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无何有之乡

无何有之乡

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虑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成玄英疏:“无何有,言无有也。莫,无也。谓宽旷无人之处,不问何物,悉皆无有,故曰无何有之乡也。”后多用以指空洞虚幻的境界。宋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公今年八十一,杜门却扫,终日危坐,将与造物者游于无何有之乡。”也指仙境、梦境。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古今来这些艺术家所以要建设这无何有之乡,追寻那梦里的青花的原因,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偏正 指什么东西都没有的地方。后泛指空虚没有的境地。《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广莫(漠)之野。”△多用于指根本不存在的地方方面。→无影无踪 踪影全无 ↔有迹可寻 蛛丝马迹。 也作“无何有乡”。


【典源】 《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 (漠) 之野。”又《庄子·应帝王》:“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lang) 之野。”

【今译】 庄子在与惠子论辩时说:“现在先生有大树,却忧虑它没有用途,为何不将它种在那虚无所有之地,那无边无际的原野上。”又天根向无名人请教如何治理天下,无名人说:“我正与造物者结友,当我厌倦之时,则乘虚渺之鸟,飞到六极之外,在虚无所有之地游玩,在空旷无边的原野中逍遥自在。”

【释义】 后以此典指虚幻空想的地方; 也用以借指梦乡、醉乡等。

【典形】 何有乡、无何、无何境、无何乡、无何有、亡何地、亡何乡、游无何、无何有乡、无何即是乡、无何是我乡。

【示例】

〔何有乡〕 宋·苏辙《病退》:“病根欲去真源在,昨夜梦游何有乡。”

〔无何〕 唐·白居易《读庄子》:“为寻庄子知归处,认得无何是本乡。”

〔无何境〕 宋·范成大《次韵朋元正夫夜歌》:“晓枕江更潮,俱堕无何境。”

〔无何乡〕 唐·窦参《登潜山观》:“既入无何乡,转嫌人事难。”

〔无何有〕 明·高启《立秋前三日过周南饮》:“三杯不觉已陶然,此身竟到无何有。”

〔亡何地〕 元·白朴《水龙吟》:“醉乡千古人行,看来直到亡何地。”

〔亡何乡〕 清·蒋士铨《象声》:“可怜绕帷之客用耳不用目,涂说道听亡何乡。”

〔游无何〕宋·苏轼《乔太傅见和复次韵答之》:“逝将游无何,岂暇读城旦。”


【词语无何有之乡】  成语:无何有之乡汉语词典:无何有之乡

猜你喜欢

  • 披榛采兰

    披:拨开。榛:丛生的野草。兰:兰花。拨开丛生的杂草去采摘兰花。比喻选拔贤才。典出晋皇甫谧事迹。皇甫谧(mì密)事迹见前“察察而明”条。谧甚有令誉,而隐居不仕。晋武帝司马炎屡屡下诏书催他出来任职,他被迫

  • 调金鼎

    同“调鼎”。唐李端《喜皇甫郎中拜谕德兼集贤学士》诗:“几日调金鼎,诸君欲望尘。”

  • 昼日三接

    源见“晋接”。形容深受宠爱与礼遇。明汪道昆《高唐梦》:“载笔摛词,当筵受简,叨陪昼日三接。”偏正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重视,获得很高的礼遇。语出《易经·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孔颖达

  • 握发吐餐

    同“吐哺握发”。南朝 宋何承天《宋鼓吹铙歌.思悲公》:“万国康,犹弗已,握发吐餐下群士。”见“握发吐哺”。《宋书·张畅传》:“孝伯曰:‘周公握发吐哺,二王何独贵远?’畅曰:‘握发吐餐,本施中国耳”。’

  • 潘岳花

    同“潘令栽花”。宋王禹偁《赠浚仪朱学士》诗:“潘岳花阴覆杏坛,门生参谒绛纱宽。”【词语潘岳花】   汉语大词典:潘岳花

  • 淡妆浓抹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妆饰打扮。常含不论何种打扮之意。《黑籍冤魂》十八回:“衣裳着得也俏,淡妆浓抹,总称他的高兴。”并列 原指西湖景色优美

  • 贾笔

    《汉书.贾谊传》:“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谊数上疏陈政事……。”西汉贾谊文才出众,所遗文集,均为后人所称誉。后遂用为佳作之典。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诗:“贾笔论孤愤

  • 玉镜台

    源见“镜台自献”。借称求婚聘礼。唐李商隐《中元作》诗:“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群音类选.犀佩记》:“好将聘物早持归,自有温郎玉镜台。”【典源】《世说新语·假谲》:“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

  • 剑水二龙

    同“剑跃二龙”。清 黄鷟来《送张孝永回开封定省自楚之粤》诗:“剑水二龙交早合,淮河双鲤箧频开。”

  • 饭韩漂母

    源见“一饭千金”。指行善之人。清李渔《风筝误.遣试》:“你也莫衔环,休结草,那有个饭韩漂母望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