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寒蝉仗马

寒蝉仗马

寒蝉:寒冷季节的知了;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像寒冷季节中的知了和皇宫中的立仗马一样,不发出一点声音。形容不敢说话。分别出自东汉刘胜和唐李林甫的事迹。刘胜,字季陵,东汉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西南)人,曾在蜀郡做官,后告老归还乡里,闭门谢绝宾客。同乡人杜密批评他说:“你位居大夫之职,受到上官的重视,却不肯荐举善人善事,也不愿揭发恶人恶事,隐瞒情况,顾惜自己,就像寒蝉一样,一声不吭。”李林甫事迹参见“弄獐”及“立仗马”条。后人把“寒蝉”与“立仗马”两件事情联系起来,便成为“寒蝉仗马”这一典故。

【出典】:

后汉书》卷97《杜密传》:“后密去官还家,每谒守令、多所请托。同郡刘胜亦自蜀郡告归乡里,闭门扫轨,无所干及。太守王昱(yù郁)谓密曰:‘刘季陵清高士,公卿多举之者。’密知昱激己,对曰:‘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新唐书》卷223上《奸臣上·李林甫传》6347-6348页:“(李林甫)因以语动其余曰:‘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谏争路绝。”

【例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明达之士岂故为寒蝉仗马哉?慑之于心,故慎之于口耳。”


见“仗马寒蝉”。清·欧阳巨源《〈官场现形记〉序》:“明达之士岂故为~哉? 慑之于心,故慎之于口耳。”


【词语寒蝉仗马】  成语:寒蝉仗马汉语词典:寒蝉仗马

猜你喜欢

  • 父子东归

    源见“二疏还乡”。指西汉疏广与侄疏受功遂身退,及时归隐。宋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诗:“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

  • 垂天

    同“垂天翼”。唐刘禹锡《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外之名因为诗》:“垂天虽暂息,一举出人寰。”【词语垂天】   汉语大词典:垂天

  • 不纲

    《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纲是网上端总绳,引申指大网。谓孔子不用大网横断流水以取鱼。后以“不纲”谓朝廷失去纲纪,政治混乱。《汉书.叙传下》:“秦人不纲,罔漏于楚。”《明史.太祖纪一》:“当是时,

  • 龙门点额

    《水经.河水》:“河水又南得鲤鱼,历涧东入穷溪首便其源也。”郦道元注曰:“《尔雅》曰:鳣( ㄕㄢ shān 山),鲔( ㄨㄟˇ wěi 伟)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 苏仙橘井

    同“苏井”。宋张元幹《桂井》诗:“定与苏仙双橘井,他年续入郦元经。”【典源】 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苏仙公者,桂阳人也,汉文帝时得道。……先生敛容逢迎,乃跪白母曰:‘某受命当仙,被召有期,仪卫

  • 蛊惑人心

    蛊(gǔ古):传说把许多毒虫放在器皿里,使互相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叫蛊。 蛊惑:毒害;迷惑。常指用不正当方法来鼓动和迷惑、毒害人们的思想情绪。 博尔辉(?-1651年),又作博尔惠,姓他塔喇,满洲正白

  • 僚志

    《左传.哀公十六年》载:白公胜作乱,胁迫熊宜僚随从。僚不肯,“承之以剑,不动”。僚,指春秋 楚国勇士熊宜僚。后以“僚志”称坚贞之志。南朝 宋谢灵运《陇西行》:“耿耿僚志,慊慊丘园。善歌以咏,言理成篇。

  •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百姓如有罪过,都由我一人担承。 古代国君责己之辞。语出《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论语.尧曰》:“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

  • 垂缨

    《后汉书》卷三《章帝纪》:“诏曰:‘……往者妖言大狱,所及广远,一人犯罪,禁至三属,莫得垂缨仕宦王朝。’”古人曾将系垂冠缨缨带作为官员的服饰标志。后以“垂缨”代指作官。唐.鲍溶《秋思三首》其三:“百年

  • 自怨自艾

    痛悔自己的过失,决心改过自新。《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艾( ㄧˋ yì 义):刈草,比喻割断既往,悔过自薪。并列 艾,割草,比喻治理,改正。悔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自悔自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