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

也作“巧言善色”。形容花言巧语,内藏祸心而外露和悦。传说虞舜在位时期,大臣皋陶和禹共同讨论天下大计和治国安民之道。皋陶说,重要的在于知人善任,把臣民治理好。禹说,完全做到这些,连帝尧都感到困难啊!知人善任,那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才能用人得当,能够把臣民治理好,便是给他们以恩惠,这样臣民当然会把恩惠记在心中。既然聪明而有恩德,还怕什么欢兜,何必迁徙流放苗民,又何必害怕那些花言巧语、搞献媚取宠的人呢?

【出典】:

尚书·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欢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例句】:

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公冶长》:“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管子·任法》:“美者以巧言令色请其主,主因离法而听之,此所谓美而淫之也。” 《史记·夏本纪》:“能知能惠,何忧乎欢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


并列 令,美好。言辞说得很巧妙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可亲,以讨好他人。《尚书·皋陶谟》:“何畏乎~孔壬。”《论语·学而》:“~,鲜矣仁!”△贬义。用来形容虚伪丑态。↔正言厉色


解释巧言:表面好听而实际虚伪的话。令色:伪善、谄媚的脸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出处尚书·皋陶谟》:“能哲而惠,何忧乎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相传皋陶为舜的大臣,掌管刑法狱讼,因为执法公平,得到百姓的拥戴。有一次,舜召集皋陶以及大禹、伯夷等人一起讨论有关部落联盟的大事,皋陶陈述了自己的主张,即为《皋陶谟》。它是我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议事记录。

皋陶说:“忠诚地遵循尧的圣德,君主就会决策英明,群臣就会同心辅佐。”大禹说:“道理是这样,但是怎样做到呢?”皋陶说:“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宽厚地对待自己的民众,他们就会拥戴你。同时,还需知人善任,安抚民众。”大禹说:“你说得不错,但是这些大概连尧、舜也难以做到。因为知人善任才算明智,才能恰当地任用官员;安抚民众才算仁慈,民众才会怀念。假如民智而仁慈的话,哪里还用担心作乱的兜呢?哪里还用流放三苗族的民众呢?哪里还用害怕巧舌如簧、面露巴结谄媚之色、心底奸佞之人呢?”

近义花言巧语

例句

他真是一个巧言令色的小人。


【词语巧言令色】  成语:巧言令色汉语词典:巧言令色

猜你喜欢

  • 镜分鸾凤

    源见“镜鸾”。比喻夫妻分离。明高明《琵琶记.临汝感叹》:“文场选上,纷纷都是才俊徒。少甚么镜分鸾凤,都要榜登龙虎,偏是他将奴误。”【词语镜分鸾凤】  成语:镜分鸾凤汉语大词典:镜分鸾凤

  • 梅福辞官

    源见“吴市隐”。指避世隐居。宋苏辙《次韵任遵圣见寄》:“灌夫失意贫为友,梅福辞官晚作仙。”

  • 隋琛

    源见“隋侯之珠”。喻才德出众。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尔诸生沐浴圣化,景行前修,谅当人握隋琛,家怀荆宝。”【词语隋琛】   汉语大词典:隋琛

  • 我似老牛鞭不动

    我像一头老牛,就是用鞭子抽打也难以起动。 老人自谦之语。语出宋.苏轼《次韵子由诗相庆》:“我似老牛鞭不动,雨滑泥深四蹄重。”董必武《谢寿(二)》:“我似老牛鞭不动,后推前挽总蹒跚。”

  • 三生小杜

    同“三生杜牧”。宋施枢《摸鱼儿》词:“销凝处,谁说三生小杜,翔螭声断箫鼓。”

  • 涛似连山喷雪来

    形容潮水来时排山倒海、白浪翻滚的样子。语出唐.李白《横江词》:“海神来过恶风迥,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尹宁安《嘉兴纪行之二》(《中国青年报》1993年7月18日):“我想,

  • 烹不能鸣

    源见“木雁”。喻无才遭祸。宋苏轼《棕笋》诗:“问君何事食木鱼,烹不能鸣固其理。”见“雁默先烹”。宋·苏轼《��笋》:“问君何事食木鱼,~固其理。”

  • 猜意鹓雏

    源见“鸱得腐鼠”。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惧其侵夺已得之贱物。唐李商隐《安定城楼》诗:“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雏竟未休。”

  • 青巾校尉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建武九年,‘三月辛亥,初置青巾左校尉官。’十五年,‘改青巾校尉为越骑校尉。’”“青巾校尉”原是东汉时设置的军事官名,后用为典,常代指军队将领。唐.韩翃《送刘将军》:“青巾校尉

  • 听歌云断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优美动听。北周庾信《奉和示内人》:“听歌云即断,闻琴鹤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