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亡戟得矛

亡戟得矛

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战国齐邑)之余子(周代兵役制度规定每户以一人为正卒,余者为羡卒,即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兵器)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高诱注:“亢,当也”)也哉!’”

春秋时齐晋交战,齐国的一个士兵丢失了自己的戟却拾得了一只矛。丢了自己的武器,他心中总感到不愉快,便以此向别人去问得失,寻看法。路人认为,亡戟得矛,得失相当;叔无孙则认为,亡戟得矛,得失不相当。说得失相当,是因为戟和矛都是兵器,着眼于大同;说得失不相当,是因为戟和矛毕竟有区别,着眼于小异;所以即使对于同一件事,观点不同,结论也必然会不同。

后因以“亡戟得矛”比喻有失有得,得失相当。


并列 丢失了戟而得到了矛。比喻有失有得,或得失相当。语出《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多用于描写有失有得,或得失相当。


【词语亡戟得矛】  成语:亡戟得矛汉语词典:亡戟得矛

猜你喜欢

  • 义乌衔鼓

    《艺文类聚》卷九十二引《异苑》曰:“东阳颜乌,以纯孝著闻。后有群乌衔鼓,集颜所居之村,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颜至孝,故慈乌来萃,衔鼓之兴(举也),欲令聋者远闻。即于鼓处立县,而名为乌伤,王莽改为乌孝,以彰

  • 心猿

    源见“心猿意马”。指浮躁不安之心。唐罗隐《灵山寺》诗:“欲依师问道,何处系心猿?”【词语心猿】   汉语大词典:心猿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养:抚养。过:过错。严:严格。惰:怠惰。 意谓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学生都有教育的责任。语出宋.王应麟《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高峡《杨澜父亲的眼光》(《长江日报》1993年1月3

  • 心去意难留

    见〔心去最难留〕。【词语心去意难留】  成语:心去意难留

  • 向壁虚造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向)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指在汉朝时,有许多人对鲁恭王从孔子故居的墙壁中发现古文经书这件事不相信,认为是向着孔

  • 囫囵

    物体完整,没有被分离过。宋代朱熹《朱子语类》三四《论语》:“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 ㄏㄨˊ hú 斛)囵( ㄌㄨㄣˊ lún 仑)一物。”后人用“囫囵吞枣”比喻马虎了事,或读书不懂

  • 桃三李四

    种桃三年结实,种李四年结实。宋代陆佃《埤雅》卷十三:“谚曰:‘白头种桃。’又曰:“桃三李四,梅子十二。’言桃生三岁,便放花果,早于梅李,故首虽已白,其花子之利可待也。”【词语桃三李四】  成语:桃三李

  • 骑羊子

    汉刘向《列仙传.葛由》:“葛由,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西蜀。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绥山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居以

  • 胡嫔争摴

    《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传》:“胡贵嫔名芳……时帝多内宠……然芳最蒙爱幸,殆有专房之宠焉,侍御服饰亚于皇后。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帝怒曰:‘此固将种也!’芳对曰:‘北伐公孙,西拒诸葛,非将种而

  • 郭贺露冕

    《后汉书.蔡茂列传.附郭贺》:“贺字乔卿,?阳人。拜荆州刺史,引见赏赐,恩宠隆异。及到官,有殊政。百姓便之,歌曰:‘厥德仁明郭乔卿,忠正朝廷上下平。’显宗巡狩到南阳,特见嗟叹,赐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