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海市蜃楼”。宋 唐艺孙《天香.龙涎香》词:“海蜃楼高,仙娥钿小,缥缈结成心字。”【词语海蜃】 汉语大词典:海蜃
《晋书.王濬传》:“濬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濬惊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刀,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濬为益州刺史。”王濬夜梦三刀,又益
同“鸿渐之仪”。《隋书.崔赜传》:“谬齿鸿仪,虚班骥阜。”【词语鸿仪】 汉语大词典:鸿仪
《韩非子.二柄》:“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轻生好义,勇不怕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吸气;屏气)然后带,扶墙然
源见“和氏之璧”。谓怀才不遇而悲泣。唐骆宾王《畴昔篇》:“穷途行泣玉,愤路未藏金。”宋王禹偁《商州进士张齐说将赴春闱》诗:“明年得意归来日,不见麻衣泣玉斑。”【词语泣玉】 汉语大词典:泣玉
亦作“嫉恶若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蔡木龛》:“〔翁〕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
《文选》卷四十五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下里巴人》系古代民间歌谣,后即以巴人调为民歌的通称。后人用此典含有对民间通俗文化的贬意,或用以谦
源见“马陵书树”。指战国时孙膑智破庞涓处。唐胡曾《咏史诗.马陵》:“坠叶萧萧九月天,驱兵独过马陵前。路旁古木虫书处,记得将军破敌年。”
源见“鸣琴化治”。称颂廉政的地方官。南唐李中《海城秋日抒怀寄朐山孙明府》诗:“鸣琴良宰挥毫士,应笑蹉跎身未酬。”
《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注:名黄歇,战国楚人,与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齐名,称为四公子。)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注:音lǚ,缀有明珠的鞋子)以见赵使,赵使大惭。”“三千珠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