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因:凭借。 筑高台一定要凭借丘陵,挖深池一定要凭借沼泽。 意谓办事有所凭借则易于奏效。语出《孟子.离娄上》:“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古法绝废,无以为因也。”
因:凭借。 筑高台一定要凭借丘陵,挖深池一定要凭借沼泽。 意谓办事有所凭借则易于奏效。语出《孟子.离娄上》:“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古法绝废,无以为因也。”
同“移陶甓”。清 丘逢甲《送岑云阶移督滇黔》诗之四:“钤阁看移陶侃甓,戟门留读广平碑。”
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宋诗人)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宵,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迎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
源见“绛帐”。借指师恩深厚。唐韩偓《与吴子华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怀恩叙恳因成长句》:“绛帐恩深无路报,语余相顾却酸辛。”
事情从开始到结束都很完美、一致。《三国演义》八六回:“孤正欲与蜀主讲和;但恐蜀主年轻识浅,不能全始全终耳。”《西游记》六四回:“圣僧不必闲叙。出家人全始全终。既有起句,何无结句?望卒成之。”见“善始善
《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后因以“十围五攻”谓兵力十倍于敌,可以合围;五倍于敌,可以攻战。《后汉书.袁绍传》:“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并列 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可包围
同“放虎归山”。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之一:“夫蕃戎之性,人面兽心,亲之则顺,疑之则乱……今阻其善意,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连动 放走老虎,留有后患。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
唐宋时宰相议事的地方。《新唐书.百官志一》:“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
鉴:镜子,借鉴。 原指夏朝覆亡的史实并不久远,殷朝子孙应引为鉴戒。 后泛指可以引为教训的往事并不太远。语出《诗.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汉.桓宽《盐铁论.结和》:“语曰:‘前车覆,后
同“割肉怀归”。清李良年《一丛花.为尤悔庵悼亡》词:“细君不待东方朔,负诙谐,割肉金门。”
源见“杞人忧天”。借指危急的国政局势。清李渔《风筝误.凯宴》:“靖烽烟,今朝撑住杞人天,荆棘铜驼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