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同“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长。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并列
《新唐书.来俊臣传》:“俊臣鞫囚(注:鞠,音jū,审讯),不问轻重皆注醯(音xī,醋)于鼻,掘地为牢,或寝以匽溺(注:溷厕尿污之处),或绝其粮,囚至啮衣絮以食,大抵非死终不得出。”唐朝来俊臣天性残忍,
源见“鼓盆”。指丧妻。清林寿图《感逝》诗之一:“昔者漆园叟,箕踞歌鼓盆。”
比喻旧时贞洁女子不事二夫。出自元汴梁(今河南开封)儒士孟志刚妻衣氏语。孟志刚身亡,家贫无嗣子,丧葬乏力。官府派工匠为其造棺木。衣氏假说欲尽置丈夫所遗衣服于棺内,请求工匠把棺木做得宽大些。工匠依言行事。
日中:太阳正中。指中午时间。市:集市。 规定中午为集市时间,互相交换贸易,然后回去,各人都获得了所需要的物品。 记录古代商业社会的情景。语出《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
古代婚嫁六礼之一。男家于家庙中卜得吉兆,备礼通知女家,决定婚事。《仪礼.士昏礼》:“纳吉用雁,如纳采礼。”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昏姻之事于是定。”【词语纳吉】 汉语大词典:纳
《诗经.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注:墠,音shàn,郊外的土地;茹藘>,茜草;阪,坡)。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注:践,行列整齐貌;室,此指女子的居室)。岂不尔思?子不
古代熟语,意谓事物不可能长盛不衰。语出元.杨文奎《儿子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水浒全传》四四回:“石秀是个精细的人,看在肚里便省得了,自心中忖道:‘常言人无千
矫(jiǎo角):纠正、矫正。枉:弯曲。把弯曲的东西扭直,结果又弯向另一方。比喻纠正事物的偏失、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而又陷于另一偏失、错误之中。《汉书·诸侯王表》说:汉朝建立初期,为了矫正秦朝权力
源见“冯驩弹铗”。谓怀才不遇。宋王之道《浣溪纱》词:“冻饿袁安已复苏,闭门无患出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