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认为男女授受不亲这是一般
与:通“举”。能:有才能的人。 百姓推荐有才能的人。 意谓能人会受到群众拥戴。语出《易.系辞下》:“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孔颖达疏:“天下百姓亲与能人,乐推为王也。”《后汉书.公孙述传》:“述曰: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原为佛家语。谓修行入道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不可言传。后用以指
《老子》:“来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后以“登春台”比喻盛世和乐气象。晋潘岳《秋兴赋》:“仰群俊之逸轨兮,攀云汉以游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词语登春台】 汉语大词典:登春台
《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后因以“政由己出”谓政令由自己一人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章炳麟《为〈民报〉封禁事移让日本内务大臣平田东助
源见“绠短汲深”。比喻才识短浅。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然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途,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才疏耳。”【词语绠短】 汉语大词典:绠短
《左传.襄公十年》:“筚门圭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难为上矣。”筚门指用荆条或树枝等编成的柴门。圭窦是说在墙上挖的上尖长方像圭玉形状的门洞。后以筚门圭窦形容住室极其简陋,多为贫者之居。亦作“筚门圭窬”。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襟:衣襟。裾:衣服的前襟。襟裾:引申指衣服。后以“襟裾马牛”形容那些没有头脑和无知的人象牛马穿上人的衣服一样。元.汪元享《朝天子.归隐》:“厌襟裾马
同“歌落梁尘”。唐郑谷《蜡烛》诗:“多情更有分明处,歌尘随燕下雕梁。”【词语歌尘】 汉语大词典:歌尘
《易.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朱熹本义:“甲,日之始,事之端也。先甲三日,辛也;后甲三日,丁也。”后因以“后甲”指下午。唐李邕《日赋》:“既中时而必[⿱篲火],亦后甲而见阳。”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