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淡妆浓抹

淡妆浓抹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妆饰打扮。常含不论何种打扮之意。《黑籍冤魂》十八回:“衣裳着得也俏,淡妆浓抹,总称他的高兴。”


并列 原指西湖景色优美,后用称妇女的装饰。淡妆乃不施脂粉,天然容貌;浓抹乃刻意修饰,涂脂抹粉。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总相宜。”△用于描写妇女妆饰。 ↔淡妆轻抹。也作“淡抹浓妆”、“浓抹淡妆”、“浓妆淡抹”。


【词语淡妆浓抹】  成语:淡妆浓抹汉语词典:淡妆浓抹

猜你喜欢

  • 盘空硬语

    唐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后以“盘空硬语”指语句新奇,不落俗套。蔡寅《读柳古楂先生养馀斋诗集》诗:“后起韬庐占一席,盘空硬语落毫巅。”见“硬语盘空”。【词语盘空硬语】  成语:盘空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缕:线。恒:常。 常用作劝人爱惜粮食、爱惜物力之语。语出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梁斌《红旗谱》卷一:“古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

  • 韲臼

    调和诸味的石臼,为“辞”字的隐语。《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帝与杨修一起过曹娥碑下,见碑背上题黄绢幼妇外孙韲臼八字。杨修解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韲

  • 咏五君

    源见“五君咏”。谓歌颂高尚之士。清王士禛《为幼华题五子论文图》诗:“不是颜光禄,谁当咏五君?”

  • 十指不沾泥

    十个指头没沾过泥土。 表示从未参加田间劳动。语出宋.梅圣俞《陶者》:“陶尽门前土,屋土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宋.杨万里《晚春行田南原》:“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锥便得傲蓑衣。”【词语十指不沾

  • 司隶章

    源见“汉官仪”。指传统旧制。比喻帝室中兴,国土重光。南朝 宋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还睹司隶章,复见东都礼。”唐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词语司隶章】   汉

  • 歌声振林木

    同“歌遏行云”。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十二:“东西两粤皆尚歌,而西粤土司中尤盛……〔男女〕婚之日,歌声振于林木矣。”

  • 锦纹回

    同“锦字书”。唐李峤《诗》诗:“扇中纨素制,机上锦纹回。”

  • 风高帽落

    同“风前落帽”。清 叶申芗《兰陵王.秋阴》词:“重阳已过却,难博,风高帽落。”

  • 娲石

    同“五色石”。明张煌言《追往》诗之一:“转眼书生成故老,惭无娲石补江山。”【词语娲石】   汉语大词典:娲石