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范宁《谷梁传集解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文选》卷四五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春秋》笔法以一字寓褒贬。后以“一字
同“伯鸾舂”。唐贾岛《送令狐绹相公》诗:“鸿舂乘汉爵,祯病卧漳滨。”
熙熙:纷杂貌。攘攘:扰乱貌。 形容人们喧闹纷杂,皆为追求盈利而来来往往。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六韬》:“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货殖列传》:“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悦)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
同“何郎灯暗”。唐吴融《寄殿院高侍御》诗:“一夜自怜无羽翼,独当何逊滴阶愁。”
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之鸡皆随之鸣。”后遂以“天鸡”指神话中天上司晓的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半
《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朱熹集注:“觚,棱也;或曰酒器,或曰木简,皆器之有棱者也。不觚者,盖当时失其制而不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为觚也。”后因以“觚不觚”比喻事物名实不符
同“拄笏看山”。宋苏轼《次韵胡完夫》:“老去上书还北阙,朝来拄笏看西山。”
《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后因以“空空如也”形容十分空虚,一无所有。清.张南庄《何典》第五回:“日复一日,把家中弄得空空如也,渐至卖家掘产。”鲁迅《彷徨》:“楼上
源见“涸辙之鲋”。喻指援救处于困境者。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游莲遇絏,悟宋玉之婴罗;在藻迷波,顾蒙庄之煦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