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多方》:“至于再(第二次),至于三。”后因以“一而再再而三”用为反复多次的典故。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五节:“历观古今中外正史小说所记载英雄患之事,惊心动魄者,不一而足,未有自入患难自出
《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后因以“士死知己”谓士人愿为知己者牺牲性命。三国 魏曹操《祀故太尉乔玄文》:“士死知己,怀此无忘。”见“士为知己者死”。汉·曹操《
同“翻云覆雨”。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今我国民,轻弃信义,权谋诡诈,云翻雨覆,苛刻凉薄,驯至尽人皆机心,举国皆荆棘者,曰惟小说之故。”并列 比喻惯于玩弄权术;反复无常。语本唐·杜甫《贫交行》:
源见“乘鸾”。喻求得佳偶。清袁于令《西楼记.病晤》:“一声一字,万种悠扬,高山流水相倾赏,欲乘秦凤共翱翔。”
同“黄石略”。唐李商隐《骄儿诗》:“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源见“三折肱为良医”。比喻精于医术。沈昌直《赠董蓉生》诗:“家世肱三折,文才笔一枝。”【词语肱三折】 汉语大词典:肱三折
主谓 年纪已16岁,正在妙龄。语本南朝陈·江总《东飞伯劳歌》:“年时 二八新红脸,宜笑宜歌羞更敛。”俞平伯《中年》:“所以倚老卖老固然不好,自己嘴里永远是‘~’,也未见得妙。”△多用于指十六七岁的妙龄
《列子.汤问》:“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传说中人面鸟身的北海之神)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
源见“吴门隐”。指梅福弃官隐居之地。清尤侗《苏幕遮.徐石兄卜居徐庄》词:“郑公乡,梅尉市,安石墩头,王 谢争端起。”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当此之时,王师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笑,致届官渡,大歼丑类。”官渡之战中,曹操虽力寡粮绌,后方不稳,但他顺应民心,以气吞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