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染丝之叹

染丝之叹

墨子.所染》:“(墨子)见染丝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墨子见到染丝为什么感伤呢?这是因为他从“染丝”,联想世间事理产生了深刻的感触。丝本是洁白无瑕的,一旦放入青色的染液中,它就成为青色;放入黄色的染液中,它就成为黄色;染液不同,色泽各异。这也和客观环境对人或事物的影响薰陶一样,本来的天真纯朴会随着不同的影响而失去其本性,变成由这些各不同的条件所决定的各不相同的特征。丝既可苍可黄,物也可此可彼,人也可优可劣,事也可成可败。这就是墨悲染丝的缘由了。

后因以“染丝之叹”比喻没有原则性的人,每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立场;或比喻人极易接受坏的影响。用“苍黄”比喻事态的极大变化。

南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反覆。泪翟子(墨翟)之悲,恸朱公之哭(杨朱,见“泣歧”)。”

宋.无名氏《九张机》词六:“春衣,素丝染就已堪悲。”


【词语染丝之叹】  成语:染丝之叹汉语词典:染丝之叹

猜你喜欢

  • 邢兼尹

    源见“尹邢避面”。喻美人。清宋琬《竹夫人》诗:“专房不妒邢兼尹,倾国先封虢与秦。”

  • 谋三窟

    源见“狡兔三窟”。谓筹谋多种避祸安身之法。清 丘逢甲《四叠醇字韵》诗:“此身未愿谋三窟,吾学原期敌万人。”

  • 钗荆裙布

    源见“荆钗布裙”。形容贫寒。《红楼梦》五七回:“因薛姨妈看见邢岫烟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便欲说给薛蟠为妻。”并列 以荆代钗,以布作裙。比喻家境贫寒。语出《太平御览》卷718引汉

  • 袁安坠睫

    《后汉书.袁安传》:“安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自天子及大臣皆恃赖之。”后汉和帝时,帝年幼小,懦弱无能,朝中大权落在外戚手中,司徒袁安每朝见君王议论国事时,

  • 卖痴呆

    参见:吴人卖呆【词语卖痴呆】   汉语大词典:卖痴呆

  • 一家之说

    见“一家之言”。《旧唐书·陆贽传》:“听~则例理可征;考历代所行,则成败异效。”【词语一家之说】  成语:一家之说汉语大词典:一家之说

  • 璧田

    《春秋.桓公元年》:“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后因以“璧田”喻指良田美地。唐李商隐《为濮阳公陈许谢上表》:“惟彼璧田,实联鼎邑;古之近甸,今也雄藩。”【词语璧田】   汉语大词典:璧田

  • 平原君

    《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赵胜封于平原,故称平原君。后以“平原君”称喜贤好客公子。唐高適《邯郸少年行》:“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

  • 唳鹤华亭

    源见“华亭鹤唳”。表示居官罹祸,追悔莫及。明徐渭《四声猿.渔阳三弄》:“你怎生不再来牵犬上东门,闲听唳鹤华亭坝?却出乖弄丑,带锁披枷。”

  • 放虎归山

    亦作“纵虎归山”。把已抓获的老虎放回山中。比喻放走落网的敌人,自留后患。刘巴(?-222年),字子初,零陵烝阳(今湖南零陵一带)人,初为曹操掾,奉命招纳长沙、零陵、桂阳。适逢刘备占据三郡,于是远奔交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