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穿杨箭”。唐唐彦谦《试夜题省廊柱》诗:“今日竞飞杨叶箭,魏舒休作画筹人。”
源见“埋玉树”。指已逝的有才华之士。清毛奇龄《仲秋既望得萧行人嗣奇讣适向阳将归过各抆泪哭以长句》:“顾荣璧轸已摧绝,庾公玉树真埋藏。”
源见“碧纱笼”。指名人题壁诗。清薛时雨《百字令.题戚砥斋明经拈花图》词:“北地胭脂容易冷,剩有笼纱诗在。”
源见“涸辙之鲋”。喻指少量的资助。北魏李骞《赠亲友》诗:“监河爱斗水,苏子惜馀明。”《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辙之枯,下壶飧而救翳桑之饿。”【词语斗水】 汉语大词典:斗水
源见“郤诜丹桂”。谓科举及第。唐李端《送杨皋擢第归江东》诗:“试才初得桂,泊渚肯伤蘋。”宋梅尧臣《重送祖择之北使》诗:“文章世德已能传,得桂高枝二十年。”【词语得桂】 汉语大词典:得桂
同“卖剑买牛”。明李梦阳《送李中丞赴镇》诗:“屯田金城古不谬,卖剑渤海今其时。”
同“囊衣”。《宋书.陆徽传》:“是以衣囊挥誉于西京,折辕延高于东帝。”【词语衣囊】 汉语大词典:衣囊
《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后因以“岐山鸣凤”指兴王道成帝业的瑞兆。明 邵璨《香囊记.琼林》:“起贤佐渭水飞熊,表嘉瑞岐山鸣凤。”
同“匠郢”。质,对手,即郢人。王闿运《丁文诚诔》:“未五旬而造终,何匠质之独存?”【词语匠质】 汉语大词典:匠质
《汉书.匈奴传下》:王莽伐匈奴,“莽将严尤谏曰:‘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