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掬指

掬指

左传.宣公十二年》载:鲁宣公十二年春,楚庄王发兵包围进攻郑国,因郑、晋有盟,郑便向晋告急求援。可是晋军六月赶到黄河边时,郑国已经投降。晋三军统帅中军将荀林父想回师,中军佐先縠却坚决主张渡河击楚,于是他率中军之一部,渡过黄河。荀林父迫不得已,采纳韩厥的建议,为援救先縠,只得督师渡河,驻军在敖、鄗两山之间。由于楚军在邲突袭晋军,晋中下两军被击败。士会率领的上军因事先有准备,在敖、鄗之间七处设下伏兵,故不败。晋中下两军被击败后,仓惶渡河,中军大夫赵婴齐早有逃跑准备,预先使他的部下在黄河边准备了舟船,故他所率一部先行渡河而云。楚兵追来,中军大部和下军官兵争相渡河逃命,乱作一团。“桓子(即荀林父)不知所为,鼓于军中曰:‘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掬,两手合捧。指可掬,是形容军士扒住船舷争渡被砍掉的断指之多。后因以“掬指”、“骸爨”形容战争的残酷和惨败的局势。

唐.李白《南奔书怀》诗:“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


猜你喜欢

  • 画烛金莲

    同“金莲花炬”。清郑燮《金莲烛》诗:“画烛金莲赐省签,令狐小子负堂廉。”

  • 蚕蟹

    同“蚕绩蟹匡”。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又蚕蟹鄙谚,狸首淫哇,苟可箴戒,载于礼典。”【词语蚕蟹】   汉语大词典:蚕蟹

  • 汉将柱

    源见“马援铜柱”。指东汉马援所标铜柱。明陈子龙《送张孝廉游广州》诗:“应题汉将柱,独上武王台。”

  • 相持鹬蚌

    源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相争不下,各不相让的双方。《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相持鹬蚌枉垂涎,落得渔人取便。”

  • 争臣

    一作“诤臣”,能直言谏君之过以保卫国家的臣子。《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国,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词语争臣】   汉语大词典:

  • 一朝天子一朝臣

    明.汤显祖《牡丹宁.虏谍》:“万里江山万里营,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子一朝臣”,原指当权者更替,下属臣僚也随之更换。近亦用指在用人问题上的团团伙伙,宗派主义。清.孔尚任《桃花扇.拜坛》:“今日结了

  • 龙钵

    《晋书.僧涉传》:“〔僧涉〕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咒龙请雨。俄而龙下钵中,天辄大雨,坚及群臣亲就钵观之。”因以“龙钵”指咒龙请雨之典。唐李绅《鉴玄影堂》诗:“龙钵已倾无法雨,虎床犹在有悲风。”

  • 骂坐灌将军

    同“骂坐灌夫”。宋苏轼《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以诗见寄因和》之一:“颇忆呼卢袁彦道,难邀骂坐灌将军。”

  • 赎鼋

    《太平御览》卷九三二引《唐史》:“韦丹少在东洛,尝至中桥,见数百人喧集水滨,乃渔者网得大鼋,系之桥柱,引颈四顾,有求救之意。丹问曰:‘几钱可赎?’曰:‘五千。’丹曰:‘吾驴值三千,可乎?’曰:‘可。’

  • 胶瑟

    同“胶柱鼓瑟”。南朝 梁沈约《上注制旨连珠表》:“守株胶瑟,难与适变。”【词语胶瑟】   汉语大词典:胶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