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揠(yà),拔起。长(zhǎng)。揠苗助长,比喻不考虑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孟子在谈到他自己的浩然之气时说,要培养这种浩然之气,一定要使自己的各种活动自然合乎道义,而不要故意做作。每时每刻都不要忘记养气的事,但也不要不按它的规律去加速成长。因为有时这种帮助反而坏事。为此,他举了一个揠苗助长的例子。他说,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长不快而把苗拔高的人,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中,对家中人说,今天简直累死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早就干枯了。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例句】:

宋·吕本中《紫微杂说》:“学问功夫,全在浃洽涵养蕴蓄之久,左右采择,一旦冰释理顺,自然逢源矣,非如人强袭取之,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连动 揠,拔。把苗拔得高些,帮助它成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国粹与欧化》:“正如一颗小小的稻或麦的种子,里面原自含有长成一株稻、或麦的能力,所需要的只是自然的养护,倘加以宋人的~,便反不免要使他‘苗则槁矣’了。”※揠,不读作yǎn;长,不读作cháng。△贬义。多用于工作或学习方面。 →欲速不达 ↔因势利导瓜熟蒂落。也作“拔苗助长”。


【词语揠苗助长】  成语:揠苗助长汉语词典:揠苗助长

猜你喜欢

  • 歧嶷

    《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毛传:“岐,知意也。嶷,识也。”后以“歧嶷”谓年幼聪慧。《后汉书.马援传》:“客卿幼而歧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亦指六七岁年纪。王闿运《

  • 言金

    源见“一字千金”。言辞贵重如金。称誉诗文极为精彩,不可再加润色。汉王充《论衡.自纪》:“言金由贵家起,文粪自贱室出。《淮南》《吕氏》之无累害,所由出者,家富官贵也。”【词语言金】   汉语大词典:言金

  • 铜山富

    源见“邓家铜山”。形容钱多,豪富。俞锷《再酬惕生见和之作叠前韵》之二:“通穷空有铜山富,蠡知何妨石室囚。”

  • 沉鱼色

    源见“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极美。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余曾为人题《美人钓鱼图》云:‘不知自有沉鱼色,却怪鱼儿不上钩。’”【词语沉鱼色】   汉语大词典:沉鱼色

  • 探龙颔

    源见“探骊得珠”。喻科举及第。唐罗隐《寄前户部陆郎中》诗:“桂堂纵道探龙颔,兰省何曾驻鹤心?”亦喻冒犯君威。章炳麟《箴新党论》:“汉官之视虏主,无以异于吾族帝王,乃欲昂首伸眉,上法先正,外饰直言之名,

  • 三昧

    36 ① 佛家语,梵文的音译。意为排除杂念,保持心境的寂静。《智度论》卷七:‘善心一处不动,是名三昧。”后转而为解脱束缚的意思。唐代李肇《翰林志》:“每下直出门,相谑谓之小三昧,出银台乘马,谓之大三

  • 雉驯

    同“驯雉”。明海瑞《知县参评》:“履中牟之境而见雉驯之休,则知鲁恭之政矣。”【词语雉驯】   汉语大词典:雉驯

  •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表示学贵师承。语出唐.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明.宋濂《赠会稽韩伯时序》:“余闻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以传经为尚。”清.秦瀛《小岘山人文集.

  • 聚米

    同“聚米为谷”。明陈瑚《李映碧廷尉遗地图》诗:“入关无复萧丞相,聚米空思马伏波。”【词语聚米】   汉语大词典:聚米

  • 一去不返

    《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入秦前,燕太子丹和宾客在易水边上为他送行。荆轲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唐代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