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西指
唐.刘肃《大唐新语》:“玄奘法师,西域取经,以手摩灵巖寺松树,曰:‘吾西去,汝可西长,若吾归,即东向,使吾弟子知之。’及去,其枝年年西指,长数丈。一年,忽东向。弟子曰:‘吾师归矣。’乃迎之,果至,后号为摩顶松。”
唐玄奘西行取经,曾以手摩灵岩寺松,愿树以枝干西指或东向表明自己西去东归的行趋,以使弟子得知。后因用为咏玄奖取经异事之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三《合浦愈上人,……戏和其韵》:“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奘几时归。”
唐.刘肃《大唐新语》:“玄奘法师,西域取经,以手摩灵巖寺松树,曰:‘吾西去,汝可西长,若吾归,即东向,使吾弟子知之。’及去,其枝年年西指,长数丈。一年,忽东向。弟子曰:‘吾师归矣。’乃迎之,果至,后号为摩顶松。”
唐玄奘西行取经,曾以手摩灵岩寺松,愿树以枝干西指或东向表明自己西去东归的行趋,以使弟子得知。后因用为咏玄奖取经异事之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十三《合浦愈上人,……戏和其韵》:“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奘几时归。”
源见“丰城剑气”。比喻慧眼能识埋没草野的人才。唐孟郊《赠李观》诗:“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
《文选》卷四十三、三国魏.嵇叔夜(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三国魏.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以“七不堪”为由,拒绝出仕,其一即为卧喜晚
晋皇甫谧《高士传.韩康》:“韩康字伯休,京兆 霸陵人也……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车连征不至。桓帝时,乃备玄?安车以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康不得已,乃佯许诺。辞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至亭。亭长以韩征君当过
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却尘犀,海兽也。然燃其角辟尘,致之于座,尘埃不入。”后遂以“灵犀辟尘”形容超脱世俗。宋张元幹《子立昆仲垂和游天宫诗》:“字中仙爪便搔痒,句里灵犀解辟尘。”
《大般涅槃经》卷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
《三国志.吴书.虞翻传》:“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南朝宋.
《晋书.惠帝纪》载:晋惠帝昏庸愚昧,在华林园听到蛙叫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荒乱,百姓饥惫,惠帝曰:“何不食肉糜?”后因以“晋惠闻蛙”指愚蒙寡识。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一折:“羡杀那
源见“文君沽酒”。借指卖酒女郎。唐元稹《和李校书题新乐府十二首.西凉伎》:“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
同“席帽离身”。清钱谦益《客途有怀吴中故人》诗:“青袍奉母谁如子?席帽趋时自有人。”
同“吴市隐”。清尤侗《别长安》诗:“燕市遨游今不见,吴门变姓且归来。”【词语吴门变姓】 汉语大词典:吴门变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