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毛锥子

毛锥子

即笔的代称。后也用来泛指文人和文事,用以和武事相对。出自五代史弘肇的事迹。史弘肇(?-950年),字化元。郑州荥泽(今河南郑州西北)人,士兵出身。因其作战勇敢善步行,被北汉高祖刘知远提拔为禁军军校。后因屡立战功,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人酷嗜杀戮,而且十分看不起文人。在一次宴会上,他曾说道:“安定朝廷,平息祸乱,有长枪大剑就可以了。毛锥子能有什么用处!”三司使王章立即反驳道:“如果没有毛锥子,军队的开支从何而来呢?”史弘肇后以功高压主,为汉隐帝所杀。

【出典】:

新五代史》卷30《汉臣传第十八·史弘肇传》332页:“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无毛锥子,军赋何从集乎?’毛锥子,盖言笔也。弘肇默然。”

【例句】:

宋·张孝祥《赠郭遐龄》:“不必毛锥子,相期定远侯。” 明·汤显祖《紫钗记》:“长枪队里也要毛锥钻,军咨记室优闲。” 清·黄遵宪《续怀人诗》之十:“直引蛇行横蟹足,而今安用此毛锥。”


【典源】《新五代史·汉臣传·史弘肇传》:“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无毛锥子,军赋何从集乎?’毛锥子,盖言笔也。弘肇默然。”《旧五代史·史弘肇传》亦载。

【今译】 五代时后汉大将史弘肇说:“安定朝廷,平息祸乱,就需要长枪大剑,像毛锥子(指毛笔) 有什么用?”王章回答:“如果没有毛锥子,怎么筹集军粮呢?”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毛笔,也指文事,常用于与武事相对时。

【典形】 安用毛锥、毛锥、毛锥子、毛锥三寸、毛锥傲蓑衣。

【示例】

〔安用毛锥〕 清·黄遵宪《续怀人诗》之十:“直引蛇行横蟹足,而今安用此毛锥?”

〔毛锥〕 明·汤显祖《紫钗记》:“长枪队里也要毛锥站,军咨记室优闲。”

〔毛锥子〕 宋·张孝祥 《送郭遐龄》:“不必毛锥子,相期定远侯。”


【词语毛锥子】   汉语词典:毛锥子

猜你喜欢

  • 庄周空说剑

    源见“蒙庄说剑”。谓空谈无补于实际。唐李白《秋夜独坐怀故山》诗:“但奉紫霄顾,非邀青史名。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

  • 汲冢刊谬

    参见:汲冢详蠹

  • 百尺楼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吕布传》附“陈登”载:东汉末年,许汜(汜音sì)与刘备在谈到陈登(字元龙)时,“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

  • 徒有虚名

    只有一个虚名,指名声虽好,无实际内容。李元忠(486-545年),赵郡柏人(今河北隆尧)人。以忠孝仁恕盛称于世。东魏孝静帝天平四年(537年),任光州(今河南光山一带)刺史,当时正值灾荒,百姓无食,面

  • 沐猴冠

    同“沐猴而冠”。宋刘过《水调歌头》词:“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词语沐猴冠】   汉语大词典:沐猴冠

  • 倾刻开花

    参见:湘子染花

  • 亡戟得矛

    《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战国齐邑)之余子(周代兵役制度规定每户以一人为正卒,余者为羡卒,即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兵器

  • 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

    即:接近。虞:虞官,古代掌管山泽的官。 意谓狩猎时迫近了鹿,如果没有熟悉地形的虞官帮助,那只是空入山林。 比喻作事条件不具备,不可能取得成绩。语出《易.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抱朴子.诘

  • 爨焦

    同“爨下焦桐”。元张雨《元日雪霁早朝大明宫和辛良史省郎廿二韵》:“有术探《鸿宝》,何人识爨焦?”【词语爨焦】   汉语大词典:爨焦

  • 力不从心

    亦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形容实际力量达不到预想的程度。班超(事迹见前“投笔从戎”条)以经营西域功,封定远侯。年老时,感到自己年老体衰,难以应付突发事变,要求调回内地。其妹班昭亦上书汉和帝,为其陈情,她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