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沈郎腰瘦

沈郎腰瘦

也作“沈腰”、“沈愁”、“沈郎消瘦”等。沈郎,即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仕宋、齐、梁三代,帮助梁武帝登位后任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久之,欲谋三公高位,而皇帝不用,又打算离京做外官,皇帝也不允许。因而心情不佳,以至要求告老还乡。他在给徐勉的信中说:“……年初以来,我愈加多病苦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公务又过于繁忙,我毕竟年老力衰了,外出行动要靠骑马,只是勉力为之。表面看,我还是个健全人,可对于自己的身躯却不能把握了。往往必须努力支撑,方可对付。脱下衣服睡觉,骨头架子就像散了一样。上部热,下部冷,越来越厉害,如果取暖则觉得烦躁,而降温就更觉得冷。每次病愈总比以前差一些,每次发病,又比以前重一些。几个月的功夫,腰围日减,皮带常要向里移孔;用手握臂测量,一个月就要细下去半分。这样下去,怎能支持长久呢?”后世此典常用来表示人们多病消瘦;或愁苦消瘦。

【出典】:

梁书》卷13《沈约传》235-236页:“初,约久处端揆(尚书省最高长官。时沈约为尚书令),有志台司(指三公宰相之位),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曰:‘……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凋竭,归之暮年,牵策行止,努力祇事。外观傍览,尚似全人,而形骸(hái孩,骨头)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方可俛。解衣一卧,支体不复相关。上热下冷,月增日笃,取暖则烦,加寒必利,后差不及前差(chài钗去,病愈),后剧必甚前剧。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

【例句】:

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莫遣沈愁结成病,时时一唱濯缨歌。” 南唐·李煜《破阵子》词:“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宋·苏轼《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诗:“沈郎消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 宋·范成大《次韵虞子建见咍赎带作醮》诗:“莫嫌憔悴沈腰瘦,且喜间关秦璧归。” 宋·陆游《早行至江原》诗:“节旄尽落归犹远,带眼频移瘦自惊。” 宋·周格非《多丽》:“须知道,东阳瘦损,不为伤春。” 宋·王钟麒《凤凰台上忆吹箫·客感》词:“瘦月筛云,纤云织恨,匆匆又是秋深。叹沈郎腰瘦,不耐罗衾。” 元·王和卿《仙吕·醉中天·别情》:“瘦了重加瘦,愁上更添愁,沈瘦潘愁何日休?” 元·杨朝英《中吕·阳春曲》:“沈腰易瘦衣宽褪,潘鬓新皤镜怕看。”


猜你喜欢

  • 碎碧

    比喻绿叶。唐代白居易《蔷薇花.一丛独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诗:“柯条未尝损,根发不曾移,同类今齐茂,孤芳忽独萎。仍怜委地日,正是带花月。碎碧初凋叶,燋红尚恋枝。乾坤无厚薄,草木自荣衰。欲问因何事,春风

  • 王孙一饭

    源见“一饭千金”。喻指别人施予的恩惠。清陈维崧《沁园春.怀毕载积》词:“臣老矣,念王孙一饭,欲报何时!”

  • 尘缁

    源见“京洛尘”。指尘污,污垢。南朝 宋鲍照《绍古辞》之二:“何言年月驶,寒衣已捣治;绦绣多废乱,篇帛久尘缁。”【词语尘缁】   汉语大词典:尘缁

  • 刻烛敏

    源见“击钵催诗”。指敏捷的诗才。宋秦观《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诗:“愧无刻烛敏,续此金玉音。”

  • 灵威丈人

    《河图纬》载:相传吴王阖闾游禹山,遇灵威丈人入洞庭取禹藏书卷。唐 陆广微《吴地记》引《洞庭山记》:“洞庭有二穴,东南入洞,幽邃莫测。昔阖闾使灵威丈人寻洞,秉烛昼夜而行,继七十日,不穷而返。启王曰:‘初

  • 谢安团扇

    源见“奉扬仁风”。希望地方官吏施行仁政。唐 潘佐《送人往宣城》诗:“江畔送行人,千山生暮氛。谢安团扇上,为画敬亭云。”

  • 韩白

    指韩信、白起。韩信(?-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初事项羽,后归刘邦。被任为大将,智勇双全,能善战,破赵取齐,封为齐王,助刘邦灭掉项羽建立汉朝。白起,又名公孙起(?-前257年),郿(今

  • 小桥流水人家

    形容乡村居户的清幽宁静的风貌。语出唐.韦元旦《雪梅》:“古木寒鸦山色,小桥流水人家。昨夜前村弥雪,阳春又到梅花。”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 蛮貊可行

    《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貊音mò。孔子教诲弟子子张说:“说话讲忠信,行为讲笃敬,即使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行得

  • 五五

    《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五五相乘为二十五,汉时用以代称三年之丧。《隶释.汉堂邑令费凤碑》:“菲五五,缞杖其未除。”又《汉巴郡太守樊敏碑》:“遭离母忧,五五断仁。”【词语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