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春蚓秋蛇

春蚓秋蛇

春天的蚯蚓,秋天的蛇,形容书法拙劣,象蚯蚓和蛇那样柔软无力。王羲之(事迹见“坦腹东床”条)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字洒脱奔放,而又矫健有力。时人称之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的作者高度赞扬王羲之的同时,也评述了其他书法名家,其中评价梁朝萧子云说:“近世人萧子云,其名传于大江南北,也只是得到成书而已,写字没有大丈夫的气魄,每一行都象春天的蚯蚓在爬,每个字都象秋天蜷曲起来的蛇”。

【出典】:

晋书》卷80《王羲之传论》2107页:“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例句】:

宋·苏轼《和孔密州五绝·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并列 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似的弯曲。①比喻书法拙劣,歪歪斜斜。语本《晋书·王羲之传论》:“(萧子云)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宋·苏轼《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蜂腰鹤膝嘲希逸,~病子云。”②比喻草书笔法神奇多变。清·顾复《平生壮观·怀素》:“《论书帖》规模右军,平正也;《千文自叙》若《笋帖》,有~之意,变化不可端倪,险绝也。”△用于书法。也作“春蛇秋蚓”。


【典源】《晋书·王羲之传》:“ (萧)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 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榖之皮,敛无半分之骨; 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

【今译】《晋书·王羲之传》评论南朝梁萧子云的书法,认为他虽然扬名江南,但书法柔弱无力,缺乏豪迈之气。字体如同春天的蚯蚓,冬天的蛇一样。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书法柔弱,缺乏骨力,多指字体拙劣; 也泛指所写之字。

【典形】 春蚓笔、春蚓秋蛇、秋蛇、秋蛇春蚓、蛇蚓不成书、投蚓、走蚓惊蛇、春蚓书、蛇蚓集。

【示例】

〔春蚓笔〕 宋·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之二:“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

〔春蚓秋蛇〕 宋·苏轼《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秋蛇〕 清·唐孙华《山林》:“高吟惊夜鹤,落笔笑秋蛇。”

〔秋蛇春蚓〕 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之一:“秋蛇春蚓久相杂,野鹜家鸡定谁美。”

〔蛇蚓不成书〕 明·袁宏道《方子公自真州入燕》:“蛇蚓不成书,获麟止于此。”

〔投蚓〕宋·陈与义《次韵家弟所赋》:“投蚓问公逢老手,联珠及我愧连枝。”

〔走蚓惊蛇〕 明·杨慎《一枝花》:“锦绣额赠新题,走蚓惊蛇; 丹青帧模巧样,回鸾舞鹤。”


【词语春蚓秋蛇】  成语:春蚓秋蛇汉语词典:春蚓秋蛇

猜你喜欢

  • 退藏于密

    退而隐藏于深密之处。 原指《周易》的道理含藏不露,而能潜化万物。 后也指人退隐深藏,不为世用。语出《易.系辞上》:“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

  • 两如直

    《论语.卫灵公》:“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后因以“两如直”谓不论国家治乱,个人均像箭一样,直道而行。《文选.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事踬两如直,心惬避三贤。”李善注:“言史

  • 蜜口剑腹

    犹口蜜腹剑。谓嘴甜心毒。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李林甫之蜜口剑腹,贾似道之牢笼言路,合而为一,其患可胜道哉。”明 尹直《蹇斋琐缀录》卷一:“〔徐有贞〕私报商先生云:‘我无奈何回护,只得置足下于

  • 拔茅连茹

    《周易.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孔颖达疏:“以其汇者,汇,类也。以类相从。”茅指白茅,草名。茹,草木根部相互牵连的样子。拔茅草时也就连带拔起了同草根相牵连的东

  • 谢公终起

    源见“东山再起”。谓隐士出仕。唐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诗之二:“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 荆山璞

    源见“和氏之璧”。指未经雕琢的和氏璧,喻未遇的才士。唐窦庠《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诗:“荆山璞在终应识,楚国人知不是狂。”【词语荆山璞】   汉语大词典:荆山璞

  • 士元骥足

    《三国志.庞统传》:“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后遂以“士元骥足”喻有待施展的卓越才能。宋辛弃疾《声

  • 九州铸错

    源见“铸成大错”。指造成重大错误。张光厚《感事》诗之二:“九州铸错嗟何及,沧海风平又起波。”

  • 三旨宰相

    《宋史.王珪传》:“(珪)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无所建明,率道谀将顺,当时目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喻禀事者,云已得圣旨也。”王珪身为宰相,碌碌无为,毫无建树,

  • 掌上莲花

    源见“掌上明珠”。指宠爱之人或物。唐白居易《母别子》诗:“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