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缄其口

三缄其口

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后因指言语谨慎,少说或不说话。苏曼殊《与某公书》:“区子固非离经叛道之人,然此时男子多变为妇人,衲只好三缄其口。”


述宾 缄,封住。在嘴上贴了三道封条。少说话或说话很谨慎。语出《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水浒后传》13回:“危行言逊,祸免生时;金人示戒,~。”※缄,不读作jiǎn。△用于形容说话谨慎。→缄口结舌 钳口结舌 ↔贫嘴薄舌 畅所欲言


【典源】《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无多言,多言多败。’”《说苑·敬慎》亦载。

【今译】 孔子至周,进入太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属铸人,其嘴上有三重封条,金人背后的铭文说:“这是古时说话谨慎的人。值得我们鉴戒啊! 不要多言,言多必失。”

【释义】 后以此典指言谈谨慎,少说话。

【典形】 缄口、口须缄、三缄、三缄口。

【示例】

〔缄口〕 唐·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姚文贞公神道碑》:“外或形放,中恒礼拘。箴虽缄口,谏亦忘躯。”

〔口须缄〕 明·袁宏道《喜苏潜夫至柳浪》之三:“暂来犹有禁,佛语口须缄。”

〔三缄〕 唐·杜牧《鹦鹉》:“不念三缄事,世途皆尔曹。”

〔三缄口〕 金·元好问《胜概》:“吾道三缄口,时情一解颜。”


【词语三缄其口】  成语:三缄其口汉语词典:三缄其口

猜你喜欢

  • 子牟恋魏阙

    《庄子.让王》:“中山 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则利轻。’”魏阙,古代宫门外两边高耸的楼观,借指朝廷。后因以“子牟恋魏阙”为心恋朝廷的典故。唐陈子昂

  • 黄骊

    同“黄骊牝牡”。清黄遵宪《石川鸿斋偕僧来谒张副使》诗:“九方何必分黄骊,两兔安能辨雄雌。”《诗.鲁颂.駉》:“有黄有骊。”朱熹集传:“纯黑曰骊,黄骍曰黄。”指黄马和黑马。后以“黄骊”泛指马。清袁枚《随

  • 逃名避名

    《后汉书.逸民传.法真》:“法真字高卿,扶风郿人……性恬静寡欲,……辟公府,举贤良,皆不就。……会顺帝西巡,弱又荐之(注:田弱为法真同乡,先时曾举荐过他)。帝虚心欲致,前后四征。真曰:‘吾既不能遁形远

  • 如圭如璋

    圭、璋:古代贵重的玉制礼器。圭,也作“珪”。 像圭和璋一样。 比喻人的品质高尚或仪表轩昂。语出《诗.大雅.卷阿》:“颙颙印印,如圭如璋。”《汉书.叙传下.成帝纪述》:“孝成煌煌,临朝有光,威仪之盛

  • 宋人助长

    同“揠苗助长”。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二.贞襄聂双江先生豹》:“使之发而中者,宋人助长之故智也。”

  • 另楚寒巫

    源见“巫山云雨”。谓夫妇或情人分居两地,孤单寂寞。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孤帏冷簟,难辞白发于北堂;另楚寒巫,更撇红颜于别闼。”并列 另,孤,单。楚,楚怀王。寒,冷清。巫,巫山神女。战国楚·宋玉《

  • 水非石凿,而能人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卷三):“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è阻塞),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反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 断臂

    《新五代史.杂传第四十二》:“予尝得五代时小说一篇,载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其人而不得见也。凝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一子尚幼,李氏携其子,负其遗骸以

  • 非熊发梦

    同“非熊兆”。明杨珽《龙膏记.访旧》:“看鲸鲵连番在手,是当年非熊发梦,济川舟楫。”

  • 拨灰煨芋

    源见“懒残煨半芋”。指高僧点化。清查慎行《迈陂塘.高江村宫詹属题蔬香图》词:“十年宰相非难事,且与拨灰煨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