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崔令钦《教坊记》:“至戏日,上(玄宗)亲加策励曰:‘好好作,莫辱没三郎。’”郑嵎《津阳门》诗自注:“内中皆以上为三郎。”《全唐诗》卷一明皇帝《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
同“青藜照阁”。宋刘克庄《浪淘沙》词:“归去青藜光照牖,阶药翻红。”
鸣:鸣叫。这里泛指有所抒发。 事物得不到原有的平静,就要有所抒发。 后多指人的遭遇不平就要发出声音表示不满或反抗。语出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
源见“青衣行酒”。表示受人摆布、侮辱。章炳麟《时危》诗之二:“怀中黄素声犹厉,酒次青衣泪未收。一样勋 华成贱隶,诸君争得似孙 刘?”【词语酒次青衣】 成语:酒次青衣汉语大词典:酒次青衣
唐.李白《赠崔秋浦》诗之二:“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封建社会官吏贪污成风,为官不爱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国家太平兴旺的条件。后以“为官不爱钱”称代廉洁的官吏。《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
同“一日三秋”。《北史.王肃传》:“寻征入朝,帝诏曰:‘不见君子,中心如醉,一日三岁,我劳如何!’”主谓 形容对人思念殷切。语本《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北史·王肃传》:
《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五五相乘为二十五,汉时用以代称三年之丧。《隶释.汉堂邑令费凤碑》:“菲五五,缞杖其未除。”又《汉巴郡太守樊敏碑》:“遭离母忧,五五断仁。”【词语五五】
《汉书.扬雄传》:“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口吃不能剧谈,好辞赋。雄年四十余,自蜀来至游京师,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
源见“凿窍”。喻指改造事物原有的自然状态。柳亚子《西湖谒曼殊墓有作》诗之三:“凿开混沌原多事,地下骚灵倘谅余。”
见〔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