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食武昌鱼

不食武昌鱼

三国志.陆凯传》载:三国 吴嗣主孙皓从建业迁都武昌,丞相陆凯进谏,疏中引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后用为怀恋故土的典故。明何景明《送卫进士推武昌》诗:“此去且随彭蠡雁,何须不食武昌鱼?”


【典源】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 (孙)晧徙都武昌,扬土百姓泝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多谬,黎无穷匮。(陆) 凯上疏曰:‘……又武昌土地,实危险而塉确,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船泊则沉漂,陵居则峻危,且童谣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宋书·五行志二》:“孙晧初,童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晧寻迁都武昌,民泝流供给,咸怨毒焉。”

【今译】 三国吴末帝孙 即位不久,就将国都由建业迁往武昌,不得不从长江溯流而上供给各种物资,致使民怨沸腾,孙晧昏庸荒淫,朝政多误,人民生活贫困。镇西大将军陆凯上疏孙晧,痛陈利害,其中说道:“武昌地势危险,土地贫瘠,不是建都养民的理想地方,从建业迁来的吏民将士远离故土,纷纷思念旧都,童谣唱道:‘宁肯喝建业水,也不吃武昌鱼; 宁可返回建业去死,也不愿在武昌住。’”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怀念故土; 或咏武昌风物。

【典形】 不食武昌鱼、建业之水、武昌鱼。

【示例】

〔不食武昌鱼〕 明·何景明《送卫进士推武昌》:“此去且随彭蠡雁,何须不食武昌鱼。”

〔建业之水〕 北周·庾信《思旧铭》:“美酒酌焉,犹思建业之水; 鸣琴在操,终思华亭之鹤。”

〔武昌鱼〕 宋·陆游《初夏杂咏》:“频倾京口酒,亦食武昌鱼。”


猜你喜欢

  • 纵死囚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唐纪》太宗贞观六年十二月:“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又贞观七年九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

  • 金须以粟

    源见“马愿如羊”。形容官吏从政清廉。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清不置水,明不举烛,马愿如羊,金须以粟。”

  • 父母之邦

    《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后以指祖国。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续范亭《警告中国抗战营垒内的奸细分子》:“你们都是中

  • 得楚弓

    源见“楚弓楚得”。谓得物受益。唐刘长卿《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诗:“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 归将一个钱

    源见“一钱太守”。称赞地方官清廉爱民。唐方干《献浙东三大夫》诗之一:“到来唯饮长溪水,归去应将一个钱。”

  • 阳春白雪

    宋玉《对楚王问》(见梁萧统《文选》):“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跟着合唱)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

  • 獭髓

    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孙和悦邓夫人,常置膝上。和于月下舞水精如意,误伤夫人颊,血流污袴,娇姹弥苦。自舐其疮,命太医合药。医曰:‘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即购致百金,能得白獭髓者,厚赏之

  • 题剑

    《东观汉纪》卷二《章帝纪》:“章帝赐尚书剑各一,手署姓名,韩棱楚龙泉,郅寿蜀汉文,陈宠济南锻成。一室纳两刃,其余皆平剑。宠敦朴,有善于内,不见于外,故得锻成剑。皆因名而表意。”《后汉书.韩棱传》:“(

  • 长弓射

    《宋书.王景文传》:“上稍为身后之计……而景文外戚贵盛,张永累经军旅,又疑其将来难信,乃自为谣言曰:‘一士不可亲,弓长射杀人。’一士,王字;弓长,张字也。”南朝.宋.明帝刘彧因为不信任王景文和张永,曾

  • 盘马弯弓

    唐.韩愈《雉带箭》:“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诗人以“盘马弯弓”这一特定镜头,突出将军自信、矜持、踌躇满志的神态。后以此喻引而不发之典。宋.敖陶孙《竹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