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彘

人彘

彘(zhì置):猪。 此典指吕后残害戚夫人成为“人猪”;形容吕后为人残忍恶毒。吕后(前241——前180年),汉高祖刘邦之妻。 姓吕,名雉(zhì掷),字娥姁。楚、汉战争初期被项羽楚军俘至营中,数年后送归刘邦。她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诸侯王。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死,子刘盈即位为汉惠帝,年幼,由她掌握实际政权。吕后最忌恨刘邦的宠姬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就命令将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吕后随后叫人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挖去了她的眼睛,熏聋了她的耳朵,还给她灌了哑药,把她丢在厕所里,叫她“人猪”。过了几天,吕后叫儿子汉惠帝去看“人猪”。汉惠帝看了,一问,才知道是戚夫人,便放声大哭,因此病倒,一年多不能起床。汉惠帝派人去对母亲吕太后说:“这不是人所干的事。我作为太后的儿子,是没有脸面再来治理天下了。”从此,汉惠帝整天沉湎于酒色,不问朝政,因而长期患病。此典又作“人豕”。

【出典】:

史记》卷9《吕太后本纪》397页:“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幽禁有罪妃嫔之住所)囚戚夫人。”“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xūn勋,通“熏”,用火灼烧)耳,饮(yìn印,使人灌喝)喑(yīn因,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例句】:

汉·班固《汉书·爰盎传》:“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也。独不见人豕乎?” 宋·刘筠《宣曲二十二韵》:“下陈无自愧,人彘剧豺狼。” 元·陈樵《虞美人草》:“楚歌入汉美人死,不见宫中有人彘。”


【词语人彘】   汉语词典:人彘

猜你喜欢

  • 贯朽粟红

    同“贯朽粟陈”。粟陈腐则色变红。明 吾丘瑞《运甓记.苏峻倡乱》:“甲精器利,贯朽粟红,兵诵吉 申,民歌召 杜。”见“贯朽粟腐”。明·吾丘瑞《运甓记·苏峻倡乱》:“甲精器利,~,兵诵吉申,民歌召、杜。”

  • 一不做,二不休

    唐.赵元一《奉天录》四:“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唐朝张光晟从朱泚反叛,泚兵败穷困,光晟杀泚投降,而终不免一死,故有此语。原意为第一不要反叛,第二既已反叛就索性干到底。后因

  • 强项令

    《后汉书.董宣传》:“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徵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光武帝刘秀姊)苍头(汉称仆从杂役叫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古时在车右侧陪乘的人),宣于夏

  • 亡是

    同“亡是公”。宋孙觌《读类说二首》之一:“亡是谈乌有,彭郎得小姑。”

  • 投簪

    晋.左思《招隐》诗:“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音zān,古音为叶韵读如zhēn)。”簪是连结冠与发的一种器物,说投簪,即投弃冠簪,冠是古时官僚士大夫所戴的帽子,投弃冠簪等于说“挂冠”,就是辞官不仕的意

  • 松柏

    松柏冬夏常青,岁寒不凋,比喻忠贞的操守。《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影也。’”《史记.伯夷列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举世污浊,清士乃见。”【词语松柏】   汉语大词典:松柏

  • 伏枥骥

    源见“老骥伏枥”。比喻年老而仍怀壮志之人。清归庄《哭万年少》诗之二:“相彼伏枥骥,遇时仍驰骤。悲哉负壮心,没身无所就。”

  • 东抹西涂

    同“东涂西抹”。清龚自珍《金缕曲.沈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只东抹西涂还肯。两载云萍交谊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见“东涂西抹”。【词语东抹西涂】  成语:东抹西涂汉语大词典:东抹西涂

  • 公瑾论兵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建安)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瑜曰:‘……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

  • 三绝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三绝,指多次断绝。孔子晚年反复研读《周易》,以致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因经久摩挲而多次断绝。后来便以此来形容读书的刻苦与勤奋。晋.葛洪《抱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