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字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卷五十二《自叙》:“洪者,君之第三子也……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饥寒困瘁……先人典籍荡尽,农隙之暇无所读。乃负笈徒步行借。又卒于一家少得全部之书,益破功日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坐此之故,不得早涉艺文。常乏纸,每所写,反复有字,人鲜能读书也。”
晋.葛洪年少时家贫,利用种田打柴的余暇,刻苦读书写字。因为缺少纸用,得纸常反复书写,以致别人难以辨认读写。后用为咏苦学或咏纸之典。
唐.李峤《纸》诗:“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卷五十二《自叙》:“洪者,君之第三子也……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饥寒困瘁……先人典籍荡尽,农隙之暇无所读。乃负笈徒步行借。又卒于一家少得全部之书,益破功日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坐此之故,不得早涉艺文。常乏纸,每所写,反复有字,人鲜能读书也。”
晋.葛洪年少时家贫,利用种田打柴的余暇,刻苦读书写字。因为缺少纸用,得纸常反复书写,以致别人难以辨认读写。后用为咏苦学或咏纸之典。
唐.李峤《纸》诗:“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
南朝 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言面无由,但以情企。”后以“天涯地角”指极远的地方。唐白居易《昆明春水满》诗:“天涯地角无禁利,熙熙似同昆明春。”并列 天涯,天边;地
《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王逸注:“望舒,月御也。”又《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月一名夜光。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又《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纤阿为御”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
源见“林宗折巾”。指林宗外出遇雨,巾垫一角事。沈昌直《清明日由家至锡途中口占》之三:“一巾折取聊遮面,想到林宗垫角时。”
源见“食苹”。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的人。唐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诗之一:“呦呦食苹鹿,常饮清泠川。但悦丰草美,宁知牢馔鲜?”【词语食苹鹿】 汉语大词典:食苹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相如向秦王献上和氏璧,见秦王无意兑现许诺,就故意向秦王说:“璧有瑕,请指示王。”接过璧送还赵国。后因称指摘缺点为“指瑕”。《新唐书.王勃传》:“九岁,得颜师古《汉书》读之,
源见“响遏行云”、“歌落梁尘”。形容歌声嘹亮,优美动听。唐黄滔《答陈磻隐论诗书》:“其次亦犹琴之舞鹤跃鱼,歌之遏云落尘,盖声之志也。”
蚊子飞时,翅膀在空气中振动,发出嗡嗡之声。许多蚊子聚集在一起飞,声音象打雷一样响。比喻众口谗毁,为害甚大。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代王刘登,长沙王刘发、中山王刘胜、济川王刘明到京城长安朝见武帝刘
聚精会神,用心专一。《庄子.达生》:“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伛偻丈人之谓乎!’”述补 志,心思。用心专一而不分散。《庄子·达生》:“~,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褒义。用于形态
《晋书.王述传》:“述字怀祖。……但性急为累。……既跻重位,每以柔克为用。谢奕性粗,尝忿述,极言骂之。述无所应,面壁而已。居半日,奕去,始复坐。人以此称之。”晋谢奕是谢安之兄,性情粗鲁,一次王述因事引
《文选》卷四十七晋.夏侯孝若(湛)《东方朔画赞.序》:“大人来守此国。仆自京都,言归定省,睹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乃作颂焉。”晋人夏侯湛字孝若,有才名,美仪容,在回家省亲时感触奋发,写下了《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