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斲棺

斲棺

左传.宣公十年》:“楚子伐郑,晋士会救郑,逐楚师于颍北。诸侯之师戍郑。郑子家卒,郑人讨幽公之乱,斲(同斫zhuó砍,削。)子家之棺,而逐其族,改葬幽公,谥之曰灵。”

楚人伐郑,晋派兵救援赶走楚军。诸侯军联防进驻郑地。郑卿子家死后,郑国人为了惩罚他与子宋合谋弑君之罪,使斫毁他的棺材,又驱逐他的族人,改葬幽公,改谥号为灵。后用“斲棺”为惩死者之罪的典故。

后汉书.孔融传》:“郑人讨幽公之乱,斲子家之棺。圣上哀矜旧臣,未忍追案,不宜加礼。”


【词语斲棺】   汉语词典:斲棺

猜你喜欢

  • 牛口

    同“牛口之下”。明何景明《蹇赋》:“宁戚贱牧兮,桓公乃勃焉举于牛口。”【词语牛口】   汉语大词典:牛口

  • 不朽物

    《左传.襄公二四年》:“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叔孙豹说,我听说最好是修养品德,其次是建立功劳,再其次是著书立说,如此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这才能叫不朽。后

  • 麋鹿荒台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子胥曰:‘……今大王捐国家之福以饶无益之雠,弃忠臣之言,而顺敌人之欲,臣必见越之破吴。豸鹿游于姑苏之台,荆榛蔓于宫阙。’”伍子胥谏吴王夫差,要他警惕越王,不然吴

  • 竹溪六逸

    指唐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六人。比喻隐世高人。唐天宝年间六人曾共隐于徂徕(cú,音殂、lái,音来)山(在今山东境内)竹溪,酣歌纵酒,故时人称之为“竹溪六逸”。出自李白事迹。参见后“酒

  • 俎上肉

    《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俎,砧板。比喻任人欺压蹂躏而无力反抗者。《晋书.孔坦传》:“今由俎上肉,任人脍截耳。”杨沫《青春之歌》一部八章:“这叫我更加知道中国是块俎上肉,强盗们

  • 献爵

    《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则一豆矣。”爵,古饮酒器。后以“献爵”称敬酒。唐 张馀庆《祀后土赋》:“郁人献爵,司干授器。”【词语献爵】 

  • 一矢双穿

    源见“一箭双雕”。犹一举两得。清陈天华《狮子吼》:“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什么代越庖俎,还他个一矢双穿。”按,此指抗洋倒清两者并进,一举两得。见“一箭双雕”。清·陈天华《狮子吼》楔子:“是英雄自有英雄面

  • 屋上建瓴

    从屋顶上往下倒瓶子里的水。形容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宋 苏轼《徐州上皇帝书》:“臣观其地: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开关而延敌,材官驺发,突骑云纵,真若屋上建瓴水也。”参见“高屋建瓴”。

  • 露犬

    《逸周书.王会》:“䶂犬者,露犬也,能飞食虎豹。”晋张华《博物志》卷三:“文马,赤鬣身白,似若黄金,名吉黄之乘,复蓟之露犬也。”范宁校证:“‘复蓟’之义难解,疑是‘渠叟’之误。”后以之借指珍禽异兽。唐

  • 新亭举目

    源见“新亭对泣”。指愁望破碎山河。唐杜甫《十二月一日》诗之二:“新亭举目风景切,茂林著书消渴长。”元 赵孟?《和姚子敬秋怀》之五:“新亭举目河山异,故国神伤梦寐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