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襦袴歌”。唐白居易《河北榷盐使检校刑部郎中裴弘泰可权知贝州刺史依前榷盐使制》:“今予命尔,煦而饫之;襦袴之谣,伫入吾耳。”
源见“子牟恋魏阙”。指眷念朝廷。唐李德裕《夏晚有怀平泉林居》诗:“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同“臧穀亡羊”。宋苏轼《和刘道源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臧 穀虽殊竟两亡。”
源见“屠龙技”。形容本领高超。清石韫玉《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技屠龙,雄谈扪虱,壮志闻鸡。”
源见“鹡鸰在原”。喻指友爱的兄弟。唐杜甫《赠韦左丞丈济》诗:“鸰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宋范成大《新馆》诗:“鸰原定相念,因风报无恙。”【词语鸰原】 汉语大词典:鸰原
源见“渡虎”。称扬地方官吏善政。宋陆游《虎洞》诗:“四郊无事民安静,有若刘昆多善政。”
同“鱼游濠上”。元柳贯《洪州歌》之三:“未放官繇兴畚锸,且从鱼乐占池台。”【词语鱼乐】 汉语大词典:鱼乐
《书.舜典》:“明四目,达四聪。”孔传:“广视听于四方,使天下无壅塞。”后以“明目达聪”谓体察民情,听取民声。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夫明目达聪,务广闻见。”并列 聪,听觉灵敏。眼睛明亮,耳朵灵敏
《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后因以“先声后实”谓声威在前,武力在后。《三国志.刘晔传》:“其威名足以先声后实,而服邻国也。”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兵贵先声后实,今谅祚势
同“抉目吴门”。元 萨都剌《酹江月.姑苏台怀古》词:“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越来兵伍?”见“抉目吴门”。元·萨都剌《酹江月·姑苏台怀古》:“忠臣~上,可退越来兵伍?”【词语抉目东门】 成语:抉目东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