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方三千牍

东方三千牍

牍(dú独):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此典指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牍,求得任用之事。后以此典指向帝王上书、呈奏和求得任用。东方朔(前154——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人,性诙谐滑稽,善辞赋,爱好古籍经术,博学多览。汉武帝初即位,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东方朔初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到主管上书的公车官署递上自己的奏牍,共用了3千枚木片。公车府派两个人共同抬他的奏牍,刚好抬得起来。汉武帝到尚方署读那些报告,每次读一段后,便在奏牍上划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下诏令任命东方朔为郎(皇帝侍从)官,经常在宫内听候差遣。此典又作“上书金马”、“汉庭三千牍”、“三千牍”、“牍三千”、“公车困”、“上书三千牍”、“东方牍”。

【出典】: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东方朔传》3205页:“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抬扛)其书,仅然(刚好)能胜(胜任)之。人主从上方(官署。即尚方,主管制造皇家所用器物)读之,止,辄乙(“乙”,是划暂停记号“L”,不是甲乙的“乙”字,)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诏拜(授予宫职)以为郎(帝王侍从官),常在侧侍中(侍从皇帝左右,听候差遣)。”

【例句】:

唐·刘禹锡《谒枉山会禅师》:“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 宋·刘筠《怀旧居》:“汉庭已奏三千牍,周室仍繙十二经。” 宋·苏轼《次韵子由送千之侄》:“闭门试草三千牍,仄席求人少似今。” 宋·张孝祥《子云压境先遣诗》:“小此淹留待追诏,公车归奏牍三千。” 金·元好问《看山》:“公车困方朔,太仓饱侏儒。” 元·揭傒斯《写兴五首寿吴大宗师》:“上书三千牍,长揖万乘君。” 明·唐寅《赠徐昌国》:“三千好献东方牍,来伴山人赞法王。” 清·黄景仁《东阿道中逢汪剑潭》:“问君此行胡为哉,怀策欲问金门献。”


【典源】 《史记·滑稽列传》:“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到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

【今译】 汉代东方朔 (字曼倩) 爱好古籍经术,博学多览。他初到长安,到主管上书的公车递上自己的书奏,共用了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个人抬他的书奏,才勉强抬起来。汉武帝从头读起,每次读一段后,用笔在牍上勾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释义】 后以此典指向帝王上书,求得任用。

【典形】 东方牍、牍三千、公车困、汉庭三千牍、金门献、三千牍、上书金马、上书三千牍、削牍三千。

【示例】

〔东方牍〕 明·唐寅《赠徐昌国》:“三千好献东方牍,来伴山人赞法王。”

〔牍三千〕 宋·张孝祥《子云压境先遣诗》:“小此淹留待追诏,公车归奏牍三千。”

〔公车困〕 金·元好问《看山》:“公车困方朔,太仓饱侏儒。”

〔汉庭三千牍〕 宋 · 刘筠 《怀旧居》:“汉庭已奏三千牍,周室仍繙十二经。”

〔金门献〕 清·黄景仁《东阿道中逢汪剑潭》:“问君此行胡为哉,怀策欲向金门献。”

〔三千牍〕 宋·苏轼《次韵子由送千之侄》:“闭门试草三千牍,仄席求人少似今。”

〔上书金马〕 唐·刘禹锡《谒枉山会禅师》:“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

〔上书三千牍〕 元·揭傒斯《写兴五首寿吴大宗师》:“上书三千牍,长揖万乘君。”


猜你喜欢

  • 暗箭难防

    比喻阴谋诡计难以防备。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二折:“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我暗算他,搬将过来,则一拳打倒那厮,救你父亲。”见“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九尾龟》33回:“他们这一班留学生

  • 兼施

    《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后以“兼施”指并行先王之善政。宋朱熹《仰思》诗之二:“王事兼施吾岂敢,傥容思勉议成功。”【词语兼施】   汉语大词典:兼施

  • 羿氏舛射

    《太平御览》八二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羿有穷氏从吴贺北游。贺使羿射雀左目,误中右目。羿俯首而愧,终身不忘。”后因以“羿氏舛射”为比喻高才亦有失误之时的典故。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羿氏

  •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蔡敦祺《林则徐》(上):“像你这样的干才,要是领兵打仗,准是个~的儒将。”【词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成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北堂书钞》卷六十五引《晋傅玄少傅箴》:“夫金木无常,方圆应形,亦有隐括,习与性成,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比喻说人经常接触什么。将会受到影响。后因用指人的品行将因环境影响而发

  • 梗泛萍漂

    源见“土偶桃梗”。喻漂泊无定。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经几番凶恶战斗,怎免得梗泛萍漂?”【词语梗泛萍漂】  成语:梗泛萍漂汉语大词典:梗泛萍漂

  • 争逐鹿

    源见“中原逐鹿”。喻争夺天下。宋林景熙《项羽里》诗:“百二势倾争逐鹿,八千兵散独乘骓。”

  • 暮雨

    同“暮雨朝云”。清洪昇《长生殿.窥浴》:“险把个襄王渴倒阳台下,恰便是神女将暮雨归。”【词语暮雨】   汉语大词典:暮雨

  • 瑶华

    《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王逸注:“瑶华,玉华也。”洪兴祖补注:“说者云:瑶华,麻花也,其色白,故比于瑶。此花香,服食可致长寿,故以为美。”华,同“花”。后因以“瑶华”为

  • 王枚

    《汉书.王褒传》:“王褒字子渊,蜀人也。……褒既为刺史作颂,又作其传,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轶材。上乃征褒。……上令褒与张子侨等并待诏,……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顷之,擢褒为谏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