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废刍议

不废刍议

原指应当重视身份较低的人的建议,后则作为提建议者的自谦之词。西周时臣下讽谏周厉王的一首诗说,我和他虽然职务不相同,但都是同僚。我为你设谋画策,而你却傲然不加理睬。我所讲的都是当今急务,切莫未听就耻笑。古代贤者都主张,要向樵夫来请教。

【出典】:

诗经·大雅·板》:“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例句】:

唐·张说《谏避暑三阳宫疏》:“臣自度刍议,十不一从。”五代·刘煦《旧唐书·李降传》:“陛下不废刍言,则端人贤臣,必当自效。”


猜你喜欢

  • 雀录

    同“雀箓”。林纾《赠伍昭扆太守序》:“顾观伍君方敝裘于于,纵情诙谑,穷搜鸡碑雀录之细廪为谈资,殆绝口不言西学焉。”【词语雀录】   汉语大词典:雀录

  • 黄垆

    同“黄公酒垆”。明夏完淳《闻大鸿仲熊讣》诗:“叩阍应有路,兄弟竟齐游。盱眕同时尽,褒 融一日收。黄垆人已变,清泪梦中流。”【词语黄垆】   汉语大词典:黄垆

  • 一接如旧

    犹一见如故。宋 范仲淹《天章阁待制王公墓志铭》:“余走尘土时,公一接如旧,以道义淡交者有年矣。”见“一见如旧”。宋·范仲淹《天章阁侍制王公墓志铭》:“余走尘土时,公~,以道义谈交者有年矣。”【词语一接

  • 无人之境

    参见:无人之地【词语无人之境】  成语:无人之境汉语大词典:无人之境

  • 无可无不可

    原指孔子对于进退去留,没有成见,该怎样就怎样。后泛指对事依违两可,没有主见。孔子在提到古代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人时评论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可以说得上是不动摇自己的信念,

  • 葵丘之会

    《左传.僖公九年》:“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春秋时鲁僖公九年,齐桓公在葵丘与诸侯为盟,谁推为盟主。后因用为诸侯会盟之典。宋.李清照《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

  • 陶山相

    同“山中宰相”。陶指南朝 梁隐士陶弘景。唐郑谷《蔡处士》诗:“旨趣陶山相,诗篇沈隐侯。”

  • 睚眦之怨必报

    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怒目而视,借指极小的怨恨)之怨必报。”别人发怒时对自己瞪一下眼,这样一个极小的怨恨也一定要报复。后因以“睚眦‘之怨’必报”用为形容心胸狭小,报复

  • 药良味苦

    《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药良味苦即良药苦口。古来用以比喻忠言直谏,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者是也。唐.白居易《寄唐生》:“药良

  • 坐树

    同“坐树不言”。隋李德林《天命论》:“自古明哲,虑远防微,执一心,持一德,立功坐树,上书削稿,位尊而心逾下,禄厚而志弥约。”【词语坐树】   汉语大词典: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