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噤若寒蝉

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言。噤若寒蝉,比喻象秋天的蝉一样,冷得直打寒战,形容吓得不敢作声,泛指一言不发。杜密(?-169年),字周甫,颖川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人。曾仕州郡,先后任代郡太守、泰山太守、北海相等职。桓帝时以党锢之祸免官。返乡后,仍然保持在朝时敢于推荐有才能的人,对恶势力敢讲话反对的习惯。他的同乡刘胜告老回乡,与他正好相反,遇事明哲保身,口不言是非。有一次,太守王昱称赞刘胜是个好人。杜密听出弦外之音是批评自己,便说:“刘胜作为致仕大夫,当地政府官员像上宾一样尊敬他。可是他见好人好事而不荐举,听到坏人坏事也不揭发,隐瞒真实情况保全自己,就象秋天的寒蝉一样不发一言,这种人是有罪的。”后来,汉灵帝时,陈蕃辅政,杜密又出来任职。而在二次党锢之祸时,下狱自杀。

【出典】:

后汉书》卷67第2198页《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例句】:

宋·张守《题锁树谏图后》:“尝怪士处明时,事贤主,履高位,噤如寒蝉,或至导谀以误国。” 鲁迅《两地书》一:“明明今日好好的出席,提出反对条件的,转眼就掉过头去,噤若寒蝉,或则明示其变态行动?”


述补 有如深秋的蝉那样不再鸣叫。形容受到压制而不敢说话。语本《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那个伙伴自知在这种地方说了万万不该说出来的话,闪到我背后,一时~。”△一般用作因受限制或有顾虑而默不作声。→仗马寒蝉 哑口无言 杜口吞声 守口如瓶 ↔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作“自同寒蝉”。


【词语噤若寒蝉】  成语:噤若寒蝉汉语词典:噤若寒蝉

猜你喜欢

  • 安世诵亡书

    42` 源见“安世补亡”。谓帮助拾遗补缺,寓称赞其人博闻强记之意。宋苏轼《和刘景文见赠》:“留子非为十日饮,要令安世诵亡书。”

  • 京师

    《诗.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马瑞辰通释:“京为豳国之地名……吴斗南曰:‘京者,地名;师者,都邑之称,如洛邑亦称洛师之类。’其说是也。”后以“京师”泛称国都。《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

  • 忘形

    同“忘形交”。《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必是先有了这个心,才有古往今来那无数忠臣烈士文死谏、武死战……才有汉光武、严子陵的忘形。”【词语忘形】   汉语大词典:忘形

  • 进履

    同“圯桥进履”。明李贽《答袁石公》诗之五:“路逢进履者,定知过圯桥。”【词语进履】   汉语大词典:进履

  • 万条寒玉

    即万株竹;竹又称“寒玉”。唐代雍陶《韦处士郊居》诗:“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词语万条寒玉】  成语:万条寒玉

  • 使臂使指

    比喻指挥如意。《汉书.贾谊传》:“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请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今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并列 身体支配

  • 上蔡牵黄犬

    同“上蔡苍鹰”。宋陆游《书文稿后》诗:“上蔡牵黄犬,丹徒作布衣。苦言谁解听,临祸始知非。”

  • 温故而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语出《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汉书.成帝纪》:“

  • 伯龙贫

    源见“鬼笑穷”。泛指士人贫穷,生计窘迫。宋苏舜钦《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诗:“谁知公冶罪,众笑伯龙贫。”

  • 龙綍

    源见“纶綍”。指帝王的诏令。唐骆宾王《上廉察使启》:“列职春宫,标离光于青殿;代工天府,明台耀于紫宸。故得龙綍垂光,戢两星而开照;鹤盖浮影,翼五云以连阴。”陈熙晋笺注:“喻衔诏出使也。”【词语龙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