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水清无鱼

水清无鱼

水过于清澈,鱼就难以存身了。比喻人过于苛察,就不能容人了。西汉东方朔在《答客难》中说:“水过于清澈,鱼就难以存身;人过于明鉴,就难以找到合作的伙伴。皇冠前悬挂着玉串,就是防止皇帝看得过于清晰;悬于两耳旁的黄绵球,就是为了使皇帝不要听得过于真切。对待别人,有些事要装作不见不闻,表彰他的大功德,原谅他的小过错。就是说:不能对某一个人求全责备啊!”后因以“水清无鱼”比喻事物不可能绝对地纯,也比喻对别人不要过于苛求。

【出典】:

汉书》卷65《东方朔传》2866页:“故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唐·于逖《野外行》:“水清鱼不来,岁暮空徬徨。”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送太守王秉》:“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


见“水至清则无鱼”。《太平御览》卷686引汉·班固《白虎通》:“故~,人察无徒。”


【词语水清无鱼】  成语:水清无鱼汉语词典:水清无鱼

猜你喜欢

  • 玉楼作记

    同“玉楼受召”。明沈鲸《双珠记.夫妻永诀》:“素不忤三章五典,谁知作五刑魅宰!莫不是玉楼作记,天上有人催?”

  • 蓬山

    同“蓬莱”。唐李商隐《无题》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宋贺铸《小重山》词:“凝情处,千里望蓬山。”【词语蓬山】   汉语大词典:蓬山

  • 授衣月

    源见“授衣”。指农历九月。宋陆游《立冬日作》诗:“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词语授衣月】   汉语大词典:授衣月

  • 辟摽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寤辟有摽。”后以“辟摽”谓抚心捶胸,表示忧伤。《楚辞.王褒〈九怀.思忠〉》:“寤辟摽兮永思,心怫郁兮内伤。”王逸注:“辟,拊心貌也。”【词语辟摽】   汉语大词典:辟摽

  • 亡是公

    源见“子虚乌有”。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物名。后借指实际上不存在的人或物。宋苏轼《李公择过高邮作诗二十四韵见戏依韵奉答》:“应同亡是公,一对子虚听。”【词语亡是公】  成语:亡是公汉语大词典:

  • 夏虫语冰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后因以“夏虫语冰”为典,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清王韬《六合将混为一》:“不审倚伏之机,不明顺逆之故,是犹醯鸡处瓮,别有一天;夏虫语冰,莫知其候也。”

  • 斸龙泉

    源见“丰城剑气”。指雷焕掘丰城狱底所埋龙泉剑事。亦比喻有识者发现人才。唐杜甫《所思》诗:“徒劳望牛斗,无计斸龙泉。”宋苏轼《台头寺送宋希元》诗:“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斸龙泉。”

  • 衣帛必书

    《三国志.魏书.刘劭传》宋.裴松之註引《文章叙录》曰:‘韦诞……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寸纸不见遗,至今世人尤宝之。’据说汉人张芝(伯英)苦练书法,家中衣帛,必先用来写

  • 数典忘祖

    比喻忘本。公元前527年,晋国以荀跞、籍谈为正、副使节,到洛阳去参加穆后的葬礼。安葬完毕,除去丧服,周景王设宴招待荀跞一行。席间,周天子问,诸侯都有礼器进贡王室,何以晋国独无。荀跞让副使籍谈回答。籍谈

  • 五谷不熟,不如荑稗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五种谷物也泛指谷物。荑:一作“稊”,似稗的草,子粒可以制糖、酿酒。稗:即稗子,稻田杂草。 比喻素质条件再好,如果做不出成绩,还不如素质、条件差而能做出一点成绩的。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