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北榜

南北榜

明初科举考试中的重大事件。又称“春夏榜”。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官名。掌讽导礼法,开谕古谊及国家恩谕大节,以诏王善)白信蹈为考试官,录取宋琮等51名,经三月廷试(由皇帝亲自策问会试中试者的考试,又称殿试)后,以陈为第一名,尹昌隆为第二名,刘谔为第三名,是为春榜。因所录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明太祖朱元璋为此而命侍读(为皇帝讲读经史的官)张信、侍讲(给皇帝讲学之官,与侍读同为皇帝的文学侍从)戴彝(yí夷)等于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10卷,增录北方人入仕。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水平低劣的试卷进呈,朱元璋大怒,五月,追定刘三吾为蓝玉党,以老戍边;白信蹈、张信等被凌迟(剐刑)处死;陈、刘谔、宋琮等人也遭遣戍;仅戴彝、尹昌隆免罪。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录取任伯安等61名,六月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名,王恕为第二名,焦胜为第三名,是为夏榜。因所录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南北榜案开明朝分南北取士的先例,至洪熙(明仁宗朱高炽年号,1425年)以后遂成定制。南榜即指明朝留都南京会试所张贴的榜。北榜指明代北京顺天府乡试录取的榜贴。

【出典】:

明史》卷137《刘三吾传》3942页:“三十年偕纪善白信蹈等主考会试。榜发,泰和宋琮第一,北士无预者。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帝益怒,信蹈等论死,三吾以老戍边,琮亦遣戍。帝亲赐策问,更擢六十一人,皆北士,时谓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云。”


猜你喜欢

  • 郎潜

    同“郎潜白发”。汉张衡《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词语郎潜】   汉语大词典:郎潜

  • 鞭作官刑

    有禄位的官员,犯了过错,则罚以鞭刑。语出《书.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孙星衍注疏:“庶人在官有禄者,过则加之鞭笞也。”《三国志.魏志.明帝纪》:“鞭作官刑,所以纠慢怠也。”

  • 芦中托渡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卷三):春秋时楚国伍子胥逃亡吴国,遭到追捕,“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

  • 柱小倾大

    《汉书.李寻传》:“屋大柱小,可为寒心。唯陛下亲求贤士。”颜师古注:“言天下事重大,臣之任当得贤能者。”后因以“柱小倾大”喻指能力小者承担重任必出危险。南朝 宋谢灵运《陇西行》:“柱小倾大,绠短绝泉。

  • 高步云衢

    衢:四通八达的大路。云衢:云间大道,旧时比喻仕途显达、顺利。郤诜(shēn),济阴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少博学,以对策而踏入仕途,所以《晋书》的作者高度评价了当时朝廷求贤于民间的这一做法。他说:“治理

  • 衡石量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汉书.刑法志》:“至于秦始皇……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颜师古注引服

  • 侯门深似海

    见〔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词语侯门深似海】  成语:侯门深似海汉语大词典:侯门深似海

  • 无愧碑铭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年四十二,卒于家,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慙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碑铭是盖棺

  • 惭卫蘧

    源见“蘧瑗知非”。指未能知时达变。宋苏轼《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吾年凛凛今几馀,知非不去惭卫 蘧。”

  • 瑰意琦行

    楚宋玉《对楚王问》:“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旧以“瑰意琦行”指卓异的思想和不平凡的行为。并列 瑰、琦都比喻卓异、珍贵。形容卓异高贵的思想和行为。语出战国楚·宋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