吴越春秋》记载,欧冶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铸炼师,曾铸过名

  • 镜约

    源见“破镜重圆”。指夫妻分离时的信约。宋谢逸《踏莎行》词:“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轻寒漠漠侵鸳被。”

  • 雨花

    佛祖说法,天雨诸花的记载多有。《妙法莲华经》五《分别功德品》曾载:佛祖说法,空中忽然落下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法云和尚讲《法华经》时,天花也似雪片一样,纷纷飞进讲堂,在空中不掉;道宗和尚讲经,天上也

  • 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

    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学习然后知道的是次一等。 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的唯心主义天才论。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颜氏家训.勉学》:“且又闻

  • 七夕乞巧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即黄铜。鍮tōu)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小蜘蛛)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民间习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