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千虑一得

千虑一得

原指愚人的谋虑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后常用为议定计策的自谦之辞。晏子正在吃饭时,齐景公派使臣去找他。晏子即将饭菜和这个使臣分吃,两人都没有吃饱。使者回去后,将此事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说,啊,晏子怎么贫困到这种地步!我还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立即派人赐他采邑千家以专门招待宾客。往返三次,晏子都不肯接受。并对齐景公说,我家里并不穷。您所赐的这笔财富,使我家三代蒙受恩泽,朋友也跟着沾光,同时也可以赈济百姓,您的赐予太多了。我的家并不穷啊!我听说,从国君那里得到优厚的赏赐而施舍给百姓,等于臣下代替了国君,这是忠臣所不应做的;从国君那里得到优厚的赏赐而不施舍给百姓,实际上是聚敛财富,这是仁人所不应做的。从国君处得来,放在家中得罪于人,死了之后又不知转到谁人之手,更不啻得个守财奴,聪明人不会去干啊!身上有穿的,口中有吃的,能免于饥寒,就不错了。景公对他说,从前我们的先君齐桓公曾经给管仲重重的赏赐,管仲也没有推辞便接受了。您为什么一定要推辞呢?晏子说,我听说,圣人即使高明,考虑事情,也会有失策之处。普通人即使笨,所出主意中,也不是没有可采之处。我想,这正是管仲的失误,也是我的正确之点吧!所以我一再推辞而不肯接受啊!

【出典】: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而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元·脱脱《宋史·许忻传》:“欲采千虑一得之说,以广聪明。”


见“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解释虑:思考,考虑。得:收获。指愚笨之人的细致考虑也会有可取之处。后常用为发表意见时的自谦之词。

出处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即晏婴,是继管仲之后齐国的名相,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一天,他正在吃饭,齐景公派遣的使者来了。于是晏子就请他一起吃,分食了自己的饭菜,结果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使者返回后把这事告诉了景公。景公说:“啊!晏子家穷得这样,我竟然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啊。”于是派人送给晏子千金以及市场的税收,希望他用这些钱来奉养自己的宾客。晏子推辞不受。景公又派人送去,他又推辞,这样往返三次,最终拜谢说:“我家并不穷困,国君您的赏赐,恩泽已经覆及了我父母及妻子的家族,也延及到了朋友。假如用这些钱财赈济百姓,您的恩赐就更厚重了。我家并不贫穷,我听说,假如从国君那里大量索取,然后把所得的东西用于百姓,就属于臣下代替君主治理百姓,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国君那里大量索取,但是不用于人民,就如同用筐子、箱子装起来一样,是有德行的人所不做的。前进时从君主那里索取,后退时得罪贤人,自己死后财物却归了别人,这就是所谓的只懂得收藏。粗衣疏食,只要自己内心满足就可以了。”景公说:“过去我们的先主齐桓公把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您为何要推辞呢?”晏子说:“我听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难免会有失误;愚鲁的人考虑多了,一定会有可取之处。我想这大概是管仲的失误,我的所得吧?因此推辞而不敢接受您的赏赐。”

反义千虑一失

例句

评价一部作品,要把几十万字的小说读了又读,烂熟于心,然后才可能千虑一得,有所体悟,有所发现。


【词语千虑一得】  成语:千虑一得汉语词典:千虑一得

猜你喜欢

  • 红紫夺朱

    谓红、紫以间色夺朱。比喻以邪夺正。《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邢昺疏:“此章记孔子恶邪夺正也。恶紫之夺朱也者,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也。”亦作“红

  • 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

    避世:指避开社会现实。避地:指离开某地方。避色:指避开某人的脸色。避言:指避开某些言论。 贤人逃避恶浊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等的躲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等的回避别人难听的

  • 九折途

    同“九折路”。宋陆游《世事》诗:“山林已结三生愿,朝市谁非九折途?”

  • 曲逆车

    源见“长者辙”。陈平仕汉封为曲逆侯。谓人有才学,为人器重。宋陈师道《和黄预感秋》:“门有曲逆车,谤甚北山女。”

  • 终军弃繻

    ①谓年少志大。唐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二“安子弹琴邑宰日, 终军弃繻英妙时。”②犹言少年立志建功。清吴伟业《寄房师周芮公先生序》: “吾师以陆机入洛三年弟子亦终军弃繻之岁。” 《汉书·终军传

  • 道谊重,功利轻

    《汉书.董仲舒传》载:董仲舒,孝景时为博士。武帝即位,仲舒以贤良对策。他的《对贤良策》中有“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话。“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董仲舒的《对贤良策》中有“正其

  • 挟恐见破之私意

    挟( ㄒㄧㄝˊ xié ):怀藏。见:被。 怀着生怕自己的学说被别人攻破的私心。 指某些人在学术上缺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公心。语出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

  • 歌鱼

    《战国策.齐四》:“战国齐孟尝君(姓田名文)食客冯谖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时,齐国贵族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分上中下三等待遇。冯谖初以下士为食客,但他不甘下士待遇,三次弹铗作歌,其中一

  • 何郎好吟

    《梁书.何逊传》:“逊为扬州法曹,公廨有梅一株,逊常赋诗其下。后居洛,思梅花不得,请再任扬州。至日,花盛开。逊于东阁延诸名士醉赏之。”何逊喜欢在梅树下构思赋诗。后以此为咏梅之典。明.高启《梅花九首》其

  • 流霞

    汉王充《论衡.道虚》:“曼都(项曼都)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家问其状,曼都曰:‘……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见月上下幽冥,幽冥不知东西。居月之劳,其寒凄怆,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