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凤鸣岐山

凤鸣岐山

国语.国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音yuè zhuó,凤之别名)鸣于岐山;其衰也,杜柏射王于鄗。”韦昭注:“三君云:‘鸑鷟’凤之别名也。’《诗》云:‘凤皇鸣矣,于彼高冈。’其在岐山之脊乎?”

古人视凤为吉祥之鸟,凤鸣岐山预兆周的振兴,故以此为国家兴盛的典故。

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岗(高岗即岐山之颠)。”


【典源】《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 其亡也,回禄信于聆(qin) 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 夷羊在牧。 周之兴也、鸑鷟(yuezhuo) 鸣于岐山; 其衰也,杜伯射王于鄗。是皆明神之志者也。”

【今译】 古代认为,凡一朝代的兴衰,都有上天之意借某种事迹预示出来。 周朝将兴时, 有鸑鷟(凤凰的别名) 鸣于岐山,就是这种天意的预示。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太平盛世出现。

【典形】 鸣凤、鸣凤有岐、鸣岐阳、岐山出凤凰、鸑鷟鸣岐、 鸟鸣高冈、 岐山闻凤。

【示例】

〔鸣凤〕 明·陈子龙《孟冬之晦忆去年》:“玉京春暖多鸣凤,大泽天寒独饭牛。”

〔鸣凤有岐〕 明·李东阳《郊斋和张养正》:“鸣凤有岐还盛世,神龟出洛自何年。”

〔鸣岐阳〕 晋·陆机《七征》:“舞唐庭之来仪, 鸣岐阳之鸑鷟。”

〔岐山出凤凰〕 元·萨都拉《题进士索士岩诗卷》:“汉水浮神马,岐山出凤凰。”

〔鸑鷟鸣岐〕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虹蜺满野,是废当途之高;鸑鷟鸣岐, 实始维新之命。”


猜你喜欢

  • 镆耶

    同“莫邪”。耶,通“邪”。宋范仲淹《铸剑戟为农器赋》:“镆耶之锋,冰销于倏忽。”【词语镆耶】   汉语大词典:镆耶

  • 弄潮儿

    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四“观潮”:“弄湖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唐宋.时盛行钱塘江观潮。善泅水的少年,以大彩旗、红绿小伞、彩缎等系于竹竿上,伺潮出海门,即百十为群,执旗泅于水上,称为弄潮

  • 翟公第

    源见“门可罗雀”。指冷落的门第。元丁复《送张志可侍父之奉化幕官》诗之六:“客厌翟公第,妻憎季子裘。”

  • 珠浦

    源见“合浦珠还”。借指广州。唐杜甫《广州段功曹到得杨五长史谭书功曹却归聊寄》诗:“铜梁书远及,珠浦使将旋。”

  • 王家种竹

    源见“子猷惜此君”。借指寄居所借之宅。唐吴融《岐阳蒙相国借宅因抒怀投献》诗:“虽非宋玉诛茅至,且学王家种竹来。”

  • 畏简书

    《诗经.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汉.毛氏传:“简书,戒命也。邻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出车》篇“畏此简书”语,意思是指出征者受到诫命的约束。后用以比喻执行

  • 睹青天

    源见“披云雾见青霄”。形容人器识不凡。唐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之五:“何如开白日,非复睹青天。”

  • 魏瓠

    同“魏王瓠”。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而滔器同魏瓠,凡若庄樗,握无蛇口之珍,额有鱼身之点。”【词语魏瓠】   汉语大词典:魏瓠

  • 山字肩

    源见“面团团”。形容人体瘦削。宋陆游《病小减复作》诗:“吟作楚人语,耸成山字肩。”【词语山字肩】   汉语大词典:山字肩

  • 三十而立

    指人到三十岁正是立业之年,应当有所建树。孔子在谈到自己一生成长过程时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下学习的志愿,三十岁时学业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知道事物的道理而不感到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事情所以然的道理而穷道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