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方寸

方寸

源见“方寸地”。指心,脑海。刘知幾《史通.自叙》:“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蓄诸方寸。”亦引申指心绪,心思,心得。《魏书.董绍传》:“老母在洛,无复方寸,既奉恩贷,实若更生。”唐刘商《胡笳十八拍》:“遂令边雁转怕人,绝域何由达方寸?”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


方寸”指的是 “心”。如 “方寸不乱”,即言心不慌乱。

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 “俗语云: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亦甚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庶 ( 徐庶) 辞先主 ( 刘备) 而指其心曰:‘……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徐庶母亲被曹操捉走,故徐庶指着心对刘备说 “方寸乱矣”。晋·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亦有此语: “今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辞。”

为什么 “心”谓之 “方寸”?

古人认为, “心”处胸中方寸之间,故谓 “心”为 “方寸”。“方寸”亦可与 “心”连言,如: 唐·贾岛 《易水怀古》“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清·唐孙华 《秋日酷暑焦旱偶成》“那将方寸心,愁水复愁旱”等即是。

以 “方寸”代 “心”,这是一种以处所代本体的借代修辞方法。又如: 杭州龙井产的绿茶谓之 “龙井”,贵州茅台镇生产的白酒谓之 “茅台”,都是这种借代的手法,说出产地即知所指何物。如言 “白云黄鹤的地方”,则又加进了典故传说,指代的是 “武汉”了。


【词语方寸】   汉语词典:方寸

猜你喜欢

  • 鲲鹏展翅

    《庄子.逍遥游》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

  • 旷古未有

    即从来没有过。亦作“旷古未闻”。出自唐颜真卿之语。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开元年间举进士,调醴泉尉,再迁监察御史。天宝末,因不肯阿附杨国忠,

  • 麻姑残米粒

    源见“麻姑掷米”。喻指丹砂。唐施肩吾《洗丹砂词》:“恐是麻姑残米粒,不曾将与世人看。”

  • 函关紫气

    源见“紫气东来”。借指圣贤或隐逸的高士。清王昶《绛都春.丙申正月回至成都游青羊宫》词:“共瞻仰犹龙风格,函关紫气,经传尹喜,常垂竹帛。”

  • 槁梧

    《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后人诗文中或以指几,或以指琴。宋王安石《示公佐》诗:“吝据槁梧同不寐,偶然闻雨落阶除。”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望虽小陋,顾亦留弦于槁梧,仰孤星

  • 分瓜

    源见“破瓜”。指女子青春成熟时。唐段成式《戏高侍御》诗之三:“犹怜最小分瓜日,奈许迎春得藕时。”

  • 雾雨成文

    源见“南山雾豹”。谓隐居修身有成。金元好问《赠修端卿等三人》诗:“知君亦作南山豹,雾雨七日蔚成文。”

  • 汝南评

    同“汝南月旦”。清李渔《慎鸾交.心归》:“髯多鼻大能高兴,知不负我汝南评。”【词语汝南评】   汉语大词典:汝南评

  • 箫声吴市

    同“吴市吹箫”。清严绳孙《桂枝香.胥江怀古》词:“始应消得,箫声吴市,那些幽怨。”

  • 宁可玉碎,不做瓦全

    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文明小史》37回:“我自出娘胎,从没受过这般羞辱,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