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黄河。洛,洛水。河图洛书,是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据汉儒孔安国刘歆等人解说: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马背有旋毛如星点,称作龙图。伏羲取法以画八卦生蓍法。夏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裂纹,纹如文字,取法而作《尚书》九畴(见《书.顾命》、《洪范》孔传、《汉书.五行志上》)。古时认为出现“河图洛书”是帝王圣者受命之瑞兆。《三国志.魏文帝纪》“以肃承天命”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河图洛书,天命瑞应。”


见“龟龙之图”。《易经·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典源】《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疏:“孔安国以为河图则八卦是也,洛书则九畴是也。”《尚书·洪范》:“天乃锡 (赐) 禹洪范九畴。”孔安国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 《尚书·顾命》:“天球,河图。”孔安国传:“河图,八卦。伏牺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竹书纪年》卷上:“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沈约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

【今译】 古代传说河图即八卦,由龙马从黄河中驮出; 洛书即洪范九畴,由神龟从洛水中驮出。上天将河图洛书授与古时圣人。天书用红字书写,又称丹书; 江河所出图篆皆为绿色,又称绿图。

【释义】 后以此典指天书; 或用以指帝王祥瑞。

【典形】 丹图驭马、负图、龟龙奉图、河龙洛龟、河洛图书、河图、河图洛书、龙图、绿甲之图、洛字、马图。

【示例】

〔丹图驭马〕 北周·庚信《尧登坛受图赞》:“登坛洛汭,沉玉河湄,丹图驭马,绿甲乘龟。”

〔负图〕 宋·苏轼《起伏龙行》:“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羲轩诏神禹。”

〔龟龙奉图〕 唐·宋之问《早秋上阳宫侍宴序》:“麐凤荐祉,龟龙奉图。”

〔河龙洛龟〕 三国·曹植《文帝诔》:“河龙洛龟,凌波游下。”

〔河洛图书〕 宋·张孝祥《代百官进玉牒成书表》:“必亲经财幸,稽春秋简牍之文; 故并建殊尤,若河洛图书之出。”

〔河图〕 唐·李峤《神龙历序》:“昔者龙负河图,八卦列明时之象。”

〔河图洛书〕 南朝梁·江淹《遂古篇》:“河图洛书,为信然兮。孔甲养龙,古共传兮。”

〔龙图〕 汉·张衡《东京赋》:“龙图授羲,龟书畀姒。”

〔绿甲之图〕 北周·庾信《温汤碑》:“咸池浴日,先开绿甲之图; 砥柱浮天,始受玄夷之命。”

〔洛字〕 唐·李峤《神龙历序》:“龟呈洛书,九畴开叶纪之文。”

〔马图〕 南朝梁·江淹 《齐王让禅表》:“河乏马图之宝,天无乘龙之锡。”


【词语河图洛书】  成语:河图洛书汉语词典:河图洛书

猜你喜欢

  • 携杖逐壶公

    源见“杖化龙”。谓追随道术之士。唐唐彦谦《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诗:“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 圯桥进履

    圯(yí一):桥。此典指张良将老人掉在桥下的鞋子拾起来,给老人穿上。后以此典表示尊老受教。张良(?——前189年),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祖先五代为韩国相,秦国灭韩国后,张良结交刺客

  • 经世之才

    源见“经天纬地”。指治理国家的人才。明陶宗仪《辍耕录.御史举荐》:“某所荐者已百有余人,皆经世之才。”见“经国之才”。明·陶宗仪《辍耕录·御史举荐》:“某所荐者已百有余人,皆~,其在中外,并能上裨圣治

  • 俯仰无愧

    《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后因以“俯仰无愧”谓立身端正,上对天,下对人,都问心无愧。宋陈亮《与周立义参政书》:“持身端方,俯仰无愧。”主谓 对天、对人都没有惭愧之处。表示处事公道正

  • 笃志

    志向专一不变。《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汉代班固《答宾戏序》:“永平中为郎,典校秘书,专笃志于儒学,以著述为业。”【词语笃志】   汉语大词典:笃志

  • 中流击楫

    亦作“击楫中流”。中流:江河水流中间。楫:船桨。在江心击桨发誓。借喻光复山河,驱逐敌寇的雄心壮志。司马睿任命祖逖(事迹见前“闻鸡起舞”条)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率部北上,收复失地。船行至江中,祖逖以船

  • 芝草生

    《汉书.武帝纪》:“元封二年六月,诏曰:‘甘泉宫内中产芝,九茎连叶。上帝博临,不异下房,赐朕弘休。其赦天下,赐云阳都百户牛酒。’作芝房之歌。”《后汉书.孝明帝纪》:“永平十七年,是岁甘露乃降,树枝内附

  • 批鳞

    同“犯鳞”。明吴应箕《定生以沈眉生疏草相示》诗:“怀忠必我友,羁旅直批鳞。”【词语批鳞】   汉语大词典:批鳞

  • 箕山吹瓢

    源见“许由瓢”。指隐居生活。传说许由隐于箕山之下,颍水之上,故称。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故置吾兄于箕山吹瓢、桐江垂钓之间,而兄不受。”

  • 木雁中间

    同“木雁之间”。清陈大章《戊子生日抒怀》诗:“熊鱼自古难兼味,木雁中间可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