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

原作“有生于无”,意谓具体事物都是由看不见的道中产生。后则由此演化为无中生有,意指本无其事而凭空捏造。老子认为,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作用,天下万物都生于看得见的具体事物,而具体事物是由看不见的道中产生的。

【出典】:

《老子》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例句】:

《古今杂剧·度黄龙一》:“你两个无中生有,胡说了这一日,把我饿得来肝肠寸断,你还说嘴哩。”


主谓 原是道家对世间事物朴素辩证的看法,后多指本无其事,凭空捏造。语本《老子》40章:“天下万物生于事,有生于无。”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不过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移花接木的造出故事来。”△贬义。用于凭空捏造方面。→捕风捉影 向壁虚造


解释本来为道教语,是说一切“有”都生于“无”。后来变为贬义词,比喻没有事实地凭空编造。

出处《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水浒传》第三十四回:“花荣陪着笑道:‘总管容复听禀:量花荣如何肯背反朝廷?实被刘高这厮,无中生有,官报私仇,逼迫得花荣有家难奔,有国难投。’”

在《老子》中,“有”和“无”是两个抽象的哲学概念,他们相辅相成,能相互转化。三国时的王弼在给上面所引的话语作注时即说:“‘有’从‘无’开始,假如‘有’达到它的极点,就又将变为‘无’。”

水浒传》中,宋江、花荣被清风寨知寨刘高和青州兵马都监黄信捉拿,在押解途中由清风山英雄救获,并顺便俘虏了刘高。黄信逃回清风寨后向总管青州兵马的统制、霹雳火秦明求救。秦明带兵攻打清风山,和花荣对阵时喝骂花荣背叛朝廷,花荣赔笑说:“请您海涵听我解释:您想我花荣怎肯背叛朝廷?其实是被刘高这个坏人无中生有地陷害。他公报私仇,逼得我有家难回,报国无门,暂时栖身于此,请总管详察。”秦明作战失败,宋江等人用计使知府误以为秦明已反叛,杀了秦明的妻小,并上报朝廷通缉。秦明无奈,只得返回清风山入伙,成为水浒一百单八将中的一员。

例句

他决不会做无中生有、陷害同学的事。


【词语无中生有】  成语:无中生有汉语词典:无中生有

猜你喜欢

  • 昌户

    《史记.周本纪》:“〔太任〕生昌,有圣瑞。”张守节正义引《尚书帝命验》:“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入于酆,止于昌户。其书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

  • 隐榆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十第二十一章:“楚庄王将兴师伐晋……孙叔敖……进谏曰:‘臣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

  • 弃璧负婴

    参见:林回弃璧

  • 五羖赎

    源见“五羖大夫”。谓君王礼贤下士,重视人才。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

  • 班扇

    同“班女扇”。南朝 齐谢朓《和王主簿怨情》诗:“相逢咏《蘼芜》,辞宠悲班扇。”唐鲍溶《上阳宫月》诗:“合裁班扇思行幸,愿托凉风箧笥嫌。”唐李商隐《喜雪》诗:“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词语班扇】  

  • 任撩新发

    参见:志坚送妇

  • 祝融为虐

    指失火、火灾。祝融:古代传说中的火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神祝融。”郑玄注:“祝融,颛顼氏之子,曰黎,为火官。”颛( ㄓㄨㄣ zhūn 专)顼( ㄒㄩ xū 虚):传说中古代五帝之

  • 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

    善善:喜爱善良的人。恶( ㄨˋ wù )恶( ㄜˋ è ):憎恨奸邪的人。 喜欢善良的人,但不能任用他们;厌恶邪恶的人,但不能远离他们。 旧指国君不能亲贤远佞。语出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

  • 碎碧

    比喻绿叶。唐代白居易《蔷薇花.一丛独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诗:“柯条未尝损,根发不曾移,同类今齐茂,孤芳忽独萎。仍怜委地日,正是带花月。碎碧初凋叶,燋红尚恋枝。乾坤无厚薄,草木自荣衰。欲问因何事,春风

  • 沧田

    同“沧海桑田”。明张煌言《寄纪侍御衷文二首》诗之一:“忆昔同堂勉圣贤,正当国难慨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