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吏隐

吏隐

晋书.孙绰传》:“尝鄙山涛,谓人曰:‘山涛吾所不解,吏非吏,隐非隐。……’”

此是孙绰批评山涛的话,意思是指责他为官而贪隐士高名,为隐而慕为官之利禄,结果是非吏非隐,两不像。所谓“吏隐”,旧时一些清高的士大夫,常不满世俗的溷浊又以官小而自称“吏隐”,意为隐于下位,而非隐于山林。汉东方朔,避世于金马门,既为吏又有隐逸者的高志,此是真“吏隐”,然有关东方朔的记述,并无“吏隐”之称,概“吏隐”之词或本于《晋书》上事。至于《汝南先贤传》所载郑钦事,乃去吏之后,隐居于蚁陂之阳,是归隐,而非“吏隐”。后因以“吏隐”为隐于下位之词。

唐.宋之问《蓝田山庄》诗:“宦遊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宋.陆游《感事》诗:“赖有东湖堪吏隐,寄声篱菊待吾归。”


【词语吏隐】   汉语词典:吏隐

猜你喜欢

  • 镜中鸾舞

    同“镜里孤鸾”。金元好问《鹧鸪天.宫体八首》词之二:“憔悴鸳鸯不自由,镜中鸾舞只堪愁。”

  • 万事不理问伯始

    《后汉书.胡广传》:“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东汉胡广,为官多年,广有阅

  • 洽闻强记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孔丛子.嘉言》:“〔孔仲尼〕躬履谦让,洽闻强记。”明 杨慎《祭用贞弟文》:“仕优而学,退食自公,洽闻强记,贵异贱同。”见“博闻强志”。【词语洽闻强记】  成语:洽闻强记汉语大词典

  • 解巾

    《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传》附《韦著传》:韦著屡被征辟,不应命。灵帝即位,中常侍曹节“白帝就家拜著东海相。诏书逼切,不得已,解巾之郡。”唐.李贤注:“巾,幅巾也。既服冠冕,故解幅巾。”东汉韦著被迫入仕

  • 关中约法

    源见“约法三章”。指汉高祖刘邦初入关与父老订的约法三章。比喻简明法规。宋汪元量《贾魏公府》诗:“关中新约法,江左旧清谈。”

  • 目濡耳染

    见“耳濡目染”。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不学以能。”【词语目濡耳染】  成语:目濡耳染汉语大词典:目濡耳染

  • 不虞之誉

    《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后以不虞之誉比喻出乎意料的赞扬。鲁迅《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老人该受青年的教训,更是进步的好现象,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不虞之誉’,也和‘不

  • 薪尽火传

    《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指,脂。古代无蜡烛,用脂肪裹薪点燃照明,叫烛薪。全句意思为烛薪烧尽,火种却一直留传下去。这一典故原是庄子所谓的形骸有尽但精神不灭的观点。后因以“薪

  • 势均力敌

    双方力量相当。《南史.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宋史.苏辙传》:“吕惠卿始谄事王安石,倡行虐政以害天下。及势钧力敌,则倾陷安石,甚于仇雠,世尤恶之。”钧:同“均”。并列 均,均等;敌,相当

  • 围棋墅

    源见“围棋赌墅”。美称他人第宅。清赵翼《蕴山招同星石湖舫游宴》诗:“湖山谢傅围棋墅,松桧冯家大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