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

栗(lì粒):发抖。指义纵执法酷苛,使人不寒冷而浑身发抖。后以此典比喻极端恐惧之状。义纵(?——前117年),河东(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汉武帝时,任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和长安(今陕西西安南)令(县行政长官)。当时,军队多次经过定襄(郡,今内蒙古长城以北和林格尔一带。治成乐,今林格尔西北),定襄官吏、平民混乱不治、风俗败坏,于是调义纵担任定襄郡太守。义纵到任,掩袭逮捕定襄监狱中身犯重罪而从轻拘囚之囚犯二百多人,以及他们之宾客、兄弟私入探望的也有二百多人。义纵把私入探狱之人一律逮捕逼讯,冤诬说:“替死刑犯解脱刑具”。这天上报一共杀死四百多人。从这以后,定襄郡人在天气不寒冷的气候下而怕得浑身发抖,奸猾狡诈之人反而帮助官吏进行治理。

【出典】:

史记》卷122《酷吏列传·义纵》3146页:“定襄吏民乱败,于是徙纵为定襄太守(一郡最高行政长官)。纵至,掩(乘人不备而进袭或逮捕)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严重犯罪被从轻拘囚)二百人,及宾客、昆弟私入相视亦二百余人。纵一(一起)捕鞠(逮捕审讯),曰:‘为死罪解脱(诬指私入探监之人为死囚解脱刑具,以此将探监人定死罪。汉法,囚犯私自解脱刑具,罪加一等;为人解脱,与之同罪)’。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huá滑,狡诈)民佐吏为治。”

【例句】:

汉·班固《汉书·杨恽传》:“下流之人,众毁听归,不寒而栗。” 宋·吕祉《东南防守利便缴状》:“臣闻事君之义,犯而不欺,今此路未夷,国威未振,中徂以思,不寒而栗。” 清·汪琬《西郊泛雪倡和诗序》:“甚矣余之畏雪也,至今偶一追维,犹不寒而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大人面若冰霜,比到寝,遂有不可问之处。岂果脂粉之气,不势而威?胡乃肮脏之身,不寒而栗?”


其他 并不寒冷而直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西门丁《大毒宴》:“夜间水度黝黑,如同九幽地狱,令人~。”△多用于害怕方面。→战战兢兢 胆战心惊 毛骨悚然 ↔无所畏惧临危不惧


解释栗:哆嗦,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极为恐惧。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义纵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义纵是汉武帝时以严酷著称的官吏。他少年时曾经和人一起抢劫,结伙为强盗,他姐姐凭借医术得到太后的宠幸,义纵也因此成了官吏。他处理政事非常严酷,很少有宽容的时候。在当县令的时候,他依法办事,不回避权贵和皇亲,因为逮捕审讯皇太后的亲戚,受到皇帝的赏识,而提升他为河内都尉。他一到河内就铲除了那里的豪强,以至于河内郡的人们在路上都不捡拾别人遗失的东西。当他升任为南阳太守的时候,南阳的豪门都逃走,那里的官员和百姓也都非常谨慎、害怕。

因为朝廷军队屡次从定襄出发攻打匈奴,定襄的官员和百姓人心散乱,于是朝廷调派义纵担任定襄太守。义纵到任后,将监狱中关押的二百多名重刑犯,以及私自前去探望他们的兄弟、熟人二百多人一起逮捕,在一天之内判定处死了这四百多人。从此以后定襄郡的人们害怕得即使不冷也会打哆嗦,一方面因为义纵如此严酷的治理手段,另一方面因为有奸猾的人在帮助官吏处理政事。

义纵虽然严酷,但是他缺乏远大的眼光,志趣只在琐屑的小事上,所以在他的治理下,奸邪之事最终越发增多,于是皇帝直接特派的官员开始出现。一次,杨可受皇帝委派处理案件,义纵认为这样会扰乱百姓,就部署官吏捉拿替杨可干事的人。皇帝听说后,派杜式去处理这事。杜式认为义纵废弃了尊敬皇帝的礼节,破坏了天子要办的事情,最后将义纵处死示众。

近义毛骨悚然

反义镇定自若

例句

时间已过去好久,但只要一回想起那个恐怖的场面,他就不寒而栗。


【词语不寒而栗】  成语:不寒而栗汉语词典:不寒而栗

猜你喜欢

  • 史鱼直

    《论语.卫灵公》:“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史鱼是春秋时卫大夫,正直不阿,敢于谏诤。孔子赞扬他邦有道,则忠心任职,像箭一样正直;邦无道,则忠言进谏,也像箭那样正直。后用为颂扬

  • 扑朔

    源见“扑朔迷离”。兔的代称。宋苏轼《游径山》诗:“寒窗暖足来扑朔,衣钵咒水降蜿蜒。”王文诰辑注引王十朋曰:“《事状》云:‘师有二白兔,常跪于杖履之间。’”【词语扑朔】   汉语大词典:扑朔

  • 谢家楼

    《文选》卷二十二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在《登池上楼》诗中描写了谢家楼风光,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句。后因用作咏春光的典

  • 守墓万家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韩信择地葬母,其旁可置万家守墓。后以此为咏子孙通显之典。宋.陆游

  • 吴练

    《论衡.书虚》:“颜渊与孔子俱上鲁泰山。孔子东南望吴昌门外有系白马,引颜渊指以示之,曰:‘若见吴昌门乎?’颜渊曰:‘见之。’孔子曰:‘门外何有?’曰:‘有如系练之状。’”孔子登泰山,望吴昌门外见系有一

  • 靡草

    源见“风行草偃”。谓草木顺风而倒。喻庶民顺从君上的教化。汉桓宽《盐铁论.疾贪》:“上之化下,若风之靡草,无不从教。”【词语靡草】   汉语大词典:靡草

  • 西无道路

    晋.郭璞《穆天子传》卷三:“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请)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到西方巡游,与西王母会于瑶池上。西王母唱《白云歌》一

  • 细筋入骨如秋鹰,字外出力中藏棱

    棱( ㄌㄥˊ léng ):物体的边角或尖角。 筋骨瘦硬如秋天的鹰隼,字体刚健而中藏棱角。 原形容书法刚健有力。后也用以形容诗文。语出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

  • 虱如轮

    《列子.汤问》:纪昌向飞卫学射箭,飞卫要他先锻炼视力,要视小如大,视微如著。于是“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浸大:渐渐大起来。虱如轮:看见

  • 商老

    同“商山四皓”。唐杜甫《收京》诗之二:“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词语商老】   汉语大词典: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