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权宜之计

权宜之计

原指因时因事而变通处理方法。后泛指在不得已情况下暂且采取的一种临时措施。王允(137-192年),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允“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献帝初,官至司徒,守尚书令,时董卓专权,又有吕布为其爪牙。王允秘密串联,联络朝臣,同时又以美人计离间董卓、吕布关系,从而诛灭董卓。但是自此之后,王允以为大祸已去,不再审时度势,相机处理,属下也都离心离德,以致不久之后,董卓余部发动叛乱时,王允惨遭灭族之祸。

【出典】:

后汉书》卷66第2176页《王允传》:“允性刚棱疾恶,初惧董卓豺狼,故折节图之。卓即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例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我叫你去,不过权宜之计,如何却做出这般没天理事体。”


偏正 为了解决眼前的难处而采取的暂时的变通计策。《后汉书·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是以群下不甚附之。”△多用于指紧急状态之下不得已而用之的应急策略。↔百年大计


解释权宜:暂时适宜。指为应付某种情况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出处后汉书·王允传》:“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东汉后期,在外戚和宦官的轮番专权之下,汉朝已经奄奄一息。为了对付宦官,董卓被征召入京,他在诛灭宦官的同时趁机把持了朝廷政权。其后,董卓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朝野的反对。王允时任司徒,暗中结纳吕布,制造吕布和董卓的矛盾。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最终趁皇帝大会群臣的机会利用吕布杀掉了董卓。

王允本来性格刚直,以前担心豺狼一样的董卓,所以有所收敛。董卓死后,王允以为再也没有什么祸患和危难了,就松懈下来,重新恢复了以前的性格。每次聚会时,缺少温和之色,秉持正义、一丝不苟,不针对具体情况而临时采取变通措施,因此大臣、手下都不大拥戴他,和他的关系渐渐疏远。这时,董卓原来的手下李傕、郭汜趁机反攻,带兵杀回长安,王允被灭族。

反义百年大计

例句

“一国两制”不是一种权宜之计和过渡性措施,而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作保证的一项长期的国策。


【词语权宜之计】  成语:权宜之计汉语词典:权宜之计

猜你喜欢

  • 九鼎大吕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相传为夏禹所铸。《史记.武帝纪》:“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大吕:钟名。均比喻贵重、分量极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 题雁塔

    同“雁塔题名”。元施惠《幽闺记.书帏自叹》:“题雁塔,步蟾宫,前程万里附溟鸿。”

  • 二碑纪功

    晋代杜预惟恐自己的功绩湮灭,曾刻两块石碑,一置岘山之上,一沉万山之下。《晋书.杜预传》:“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

  • 八翼

    南朝 宋刘敬叔《异苑》卷七:“陶侃梦生八翼,飞翔冲天,见天门九重,已入其八,惟一门不得进。以翼搏天,阍者以杖击之,因堕地折其左翼,惊悟,左掖犹痛。其后都督八州,威果震主,潜有窥拟之志,每忆折翼之祥,抑

  • 画地为饼

    同“画地饼”。宋苏轼《二王书跋》诗:“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词语画地为饼】   汉语大词典:画地为饼

  • 桃李遍天下

    同“桃李满天下”。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杨一清于时政最称为干练……爱乐贤士大夫,朝有所知,夕即登荐,以是桃李遍天下。”见“桃李满天下”。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杨一清)爱乐贤士大夫,朝有

  • 共就南楼月

    源见“南楼”。谓登楼赏月咏谑。清吴绮《醉花阴.甓园分赋》词:“移床共就南楼月,谈笑都全别。”

  • 走为上策

    同“走为上计”。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他感到,内心的一些想法,摆到桌面上是站不住脚的,还是走为上策。”见“走为上计”。姚雪垠《李自成》38章:“朱成矩忧虑地说:‘我也想三十六计,~。但恐欲走不能

  • 不疑诬金

    指直不疑被冤诬盗金之故事。后以此典称赞人能宽容忍让;或指人遭诬蒙冤。直不疑,西汉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汉文帝时任郎(帝王侍从)官。有一次,与他同住的一个人告假回家,误将另外一个人的金带走。金主人发觉后

  • 如实出己

    《左传.成公三年》:“荀䓨之在楚也,郑贾人有将置诸楮中以出。既谋之,未行,而楚人归之。贾人之晋,荀䓨善视之,如实出己。贾曰:‘吾无其功,敢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注:诬,欺骗)。’遂适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