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得失相半

得失相半

指利与弊同时存在,不相上下。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市西)人。三国时吴名将。吴主孙权嘉禾二年(230年),全琮督步骑五万征六安(今安徽六安一带)山越,当地百姓们纷纷逃散,诸将想分兵追捕。全琮说:“没有全胜把握而贸然行动是对国家不负责任的行动。如今我们分兵捕民,有利也有弊,怎能说是全胜呢?即使有所捕获,犹不足以削弱敌人而有益于国家声望,如果与敌兵遭遇,还会受到很大损失,与其获罪,不如我以身受之,但不能邀功以负国。”

【出典】:

三国志·吴书·全琮传》卷60第1382页:“嘉禾二年,督步骑五万征六安,六安民皆散走,诸将欲分兵捕之。琮曰:‘夫乘危侥幸,举不百全者,非国家大体也。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可谓全哉?’”

【例句】:

宋·杨万里《乙巳轮对第一礼子》:“岂无闻见,轻信得失相半,或犯严忤势而以言为讳者乎?”宋·岳珂《程史·石城堡寨》:“又旁筑一城曰堡寨,地皆砥平,相去数余里,虽牵制之势亦不相及,竟不晓何谓,犹不若石城之得失相半也。”


主谓 利和弊差不多,不相上下。语出裴注《三国志·吴书》卷60“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可谓全哉。”宋·杨万里《乙巳轮对第一札子》:“岂无闻见,轻信~,或犯严忤势而以言为讳者乎?”△用于衡量得失之语。也作“得失参半”。


【词语得失相半】  成语:得失相半汉语词典:得失相半

猜你喜欢

  • 棣华

    《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东汉.郑玄笺:“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拊。拊,鄂足也。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兴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思义之显亦韡韡然。”《诗.

  • 蓬阁

    同“蓬莱”。唐孟浩然《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诗:“永怀蓬阁友,寂寞滞扬云。”【词语蓬阁】   汉语大词典:蓬阁

  • 腹痛回轸

    同“车过腹痛”。清 郑文焯《兰陵王.旧社老友张兄子苾薄宦秦中以癸卯三月歾于大荔》词:“瑶华玉匣伤心极,怕腹痛回轸,感音邻笛。”

  • 画一之歌

    源见“画一之法”。指歌颂萧、曹德政的歌谣。《晋书.荀勗传》:“昔萧 曹相汉,载其清静,致画一之歌,此清心之本也。”宋陈亮《萧曹丙魏房杜姚宋何以独名于汉唐》:“曹参以清净而继画一之歌,此其君臣遇合之盛,

  • 圣谟

    《书.伊训》:“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本谓圣人治天下的宏图大略。后亦为称颂帝王谋略之词。唐李白《明堂赋》:“虽暂劳而永固兮,始圣谟于我皇。”【词语圣谟】   汉语大词典:圣谟

  • 阳九之厄

    《汉书.食货志上》:“莽耻为政所致,乃下诏曰:‘予遭阳九之阸(厄),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蛮夷猾夏,寇贼奸轨,百姓流离……’”古代术数家说,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为一百零六岁,内有旱灾

  • 有子万事足

    见〔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主谓 只要有子嗣,则人生无所抱憾。《初刻拍案惊奇》卷20:“常言道:无病一身轻,~。”△旧作褒义。旧时代的一种观念。【词语有子万事足】  成语:有子万事足汉语大词典:有子

  • 忘漂麦

    源见“高凤漂麦”。指专心读书。清赵翼《漫兴》诗:“尚耽书味忘漂麦,未长诗功想揠苗。”【词语忘漂麦】   汉语大词典:忘漂麦

  • 七纵

    同“七纵七擒”。唐张说《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授桴作气,有七纵之能;孤剑无前,当万人之敌。”【词语七纵】   汉语大词典:七纵

  • 筑室道谋

    又作“筑舍道傍,三年不成。”意谓造房子请教路人,不能成功。比喻人多口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古时有一首斥责周幽王不纳良言、惑于邪谋的诗说,订计划真可叹呀,不把先人来效法,不从道义来出发。只把那浅言来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