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桃李

桃李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第二十章:“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赵简子,名鞅)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又《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汉.刘向《说苑.复恩》亦有类似记载。

赵简子以栽种桃李,夏得其荫,秋得其实;而栽种蒺藜,夏不能摘叶,秋只能得刺作对比,教育人要慎重选择培养对象。后遂以“桃李”比喻所培养的学生或所举荐的人才,以“满城桃李”、“桃李满天下”比喻所培养的学生之多或所举荐的人才之众。

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久视元年》:狄仁杰好荐士,“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桃”指桃树; “李”指李树,二字连言为 “桃李”,喻指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这个比喻意义几乎是人所共知的,但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为什么以 “桃李”来比喻呢? 出处何在?

韩诗外传》卷七: “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 ( 荫) 其下,秋得其实; 春树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后遂以 “桃李”比喻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唐代武则天时,大臣狄仁杰曾推荐过张柬之、姚元崇等数十人,都成为了名臣。有天,有个朋友来做客,笑着对他说: “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 据说,当时有个半通的文人不明此话的含义,心里想: “怎么回事,天下的桃树、李树都种到狄家去了?!”这当然是一个 “望文生义”的笑话了。


【词语桃李】   汉语词典:桃李

猜你喜欢

  • 察察而明

    亦作“口似悬河”、“口如悬河”。比喻能言善,讲话滔滔不绝。后也含华而不实,夸夸其谈之意。典出晋郭象事迹。郭象(?-312年),字子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西晋著名哲学家,曾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郭

  • 中路候渊明

    《宋书.陶潜传》:“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轝篮舆(注:轝,音yú,共举。篮舆,竹轿),既至,便欣然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

  • 灞亭谁畏李将军

    《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匈奴战,失利。当斩,赎为庶人。顷之家居数岁。……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灞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

  • 求之不得

    原指青年男子追求恋人而不得的失意心情,后则泛指没有能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古代民歌有:水中的鸟儿成双地唱,在那河中小岛上。那美丽善良的姑娘啊!哥哥想和她结鸳鸯。长长短短的水中菜,捞了这根捞那根。那美

  • 灵均问天

    同“屈子问天”。唐赵冬曦《㴩湖作》诗:“盈虚用舍轮舆旋,勿学灵均远问天。”

  • 子房筹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 稗官

    ①借指野史小说的作者。康有为《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 “或托亲府或稗官,或述前圣或后觉。”②借指野史、笔记。宋韩淲《涧泉日纪》上: “今秘阁之书,下至稗官小说,无所不有。” ●《汉书·艺

  • 持禄养交

    谓图谋私利,不恤国事。《荀子.臣道》:“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藏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持禄:保持禄位,无所建树。养交:私结外交,巩固权位。并列 以结交权贵来保持自己的官位。《清史稿

  • 蝼蚁得志

    《淮南子.人间训》:“海大鱼,网弗能止也,钓弗能牵也,荡而失水,则蝼蚁皆得志焉。”海大鱼失水,为蝼蚁所乘,比喻小人得势。【词语蝼蚁得志】  成语:蝼蚁得志汉语大词典:蝼蚁得志

  • 易子而食

    《左传.宣公十五年》:“楚子围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子:指儿子或女儿,古代男孩和女孩都可称为子。)而食,折骸以爨(音cuàn,烧火做饭)。虽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