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唐文宗曾对左右说:“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耶?”甲夜、乙夜,指初更、二更时分。视事,处理政务。后遂称皇帝亲阅为“乙览”。宋.刘克庄《书事》诗:“学徒谁是单传者,史
形容玩弄花招,潜心取巧,蒙混作弊。公元前547年,楚康王率师袭郑。郑国城麇地方守将皇颉打了败仗,被楚将穿封戌活捉。可是楚王之弟公子围为了争功,硬说是他俘虏的。两人争执不下,官司一直打到太宰伯州犁那里。
参见:夜如何
源见“土偶桃梗”。喻飘荡无定的人或物。清黄景仁《杂感》诗:“岁岁吹箫江上城,西园桃梗托浮生。”亦喻指任人摆布的傀儡。明徐复祚《投梭记.闺情》:“千般恨顿上眉尖,是前生少欠。身如桃梗,命比春纤。”【词语
源见“紫气东来”。指老子。清程先贞《放言戏仿元白》诗:“东来白马驮三藏,西去青牛著五千。”五千,指《道德经》。
《庄子.天道》:“(齐)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扁,是齐国匠人的名字)斫轮于堂下,……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甘,乐),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
《三国志.魏书.文昭甄皇后传》注引王沈《魏书》:“(甄)后以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三国时,魏
见〔疑则勿用,用则勿疑〕。见“疑人勿使,使人勿疑”。《儿女英雄传》32回:“自古道‘~’。他两个既有这番志向,又说的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这桩事责成他两个办起来才是个‘絮矩之道’。”
见〔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词语势有必至,理有固然】 成语:势有必至,理有固然
《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得,贪得。”后用为儒家留传的人一生中三种戒慎之事的典故。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